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司马迁》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司马迁》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5-27 23: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司马迁》经典读后感有感

  《司马迁》是一本由季镇淮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18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司马迁》精选点评

  ●小论文形式没什么出彩之处

  ●司马迁

  ●实在不好

  ●关于司马迁与《史记》的一个浅性梳理,很清晰,唯一的缺点是带上了时代烙印

  ●一半传记,一半是评论。传记参考太史公自记、及汉书司马迁传。评论马克思观点色彩较重。

  ●太史公在两千一百多年前的历史背景下,尚能成一家之言后世奉《太史公书》为圭臬者,却完全人云亦云

  ●55年出版,以思想人民性,考实践思路理解太史公。思路中肯。而之所以从人民性作为出发点来理解太史公,与时的思想环境肯定有关的。能感受到季先生治史究疑的严谨客观。 但从本质上来,是太史公具有至仁至义之同情心。以慈悲为怀,不以好恶而论,具备一位伟大历史叙述者博大胸怀

  ●司马迁之所以成为司马迁,读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

  ●浅显易懂,前半部分好像是对《太史公自序》的翻译~后半部分是议论比较简单可以做为对司马迁了解的入门书

  ●司马迁的人物小传,以及《史记》意义论述写作年代在上世纪十年代,资料,观点有所欠缺,不过苛刻了。

  《司马迁》读后感(一):太史公人间炼狱,到底是战胜了这作为人耻辱

  司马迁,后世尊称其为“太史公”。在九年义务教育课本里,太史公出现频率之高让很多未曾深入了解他的学子也无法掉那句鲁迅先生之评点:史家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部恢弘巨著,在今天看来,绝不能单单将其归结为“一部神作”,而作者为神高山仰止去理解。朗宁在《雪莱与诗的艺术》里曾说:我们接近诗,必须接近诗人人格。同样道理,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去读《史记》,我们同样应该将作者还原于“人”,接近于作者的人格才能真切地触碰作品精神内涵

  从前读《报任安书》,单觉得文字铿锵,读来唇齿余韵,光体会到汉字的美感韵律,及至今日读《司马迁》才能体会文字后面的悲壮

  文学作品无论是在读者欣赏还是创作者创作一定是与距离分不开的。《报任安书》的成文背景是在司马迁已受极刑之后,任安写信来是安慰他,激励他,在封建王朝,我们可以想象,任安作为朋友的拳拳之语,建立在司马迁已成宦官现实之上,而完全没有提到他的冤屈、耻辱和痛苦,反而以此作为起点,勉励自己朋友有所作为”。

  任安是不懂司马迁的,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更像是写给后世那些能读懂他的人的回信,而非任安本人。

  在这封回信里,他写到了自己的冤屈,自己的痛苦,自己面对生死的态度。这是一篇对封建专制淫威的控诉状,更是一篇饱含悲愤感情的自叙文。通常人类面对的极端困境都是,为什么要死去,而人是想要活着的,而司马迁面对的困境是:我为什么要活着,而不是选择死去。

  在对生死态度迥异,人间地狱的折磨下完成的《史记》,作为一个人,已经穷尽那个曾经“二十漫游”的年轻人毕生气血,《报任安书》之后司马迁卒年不详,完成《史记》之后他作为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已然被历史湮灭,或者是此时的他已然可以安然脱离这个世界,这是他想要的终点。

  从故纸堆里读这位伟人的经历,参照他的文学作品,你会发现“就极刑”仅仅几个字,却已经是司马迁人间炼狱的开始。如果是戏剧,大概此时会有人出来救他于水火之中,但是现实是,直到最后一刻,司马迁也没有任何的救世主,而那位轻易就决定他人的生死苦痛的人,很可能已经忘了还有这样的一个人。一部《史记》,司马迁以一己之力洗刷了自己被阉割的耻辱,他将刽子手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是,那些口不能言笔不能书的人,又有多少被这种“轻飘飘”一个决定终身置身于地狱的呢?

  或者,今天的我们要说,这是封建王朝的黑暗,可是,这难道不是人性的至暗?司马迁以不死来战胜耻辱,历史证明,他到底是取胜了,然而,作为一个个人,他的一生,注定是痛苦的。

  《司马迁》读后感(二):史学与文学中的司马迁

  随着对历史了解的深入,越来越发现宏大的历史虽然更有意义,更有趣味,但往往容易流于空泛,毫无根基。且宏大的历史的了解必须根基于对历史细节的还原与想象。尤其是随着自己年岁渐长,社会阅历越丰富,因此从生活与生命的体验角度出发,发现细节的历史在秋毫之末也彰显着如同宝石光芒般的耀眼魅力,尤其是往逝历史人物的情感、经历、心理、处事处处都透露着生命所呈现的复杂和曲折。以我心测彼心,以彼心量我心,往往有君生于过往而我身居下游的感觉。对这些历史人物感知越深,他们就越容易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是生命的领航塔。于我而言,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钱穆、孔子和司马迁。钱穆是我本科和研究生研究的对象,孔子因为我高中开始接触儒经典,因此对其生命的高度和光辉都有所感知。但是司马迁却相对陌生一些,这是因为虽然《史记》已经阅读了三遍,对司马迁的兴趣越来越浓,但他的研究却接触的很少。

  司马迁作为奠定中国历史书写的人物,其研究者自然很多,但能共情而以自己的生命体贴地去理解和书写的人却很少。他的伟大,在政治当头的中国古代没有人体认,在现代学术逐渐兴起和规范的中国,却因为现代社会的冲击,也没有得到研究。季老师的这本小书,原本就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是为了给广大青年普及基本知识而撰写的,因此在注重学术的基础上,又特别注意语言的轻松活泼。正如夏校虹在《新版序》中所说:“以大学者的手笔为非专业的读者写作,既要避开那些过于狭隘的专学考据,照顾一般读者的兴趣;又须在概要叙述的同时,显示专家独到的心得。”(P4)这种写作方式无疑是对司马迁的一种效仿和致敬。而季老师以大学者而运转普及性读物,往往有让人拍案而起的好议论,比如他分析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不仅有现实意义,而且是有历史意义的”。可以说结合当时汉王朝意识统治形态的变化,深刻地指出了这篇文章的学术史意义和政治史意义。

  作为一位文学研究者的传记,本应该偏重的是全书的语言和书写,但季老师在注意通俗和对一些故事展开书写之外,却特别注意对历史事实的考察和辨析,因此全书其实就呈现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传主司马迁的生平,包括《家世》、《童年》、《漫游、侍从和奉使》、《为太史令——从内廷到外廷》、《著述理想的开始、挫折和坚持》、《一个坚持理想的老人》;一部分就是对《史记》的研究,或者说是对司马迁的评价,这里既包括对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史料选择原则的研究,历史事实考述的准则,语言风格的研究等,都包含在《伟大的现实主义的历史家和文学家》以及《司马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中。就司马迁生平来说,季老师虽然不是史学家,但是能够注重司马迁生活的时代背景,能够将其放在大框架进行理解,同时也将很多与司马迁同时代的人物进行了描述。比如上述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分析,就是结合了社会背景的转换;人物中心历史书写体例的产生原因的追溯,作者就认为是有“其历史和现实的根源的”(P104)。而在进行书写的过程中,季老师特别注意用浅显的语言对与司马迁有关的一些故事进行了演绎和重写,比如李陵之祸,郭解游侠等。同时,为了保持行文的可读性,作者将大量考释的文字都放在了底注里,而这些考释和底注,从一个读《史记》的学生看来,无疑是最好的材料合集,从中可以挖出很多研究的题目来。

  就评价一部分来说,此书成于1955年,自然要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恰恰这书是我看过的烙印最轻的一本,而烙印在严肃的学术态度之下,大部分都是可以成立和解释通顺的。比如作者一直主张司马迁具有人民性的倾向,其史料选择和评价都遵循了尊重人民这一原则。这是时代使然,但是却也体现出司马迁的部分精神。

  同样是大家写小书,这本书要绝对优于黄永年的《司马迁的故事》,因此完全可以用于初步了解司马迁,但要真的感受司马迁的悲愤和精神,还真得好好读《史记》。从一个个文字中去体会司马迁的血液。掩卷而思,忽然在想这本书成于1955年,二次虽然有修改,但如果季老师经历过文革,也曾经受过像司马迁一般的屈辱之后写这本书,其笔端当会更突出司马迁的精神。

  《司马迁》读后感(三):大史家的小传记

  对于《史记》我是极为崇拜的,并由此衍生出一种对她的特殊的情感。仔细想想,我对于她的这种喜欢,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受鲁迅先生的影响,他那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始终让我铭记在心;第二,是因为曾经读过其中的若干个片段——虽然通读她的目标至今仍未实现——让我对于其文字的魅力颇为感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对于作者的崇拜——司马迁,一个2000年前的古人,在经受惨无人道的腐刑之后竟然写出《史记》这么一部五十余万言的煌煌巨著,这该是需要拥有怎样强大的内心和坚韧的意志来支撑啊!

  事实上,《史记》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天辟地之作,而其作者司马迁自然也是开山祖师级的人物,在中国史学历史上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地位之高、贡献之大无人能匹!

  《史记》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史;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通史——从上古传说写到了作者所处的汉武帝时期;是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通过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将自三皇五帝以降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民族等等全部囊括其中,是一本堪称是百科全书式的史书,也为后世史学书写树立了一种标准和范本——此后的二十四史基本上沿用了这一体例。作者司马迁呢,则更加让人惊叹和敬服——让人惊叹的是,他创造性的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全新的历史书写方式——纪传体,而且仅凭一己之力写就了这么一部多达130卷、52万余字的煌煌巨著,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让人敬服的是,他不是在各种条件都非常优渥的情况下工作的,而是在身体遭受莫大摧残,精神遭受极大屈辱——因为李陵仗义直言而身受腐刑——的情况写就的,这使得他对于历史和现实的体察更加准确、更为深刻,而且言辞流畅优美,人物生动鲜活,最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此为后人在写史、为文两方面树立了典范。

  命运对于司马迁是不公平的,仅仅因为一次上书不合上意便遭此酷刑,他所受到的煎熬可想而知。是就此绝然的死去,还是忍辱负重的活着?他毅然选择了后者,是因为他牢牢铭记着父亲的遗言,也是因为他作为一名历史学家的使命感,使得他不甘于就此沉沦,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不能死得轻如鸿毛,而必须重于泰山!埋首19年,用他全部的心血写就了《史记》这一旷世杰作!因此上说,历史对他又是公平的,给他机会得以完成了自己作为历史学家的使命——司马迁用他的一部《史记》铸就了中国历史学的精神内核,他的史学观点、修史态度和基本方法等等无不为后世史家所推崇、所遵循,成为后世史家的优秀楷模和学术样板,成为中国历史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励志故事。

  但是,对这样一位伟大的具有开创性贡献的历史学家,我们对他的了解却极其有限。从季镇淮先生这本传记我们就可以知道,历史上对于这样一位史学大咖的记载并不多,而且从他所在的时代到现在已经2100多年,很多资料已经堙没无存,使得我们对于他的生活、写作《史记》的很多细节等,都是知之不详的。对其家世传承、成长经历的了解基本上来自于《史记》中所附的《太史公自序》,而对于其写作动机、史学思想的了解则主要来自于《史记》和他答友人的信《报任安书》,还有散见于《史记》中有些篇章后的“太史公曰”,都是一些极为零碎的、不完整的资料。这差不多也就是后世所掌握的有关这位大史学家的所有资料了,据说后来班固为司马迁立传也主要是根据这些内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传记这种体裁,不允许作过多放任思想驰骋想象,季镇淮先生便也只能从他的作品,也就是《史记》中来挖掘和分析。即使如此,拿到我们手中的,也就只能是这么一本不足200页、不足10万字的“小书”了。因此,“大家小书”对于这本书来讲则有另一重含义——历史学家为大历史学家所作的“小”传记。

  最后,不得不说的一点是,这样一部由历史学家为历史学家写的传记,本身也很有特点,引用史料很详实,叙述语言很质朴,而且有着极为鲜明的时代特色——文中采用的阶级分析法,及其语言的风格,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章的明显印记。

  《司马迁》读后感(四):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前一段时候,清代袁枚<苔>这首诗,突然就引爆了朋友圈。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而这首诗,让我想起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

  他曾经“学官于唐都,”,说的是司马谈向汉代著名的观测星象专家唐都学习天文星象,所以他懂天文知星象;

  他曾经“学《易》于杨何,说的是司马谈向汉代著名传《易》家杨何学习《易经》,所以他懂阴阳,晓吉凶。

  他曾经“习道论于黄子”,说的是司马谈学习黄老一派的思想理论,而黄老思想正是文景时代统治思想,主张“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

  正是因为他的学识,司马谈做了太史令,通称太史公。主要职责是“近乎卜祝之间”,就是专管占卜、祭祀;同时记录、搜集、保存典籍文献。

  但是上任的他却无比抑郁,因为汉武帝继位后,儒家思想的统治代替了黄老思想,卑微的史官,空有 崇高的理想,苔花如米小,无法也学牡丹开,他在太史令的位置上一呆就是三十年,终因汉武帝封禅未能从行抑郁而死,专管占卜、祭祀却在祭祀的时候没有去得了,这是文人的尊严无法承受之重。

  而司马谈这个苔花,在临死之前,把自己的理想作为遗言,交待给了他的儿子----司马迁。

  这本由季镇淮写作的《司马迁》,是大家小书系列丛书之一,是大家写给大家的小书,因其方便而备受我的喜欢。上一月阅读了大家小书之《夜阑话韩柳》,本月再次入手《司马迁》和《中国近代史》。

  在我看来,只有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的风范,才能让胸中有大家之气。本书是大文学史家季镇淮写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季先生是一位对自己很严苛的著名学者,一生都在追求"毫发无遗憾",与吴组缃、王瑶、林庚并称为"北大中文四老"文风严谨,言必有据,是真学者,读起来流畅自如,如沐春风。

  本以为读不懂,没想到作者笔下的古文诠释如此通俗,以平发化的语言,把史学知识与文学语言合二为一,专业而又生动,化艰辛为平易,让人爱不释手。一晚上的时间,就了解了司马谈与司马迁。

  再来说说司马迁。

  《司马迁》中以时间为经线:童年—少年—青年—老年,写了理想的开始、挫折和坚持,写了一个坚持理想的老人。

  《司马迁》中以事件为纬线:龙门诞生--- 十岁诵文--- 家徙茂陵---漫游各地----奉使西征---任太史令——扈从封禅----负薪塞河----著述---李陵之祸-----就极刑而无愠色。

  文章并不难读,看完本书,我崇拜司马迁,他终于像牡丹一样开放了;我更崇拜那个如苔米一样怀有理想的司马谈,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没有他的三十年如一日的整理,就没有司马迁的大作《史记》的诞生;你还会爱上这样的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司马迁》。

  《司马迁》读后感(五):屈辱,并不能将我击垮,使我更加奋进

  想必大家都知道《史记》,也听说过这本书的作者——司马迁所遭受的一切。我对于司马迁的感受就是,伟大的人格之所以伟大就在于被现实所欺,依旧用不屈的意志留下不朽。

  先跟大家交代一下,作者的名著。据司马迁自序,史记全书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今本史记一百三十卷,篇数跟司马迁自序所说的相符。但汉书司马迁传说其中“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魏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按:即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传靳列传。兀成之间,褚先生补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列传,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

  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叙述平实晓畅,但可看出作者力求句句有依据的严谨。书中不乏对司马迁本人及《史记》的个人研究,可作研究《史记》的入门。司马迁选择以书传世,确实是选对了,当时多少权倾一时的王侯将相,如未入他的书,则现在又有谁知。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司马迁是个大历史学家,大文学家。他和他的千秋名著《史记》是个庞大的存在,耸立在中国历史和文学的大道上,没有谁能绕得过去,也没有谁和谁的作品能取代。他的伟业,他空前绝后的文采,他对中国历史文化无人取代的卓越贡献,还有他作为男人遭遇的旷世屈辱,既让人景仰、诚服和击节赞叹,又让人心生悲悯。如何穿越上千年的时光走进他所处的时代,走进他宽广、博大而又困惑痛苦的内心世界,对任何一个学者,任何一个作家,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司马迁在忍受奇耻大辱之后仍然想着端正历史,写司马迁,同样也必须端正态度。简约、洞明、犀利,直面生命的痛疼和重量,直至把中国文人那点可怜的自尊逼入墙角,这是首先要确立的。不能纯净,不能气冲丹田,不能全力以赴,就不能免去繁杂、琐碎,不能免去阴暗和艰涩。要大气、苍劲,紧追生命的主题,身怀真正的悲愤,勇于充当历史和文学的殉道者;同时又要游刃于悲怆与低语之间,若壮士那般啸风泣雨,弹铗而歌。面对血迹斑斑的摧残,心狠不起来,或狠得过度,都不可取。

  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死与死是不一样的,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普及得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句名言。然而在说出这句话时,他很可能远没有我们理解的那么从容,那么坦然。因为他必须用自己鲜活的生命在泰山与鸿毛之间作挣扎。这种挣扎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比一次更严重的自我伤害的过程。司马迁的伟大,就在于他为完成那部像泰山那样沉重的《史记》,一次次咬紧牙关,强行嚼碎了他作为男人所遭受的天大屈辱。但文人毕竟是文人,当他完成《史记》之后,他自己认为他的死重如泰山,而在汉武帝刘彻的心里,却依然轻如鸿毛。因此刘彻把杀司马迂的任务留给他的孙子,有如给后人留下—件礼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