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出世入世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出世入世读后感摘抄

2022-03-11 14:53: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出世入世读后感摘抄

  《出世入世》是一本由梁漱溟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的241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1-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出世入世》精选点评:

  ●在某高中同学面前一直都比较推崇梁漱溟和尼采。这本随笔谈了很多,感觉梁算是近代的大儒了...

  ●还是只依着性情来看吧,在那时段里自然也免不了有些荒唐的话。

  ●只看了一半 且其中还有一半看不明白

  ●我求世人不要当他是哲学家。

  ●可以当哲学读

  ●13年的了,整理旧书发现。压箱底吧

  ●“人类的本性不是贪婪,也不是禁欲,不是驰逐于外,也不是清静自守,人类的本性是很自然很调顺很活泼如活水似的流了前去。”

  ●明天开始读。。。

  ●格调不高~

  ●耐得下心来读吧 不然只会一无所获。

  《出世入世》读后感(一):随笔的智慧

  很多人称呼梁簌溟先生为国学大师,或者大学者,但其实他自己更喜欢别人称呼他为“有思想的人”。

  是的,他的作品,每一篇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他的每一句话都不是空话假话,他的每一个字都经得起推敲,或许,这就是他被蔡元培看上的原因,也是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吧。

  《出世入世》读后感(二):这个世界会好吗

  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如今人们对他最熟悉的一个标语就是“这个世界会好吗?”(原话出自他投湖自杀以身殉国的父亲梁济)。

  他的《出世入世》这本书只是出版社搞的一本东拼西凑的快餐式随笔,大部分是比较浅显皮毛的一些演讲稿或者杂文,稍微深度的佛儒问题我又不太感兴趣,有些人生问题是老生常谈,看起来也唧唧歪歪,啰里八嗦,我自认为体现不了他本人的思想精髓,所以我只花了半天就翻完了。要进一步了解他,建议看他的代表作《人生与人心》、《中国文化要义》《中西文化及其哲学》。

  《出世入世》读后感(三):出世入世(笔记&感想)

  「日记写的短不要紧,最不好的存苟偷心理。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成不像,这就完了。

  大家要常常回头看,发见自己的缺欠,注意去调理。做事则要集中精力去做,一面须从容安详,一面还要挺然。挺然是有精神,站立得起。安详则随时可以吸收新的材料,因为在安详悠闲时,心境才会宽舒。心境宽舒,才可以吸收外面材料而运用融会贯通,否则读书愈多愈无用。

  故非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不能尽力生活。

  而非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

  人生靠趣味,无趣味则人活不下去。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伟大的天才是兼智、仁、勇三者,缺一不可。

  1.兴趣广泛——好学不倦

  2.敏于从感性知识飞跃到理性知识——善悟

  3.错了自觉很快,改正很快

  由于向上心,自知好学;虽没有用过苦工,也从不偷惰。

  (孔门中)

  尽你所见浅薄幼稚,老师绝不直斥其非,而十分婉和地指出彼此观点之不同,教你自己从容反省理会去。

  孔子给人以整个的人生。他使你无所得而畅快,不是使你有所得而满足;他使你忘物,忘我,忘一切,不使尼尼分别物我而逐求。」

  感:一个始终关心民族存亡的大智者,出系名门,不骄躁,不固执,对任何观点任何事都有自己的研究、见解和分析,不去争执究竟对或不对。字里行间都是他务实又饱含深意的人生哲学。

  基于古的道理,总是更能说服人一些。2014.11.25

  《出世入世》读后感(四):不光只是文人更是社会家

  梁先生是新儒家,所以还是尊孔子的,他在书里也不断的提及他对孔子的思想,论语的新想法,他认为孔子其实就是一个教导人要享受生活,乐生活,爱生活的人,他所有的思想都只是在教人如何去生活而已,所以看到这段对他的评价时候,特别感动!很喜欢作者和他所输出的文字精神相符的人,前段时间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看到有太多文字优美,但是用文字掩盖丑陋的内心,即使读了再多的书,还是做着三观尽毁的事,文字对他们不存在提升道德,仅仅是工具。而梁先生,是那么的用自己的思想指导着自己的生活,让人感到文字依然有道德的力量~!“梁先生并非是一个思想鉴赏家,而是将思想当作生活本身的内容并以其指导生活的人。早年奉行功利主义人生观,我们便可以看到他参加“京津同盟会”,并做一些当时看来是“利国利民”的事;后来折入佛教,醉心佛典,便励志出家,茹素,并打算终身不婚;后来,梁漱溟表示要献身儒学时,他随即决定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由一个虔诚的佛徒变成一个虔诚的儒者。当然,回到儒家后,虽此后终生茹素,但是改变不婚的打算,并积极济世仁民。综合地看,他此后的思想上是儒佛兼融的,也可以说是儒佛互补。那句“拿出家的精神去做乡村建设”典型地反映了这个特点。”——郭齐勇&龚建平 以下是书里有写不错的话的摘抄~

  ◆ 生活艺术

  gt;> 。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驾驭的。至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gt;> 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气平稳的去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得成为一气。所以我们的东西不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他有力量。

  ◆ 思索领悟辑录

  gt;> 儒佛的分别:前者只破“分别我执”,后者兼破“俱生我执”。因此儒家的圣贤仍然只是个“人”,而成佛却超出“人”的范畴了

  gt;>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所以求知,故日益。为道所以去妄,故日损

  gt;> 世俗人为物累,为形役,只为失其本心,不悟“明德”,“无以尚之”。

  gt;> 寻常人一旦无事可做,外面刺激不来,顿感无聊;正为其未能于生命自身之活泼流行享有趣味,故不得不仰之于外耳。不怕寂寞,其中必有所存。“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 思想大意

  gt;> 凡真学问家,必皆有其根本观念,有其到处运用之方法,或到处运用的眼光;否则便不足以称为学问家,特记诵之学耳!真学问家在方法上,必有其独到处,不同学派即不同方法。在学问上,结论并不很重要,犹之数学上算式列对,得数并不很重要一样。

  gt;> 中西医都是治病,其对象应是一个。所以我最初曾想:“如果都只在一个对象上研究,虽其见解说法不同,但总可发见有其相同相通处。”所以在我未读医书前,常想沟通中西医学。不料及读后,始知这观念不正确,中西医竟是无法可以沟通的。虽今人仍多有欲沟通之者,(如丁福保著《中西医通》,日人对此用工夫者亦甚多。)但结果亦只是在枝节处,偶然发现中医书上某句话合于科学,或发现某种药物经化验认为可用,又或发见中医所用单方有效,可以采用等。然都不能算是沟通。因其是澈头澈尾不同的两套方法。单站在西医科学的立场上,说中医某条是对了,这不能算是已融取了中医的长处。

  gt;> 如问我:中西医根本不同之点既在方法,将来是否永为两套?我于此虽难作肯定的答复,但比较可相信的是,最后是可以沟通的,不过须在较远的将来。较远到何时?要在西医根本转变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