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侧耳倾听3》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侧耳倾听3》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2020-05-27 22:4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侧耳倾听3》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侧耳倾听3》是一部由李偲扬执导,李菁 / 罗晓黎 / 陈怡言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侧耳倾听3》影评(一):待到下次美容猪蹄

  去年夏天在重庆呆了两天。景点名胜差不多了,脑子里只余留下一些笼统印象时住在李子坝的一间airbnb,俯瞰嘉陵江。窗外,江水滔滔,一旁有山,列车盘山呼啸而过。 长江索道也是类似色调。底下浑黄江水翻腾,远处是绿树青山,但永远真切,隔着消散不去的湿湿的雾气。 泥江青山,当然,还少不了热辣的红色火锅店里红油滚滚,人们讲话变得大声。重庆话很好玩女人讲起来有几分蛮横骄纵,男人讲起来却是一种粗糙柔情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那些模糊的印象又清晰了起来。导演称这个系列是“重庆方言青春公路文艺片”,在我看来,更像是写给故乡重庆的一封悠长情书。菁哥和好朋友探访儿时住所小镇面目全非,而山川河流沉默不语。我最喜欢那个镜头石子滩涂,桥底下,两个女孩分开双腿站着,叉腰抬头望天。(听说重庆人下雨的时候就会这样,是真的吗?)这个头像导演本人一样敏感洞察又略带俏皮

  这是一部非常私人的电影。摇晃的DV镜头,不断离去背影,不断重复背景音乐好似喃喃自语。创作者诚实的,把自己内心深处天真烂漫焦灼迷茫都摆在台面上给人看。对故乡和少年友谊眷恋,对同一城市化进程的质疑,对未来的不确定。甚至连电影的缺陷(稍显零散主题不够深入探讨)都可以看作是对平凡青春的真实呈现我们有一些困惑,却不尽力去探索;有一些愤怒,却未能真的反抗;有过真正的友谊和亲密,却也都慢慢淡了。 看到最后,我也有些难过。想起一个朋友说的,我们是全世界游子。故乡,不是物理存在的那个城市,而是时间意义上一次又一次的回眸

  少年友谊,青春迷茫,这样的主题是否太局限了?或许吧,但我要为导演辩护,人们应当书写拍摄他们真正在乎事情真诚创作者最珍贵品质。 我是不懂创作的,毕竟,从小到大搞文学创作的范畴不过从QQ空间豆瓣日志。即使是从一个豆瓣日志创作者角度,我也很佩服S。我是个懒惰的人,对待自己的内是这样。懒得去深究自己的情绪,遇到痛苦的事情就猪油蒙心糊过去,真的不行还可以拿出来讲,插科打诨几次,悲剧笑料包袱写作也是这样,只愿意写点轻松东西,耍点小聪明,发点小感慨,倘若能讨到一些掌声就露出一副得意嘴脸。既不深刻亦不深情,故而成不了气候。 我猜想严肃的创作必定要把创作者逼到一个角落,直面自己的欲望与无力。是诉说的强烈渴望,而非讨好观众的意愿,令他们愿意剖白内心展示那些尴尬的瞬间和笨拙的深情,令他们有能力克服创作路上的艰难险阻。创作本身也是一种疗愈。在一遍遍的追问和煎熬后,栖身于一个暂时的答案。拍完成长三部曲的S,想必也跟着成长了许多。

  大学毕业四年后北京重逢,S说,记得毕业前夕一起吃的那顿美容猪蹄,记得你喝啤酒都要发出“哈”的一声。S又说,我才不要做沉溺于回忆的人!(好啦,让我们一起创造更多的回忆。) 敏感与深情是你的天赋,我知道你会走的很远,也知道你会一直记得来时的路。 虽然我只是你众多女人中的一个,但我还是会在远方为你应援。导演,下次再一起吃美容猪蹄,大声喝啤酒。

  《侧耳倾听3》影评(二):其实不止是她,我们也一直在路上

  《侧耳倾听3》是一部细腻的散漫的电影,是被主线串联起碎片的故事,好像随手写的不加斟酌的日记、好像记录生活的DV录像,好像是在梦中的喃喃呓语。《侧耳倾听3》是关于女主角菁哥穿梭于各地去拜会朋友们的故事。观众们仿佛乘上了菁哥坐的列车、与菁哥同骑着小黄车,与菁哥一起信步走在祖国的天南海北,侧耳倾听着她那些朋友们的故事:小黎、言姐、饺子姐和虹口曹格的故事。

  全片中的演员都演的很自然很真实很亲切。这会误让我们认为这些人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他们自己,会迷惑我们影片中他们的故事都是现实中的故事:小黎因为要去法国学电影的事情担心前程不敢告诉二伯、女神言姐在工作和感情中挣扎最后做了决定、看似没心没肺的小曹也有他的烦恼。他们为我们呈现了不同面貌性格不一的人:小黎典型的重庆辣妹子的直接坦率随性,小言姐成熟知性女神范十足,饺子姐则要多一份独立自我的气质,小曹是一个是揽起整部电影笑料的角色(看电影时想着这样的男朋友给我一打可好)。

  小曹是一个亮点,作为为数不多的男性角色,作为电影里唯一抖包袱的人,他很有担当地并成功出演了一个逗逼的角色。特别是在硬撩菁哥并称其“小胖学妹”,菁哥不给撩,小曹又紧追不舍的时候,那种互动是甜蜜的是羡煞旁人的。在北京小曹的里,当小曹拨弄琴弦唱着自己写的歌的时候,观众们心中的琴弦仿佛也被拨弄。后来在和导演的现场连线中得知小曹的扮演者是一个既会表演又会音乐的人,这首整部片子中唯一出现过的有词儿的歌也是他写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出道吧,哥。

  最出色的就是菁哥了,她是一个没有城府的非常纯真的角色,她曾经非常想让她的这帮朋友们一起回到重庆,这样就能天天见到。后来她改变主意了,觉得他们都挺好的,四散在全国各地,甚至四散在世界各地,只要过好他们自己的生活就好。在影片中,她是个没有特别多想法的人,是一个极佳的倾听者,是一个难得的知心人。

  摄影和配乐非常成熟了。作为一个公路片,摄影师把每一个城市都拍的那么好看,把每一场穿梭在城市里的菁哥拍的那么好看,在光影之间,观众似乎在和菁哥一起翻山越岭,跨越山河大海。DV的录像特别有感觉、那种粗粝不加修饰的却那么真实的影像在小黎和言姐的故事里纪录着一些东西,是友情的见证。配乐全篇都是吉他的声音,特别简单、干净、纯粹,却动人心扉。这么干净的声音和影片的气质非常契合。每一次配乐都是在适合的时机出来,人的心会放空,完全被音乐牵引着走了,像是要走进菁哥的内心世界。

  说一下感同身受的事情吧。其实我们做过菁哥做的事情,因为一个人拜访一座城。因此我们可能会路过上海的小巷子、转过北京的颐和园、在一座不知名的山上逗留。而我们造访的人呢,可能是至交可能是过客,可是无论什么关系,那颗心在决定造访他们之时,便已经飞奔千山万水以外的那个人那里去了。可谓身未动,心已远。于是,我们大可以明白菁哥的心境,明白她的动机,知道她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其实不止她,我们也曾在路上、正在路上、将在路上。

  《侧耳倾听3》是一个故事性不那么强的作品,但是它淡淡的,如春风化雨般进入我们的心田;心中的一些回忆被翻出来了,有些怅惘,但是这种感觉很好。虽然导演驾驭长片的技艺还稍显稚嫩,但是他把想表达的都倾注在这电影里面了,其中对于想保留表妹单纯善良之心的诉求倍感温暖。相比之下,商业电影冷冰冰的,已经丧失了初心,只剩让观众高潮满足他们意淫心理的故事、一些脸部僵硬表演痕迹严重的演员和华而不实的服化道,套路十足而诚意匮乏。最后感谢MFA的学长李偲扬导演将这部《侧耳倾听3》呈现给我们。

  《侧耳倾听3》影评(三):一个人的好天气

  坐在这里楼下人来车往,书店摆上了新的年历,我随手翻开一页皆是四季。

  跟着菁哥走过重庆上海北京,看了夏秋冬。全是好天气,一个人的好天气。

  看到小黎的二伯,想起我四叔。大三开始他总是力劝我考公务员,我说我考不上他说没关系给我弄进去,我说我不想考,他说没关系你先考了哪怕不去。四叔经常给我打电话,说老长的话。四叔和二伯是一样的,故乡于我们也是一样的,高中时候也和菁哥想的一样一帮一双手数得过来的朋友永远也不要分开,如今四散天涯也没什么差的。

  十二点躲在楼顶将这一整日垂直劈开,左边一半藏着懊丧,右边一半全是蠢蠢欲动。

  一直喜欢上海来着,虹口曹格真是可爱极了,菁哥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像极我在飞鸟旁。一起走过一段,胜过走进永恒。我要的从来都不是比肩立,有时他不过是我的一个幻觉,走着走着他就消失了,楼梯回旋如一杆打飞的球不见踪迹。喜欢小言姐,想在此留下微信号码,期待小言姐联系我去看展览。思考了一下在痴迷一个人的时候,我会怕些什么。原来根本不是怕他不喜欢我,而是怕我不喜欢他了。

  喜欢电影里全部动着的镜头,无论是车里的还是路上的,都仿佛一起跨入森林。我喜欢那种开阔的视野,不要刻意指明什么,让我自己用眼睛去寻找。侧3极大程度满足了我,边边角角都不想漏掉。

  想说的太多,写的有点乱怕忘记,那就先说最喜欢的啦~

  最喜欢饺子姐和菁哥在讨论完未来(菁哥说想gap)房里的那场,菁哥睡在地上饺子姐让她睡床上,她翻身上床俩人一起睡,饺子姐认同了她的选择。

  这段看的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每一个动作都像小手揪我,兼容了嘴硬和柔软还有就是亲人之间火候正好的不好意思表达的爱。想起我跟我妈大战三百回合的场景,跟我妈之前非常奇怪,我对她的爱非常的直接,但她基本不怎么理会,而我也没有循循善诱她发现我羞赧之爱的耐心,她一旦不回应我,立刻就会使我异常愤怒。如果是我妈叫我睡床上,我肯定在地上翻滚并且大喊不跟你睡一辈子不跟你睡我要在地上冻死然后蒙住头抽噎,我妈会给地上的我丢床被子然后关灯睡觉管都不管我。

  妈妈和我对彼此的爱,粗粝磨人,生气的时候太爱拿一辈子来说事了。因为我们心里明白我们一定会一辈子在一起。经常在冷战后谁悄咪咪说句话,谁再接一句,跟打球时候的传递一样,明显就是送球不是扣杀,就这么和好了。忽然心疼我爹一秒哈哈哈。

  还喜欢和小曹吃火锅的那段,菁哥太落落大方了,见面送植物。我见他的时候想送他一把香菜,热气腾腾的食物让画面格外动人。从上海到北京,在颐和园的时候,二人比划着玩,一起骑摩托车,对现实生活具有极大杀伤力的正是幸福昨日。就算他令我失望了,可我回想起过去几年因为他吃吃发笑、雀跃不已的分秒,都开始热气腾腾生动不已。小曹眼镜因为火锅雾气蒙蒙,我的眼睛因为他眼里有金木火土而潮湿一片。

  喜欢整部电影的颜色,怎么说呢?就是那种和我和你的生活是重叠的,来年春日又会是什么颜色呢?配乐很赞,小曹的歌也很赞。

  菁哥会走到哪里去呢?

  从我家出门有一条河,天气好的时候河水会闪光,自西向东淌过去。冬天骑车经过时候我脱下手套会拍一张,夏天骑车经过总会拍连片的火烧云。

  侧3给我的感觉好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的好天气,妙极了。

  期待你啊

  《侧耳倾听3》影评(四):这是一篇影评

  果然影评最难的就是开头的部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开头。

  这部电影讲述了菁哥在大学即将毕业之际却对未来感到迷茫,想要gap一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带着困惑,菁哥辗转各地,去见自己的朋友们。

  故事的主题一开始就很明白了,出现在荒野中的仙人对菁哥说:你这是山水蒙,放下执念,才能走出穷山恶水。但是整篇看下来,菁哥的执念似乎并没有表现的很明显,山水蒙也是好像只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想要骑行去川藏。

  三个城市、故事共同串起了整个公路片。在三个故事中,菁哥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向我们讲述了电影中四个最主要的角色:小黎、言姐、饺子姐还有虹口曹格各自的山水蒙。

  第一个故事中,菁哥和小黎回老家,小黎的山水蒙是想要去法国追求自己的电影梦,但是不敢告诉自己二伯。路上,小黎给了菁哥一个DV希望她能记录她去法国追梦的故事。DV在第二个故事中也出现了一次,让人觉得是很重要的道具。但是到第三个故事的时候,DV就完全不见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很喜欢第一个故事里火车上还有看日出的时候DV拍摄的粗糙感,感觉小黎给菁哥的DV是很重要的东西。然后第八分钟的时候,小黎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没有念完,强迫症要死了。在去老家的路上他们遇到了开车来此地露营的三人组。路上小黎和司机产生争执一段感觉来得太突然了,虽然感觉应该是司机说了这儿不好的话,但是还是给人一种莫名其妙开始吵的感觉。本来以为这三个人在第一个故事结束之后应该就没有什么戏份了,结果第二个故事中的林莎姐好像就是第一个故事里露营三人组的其中一人,其实我到现在都没搞清楚是不是这个人就是林莎,这里让人感觉非常摸不着头脑。如果在最开始介绍一个三个人什么的是不是会更好一点。13分54秒左右两人开始发生争执了,菁哥说要去看一下他们,结果只是远远的观望,也是,很奇怪。小黎和二伯茶馆的一段戏我很喜欢。之后,22分,林莎说“我还发现你们这边的人有个特点,在下雨的时候”,然后两人叉手站在桥下,哇要死了,下雨的时候的特点是啥,完全看不懂啊。23分钟的时候水中出现的风筝,刚开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是啥,后来出现了他们放风筝的画面,但是我隐约觉得这水中的风筝你应该是想表达什么,但是我实在猜不出来。还有最后阿标的剧情给人作用不明显的感觉,是为了表现即使是男朋友也不了解小黎到底蒙德是什么吗?

  第二个故事中,菁哥去上海找言姐,言姐的山水蒙氏工作与感情之间的冲突。言姐因为参赛一直在忙,并没有机会陪菁哥。这一段里面言姐的内心里和展结合在一起了,赞到不行。之后言姐坚定的选择了工作,两人分别。49分开始的音乐很好听,这时候应该出现的是菁哥回忆中和言姐度过的时光吧,大概是想表现回不去了?37分菁哥在屠宰场碰到琳沙之后这一段,我也不是很懂想要表达什么,是言姐不喜欢林莎这个人,然后想通过这一段来表现么,这一段话也是确实不能理解。这个故事,特别是39分开始的内心戏,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了。

  第三个故事中,菁哥回北京,先碰到饺子姐姐,之后遇到虹口曹格。饺子姐姐似乎没有山水蒙,反倒是询问菁哥的想法,由最开始的质疑到最后的赞同。而虹口曹格本篇中那个云游四海,看起来无忧无虑的人,似乎也有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在最后他唱的那首歌中表现出来。这首歌很好听,最开始以为电影会在这里结束,挺好;后来发现曹格也没有写完,目送菁哥离开的时候结束,音乐也响起了,在这里结束也很好,这个时候响起虹口曹格没写完的歌结束,也挺好。但是其实第三个故事我感觉并没有前两个故事那么有导演自己的风格,没有那些稍微让人困惑的剪辑,没有前两个故事中出现的关键道具,没有DV拍摄的粗糙质感,没有像前两个故事一样交代一些可能和前两部有关的背景故事。这个饺子姐是不是出现在你过去的某部电影中?仅仅是讲完了一个故事。给我一种导演deadline来了想要赶紧凑出一个故事的感觉。

  最后说一下整个故事吧,这个电影是一个公路片,菁哥是主人公。菁哥一路辗转,用她的视角去观察了别人,但是作为主人公,自己成长的经历几乎没有,仅仅有的只是最后旁白一句上传了一张星空的照片。而菁哥的故事,又有一个旁白在讲述。观察的视角是不是稍微多了一点?在一个感觉有一些多余的剧情,比如吵架那一段。其实我觉得虽然像导演说的,虽然是系列第三部,但是不想让人有光看3看不懂的情况出现,但是我觉得是不是其中稍微穿插一些1和2的画面会更好的交代一些故事背景什么的,或者说让整个故事更丰满,就像在第二个故事中最后分别的时候开始回忆和言姐在火车上发生的事情。

  哎呀,总的来说还是很喜欢这个故事的,但是这篇影评全部变成吐槽了给。

  嗯,音乐很棒。

  爱你,比心。

  《侧耳倾听3》影评(五):羡慕造梦的人

  不是要达到那个点,在其上人们不再说“我”,而是要达到这样一个点,在其上是否说“我”已经不再重要。我们不再是自身。每个人都会认出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我们被协助、被赋予灵感、被增殖。 这段话来自《千高原》的导语,本来是作者用来形容这本书与自己的关系的。其实在开头放这么一个东西既装逼又讨厌。但看电影的同时我刚开始看这本书,正好切中了一些感觉,所以我还是把这段话放上来了。也是为我后文中的碎碎念增加一些合理性。好吧,我就是在装逼。

  看完电影和师兄交流,我说我最喜欢上海那一段,师兄说很多人觉得这一段非常“跳脱”。当然,这一段对我来说是“刺点”,与我的过往经历有关。从我的直觉来看,能拍好电影的人必须随身携带大量的梦,碎片的、连贯的、模糊的、清晰的,在电影制造的时间和空间之中,这些片段构成了一个新的更大的梦。但是这个新的梦也绝对不是封闭的,而是“块茎”的、“流动”的、“网络”的,与我们观者自己的梦连接。(真是说了一句废话)

  那些让人觉得糟糕的电影,是梦造得太烂,让我们中途醒来?或者说得宽容一点,无法与我们的梦连接。

  我想写一写我那些看电影时候蹦出来的碎片,根据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排序,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嗯,这是我想要的写作,虽然现在形状和力度都不够。

  我最好的朋友(没有之一哦,虽然我不是他最好的朋友)来自重庆。有一年冬天,我们宿舍三个人一块去找他玩。住在三峡博物馆附近,房间里有一张麻将桌,晚上我们四个人横躺在一张床上。第一天中午,我们一起去吃洞子鲫鱼,其实我不爱吃鱼,基本是碰都不碰的。不过我喜欢吃李子坝梁山鸡,里面的芋头非常耙。那晚上是元宵节,我们到朝天门码头去坐游船,两岸的焰火里,没有遇到朝天门码头贵妇。

©严明 《朝天门码头贵妇》2009

  那一年冬天稍早时候,我一个人从北京去了一次上海,当时的偶像是Alec Soth。后来在ins上看到一张他此行的照片,酒店的玻璃里,反射着一张孤零的床。这个场景他在东京也拍过,与《迷失东京》形成了一点互文。当时我不确定这一趟没有过夜的旅行与我今后的一些奇遇有什么关联。那个夜晚非常潮湿。

  第三个故事里的柯本,把带我回到高中。那个时候有个朋友来自丽江,吉他弹得非常好,足球踢得非常好,成绩非常好,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不够好看,所以没有追到喜欢的女孩。现在他在新疆开飞机,他还是很喜欢柯本,还有梅西。后来在大学,我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从外形到气质上都很像我高中时的那位朋友,我没有问他是否喜欢柯本,但我知道他也喜欢梅西。这两个人究竟还有什么联系?

  回到北京?考雅思时候准备口语题目,很多个问题,比如你最喜欢的一个公园之类,我的回答都是颐和园。当然关于那部电影,也不关于那部电影。在颐和园里回忆太多,刚才想到的一个是,刚到北京的第一个中秋节,和几个刚认识的朋友一块到颐和园玩,我们坐在佛香阁里一边欣赏海淀的景色,一边分享了父母从云南寄过来的云腿月饼。

  乱七八糟写到这里,非常像网易云的评论区了。这些都是我增殖出的一些记忆,我也想把它们变成一些梦,所以我羡慕能够造梦的人。

  最后一个场景。今年北京刚开始冷的时候,我和师兄开完会,在地铁站门口遇到卖花的人,师兄约我买花,我没有买。下次我一定要买啊,要是没有人可以送,就送给自己吧!

  《侧耳倾听3》影评(六):关于《侧耳倾听》的二三事

  在思考《芳华》的时候和导演聊了几句,就想起了还没给他的大作写评论。于是趁上班时间,刚写码点字打发他。给同学打分是件很尴尬的事情,因为打分低了,会伤害友情;评分高了又脱离现实。但是我相信跟导演的友情还是足够承受评分考验的,尽管主要是同情分。

  对于猜猜,最喜欢的片子还是MFA的第一个短片,还记得那个时候看到那个片子惊艳感,后来的片子其实都保持着一贯的质量,但是有种“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当时有同学的观点认为刚进入校园时每个人都保持着自己的特色,但是三年下来都被打磨的一样了。我对这个观点保持怀疑态度,但是也会去反思一些东西,例如作者性对于影片的意义。后来和猜导接触多了以后明白,作者性不是说导演凭着感觉瞎几把乱拍,同样是要去细细打磨的,只是这种打磨藏在了影像的背后,没有被观众直接触及而已。这种想法来源于有一次在学校电脑上意外看到猜导的《悲伤兽》资料文件夹,里面包含了各种摄影参考,美术设计,N版剧本的修改等等。那个时候真的有刺激到我:这些作者导演难道不是应该脑海中有个故事就现场凭感觉拍的么?

  对于猜导的关注并不是源于其对于电影的独特作者性,而是在于他break safe zone的勇气。第一个学期末的致敬,创意影像课中对于现代科技的尝试,张婉婷老师课对于奇幻影片的挑战,让我发掘这不是一个凭借才华故步自封的导演,尽管他发的朋友圈总是矫情中围绕着一些骚气。

  好像扯远了。要是高考作文的话应该被判为离题了,但是被高考满分作文模板荼毒那么多年的我总是可以任性一下。扯些背景资料再来谈《侧耳倾听》,才能更深入理解导演的情怀么。正如你心中都没有大唐盛世的画卷,怎么去欣赏陈凯歌的《长恨歌》呢?

  对于侧耳倾听,优点就不说了吧,说了也没啥用最多让导演自high。想从几个细节来谈感受:

  1.VO旁白的选择。导演的解释是菁哥不是那种内心叨逼叨的人,而选择未在影像中出现的人是为了从更加客观的视角来看待这个故事。在观影的时候的确有这种感受,我试图将自己代入VO的阐述者,作为菁哥的朋友来一起参与这段旅程。但问题在于故事主人公目的性的缺失,使得旁观者的存在性更加弱,观众的代入感也就不强了。菁哥在整个旅程中是迷茫的,她在寻找答案,而这个答案是藏在与其相遇的人之中,包括了那个没有出现在镜头中的VO讲述者,而故事结尾我们可以显然看出,VO讲述者没有给到菁哥答案,这样的设定使得VO讲述者的形象更加难以确立,观众无法脑补出自己代入的那个角色的样子,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代入。对比《芳华》,萧穗子这个角色虽然不重要,但是一直在影像中出现,旁观,但是却在于刘峰的生活产生关联,这就是为什么观众通过这个VO更加能够理解那个背景时代。而《侧耳倾听》中的VO效果并没有达到导演的期待。

  2.DV影像的逐渐缺失。导演的解释是菁哥在旅程中,从被动逐渐变得主动,DV象征其被动旁观的视角,而逐渐消失代表她的主动性增强。当时听完我是很欣赏导演的设计。但是随着几次影展反复看了几次片子,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并没有被很好的传递:菁哥直到聊到想gap一年的时候才体现出其对于自己规划的一些思考,也就是说中间没有主角主动性转变的明显标识。导致观众对于DV画面的褪去感受是“失踪”而非“渐隐”。个人认为如果能够加强主角主动性增加与放下DV的关联性镜头,会更加好的表达这个意义

  3.魔幻元素的使用。我也非常喜欢在现实题材的影片中加入魔幻主义的元素,因为这本身就是影像的天然优势。《侧耳倾听》的魔幻元素在于开头,根据了解原本剧本雪女是占据较大篇幅的,但是修改后目前只是略有提及。个人并不是很喜欢这个桥段的原因在于其表意的含糊。导演加入开头雪女与菁哥的对话,绝逼在于个人的情怀,或者是玩《阴阳师》产生的灵感难以割舍。雪女这个形象在之后就缺失了,本期待女主最后结束旅程能够来类似“还愿”或者“重返出发地寻找本真”,但是并没有出现。雪女对于主角所说的话也没有对其产生影响,更加是对导演本人说的“放下执念,才能够走出这穷山恶水”,然而导演放不下执念,还是把这段塞到了开头。魔幻元素放在开头非常有风险的做法,因为魔幻元素对于观众的震撼需要很多现实元素的积淀。最近看的《遗忘诗行》中的“鲸翔墓园”镜头带来的震撼源于前期对守墓人主角形象的塑造与故事背景的铺垫。开篇直接来魔幻会让观众在还不熟悉影片风格的前提下对影片的感知更加模糊,可能会对其产生期待感,如果导演在后来没有满足观众,随之而来的就是失落感了。因此我更倾向于雪女出现在影片中段给予菁哥一些抉择的指导。

  4.摩托少年的结尾段落。摩托少年的段落在放映反馈来看是观众最喜欢的,如果单独领出来我个人也最喜欢这段。但问题是这段与之前的风格是割裂的。猜导自己也感慨过,最不喜欢的段落反而是观众最喜欢的。这本身就是很矛盾的问题,观众一方面赞赏着导演的作者性,另一方面发自内心的喜欢着其商业属性。这使得观影体验就像减肥一样,一边喜欢吃肉,但是又要时刻提醒自己,吃肉会胖的,得啃菜叶子才是高尚的。

  最近在思考导演如何抵达观众的问题。《侧耳倾听》的受众绝对不是院线大众,但是作为作者本身肯定是希望其能够与更多的观众接触的。谢飞老师在看过影片后基于评价是“真诚但是有些随意”,而我想猜到对于这个片子的准备应该是我们毕业作品中最充沛和厚重的了。问题是如何让这种看似随意的表现方式更好的让观众感知到背后的不随意,这或许是每个导演所需要思考的东西。

  或许《嘉年华》和《鸡蛋和石头》这两个片子的观影体验能够给以上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在看《嘉年华》的时候我会觉得母亲角色在电影后半段的缺失是因为剧作的问题;而导演在映后谈中表示:因为她把镜头专注于两个女主的情感,母亲并没有参与孩子后来的生活,所以不需要篇幅交代。这个解释让我观影时的一些疑问豁然开朗;类似的体验发生在《鸡蛋与石头》上,整个片子的观影时碎片化的,但是黄骥导演解释她其实一开始有个叙事性很强的剧本,但是跟摄影讨论后反思自己要表达的东西是女孩的感受。所以他抛弃了那个剧本,而专注于女孩的情感体验。这也是的影片虽然叙事不完整,但是情感却一直持续着,并且观众能够自行脑补完观众所经历的一切。

  所以我在反思是不是无论叙事性影片,还是情感性的影片。情感才是贯穿始终的东西,叙事只是表象。如果对于情感的表达没有从一而终,就会出现错位:《侧耳倾听》中,我觉得在前半部分的情感是一致的,虽然女主偏被动,但是我们的关注点还是在事件对于女主本身的影响,但是到了摩托少年部分,导演没有在专注地去表达女主的所求,影片的重点放在了摩托少年的形象刻画上,生动的人物刻画让观众自然而然地爱上了这个角色,因此对比求而不得的女主,观众自然而然喜欢上了这个更为洒脱的少年。

  说了这么多,还是很喜欢这部片子的,不然吐槽那么多干嘛。猜导的文化素养与对电影的感知足够撑起自己的风格,希望其镜头语言的把握越来越精准,期待下一部作品。毕竟保护珍稀动物,人人有责。

  《侧耳倾听3》影评(七):会有四吗?还不够远啊——导演的VO

  《侧耳倾听3》预告片

  前几天,我问见凡,一起拍的这仨片儿里,你最喜欢哪个?

  《百万长篇》。

  他说他脑海里是能有画面的。

  虽然这个答案对我来说,有点儿否定掉之后更近的两部之努力,沮丧,但从心底里,我也会说一样的。

  《百万长篇》是《侧3》的前传,《侧3》又是这个系列的第三部。

  故意想说出《仙剑》、《轩辕剑》的那种系列之间前后呼应的感觉,是导演的执念——对于“系列”的执念,即时间:或延续不断、或千丝万缕纠缠的时间性的连结。这一点内化在这部长片里,就是片中对剧情结构的处理——人物如几股绳一般,但又带有随机性地穿插出现在不同的时空里,重庆、上海、北京,夏、秋、冬,汇集到所谓“生活的洪流”里。其中的空间选择,便是出于导演对大城市和现代生活的喜爱、认同。

  我也想拍出“人间四季”呀!相比“爱在三部曲”的话。

  思雪曾说,希望你拍出中国的《弗兰西丝·哈》啊。那是在看完《百万长篇》后的事情了。

  喜欢前传多于这部宣称“囊括了我对于青春所有美好的感受”的长片,原因就像Sonia说的,有一种创作者的天赋,是能在诗意和内在暴力之间达成某种平衡。从这点来看,前传做得更好,即使更加私人。其中几个场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有扣动心弦的感觉,或许跟“少年强说愁”相关,是努力皱紧眉跟你讲“我不开心”和“我需要你”。

  而《侧3》失败就失败在太“美”了。

  首先,“所有”这两个字就是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就导演这个人生履历,怎么可能!青春片没有性,还能叫“青春”?起码在导演的内心里,是有缺憾的。那应该是在三峡的游船上,船舱上有圆形的玻璃窗,里面摆人大东风宿舍会有的铁架子上下铺。外面是被雨雾蒙上的青山,和浑浊的黄色的长江,里面两人的皮肤黏着热汗,耳鬓厮磨,唇齿相依。要面对面,要咬,要用力。要有做完之后的不安和不满足,有在走廊栏杆上为了故意引对方在意而恶语相向,以及看不到这条河最终流到哪里的茫然。

  当然,说得好听。

  其次,《侧3》“美”在里面所有出现的人物,以及帮我完成它的,都是我私心觉得很美好的朋友。我很珍惜他们,所以我要拍他们。啊哈,前传拍掉了一个大boss,先说在这里,不用吃醋哈哈。

  如此选材,一方面是觉得自己还不足以把握更宏大的命题,不了解不如沉默。而我也对现下有足够的感情,虽然号称有朝一日要拍“侠女”和《丰饶之海》,但短期内更想改编青山七惠,名字都想好了,《无用的我在亚热带》。

  可是,在强行给他们的人生里留下一些“共同”的印记,对外呼喊他们的好之外,我也要去面对这种模糊了“导演-演员”和朋友关系的导戏方式。思雪说,导演是要在权力关系上凌驾演员的。我没有去要求他们任何一个成为太过远离他们本人的样子,即使我明白地意识到,有些地方片子是需要的。

  没有做到尽。

  这个“妥协”,以及“疏离/独立”的浮现——亲密如此的关系,也并不能保证,能通过共同生活过的经历、语言、身体来沟通思想——“他竟然不能理解我!”,怎么讲都讲不通。还是有些痛的。关于素人和专业演员的选择问题,也不得不面对和反思。

  影像其实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存在,从技术到想法。还远远不够呀!

  就实现度来说,已经有诸多不好的地方了。当然,部分场景的拍摄是第一次实操,如重庆部分车内的戏。

  比较重要的,是一直以来耿耿于怀的“神隐空间”。那是像《岸边之旅》,结合筱田正浩的《少年时代》里的巫婆,或者张律影片中算命的人,有一点点神秘主义的影子,简单来说,可以带出一些儿时听闻传阅的都市神话,同时又会让人觉得人很渺小,天地之大。所以有峡谷的传说。但在镜头里如何于相对写实的故事基础上一步步进入这个空间、并把以上所说表现出来呢?未解。

  在拍完重庆部分时,看了一个学长的毕设,暗自伤神了一段时间。多么完整的世界观和流畅的影像呀!然而我想要吃掉整个时间的长河。

  我是跟着这个片子长大的。

  最早只是想说,就和俩手数得过来的几个朋友,一直这么要好下去,就足够了。小黎带菁哥回老家时,去山上的小庙还愿。山上有点雾气,台阶石砖都湿漉漉,但从某几个角度还能看到远山和县城。摇了一签,三块钱的签纸,并不去解。手机查,互相念古诗体的签文——从“邯郸幻梦”想起“斧柯烂尽”的故事,到《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真的要cosplay地念诗。

  一年后,在八月的重庆,开拍的前两天,跟思雪去地铁站的路上,我说,我现在不要了。总得先独立呀。心底里却还是期待“永恒性”的,只不过换了种相对没那么幼稚的方式。

  授课的老师时常提起创作的三个阶段:模仿、自我、创造。

  对于过于科学和理性的学识,我总是有一点抗拒。

  我总想引用某位老师的话:“小说”是从“小”处说起的。从自我开始挖掘探索,通过创作找到所谓“宇宙性”,更广泛的人能有所感的东西,即并未抛弃对“交流”的渴望。狭义的“记录”,是无法满足我的。

  那么,“五百集大型重庆方言青春公路文艺片”还会不会有四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