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漏,你还是要去生活,持续地做事 |婵琴
约上朋友,坐两站地铁去公园看荷花。从侧门进去,大片的草地、古老的亭台、树林密集,天空有风筝飞翔、摄影爱好者给化妆精致模特拍照,及闲散人群流动……看着它们,你脑海中瞬间浮现十年多前的画面。这样的思绪来势汹涌,由不得自己。或者也是你这么年习惯了深居简出的缘由之一。
拿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走走停停,在炎热的夏天,凝望盛世而热闹的荷塘,看熙攘流动的路人,仿佛看见时间划破界限,提醒你世间有偏漏,万物人事不过如梦幻泡影。
而你依旧还是要去生活,去持续地做事。以凡胎肉身,过世俗之日。所谓世俗,用蔡澜先生的话说,人家做什么?我们就跟着做什么。
夏天是看花的季节,你也无法脱俗,跟着大波人流,来到荷塘边,看那些寂静中绽放的花朵,感受气息流动、天地无穷是为安慰。对于记忆深刻的人来说,于某个熟悉的境地里行走,总有恍惚之感。
彼时,一切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一群放风筝的人在眼前晃过,想到曾经说过的话:“人如风筝,线于掌心,不被扯断,就不会消失。”说这句话的时候,美好与憧憬,看得到的未来。让人安心。但事实上,很快风筝断线,从此天地相隔……。
你从不试图摆脱或抵触某些记忆。相反已经习惯如实面对,靠近、体验它们。那么多的历史,给你带来脆弱、无助及觉受。你与它们一道生灭,以无我之心体验情绪,投射出的力量,是你生生不息的光明与柔情所在。
一切看似坚固的东西就此烟消云散。这个时候你要实践生灭法带给你的经验,并具备点燃自己的能量。完成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这大概也是另一种坚固力。需要你接受、培养出离心及剔除我执。
人应该也是这样一步步活出清冽与通透,并逐渐意识到,我们所谓的享乐、幸福、得到都是虚空中,各自沉浸的游戏。一切短暂,如同麻药;万物生灭法,如此难靠住。
如果说活着是一种不确定性,那么活着每一天能遵循内心所向,竭尽所能的去生活,去创造,并善待身边一切,就应该是趋向美好与光明的境地了。
《大般涅盘经》里说,“世间空苦,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清静无为的涅盘界,脱离了娑婆世界的轮回与苦痛,法为乐,带来究竟之乐。是出世间法。
而世间法呢?记得看过一本书的观点,“我们只是在最危险的时刻才处于极大的快乐之中。刺激我们使我们愉悦的唯一事物便是那不确定的东西,那不可衡量的东西。”
活在世间,所以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乐”是在造苦。
回家的那个夜晚,在窗台边清理衣物,不经意间抬头时,看到远处山顶被红色点燃,如同火焰,忽明忽灭。山顶有宝塔,又像寺院。那一刻,湖面清波荡漾,群山延绵相随,天地宏大而孤立,人心寂静而不悲伤。仿佛活过的一切疑问,都能在渐行渐远的人生旅程中找到答案;又或者,你已不在执着答案本身,而是积极寻求如何在新的境遇中,无畏全然安住于每个当下。
是的。即便看世间无常、有漏,但你还是要温柔、晴明的生活,持续地做事。
在无常与变迁的世间生活,所有微妙之发生都是我们觉受的对境。你经验它,就会无畏、谦卑,能接纳人生无依无恃的处境,并能以节制、质朴的生活方式,来习惯转瞬即逝的生命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