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6-01 23:02: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经典读后感有感

  《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是一本由高杉峻著作,长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2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读后感(一):看推理小说,品百态人生------东野圭吾

  我很少看人物传记的书,相比较而言,优秀的作品比作者更加吸引我。之所以看了这本书,是因为东野圭吴,第一次接触这个传奇的人物是因为一本《秘密》的推理小说,当时看的津津有味,缜密的推理过程,还有对人性的探索,是我不得不去关注他的作者,东野圭吾。

  后来看了他的另外一部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逻辑推理严密,情节环环相扣,真的是吸引了我。其实在解读案件本身之外,我们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日本社会的文化特色。

  对日本的解读可能只有他侵略中国时的憎恨吧,但是如此小的国家,如果不靠侵略又该如何壮大生存,他们的子民该有着什么样的情感世界,面对安逸,忠诚,伤害与斗争,又该何去何从,游离在这种精神情感的反复锻造中的人们,又会在行为处事上做出何等匪夷所思的行为。这些问题深深的吸引了我。

  当然这本书主要是从一个同行,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认识一位伟大的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我想可能客观,可能片面,就像他所说,一千个人会读出一千个东野圭吾,但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会更加的深化对东野圭吾的认识,对他优秀作品的理解,对文学世界的探索。

  这样一名能写出如此令人赞叹小说的人想必从小就是热爱文学的吧,事实上东野圭吾的小说生涯并不顺利,在他“晃荡的青春”时代,是一个并不爱读书的少年,直到大学才刚刚开始走进文学,能成为优秀推理小说家委实很少见。所以他走上创作之路,可能是一时兴起,灵光一闪,也或许是命中注定。亦或者是那些功夫电影给自己带来的灵感!

  东野圭吾的创作从最初的对推理情节的渲染慢慢成熟到对青春的关注,对人性幽暗的反应,对日本社会困境的揭示,将推理不再作为是首要因素,对人的关注成为高于推理的存在。

  一个能写出故事的人应该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吧,否则的话写出的内容也是枯燥空洞的,不能引发共鸣的,比如在婚姻变故中,《秘密》这本小说处处透露着既悲伤而又向善,渴望各种身份能实现救赎与和解的基调,让读者从秘密中看到了恋人、亲人之间感人肺腑的真情与不舍。

  读东野圭吾先生的作品不仅仅使自己走进丰富多彩的推理世界,还可以品味复杂的人性和百态的人生,也许这才是他最大的魅力吧!

  《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读后感(二):《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晃荡的青春,也能成长为大神

  我读过东野圭吾的两本小说,分别是《放学后》和《白夜行》。我是因《放学后》才被圈粉的,相比较知名度更高的《白夜行》,我反而没有特别喜欢。曾经一个网友说她读《白夜行》读很多遍,读一次哭一次。可是我读的时候,就很麻木,完全没有get到泪点。

  但是看了东野圭吾小说拍成的两个电影,一个是《嫌疑人X的献身》,被电影中的张鲁一吸引,他演的太逼真了,特别精髓,特别能感受那个人物的状态。另一个就是《解忧杂货店》。其实我特别期待读《解忧杂货店》的原著,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据说这是东野圭吾自传体小说,但是电影中演得特别童话,故事也特别童话,剧情很吸引人,不仅好看,还很有哲理,引人关注和思考。

  我没有读太多日本来的推理小说,对日本的推理界和其它的大师都不了解。但是东野圭吾的小说,真的很神奇。在推理的情节中,思考社会和人性,把情感和人性都融进故事中,且,融入的特别深刻,特别敏感,也特别令人难忘。

  他真的是天才小说家,但是他成名其实并不早。刚开始的时候也不怎么自信,参加比赛的时候还有些应付草草结尾完成字数要求达标就行。那时候他还是个 “山寨理科生” ,学习并不用心,能考上大学已经算是幸运了,选择理工科电气学的专业,也完全是不走心的选择。甚至工作后,还在混日子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慢慢开始写小说,然后慢慢走入世人的眼中,走上神坛,最后成为了专职小说家。

  理科生的东野圭吾,大学的学习及专业都白废了啊,因为最后都被他抛弃了。他成为了当代拥有较高人气和影响力的推理小说家,他被称为“推理鬼才”和“一代推理大师”。在三十余年的写作生涯里,他累计创作作品近百部,几乎本本畅销。 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推理作家,首屈一指的当属东野圭吾,他的每本小说在中国都很畅销。总销量应该会打败村上春树了。

  《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很系统的介绍了日本推理小说的体系和发展,从是初的大神江户乱川步说起,把日本的推理小说划分为三大流派,分别是变格派、本格派、社会派。早期的东野圭吾也是受传统流派的影响很深,其推理小说是有本原的。从介绍中也可以看出,东野圭吾的作品第一次参选乱步奖的作品是很仓促的,甚至有“拼凑”之嫌,连东野圭吾自己都不太满意,却意外的杀入了第二轮评选,这令东野圭吾信心大增啊。于是第二年继续参赛,这次的作品是《魔球》,入围了1984年的乱步奖最终决选。虽然又一次陪跑,但是已经令东野圭吾看到了成功的曙光了。于是,1985年他的作品《放学后》斩获了乱步奖,也令东野圭吾光芒丈,就此走上全职小说家的道路。

  东野圭吾创作的特点是:对青春的关注,对人性幽暗的反映,对日本社会困境的揭示。《放学后》中的青春世界很吸引人,我读的时候觉得特别清新,且推理逻辑也非常的强大,线索和布局很精采。而《白夜行》就开始反映人性和社会了,据说这本小说拍成的电视剧,曾经在日本火得大街小巷都在看都在议论。

  在今天,东野圭吾凭他的作品,几乎到了封神的地位了。而他的成长之路,其实看起来还是很普通的。曾经的学渣,高中时代就是倒数第一名第二名的感觉,想考大学的时候,又开始自信起来,有点不太着调的感觉,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候特别晃荡。他是复读了一年吧,最后还是考取了大学,但是在大学里仍旧是混日子,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小说家。大学毕业都工作几年了,才开始走上写作之路,并且一开始还是边工作边写作,直到写出成绩了,直到《放学后》斩获大奖了,才终于辞掉工作专事写作。

  应验了一句话,是天才,终有一天会放出光芒。

  《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读后感(三):所谓“天才”贵在努力

  东野圭吾可说是中国读者最受欢迎欢迎的日本小说家,据说曾经有一个日本的信息调查公司对在日本最受欢迎的作家做过调查,超过五分之二的读者都表最喜欢的作家是东野圭吾,而村上春树只排在第三位,由此可见东野圭吾的受喜欢程度可见一斑。(我可没说村上春树不好啊,数据是这样说的)而作为东野圭吾的超级粉丝,他的大部分作品我都是读过而且是有实体书收藏的,像是《放学后》《白夜行》《解忧杂货店》《嫌疑人X的献身》《秘密》等等等等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说实话真想把他的书都说一遍,但会被认为有凑字数嫌疑,所以就呵呵)除此之外他的很多作品都被搬上了荧幕,成为了大热的电影,比如17年苏有朋所导演的《嫌疑人X的献身》还有王俊凯所主演的《解忧杂货店》。

  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媒体除了对东野圭吾的作品的宣传,却极关于他本人的新闻报道,而这也给东野圭吾披上神秘的面纱,这不经让我对东野圭吾充满好奇,他在生活里究竟是这样一个人呢?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成为一个作家,他的灵感源自何处,是源自真实还是想象。而他的每部小说的创作模式又是这样,为什么会写出那么成功的作品呢?除了我各位喜欢东野圭吾的读者们,你们心里是否对此充满了疑问,想了解作品之外的东野圭吾呢?

  而今天要说的这本书《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就是从全方位披露东野圭吾不为人知的过往趣事的作品,对于想深入了解他的读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全书共分六个章节分别从日本独特的推理小说文化对东野圭吾所带来的影响。和他曲折成长岁月,对其文学创作经历与心态所产生的影响,并对他的多部作品与影视改编作品做出深入的剖析。

  我阅读完此书,发现东野圭吾作品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虽说他起步初期凭借着《放学后》(1985年)一举获得第三十一届江户川乱步奖,而之后十年里虽说有的惊人作品产量但却每一步作品销量超过《放学后》直到1999年《白夜行》(这部作品被许多读者视为东野的巅峰之作。)才让东野圭吾成为畅销小说家。(几十年的无人问津,几十年的坚持不懈的写作,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他的程度。)他并非是写作上的天才,他所做的只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把一件事做好。·

  今年东野圭吾已经60岁他依然在写作(《沉默的巡游》、第五次拿下周刊文春推理榜第一名)愿他的创作之路走得更好、更远、更深刻。

  《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读后感(四):解密天才小说家——东野圭吾

  作为中国人民最为熟悉的日本推理小说家之一,东野圭吾以其独具一格的作品风格、高产的写作能力给广大推理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谓毁誉参半。然而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东野圭吾,我们又了解多少呢?别着急,《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帮你来解密。

  本书的作者高衫峻是长期研究东野圭吾作品和生平的推理文学爱好者,他通过日本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详实严谨的资料,生动地叙述了东野圭吾曲折的成长岁月,并且深入地剖析了诸多作品。

  读者们不仅从中了解到东野一个真实的圭吾,也对他的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学渣的逆袭

  谁曾想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作品的一代推理大师,竟然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学渣。更为神奇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东野圭吾在周围都是不良少年,这样还能出淤泥而不染。虽然学习不上进,却能洁身自好。

  小小年纪的东野圭吾的性格中有种无与伦比的谜之乐观和不纠结。在体育活动上,晃荡在剑道社、弓箭社、棒球社中,迷恋怪兽电影和功夫片,学习一塌糊涂却还坚定地要读高中上大学。

  一路晃晃荡荡的东野圭吾最终成为了一个业务能力一般还不务正业的工程师,他在闲暇时间开始悄悄地创作推理小说。

  纵观东野圭吾的成长之路,会发现那些看似无用的晃荡和不务正业,最终都为他的作品锦上添花。都说看过的书走过的路经过的事,从来不会白费,随着时间的发酵都将成为滋养你生命的肥料。这一点在东野的身上十分贴切。

  沉寂十年,高产不止

  通过《放学后》斩获乱步奖的东野圭吾沉寂了十多年,才凭借《秘密》获得了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尽管如此,但是这十多年间东野圭吾笔耕不辍,从未停止写作的热情。虽然并未得到读者的热烈反响,然而能坐得住这么长时间的冷板凳,可见东野对写作推理小说真的是一往情深。

  也许正是这种乐观的性格造就了虽处低谷,却仍然能“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东野圭吾。

  同时也让他认识到本格派推理小说的局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东野圭吾式”推理小说。作为理科生出身的小说家,东野不仅使用自己的理科知识为小说增加新奇感,而且朋友在饭桌上听东野讲知识也成为一种独特的餐桌文化了。

  近年来很多读者对东野的高产而内容不精颇有微词。读过这本传记后,我反而觉得这就是东野的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无论什么样的作家,都无法保证自己的作品部部都是上乘之作。

  然而不出精品就要封笔酝酿吗?东野并不苛求自己非精品不出,而是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持续输出,练笔不辍。量变才会引起质变,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精力旺盛的东野值得期待。

  顽童出没,请注意!

  高杉峻笔下的东野,除了展示作为成功的推理小说家的一面,还展示了顽童的一面。比如签售会无人捧场便决心再也不办签售会的小心情;和朋友为了自助餐,吃出了节奏、吃出了计谋策略的憨态;还有在电影中选择客串角色的小心思……

  这哪里像推理界的一代宗师,完全就是个顽童。东野将自己对人性的思考和社会的关注统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以作品关照现实,让心情得以舒缓,所以生活中才会这么可爱吧。

  《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帮助我们看到了东野的更多面,也对他的作品有了更多得期待,东野大叔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东野圭吾:天才小说家》读后感(五):沉默的巡游者:菊与刀社会里的东野圭吾

  东野圭吾新近推出了他的又一力作《沉默的巡游者》,不仅登顶日本年度推理榜,也再次受到国内读者的追捧。国内首部关于东野圭吾的传记和书评集《东野圭吾:天下小说家》也新鲜出炉,东野的作品被引进中国十年后,终于有系统的解读作品来作“阅读搭配便当”啦!

  沉默的巡游者

  东野圭吾作为日本社会派推理的代表作家,就像“沉默的巡游者”一样审视着从现实跃进到小说里的那些日本人乃至芸芸众生,他的作品根植于日本社会土壤,也是日本社会的一面镜子,同时也将自己人生经历和洞察融入其中。阅读东野的小说,如果能从这一角度入手,或许会更多一层 “赏心悦目”。

  东野就像巡游者一样,经历了日本社会的泡沫经济时代和随后的崩溃,也见证着当下让每一个平常人都难以逃脱的激荡旋涡,他渴望一种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解,这一再反映到他的推理小说中,《彷徨之刃》里的少年犯罪,《秘密》里的爱情执著与放手,《解忧杂货店》里的向善追求和人生抉择,《祈祷落幕时》里对死刑和犯罪的双重思考……无一不带有日本文化色彩。而他的一众作品也有着一贯迷人之处——用贴近普通人浓烈情感寄托的推理故事,讲述日本社会下的人性的矛盾和复杂。这本集子就从迥异的东方日本出发,通俗易懂地解读了东野的经典作品和影视改编,这或许会是一个让读者豁然开朗的新的小小窗口。

  人性的摹画者

  我们或许会发现,东野的小说那么吸引人,还是因为它那种难以言说、深深扎根于日本的独特气质。鲁思·本尼迪克的《菊与刀》展示了日本民族多样的两极对立与融合:文化上的唯美与血腥,幽玄与病态,自然与死亡;行事上的忠诚与背叛,执拗与随性,情感与义理;社会上的秩序井然与冷酷无情,家族荣誉与国家献祭。这种矛盾性给了推理小说更大的生存空间,比如对“义理”的无限坚持,就让“复仇”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意志的消磨(如 “七武士”为主公的名誉而展开的漫长复仇)。

  实际上,能让“推理”派上用场就意味着犯罪必然有着精细的计划和耐心安排。就像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一样,桐原亮司为了保护雪穗,几十年不见天日的守护和不断杀人,这种漫长的执拗坚持在其他文化语境里非常少见。《沉默的巡游者》里侦探汤川学说:“我有过一段痛苦的经历,曾经,因为我揭穿了真相,一个男人的献身化成了泡影(《嫌疑人X的献身》)。我不想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这无疑是日本式“复仇文化”里“义理”和“情感”高于“法律”的体现,如果对日本渊远的“复仇文化”有所了解,想必能够更容易理解这部小说。

  晃荡的小青春

  每位作家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自传的成分,青少年时代的东野圭吾,并不能算是通常意义上的好学生,甚至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那时我们是傻瓜”,自己就是里面“突出的一个”——万年陪跑的差等生,没少落下笑话。尽管已经时过境迁,那些晃荡的岁月对东野来说还是历历在目——坏孩子军团的捣乱、怪兽电影的乐趣、大学射箭混日子……

  这些经历和体验,一方面被念念不忘的东野详细记载在自己的传记作品中,使得我们得以有幸一览这位推理作家的晃荡青春;另一方面也影响着他对世界的认知,并在日后的推理小说创作中显露出痕迹。这本集子里就对此进行了梳理,让我们在哈哈大笑里找回东野也找回我们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影子。

  逆袭的小说家

  俗话说“好汉不论出身”,作为“学渣理科生”的东野反倒成为了著名作家,想必连他自己当初也没有想到。生产技术工程师拿起笔360°大转变写小说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放学后》获得江户川乱步奖燃起了他创作推理小说的信心,也促使他彻底走上了职业作家之路。然而进入文坛之后,却并没有他预期的那么风调雨顺,十年低谷也是心酸满满。

  不过,东野也是一步步逆袭而来,从《名侦探的准则》这部“反讥”神探推理模式的作品开始转变,又在《秘密》《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等知名作品中,一步步展示出“东野式”那种感人肺腑甚至极端的情感力量和复杂人性。本集子也梳理了这条属于东野自己的推理小说之路,看他如何在推理小说领域“跑马圈地”。

  无疑,东野实现了他曾经的誓言:“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