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年轻,岁月不老
——题记
齐白石先生的老家湘潭县白石铺,紧邻着南岳,白石老人还曾在这读书学习。我们打小便听说了他的许多事迹。
白石老人享年93岁(1864年——1957年),是长寿又高产的大艺术家。
晚年,他曾治过一方印——《痴思长绳系日》,常用在自己作品上。
初见这方印时,便觉得十分亲切,一想也就释然了。
儿时放牛,每至傍晚,爬在草地上,望着逐渐西下的落日,无数次的想过:
“要是有根绳子,把太阳系在天上,就不会天黑了。”
白石老人儿时牧牛、挂角读书,兴许也曾起过这样的念头。
后来读到李白写的《惜余春赋》中有“春不留兮时已失,老衰飒兮逾疾。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才知道出处,觉出自己的浅陋。
曾国藩谓“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华盛顿也曾诗意的形容:“指缝太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
惜时,担忧时光的流失,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
随着时间的脚步,成长成熟,风华正茂;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容颜苍老、身体衰弱、反应迟钝……时间一天天消失,生命的旅程便一天天缩短!
有人说生命的过程是个悲剧,连孔圣人也浩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可生活中总会有一类人,在生命的不同的时间段里,都会有着不同的精彩。
不会哀叹来日无多,不会得过且过,不同的阶段,做好不同的角色,将人生之旅,过得美仑美奂,活色生香。
时间,在为他的生命增值!
连岁月之神,也要为他点赞!
早些日子,看到一段抖音视频:
一位九十岁的老奶奶自学国画,正在书房的画案上自在挥毫,泼墨泼彩,所画牡丹,色彩斑斓,琳琅满目,满墙满屋。
这是何其有为的晚年人生。
村里一位堂叔,今年满九十,每次回家,田间地头,总有他忙碌劳作的身影。
每每劝他怡养天年,好好休息,他都乐呵乐呵的说:
“我闲不住,做惯了,不做就会生病!”
前些年摔了一跤,伤了脚,愈后要支个拐行走。他家本来条件也好,儿孙们再也不准他出去劳动。
后来我回家,终归还是看到他挎个拐在地里干活,心里有份别样的感动。
相比那些一退休就什么都不干,混日子养老,整日求医问药、度日等死的,这生命可算延长了三十年!
看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最是崇敬叶嘉莹先生。
董卿这样介绍她:
“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她的一生虽然命运多舛却才情纵横,虽然颠沛流离却度人无数。”
她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专家,也是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有人称呼她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
“先生从事教育事业近七十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满天下。
七十年来,先生一边孕育桃李,一边从事研究,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叶先生于1989年退休,每年用一个学期回国讲兴 ,教授中国古典诗词文学。
此后的30余年里,叶嘉莹返于中国和加拿大。
即使在年过八旬以后,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也坚持一个人拖着行李来回奔波。
2014年,叶嘉莹定居天津,曾经漂泊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故乡。
在南开大学讲学的日子里,每日清粥小菜,孤独一人,恪守朴素,也自得其乐。
2018年,她把自己在北京和天津的房产全部变卖,所得的1875万元悉数捐赠给了迦陵基金,资助有关中华诗词文化教育与传播项目。
2019年,积攒数十年的稿费和讲酬,又被她大手一挥,全部投入了公益基金会中。
叶嘉莹散尽家财,却依然安贫乐道,坚守自己对中华诗词的情怀。
连续两年,她为中国教育和诗词发展捐款高达3586万多元。
人们形容叶嘉莹,“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时间的沉淀,益发增添了先生的厚度和高度。
对于一个有追求的灵魂,岁月是给她润色的画师,让生命变得更加鲜亮。
在朋友圈看到张京写的《我的人生是一次次归零出发,66岁活出自己》,很有触动。
1953年出生的张京,经历了“文革”,做过“老三届”下乡知青,当过军工厂的工人。
1985年32岁的她带着两岁的女儿考上大学,毕业后在外企工作。
1991年随美国丈夫定居美国。
到美国后,张京放弃在家做全职太太的舒适生活,找到一份在中餐馆的工作,赚着每小时1美金的微薄薪资。
1991年6月,用在餐馆打工赚的钱为自己买了第一台二手的庞蒂亚克。
白天打工,晚上补习英文。接着,又去美国Chase银行做了一年出纳员。
在40岁这一年,张京进入了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开始了数学本科学习。
以只有小学的数学基础,苦读两年后,修完了会计专科和数学的本科学士,考上本校的统计学研究生。
45岁时,张京拿到了“最杰出学生奖学金”。
毕业后,被一家美国计算机公司录用为统计师,47岁又跳槽进入世界五百强公司之一的美国XEROX (施乐)公司。
那几年,张京一边工作一边上大学,最后拿到了会计专科、数学学士和双硕士(统计学和计算机IT)学位,并在施乐公司成为了一名电脑软件工程师。
49岁被评为高级工程师,一直晋升到试验室主管。
但长年的伏案学习和工作,张京得了一大堆病:
颈椎增生、腰肌劳损、双膝双肩关节炎,51岁又被诊断出乳腺癌,做了两次手术,最后那次是12小时的大手术。
2013年,60岁,提前退休了。(美国的退休年龄是65岁),张京开始健身、游泳、做力量瑜伽、吃低碳水高蛋白素食,每天去健身房。
半年后,身体疼痛感消失了,肌肉和力量增强了,浑身是劲。
6年后,身体和体质,有了更大的变化。张京重新找回了自己。
2017年夏天,在张京的感染下,她的先生(近80岁)也开始跟着练习瑜伽。
2019年,第一次在海上体验帆船如何顶风前进…
张京最近又迷上了潜水,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极限运动。
与年轻人一起,在17度的低温下深潜下去,在海底找飞机残骸,和鱼群嬉戏,倒着看世界…
现已67岁的张京,在不同的年龄段,经历了不同的角色转换,每次转换都很精彩。
她又以乐观、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战胜了病魔,没被时间打败,反而活出了更高质量的人生。
是的,“岁月从不败美人”,时间给生命以增值。
齐白石先生如是,叶嘉莹先生如是,张京亦如是……
拥有积极、乐观、自信、精神独立、有追求的人生,才有资格做“美人”。
岁月不居,容颜会老,生命的价值却会越来越大!
金良于紫云轩
©文|师父曰原创
图|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