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觉得我很好,但我内心从不相信自己” | 测试:真实自尊水平
作者 / KY测评部
测试 / KY测评部
编辑 / KY主创们
大家好,我是KY测评部的小扣子。我又来了。
今天想给大家推荐一个最新研发的测试——【真实自尊水平检测】。
我有一个朋友,她工作很优秀,待人也很和善,一直受到大家的喜欢。但有一次,她在一个重要的项目上遭遇了失败,她一边哭一边和我说:“我其实一点也不好,我没有办法一直做到别人想要的样子......所有人都觉得我很好……在别人面前我也这么表现……但我觉得自己根本不是那样子的……我觉得我一无是处……”
我一直觉得她很优秀,但她自己却认为自己很糟糕。后来遇到更多的人,我发现有很多人和她一样,虽然看着很自信,但其实内里的自己并不会这样觉得。
我开始意识到,我们展现出来的自尊水平并不是我们最真实的样子。那怎么样才算拥有着真实的自尊呢?在反复的资料查找和理论学习之后,终于研发出了这份【真实自尊水平检测】测试。
01.
为什么我们会隐藏自己的自尊表现?
心理学家Brandon认为,自尊水平主要指的是我们对自己价值的总体评价,它也包含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感受。
但我们会观察到,有些人外在的表现和ta真实的自尊水平并不统一,那些即使看上去谈笑自如的人,内心深处也可能充满对自己的怀疑。我们发现,那些意识到的、表露在外的自尊水平可能并不是我们真实的自尊水平,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将自己的自尊水平隐藏起来。
比如,这可能是出于对于社会赞许的偏好。我们都希望能够受到欢迎、得到大家的喜爱,正是因为害怕不被大家喜欢,所以我们会希望尽可能提升自己的形象,展现出一个更加好的、符合他人想象的样子。
同样,这也可能是因为我们采取了防御的态度。我们都有想要保护自己的“弱点”的冲动,尤其是当我们内心存在一些脆弱的地方,比如一些感到痛苦和羞耻的事情时,我们可能会非常害怕让别人知道。袒露自身的脆弱是非常困难且需要勇气的。
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外在的自尊,而对更深层次的真实自尊其实并不了解。
02.
为什么要了解真实自尊水平?
实际上,我们外在表现出来的自尊可能会因为外界评价的影响而有所变化,是外在世界作用于我们身上的体现。当过度在意外在表现、被外在评价牵引时,我们像是牵线木偶,按照标准的脚本演绎人生,会变得越来越难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喜悦,也越来越疲惫。
只有了解最本质的真实自我,才能做出让自己长久舒心快乐的选择。而发掘真实自我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了解自己的真实自尊水平,我们需要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关于“我是个什么样的人”的声音。
另外,我们也需要通过了解真实自尊来发现这种状态是否健康。不健康的自卑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即使它们被隐藏、被包裹起来。
从心理层面来说,个体如果拥有不健康的自卑,就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之中,难以肯定自己的成就、承认自己的价值 ,甚至会带来抑郁或者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从现实层面来看,它也会阻碍个体展现出自己真正的能力。出于不健康的自卑,个体会因为害怕挑战而不断地选择逃避,陷入到更深的消极评价和行动无力之中,从而无法在学习、事业和生活上取得进步与发展。
只有了解真实的自尊,我们才能意识到问题所在,不会依靠隐藏来掩盖问题,而是有针对性地去改善当前情况。
03.
怎么样了解我的真实自尊水平?
正如前文所说,想要了解真实的自尊水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到意识到、且展现出来的自尊水平与对于实际自尊水平的隐瞒程度这两个方面,而对后一部分的察觉却是非常困难的。
为了让这种被隐瞒的自尊也能被测量,KY测评部结合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Shavelson, 1976)和防御型高自尊的特性(Schneider, 1974)研发了【真实自尊水平检测】,涵盖外显自尊水平、隐秘性水平两个方面,细化到社交、道德、隐秘性、防御性等八个维度,帮助你定位自己的自尊类型:
通过这个测试,你能够详细了解你的自尊水平,知晓自己是否会在无意中隐瞒自己的真实自尊。同样,我们也会帮助你了解可能面临的困境,找到向更好的自尊水平发展的途径。
如果你符合这样的情况,那这个测试非常适合你:
在生活中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
做选择时经常犹疑、不敢自己拿主意
总是不由自主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并陷入痛苦纠结中
对真实自尊水平不确定、想要了解
?长按下图扫码,解锁你的自尊水平?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也可进入测试
题目数量
49题
报告页数
约18页
所需时长
8-15min
测试价格
25.9元
通过这个测试,你将能够了解:
→我的真实自尊是什么样的?
→我有没有无意识地隐瞒自己的自尊水平?
→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到我的自尊水平?
→如何才能拥有健康的自尊?
做完测试,你可以得到一份专门的评估报告: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长按下图扫码,解锁你的自尊水平?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也可进入测试
最后想说的是,当你了解真实的自我是什么样子,你会更能够肯定自己、信任自己。也正如歌德所言:“一旦你信任了你自己,你就会明白怎样生活。”
References:
Branden, N. (1969). The psychology of self-esteem: A new concept of man's psychological nature (Vol. 1). Los Angeles, CA: Nash Publ Corporation.
Fleming, J. S., & Watts, W. A. (1980). The of self-esteem: Some results of a college sam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 Psychology, 39(5), 921.
Schneider, D. J., & Turkat, D. (1975). Self-presentation following success or failure: self-esteem mode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 Stanton, G. C. (1976). Self-concept: Val of construct . Review of e research, 46(3), 407-441.
Watkins, D., Fleming, J. S., & Alfon, M. C. A. (1989). A test of Shavelson's h mult self‐concept model in a F college sampl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4(1-5), 367-379.
-关于知我心理测评-
-测评服务-
各个主题心理测评,任你挑选;
报告永久保留,随时翻看。
-上新通知-
定期获取测试最新信息和用户评价。
-互动解疑-
在这里,随时分享你的测评感受与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揭秘真实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