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自荣:我不用手机你可信?
总从我这位杨老师迷上了手机,我们的生活质量便坐上了下降的电梯。
因为对我这个人了解不深(谁叫我干一份幕后工作呢?),朋友们很难想象我会不用手机,但这却是一个事实,“傻乎乎”的事实。
是的,我至今不会用手机,更不用谈什么上网了,自然也不懂、也无兴趣去刷什么之类。我崇尚简单生活,简单的普普通通的快乐。不用手机是否就活不下去了?人要找我,打我家里电话就得,最可靠。再找不到,上译厂在,我这个“和尚”就逃不了。也许没手机生活中会造成一些不方便,但这有什么了不得呢。我的生活方式一如从前,面对铺天盖地的手机潮,我常冷眼旁观。甚至认为从某种角度看,手机这玩意儿,反束缚了我们好端端的手脚,时时刻刻牵着我们的鼻子走,使我们变得好不自由。
这就要说到我的妻。
我这位杨老师(她们研究所的统称),是我的原配“小秘”,兼服装总监,兼养生助理,兼我的四级厨师。大概从去年起吧,她也迷上了手机,而且积极性日益高涨。在赞赏她对生活热情的同时,我心里也不免暗暗叫苦。这位仁兄,看起手机来可以忘乎所以,好像整个人都会掉进去。除了整块时间外,最吓人的是只要一有空,就会习惯性地拿起手机,立马加入低头一族的行列。开始那阵还蛮新鲜的,那惊心动魄的信息——从网上传来的消息——还挺唬人,她会大声朗诵。后来我听多了也就归于麻木。原来信息发布者系别有用心,财迷心窍,动机只在于扩大受众量,如同有些广告那样,多半是夸张的,有的则完全是胡编乱造,就是一份假冒伪劣商品。无疑,不听也罢。
想来也怪,在手机上我太太看了这么多医生的忠告和建议,结果我的身体完全按照我自己的意志和思路行事,一天天在转好,而她这位手机爱好者却令人堪忧,动不动就垂下头打瞌睡。除此之外,记性还大幅下降,她自己也自嘲:老年痴呆症发作。比方:几乎每天都起码要寻找一次失踪的眼镜。有一回动员我帮她满屋子翻找,最后我长叹一口气宣告失败,瘫倒在沙发上,而她却一声惊呼:“有了,在我手上!”(此情节绝非虚构)最糟糕的是,最近做家务开始怠惰,厨艺也大为退步。我本已老来瘦,食欲一向不振,现在更是趋于脱形,因为她不再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在买汏烧上下功夫。如同我们搞配音,现在都在搞“快餐”,没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分析剧本,自然难免粗糙。你说这手机害不害人!
还有让我们时刻操心的,那可爱又可怜的小外孙。他也成了小手机迷。
一踏入小学,手机、电脑类物品成了他的酷爱,可以说极大地扰乱了他单纯的生活。我注意到他凡外出吃饭,一逮住机会,就会抢过妈妈的手机,一阵狂看。看什么呢?天晓得。他家里那个叫什么的电脑,也是一有空就捧在手里,极专注地观赏动画片、电视剧。这样的情景怎不令我担忧!我们为了他能享受年少时的无忧无虑,平时说话中绝不强调鸿鹄之志,一再向他灌输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理念,想来他在学校里学习的压力应该不会太大。现在冒出来一个手机,把这小鬼弄得晕头转向。小时候他那奕奕有神的迷人的眼睛,现在光彩已大打折扣,眼睛度数也越来越让我们心疼。我每每走到他身边,便会大喝一声:“远点,再远点!当心你的眼睛!”这种时候,我不由得心里狠狠咒骂:见你的鬼去吧!
总而言之,拒用手机又如何呢?我不想图方便,凡事悠着来,不焦不躁,走自己的路,自觉活得挺潇洒、自在。读者朋友,你认为呢?
关于我们:
本公众号乃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在微信平台,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陪伴您。欢迎免费订阅,我们将每日精选两篇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机。所有文章皆为《夜光杯》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击下面的篇目链接,可重读夜光杯微信公众号4月高点击率美文:
曹可凡:琴弦上的咏叹
讲上海闲话的外国老太
胡教授家的30个保姆
谷雨日的一碗腌笃鲜
读者·作者·编者 | 殷健灵:池莉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