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富丽秀》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富丽秀》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2020-07-10 22:08: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富丽秀》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富丽秀》是一部由Dominic Cooke执导,Julie Armstrong / Norma Atallah / Josephine Barsto主演的一部歌舞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富丽秀》精选点评:

  ●后来补了篇文章 提到《A PRETTY GIRL IS LIKE A MELODY》的华丽场面 看得惊呆了 理解了这剧里大家怀念的背景 看完感觉自己中年危机了...

  ●NT Live的摄影水平没话说。感觉两位男主演的表现要好过两位女主演?听声知PQ叔系列。Imelda奶奶演技没的说,但唱功略显薄弱。结尾是很典型的桑剧了,用“抖机灵”般的方式让一切问题都看似消解,但实际一切都还照旧。

  ●就那段I’m still here就值这仨小时了

  ●整场垮掉

  ●Lies lies lies

  ●曾经素年锦时,壮怀激烈,以为只要有一身力气,凭着心气儿就能舞到天亮;到底繁华一场,断壁残垣,人生只剩下讨价还价,忍看自己成为想要成为却放弃成为的那个自己。终究星夜梦短,富丽秀一不小心就散场,更残漏尽,兰舟催发,杨柳岸晓风残月,拿这一樽变热了的红酒与谁共酹江月……

  ●如果说之前看的NTLive都是见证“舞台上发生的故事”,《富丽秀》让人真的进入了这个风光而又酸涩的世界。人人心中都有一台富丽秀,是错失的岁月记忆更是对美好时光的纪录,最爱最后Phyllis的唱段。(扣半颗星给现场收音,不知道是不是与NTLive很少涉足音乐剧有关,几首歌的配乐完全盖过了演唱)

  ●坐在桑爷身后看完的,激动,这版出录像简直是文明之光……镜头调度很好,舞台上想看和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基本都在,舞台上看不太清的东西也在(比如beautiful girls里的ghosts),就是如果音量能好好调调就好了

  ●故事比较单薄,四位主角重聚、回忆,回忆中包含三角恋,但最后是圆满结局。演员们的表演可圈可点,舞台比较华丽,估计对现场观众冲击比较大,看影像播放会打些折扣。最经典的一段是女二号针对丈夫提出离婚时的反驳唱段,表明无法离婚的是她的丈夫而非她,这段反驳很是精彩。

  ●好看

  《富丽秀》观后感(一):无标题好吗

  看过的歌舞剧并不多,这部绝对是最佳。既有美轮美奂,气势恢宏的大场景,有对昔日秀场的复古再现,又有工笔细致的人物特写。跨越20年时间的场景交叠仿佛神来之笔,虚虚实实,哄哄乱乱,最后的争吵都让人无法分辨谁说的那句话,人物也未必清楚自己说的是什么,想的是什么,a mess.

  两对主角都对婚姻充满不满。唯事业的丈夫与失望而冷酷的妻子,心有他属的妻子和不甘放弃的丈夫,各自泥潭深陷。在我以为这是一个break things的时机,情节又回转直下,与《谁害怕弗尼吉亚·伍尔夫》一样,老年夫妻的关系积重难返一朝爆发,疯狂攻击后还是抱在一起。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吧,相处日久,熟悉意味着安全,谁内心没有对未知的恐惧呢?

  “我穷尽一生都在取悦你,可是我给你的东西,我对你说的话,我们拥有的东西,从来都不能让你感到满足。” 即便认清现实,我倒觉得偏执的Sally会一直偏执下去的,很多时候彼此关系一旦形成路径依赖,想改变除非发生世界大战级的改变。就像丈夫的个人富丽秀唱的那样。我是喜欢你,哦你也喜欢我呀,那你快离我远点吧。

  《富丽秀》观后感(二):一场爱恨交错的同学会

  一场爱恨交错的“同学会”。剧院行将拆除的晚上,韦斯曼女郎们时隔30年重聚一堂,回望过往,观照当下,还有一点点“曾经爱上闺蜜男朋友”的小狗血等待发酵和收尾。

  第一眼堂皇华丽的置景之外,本剧最大亮点大概是对照组设计,每位老去的女郎身后都有一个年轻的自己。所以当卡洛塔唱起“人生起起落落I'm Still Here”,背景里微微闪动的海蒂拉玛式头冠才格外让人唏嘘;当四位主角八名卡司在台上吵作一团,戏剧张力才在一瞬间爆炸。但是…对不起看到乌姆里奇教授我真的出戏,从身高到颜值和其它卡司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时候才发现,找到十个能唱能跳的50+女演员,无论在哪国都不是件容易事儿呢。

  歌真的都不上口,但歌词很有哲思,值得pick。哪怕成功人士如PQ叔,solo曲目也是The Road You Didn't Take,如果当年我做了这样那样的选择,生活会不会更好一点?对不起鸳梦重温那是傻白甜的幻想,相比之下我还是更欣赏自强的Phyllis阿姨,“我能不能离开你?Yes. 我会不会离开你?Guess!”

  有solo的阿姨们都很可爱哒,尤其一把老胳膊老腿重拾当年舞步的时候,哪怕发福了也仍然是百老汇宝贝!

  最后的富丽秀属于放飞状态,大抵大家都喝醉了。“天黑的时候,人是会自私的。天一亮,我们就都回来了。”

  搜了一些齐格飞富丽秀的照片,gold age的show girl真好看。

  《富丽秀》观后感(三):老天为什么不能对我慷慨

  在看之前没有任何背景铺垫,倒是放映开始在一段对导演采访为我植入了一些想法。在看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开场,耀眼的follies girls在残垣一转间到了聚会现场。第一个泪点出现,带着年代绸带的女士们,从楼梯上一个个闪亮登场,对应着年轻时代的虚影。年岁,被表现得这么直接。

  随着回忆杀的推进,酒精的作用,每个follies lady通过歌舞展示了自己对于时间的感悟,无论经历了什么,but im here。

  过去与现在交织,8人的对峙将情绪推向高潮。时间并不能带来想象中的坚定磨平一切,可能带来的是更多的愤恨不平。然而,时间当然也可能是一剂良药,当我们努力品尝出其中的苦涩,一切的的经历都会比幻想真实。

  总是期待左右逢缘,却不得不面对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抉择。用爱的名义给出的答案,可能最终只是lies。豁然了,也就开朗了。

  老天为什么不能对我慷慨。哦,老天已经对我慷慨,好吧,再见。

  ——————

  这只第一次踏足黄浦剧院,年代感满满也是和富丽秀十分搭配了。两个半小时无幕间休息的演出倒是对自己的膀胱一个考验,所以记住的剧情很有限,希望有生之年能二刷。

  @黄浦剧院 2018/07/04

  tlive的好处是能精准把握舞台的重点,特别是富丽秀众多的时空交错画面,缺点就是,好想和影片里的观众一起鼓掌啊。

  《富丽秀》观后感(四):活得内心光彩,才是变通

  【富丽秀】早早出门跑去看《Follies》,尽管充满期待,生怕不够惊艳,浪费了我的睡眠。

  结果观感超赞!从剧情、设计、舞美、灯光演员全部,都符合我心中的愿景。

  这是一部令人觉得不得不去看现场版的表演。(希望当我去看时,缺爷还在舞台上)

  我甚至觉得全剧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最好的褒奖。每个人都拥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从当年的光彩华丽照到重逢后的当下。这分明是个暮年的传奇,却彰显的全部都是人性的选择。

  人生本身不会是天衣无缝的完美,可是尽力活出你的风采实在是刻不容缓。

  你们总爱问“如果”“倘若、譬如、假如”其实又可知世上不存在这样的故事,你因为是你,是那个当下的自己,哪儿有什么一定更好的选择。

  看似是天真单纯的sally和精明御女的Phyllis间选择。其实恰恰是镜子里可以正反两面的自己。

  凭借观众席区诸多女性的啜泣便可知:生活具有他如此伟大丰沛令人惊叹的可能与意义。

  管你已婚未婚,座旁有无孩子。

  譬如:当初没有选择你的人,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我昨天有讲说“我们每个人,手里握有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不要妄想成为别人,更不该为此丧失自己的独特性。

  所有的女演员,不仅仅是戏骨,更展现给我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期许性的女性姿态。

  美人迟暮后的日子。

  美的令人叹为观止。

  所以我觉得,有时候“独”一点,坚定的践行自己要的多一点。不要很片面、很听信潮流偏方、看话题性的解读。

  在这一刻我相信,人可以被改变。

  所以如果你要的是一种姿态,又怎么可以平庸,当然是要做一个风骚别致的“老女人”

  i'm still here.多么具有诱惑力的话语。

  当作信仰,至死不渝。

  《富丽秀》观后感(五):Philip Quast的Ben

  

(这是之前为了庆贺桑爷爷90大寿写的小作文,搬过来)

理论上讲我写这个小作文应该先研读follies的(不同版本的)剧本和桑爷爷传记中对排戏过程的一些论述,然后看几个不同版本的视频,经过对比,再来谈。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我明年这时候也还没写,所以,管他的,就这样随便写写这个角色(ntlive版本)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了。

总的来说Ben这个角色给我感觉就是“又渣又萌”(演员粉丝滤镜严重),让人想把他按在地上打得哭唧唧然后再给拉起来拍拍灰(什么危险发言)。开场他和phyllis一起出场合影的那几个动作,不用说一句台词,充分体现了什么叫“社交”、“游刃有余”和“貌合神离”,一个怎样惯于作戏的charming的社交小(老)王子就出现了。接下里他和那位唱broadway baby的姐姐(对不起没有记住名字)的对话,啊,你儿子可不必崇拜我,我现在算什么呢,我年轻的时候偷窥美人的时刻才是应该做的啊。(大致是这么个意思)哎哟我的妈,一边假装自谦一边奉承对方,一边签名毫不手软,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成功人士啊!这个阶段,Ben整个人的状态都是在台上“飘”的,花蝴蝶一样,那么大只,还那么“轻盈”。

Ben本来不愿意像sally和phyllis一样陷入回忆,可是显然随着其他三个角色回忆的深入,他也开始逐渐入戏了,一开始他只是站在一边,后来他也激动起来了,但是回忆青春和美好之后,waiting for the girls upstairs这首歌落在了life was fun but so intense,everything was possible and nothing make sense,热切的可能和虚空,都在这里面了(感觉和follies整个热热闹闹的衰败很衬了)。这里一开始他见到sally的时候那种社交的虚伪面孔就已经有所动摇了,进入回忆以后这个面具就渐渐裂开了,暴露出了他虚空和脆弱的弱鸡本色。The road you didn't’ take,一开始还是志得意满地向sally传授成功人生经验(爹里爹气的一只开屏孔雀),可是连续的does it,声音越来越高,怀疑越来越大,面具越来越裂,最终从肯定走向了否定,从获得走向了失去,毕竟歌名是didn’t take嘛。这里请让我插入一段嚎叫,啊啊啊太聪明了桑爷爷!

Ben这个人可以说非常黑洞了,什么也填不满他内心的虚空。年轻的时候他想要功成名就,成为famous Benjamin Stone, 可功成名就之后,他又想要他年轻时的爱情了,想要青春的岁月了。我其实和室友君一起琢磨了半天他和phyllis是怎么发展成后来那个样子的,这个部分留白了。phyllis当然是爱他的,但他呢?如果说他从来不曾爱过phyllis,为什么会结婚,又维持了这么久的婚姻呢?如果说年轻的时候是爱过的,那为什么又会对sally“始乱终弃”?似乎他就是始终“不敢”离开phyllis。你说他自私,最爱自己吧,不,他一点都不爱,他知道他自己有多虚空。这就根本不是一个更爱谁,或者爱不爱的事情,关键还是Ben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精明的、成功的渣男外表下,是一个软弱的、没有主心骨、“愚蠢”的男人。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去想the road you didn’t take这种事。(而且,life consists of either/or这种想法,就必然会导向不停地去想didn't take这种事,还是虚空,虚空)

Too many mornings 这首歌,我一开始是在高铁上听的,没有前后剧情,也没有视频和其他对白,光听歌词,我一时误以为他是爱sally的,于是变成了两个人的错失和意难平。但一看视频,整个人都呆掉了!sally是对着Ben的,可是Ben是在对着谁抒情?是年轻版本的sally!太嘲讽了实在是。Ben是真的像他唱的那样,总是想起sally吗?总是后悔没有跟sally在一起吗?他可能以为他自己是。但实际上,他只是在想那条他没有走的路会怎样吧。这首歌里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ben抒情以后,sally感动了,加入了合唱,在抛却了一切顾虑,想要重温旧梦的时候,ben唱道 it was always real,而sally唱的是I should have worn green,ben唱I’ve always loved you this much,sally唱I wore green the last time。Ben还沉浸在自我感动的抒情里,可sally已经回到现实操作层面了,她才是真正的相信这爱的梦幻,并且还要行动,而思路一下子跳到穿衣服上,又显得她那种神经质的个性非常突出。而这一句的调子又是一个降调(音乐上的事儿我不会说就这么个意思吧emmm),一下子从前面逐渐升高的激情澎湃中跌下来了,而且还跌得非常嘲讽,仿佛在嘲笑这两个人都多么的愚蠢。总之每次听到这里我都想笑。果然,当ben发现sally是想私奔而不是***时,他从幻觉中醒过来了,怂了——这么多年了他都不敢和phyllis离婚,只敢搞冷暴力这种事,他还敢跟人私奔?

到了这一步,ben的心态也崩了,他空虚寂寞冷,想通过施展自己的魅力去异性那里获得安慰(也许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于是他找上了红裙子carlotta姐姐。好笑的是,这位姐姐在开头还吐槽说她遇见过的那些男人总是假装要听她讲但是实际上总是自己滔滔不绝,ben在这里想用什么吸引她?想要跟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冒险故事,还想make 人家laugh,殊不知人家早就看穿且厌烦你们这些愚蠢又自大男人的这一套了。所以最终ben得到了是一个直白的“just a thing”。我爱豆这么大一只,噗通一下跪下来,抱着那么娇小的carlotta哭唧唧,我真的头都快笑掉了。同时又觉得他有点可怜——你看,心生怜意,就是喜爱的开始。Ben这样一个愚蠢的渣男,就是因为有这样可怜巴巴的时刻,才能够显得不那么惹人讨厌。(当然了爱豆滤镜十分重要)

接连遭受挫折以后,ben决定把气往老婆身上撒了,跑去跟phyllis吵架提离婚了!there is no one in my life,there is nothing——那可不嘛你是个黑洞啊!phyllis估计是被自己丈夫的傻逼程度气疯了,实在忍无可忍,唱出了让我情不自禁在屏幕前鼓掌的could I leave you这首歌。无比嘲讽的是,当她唱出but I’ve done that already的时候,满脸写着不耐烦只想一走了之的ben,居然一脸震惊地回头看着她,完全无法相信的样子——你震惊什么?你是以为在你这样多年的冷暴力之下,你的妻子竟然还会忠于你吗?我和基友晴阳阳讨论过这个点,我觉得这里就展现出ben作为“成功男性”的那种天然的自大和自恋,他甚至从来没有想到过,他的妻子也会无法忍受和他的生活而出轨,他不是为自己被绿了而愤怒,而是他自大到完全没有考虑过这种可能性。在婚姻里,他始终是盲目的。容我再给phyllis鼓个掌,然后再大叫一声桑爷爷太聪明啦!到了这里,剧的情感爆发到了高潮,于是接下来就是我根本听不清的八人吵架了。

虽然似乎在桑爷爷传记里说到过,他自己并不认为ben是follies这出戏的核心人物,但导演大人是这么认为的。我作为一个观众,在演员滤镜的加持下,确实也是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ben身上,毕竟,sally爱他,phyllis爱他,几层矛盾也都在他身上叠加。这个人物绝对谈不上什么让人喜爱的角色,也不是说有什么魅力,就是怪有趣也怪好笑的,再加上我多么难得能见到爱豆的高清录像,所以当然就看了一遍又遍了。

Follies这个戏是我看的第一个桑剧(不算多年前看过的todd电影),是对爱豆的爱把我带入了桑剧的大坑。毫不夸张地说,它刷新了我对音乐剧的认识,在我非常有限的观剧范围内,是桑剧提升了我对这整个类别的兴趣。虽然我写了这么多ben,但Follies最戳我的其实并不是主角之间的四角狗血恋情意难平(虽然代入一下sally真的非常意难平),而是作为背景的“富丽秀”。时代的变化,繁华热闹的衰退,剧场的倒下,40年人生的和命运的演变,那种华丽之下的虚空感,无情嘲讽又为之一叹的感觉,是我非常喜欢的。所以当然它毫无疑问排在我喜欢的桑剧前三之一啦!顺嘴说一句,我一直很喜欢桑剧的背景图,todd我虽然不算喜欢,但是伦敦社会和描写我很受触动,company我虽然总说太中产,但是another hundred people这首歌为代表所描绘出的大城市纽约,也让我非常赞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