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三季》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三季》观后感100字

2020-06-16 22: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三季》观后感100字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三季》是一部由真人秀执导,中国大陆主演的一部2020-06-13(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三季》观后感(一):前十集中喜欢的聚集

  2,兰亭序的写法,还有写错的地方,细节好评。朗诵的也很好

  3,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前两季许多文物有用过这种讲法,还挺喜欢的。

  4、6青州佛造像、云冈昙曜五窟,喜欢关注的文物的细节

  9、三彩侍女俑是非常熟悉的,这期把女佣的各种发髻、妆容、服装都提了,还关照当时女孩子的生活、唐代审美,最后上价值到自由为美。文案给100分!

  10、纹样。解构了我们平时不懂也不会仔细观察的纹样的构成,还有锦的制作工艺,太潮了!!!脑子差点跟不上,多次暂停

  把文博知识讲透,每集都玩新花样,短短5分钟,这纪录片请永远更新下去!!!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三季》观后感(二):风格在上一季的基础上更加多元化,有的惊艳,有的浮华

  其实从第一季开始,国宝会说话一直在尝试着风格多元化。例如第一季中,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介绍鸮尊,再如第二季中鹰顶金冠饰中不失时机响起的动物世界的音乐,都算是介绍文物之美的神来一笔。也就是这种平易的,多变的风格,拉近了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国宝会说话系列基本上是按照中国历史的时间顺序对文物进行呈现的。而第一季呈现的时代为中华文明的幼年,文物的种类也相对比较集中,多维陶器,青铜器。第二季展现的春秋战国秦汉文明,文物的类型就更多了一些。而第三季将要展现的盛唐,其文物类型,文化内涵更加多元化,这也就意味着,主创能用更加多元、个性化的方式来展现文物的魅力。

  从目前的观感来看,虽然有些部分的呈现,有点难以让人接受以外,这季的整体还是让人满意的。不断地创新能够让人看到主创对这个系列的诚意,从而能够让我有更强的信心去继续支持这样的国产良心纪录片。

  我就随机的分享一下几个特点比较明显的单集

  1.洛神赋图和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

  这两集绝对算得上是本季的开门红。他把主创对于这两件文物的理解,用极其简单而惊艳的方式展现了出来。

  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大厨在处理名贵的食材一样。不用加入太多的调味料,仅仅稍微处理,就可以激发出食物本源的味道,产生触及灵魂的美好体验。

  洛神赋图,是结合着略带动感的连环图画,娓娓道来的一段遗憾和怅然的故事。画面的配音空灵舒适,解说的音调平静安逸,曹植的文字清新而脱俗,配上动画衣带飘飘然的感觉,仙气十足,把洛神超群的气质体现的飘逸不群。

  而曹植视角的引入,增加了这幅画的主观维度,也将洛神的美,与曹植的心境紧紧的联系到了一起。也将观众对这幅画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魏晋画的自由奔放和对自我价值的表达)。

  所有的这些介绍和呈现,都是结合着画面,不同声色的完成。看了这个短片,让我对洛神赋和洛神赋图的美,又有了新的体验。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回归本味的气息还要更胜一筹。片子中甚至没有特意的对摹本、流传以及作品背景进行介绍(作品背景的信息其实已经暗含在了文物当中)。仅采用动画逐字出现的方式对这个文物进行表现。

  就好像一幅字卷,慢慢的展开,让你能够逐笔逐字的体会右军书法的挥洒。这种纯天然去雕饰的呈现方法完全悖于纪录片的传统,但却把兰亭序的微观精妙体现的无以复加。

  这还仅仅是摹本,要是真迹,得多美好。

  2.飞天

  严格来说飞天不算是一个特定的国宝,他属于一种文化元素。

  但是在系列剧动画的渲染下,飞天展现出了非常优美而舒展的流动气质。众多飞天集合的盛景简直令人惊叹。他是佛家信徒心中的理想盛景。

  不得不说,系列剧的主创对于动画的使用,已经达到了巧夺天工的水平,他没有让动画喧宾夺主文物本身的气质,却恰如其分的放大了文物本身特点。如飞天的流动,如洛神的飘逸,如右军摹笔的挥洒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三季》观后感(三):时空之外的文明影像

  中华文明从来不存在于想象中,他存在于浩如烟海的典籍史册、瑰丽灿烂的诗词曲赋,存在于数量庞大的文物、优美绝伦的建筑,存在于这片广袤土地上,历代人们留下的难以计数的卓越创造中。一直到今天,这样的创造每天都在发生。

  中华文明也存在于想象中。无数惊心的故事、动人的传说、绚烂的文字、美丽的图景,都散发着非凡的想象力。这些想象力,许多都凝固成了文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成为时间的珍宝、文明的礼物留存给了我们。

  魏晋南北朝是大分裂大交流大融合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民族、族群、文化激烈冲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世家大族们,有的斗富,有的斗脸(比帅),有的玄远清谈,有的行为艺术。他们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填充了一段独特的以“风度”为名的篇章,也制造出许多令后人追慕(津津乐道)的经典段子。这时期,丝绸之路开通已过去几百年,沿丝路进来的外来文化,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养份。佛教逐渐完成中国化并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许多永恒的经典作品。中国书法从春秋时期起经过近千年发展,到魏晋时完全成熟,达到了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度。传统绘画上,人物画基本成形。然而,魏晋南北朝的冲突与融合、乱离与交往,却孕育着一个光芒四射、辉映千古的大时代。终于,在隋朝完成国家统一的使命后,令所有中国人仰望追怀的唐代来了。

  这个大一统的时代,广袤的国土铺展开宏阔的无边舞台,无数人物为了梦想展开他们的人生故事。在时代洪流的冲撞中,兴衰成败、喜怒哀乐、开怀与忧伤,到今天都成了传奇。这个经济繁荣的时代,仓廪丰实,锦缎灿烂。这个国力强盛的时代,武功赫赫,昭陵六骏征战四方,西域归版图;文治熠熠,黄河铁牛雄镇两岸,天堑变通途。这个开放自信的时代,平民可以通过考试当官,女人可以当官甚至当皇帝,外国人可以自由地往来做生意,也可以有序传播他们的教义;它吸引了各国的人才和使节,它的瓷器远销海外,它也汇集了海外各国的精彩创造。这个文化昌明的时代,汉字写就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茶道成为了开创千年范式的生活方式。这个时代留下的建筑、雕塑、器物,其飘扬飞逸的线条、大气开张的形象,成为典范标志;诗歌、书法、绘画、故事、传奇,以及背后的精神,更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基因,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灵魂。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一千三百年过去了。今天,我们站在特殊的历史时点,透过一件件文物回望那个精彩纷呈、雄放昂扬的大时代。我们得以通向文物曾经诞生、以及经历过的时空:无论是田园牧歌,还是战火乱离;无论是万里丝路,还是一隅书斋。它的丰盈、沧桑、质朴、飞扬,每一个独特的品格都标记着它们在文明时空中的印迹,向我们传递着中华文明的信息。

  作为影像记录和传达者,面对这些文物时,我们常常感受到难以言说的美,感受到难以言说的幸福。这些文物,它们的质地、造型、线条、色彩是重要的,因为这些要素,不仅构成了文物,也与我们的影像记录方式有关。但也是不重要的。因为这些形态,和这些形态构成的形象、知识、经验、态度、明丽和淡雅、开怀与忧伤,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铸入中国人的骨髓——他们,就是我们。

  我们希望,以有温度的专业、有态度的知识、有情感的信息、有意思的叙事,回望、重建这些文物的影像,重新传达给中国人。我们不仅感受到器物身上穿透千年的雄奇唐风,更能感受到它们在向今天的炎黄子孙传递的信息:浩瀚中国,物华天宝;泱泱华夏,生生不息!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三季》观后感(四):胖妹的春天

  “姐妹们,夏天到了,减肥了么?”这句话年年提,你做到了吗?姐妹们扎心了吗?又要说回到唐朝以胖为美?NO!NO!NO!不过,别担心了,来看看一千年前的大唐,女人们根本不care这些的!这才是现在姐妹们该有的态度啊!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胖妹的春天,给你们讲述了大唐的姐妹们的态度。爱了爱了。

  “那年的你

  刚过10岁

  你在大唐贵族人家当丫鬟

  但却不是下人

  你悠然的样子

  说明心不累

  因为你是

  大唐的一枚胖妹子啊”

  为何大唐的胖妹子心不累?古代可不比当代,即便是国力强盛的大唐,也没能完全解决温饱问题,能吃“胖”,基本说明你家里有矿,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儿。所以你可以胖!但是大唐所有人都喜欢胖妹子么?也不然啊。

  唐朝2200位诗人,留下48900余首诗,我们来随便找几个看看!

  白居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你有小蛮腰么?first blood!

  唐孟棨《本事诗·事感》记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姬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又是小蛮腰!你有么?double kill

  刘希夷 :“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细腰三连!triple kill!

  好啦,不刺激姐妹们了。其实我们羡慕的不是大唐女子的胖瘦,而是那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时代,女性开始获得独立的价值。这份价值不影响女性或者男性对姐妹们的喜好,真是的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才是那个1000年前的宝贵所在。他们可以把喜欢的妆容画在脸上。

  不在于讨好别人,而是自己喜欢。他们又可以穿上男人的衣服。

  “有时候

  你也会穿着男装

  抬头挺胸地走在朱雀大道上

  变成长安城最酷的小妞”

  你也许会加入马球队

  因为你骑马打猎

  都不逊于哥哥们

  你还可以变成《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女侠,仗剑走天涯。

  你的选择有很多

  在中华数千年的

  帝王时代中

  只有大唐的女子

  选择可以如此多

  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片子里,侍女俑们不必为了别人的喜好而限制自己。其实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自由么?我们不会因为喜好而强加于人,也不会嫌弃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活得精彩和漂亮,不是要求别人的肯定,而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每个人内心都无比向往自由,却往往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你品,你细品。是谁在你人生的道路上设置了种种要求,种种限制,是别人的言语,还是你自己内心想去迎合别人。做自己,简单却又不简单。简单的活着是大唐妹子们的追求,更是现代人们的追求。希望每个姐妹都能简单快乐的生活。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了~

  大唐

  之所以是我心心念念的大唐

  正在于你

  不用投他人所好地成为自己

  让你们绽放

  是大唐做的

  最让人激动的一件事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三季》观后感(五):国宝留言持续更新,第三季的解说词都在这里啦,需要的同好请自取

  在望眼欲穿的期待中,《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正式开启。这一次,我们将跟随二十五件国宝漫步魏晋、南北朝和隋唐;这一次,国宝不仅会说话,还get了唱歌和rap技能;这一次,洛川的水波荡漾,飞天的裙裾飞扬,兰亭序“跃然纸上”……

  我会根据播出进度持续更新本季的国宝留言(解说词),需要的同好请自取。

  下面,就请查收这一季国宝的留言吧。

301洛神赋图: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本集导演/汪喆

黄初三年,曹植自洛京东返封地。黄昏时,疲惫的旅人到达洛水。车马暂歇,此时,一阵微风吹起,恍惚之间,有位伊人映入眼帘。烟波浩渺中,那如朝阳般新鲜的一瞥,瞬间击中了旅人内心。洛神有多美?旅人如此形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又如云笼月,雪回风般朦胧。”旅人借洛水传情,以玉佩为邀约。伊人有情,指向流水,以为期许。而命运恰如潜流,动无常则,进止难期。与洛神的盟誓虽近在咫尺,旅人却因人神殊途陷入犹豫和狐疑。天地间的神灵都为这未及开始、就已结束的相逢叹息。风神屏翳收敛晚风,水神川后止息波涛,河伯冯夷击响神鼓,女娲发出清冷的歌声,而伊人终跨上玉鸾,乘六龙云车离去。旅人逆流而上却追索不得,怅然踏上归途。魏文帝曹丕即位后,曾经的太子候选人曹植备受猜忌。前路已暗淡,心事更难言。回首西顾,他留恋的究竟是洛神,还是那个与洛水相连、牵系着他精神生命的洛京?洛水中映出的究竟是至美的爱情,还是穷途之际超越理性极限的幻境?魏晋三百年来,个体的自我意识在秩序解体的痛苦中觉醒,绘画也从旨在教化转向对个体情感与多元价值的表达。一曲失意人的哀歌,化作线缕丝丝落在超过5米的长卷上,绵长婉转。《洛神赋图》存世九个版本,学界多认为故宫甲本和辽宁省博物馆的藏本是临自同一母本的宋人摹本,画风有六朝遗韵。母本应当创作于公元6世纪,传为东晋顾恺之所作,未有确论。洛神从《诗经》的蒹葭苍茫和《离骚》的万千云气中浮现,带着对美的无限向往,却永不可得的缺憾奠定了东方审美的底色,也为中国绘画带来了第一缕灵动的微风,吹开了一个新的时代。

302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神往

  本集导演/冯雷

王羲之与友四十一人在兰亭雅集,众人将所赋诗词辑成并邀他作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兰亭序原作自初唐之后便不知所踪,唐代即有兰亭序五大书法家的摹本,此版传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所摹,因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称为神龙本,唐、宋、清代的皇帝都对兰亭序推崇备至,宋代书法家米芾称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更被后世公认为书圣,兰亭序被奉为浑然天成的千古绝唱。

303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六朝模范

  本集导演/汪喆

隐士、树木、题名,294块编有序号的砖纵横堆叠,拼凑出隐隐远去的时代模范,以及沉寂已久的图像经典。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出土于南京西善桥宫山墓,时代大致锁定在南朝前期。这组画面集合了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和春秋时期的隐士荣启期,呈现了存世最早的七贤群像,也是已知作品中此番阵容的首度登场。八位人物姿态潇洒,位置相称地分居两壁,由不同种类的树间隔和连接,这个场景仿如梦境,让后世文人无限向往。在这个梦中,山稳固,水潺流。嵇康轻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四十而终;阮籍独自驾车,行到路尽头,嚎啕大哭而后拆返;望穿云烟的山涛;酣畅醉卧的刘伶;吟诵《思旧赋》的向秀;擅长弹奏的阮咸;善于清谈的王戎。六朝多名士,板荡出风流。东晋时人们称颂的竹林七贤,在南朝仍是精神楷模。六朝的建康孕育过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垂范史册的艺术家。画史记载:顾恺之、戴逵、陆探微都创作过七贤或荣启期像。巨匠的手笔百工所范,是图像的经典范本,被世人奉为圭臬。砖画线条简洁,笔虽草草,却气韵盎然,它复刻的原型极有可能是宫廷收藏的名作,工匠把大师的笔迹翻制成模,小心复制,令轻柔的画卷跃上坚硬的砖面,最终镶嵌在皇族墓葬的墙壁,前朝贤者与今世名流共处一室。楷模风范,是对壁上贤达的最佳赞语。模与范,原意指复刻作品,复制经典。这幅南朝砖画,表里都恰如其义。丝帛承载的原型与真容一起消散,经过转译的图像成为更易流传的杰作。我们遍寻散落尘寰的六朝画迹,埋藏在建康城外的砖画竟是与名家真迹距离最近的摹本。2010年,在离西善桥不远的石子冈出土了与宫山墓同模的砖画,只不过次序极为凌乱,像被失手打翻的拼图碎片。暗藏在墓砖侧面的编码,存储着拼图的线索,等待后来人整理拼凑出一个时代传奇。站在砖壁前,我们仍能感到迎面拂来的那阵山风,吹来的是未泯的典范和对纯真生命的深深渴望。

304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生命

  本集导演/崔宇

初生的他拥有一张圆脸,笑得像个孩子;他的颧骨与鼻头高高隆起,如山峦,如丘陵;眼睛眉毛如沟壑,如大川。青州佛造像,南北朝时代。那时,人们凿空山石 ,在自然材料上留下人类思维活动的痕迹,他的第一次生命就此诞生。右手竖立在胸前掌心向外,这是佛教中常见的无畏印;左手搭在腰际,仿佛福祉会从掌心流向指尖。珊瑚、玛瑙等宝石构成的珠串,折射着人类对于极乐的向往,意味着一个没有战乱、人人富足的世界,这是一个完美的化身。可是,当我们再次凝视青州佛造像,依然可见他那被笑容覆盖的衰伤。考古工作者从被毁坏的佛像身上发现,这些造像似乎遭到多次焚毁。从北魏至北宋的五百年,他们的身躯遭到毁灭,最终被龙兴寺僧人集中掩埋。地面下他的肢体逐渐瓦解,而人心得以滋生。如果细细看去,这间屋子里的所有佛像都有修补的痕迹。人类用自己短暂的生命赋予佛像更长久的存在,从而,那些在佛像漫长生命中走过的人得以在我们的脑海中重生。—千五百年过去了,注视过这些佛像的大多数人都成为了雕塑的一部分,有人曾经亲眼目睹他的袈裟从鲜红变成淡红,也有人见证了他脸上的金箔一片片地脱落。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人们不把这些碎片全部拼接,恢复它完美的样子,因为人们发现,在这些无数的疤痕中见到了—个又一个历史的细节,在这些星辰般的碎片里看到了人类在苦难中前行的脚步。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

305飞天:天衣飞扬

  本集导演/汪喆 徐大拿

漂浮,漂浮,蔚蓝天空下,缤纷花雨中,溅起彩色的涟漪,那是我们在向上、升腾、起舞。我生在恒河流域,温润季风和沃土孕育了我丰硕的身体,我们享受两两相伴的欢愉,围绕着神祇与佛陀,香气袅袅间司奏伎乐,能微妙音响,能作歌舞。乘着季风,我飘向北方天空、无垠宽阔,遇见了身生双翼的天使,结伴向东,邂逅乘愿西飞的羽人,得到来自东方的精神灌注。飞越高原,飞越沙漠,最终我们遍见一片神奇的崖壁,飞进洞窟中的佛国天地,无数个我终于融合成我们,洞窟得名莫高。初开时我们即在,在这极乐世界里,我们散花供养、欢喜乐舞。画师用凹凸法和晕染法将我们描绘。头上的束髻和宝冠,是来自故乡恒河的记忆。我们以U形的身姿,努力跳脱重力束缚,半裸的身体立体浑圆,伴随着鲜花肉身与飘带在空中游戏。再一百年,骆驼从西域载来升腾的火焰,纯净激烈的火焔幻化吞吐之形,与中原的神思飞扬相遇,映照出我们的裙裾,如山峦叠嶂,我们起舞的身影愈发清秀、纤细。起舞不停,舞进大气开合且短暂的隋代。三十多年间,崖壁上新开的70多个石窟里都留下我们舞动的涟漪。有时我们是庞大的歌阵,顺应火焰的方向,掠动着卷涌的流云;有时我们是天庭的出行先导,鼓动起疾驰的飚风层叠缤纷。之后我们飞进一片湛蓝通透,那蓝色或许来自河西蓝铜矿中萃取的石青,更来自我们嬉戏悠游所搅动的无尽自由,我们在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间曼妙穿行。要什么云气、风、火或翅膀,线条与空间的交错流转就能勾勒我们飞行的模样。一千六百五十余年,二百七十多个洞窟,四千五百多身形象,诸天伎乐百千万种,我们乘着时代的风云,以微毫诠释盛大,且歌且舞而来。我们曼妙丰姿里,就是生命;我们轻盈飞过处,就是天空。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开播:会说话还会唱歌的国宝回来啦,快来查收来自他们的最新留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