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菩提》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菩提》读后感1000字

2020-07-17 23:0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菩提》读后感1000字

  《菩提》是一本由李倩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20-7,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菩提》读后感(一):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初读这本书时,便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细腻优美的语言,扣人心弦的内容,让我想要不断地去探索书中的奥秘。跟随着左依的脚步,我们游历“七彩云南”的各个景点,在感受优美风景的同时,逐步走进女主人公左依的内心。

  女主人公左依,仅出生三天就被亲生父母抛弃在寒冷的雪夜,虽然她被后来的外婆和养父母一家养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亲生父母的抛弃让她迷茫、恐惧、否定自身、惧怕失去。在一次偶然情况下,她认识了从小父母离异,经常被父亲暴打的王加诺,两个人惨痛的经历,让他们彼此依赖、相互拯救。原本隐藏着内心过着正常生活的左依在得知王加诺的死讯后心如死灰,无法面对过去,带着他留下的日记独自来到他们曾经一起旅游的地方。在这里,她遇到了另一个“加诺”,原本以为只是在岁月中湮没不会留下一丝痕迹的过客,却无声的拯救着她孤独的灵魂。左依、王加诺、李加诺三个人,犹如上天注定的缘分,让他们各自都得到了救赎。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谁的人生都会有裂缝,但我们要敢于面对,勇于克服,才可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幸福,就如书中所言:“所有的幸福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是建立在努力和苦难的基础之上。”我们都是这个喧嚣世界的勇士,无论遇到什么什么艰难曲折,只要有爱,心中就会种下一棵菩提。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菩提》读后感(二):《菩提》,圆满

  听到《菩提》这个名字,我不会想到它是一本小说。初看这本书,觉得它是散文式的小说,语言细腻优美甚至有些矫情,再往后看,就会被深深地吸引住,让人有慵懒低调又魅力十足的感觉。谜一样的云南风光,在《菩提》中展现出它最真实,最有感情的一面,让读者感受到游客与心灵追寻者、朝圣者的区别。作者李倩,笔名十九。常见的菩提手串也是十九颗,中间一颗是母珠,另外十八颗代表十八界,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可见,作者并非随意找个数字作为笔名。小说采用现实与过往两条线交叉叙述,一章写现在的事,一章写回忆的事,用一本日记贯穿全书,日记看完了,故事也就结束了。日记是回忆中的男主人公王加诺,留给女主人公左依的。日记的内容,是加诺人生中,左依最想知道,又害怕知道的部分。看着文字,我会跟着主人公回到少年时代,回想起曾经的纯真美好,拾起匆匆那年我们来不及拼接的画面。少年时或是狂放不羁,或是拘谨内敛,都是天真无邪的,都是无知无畏的,道理中年时,回忆起来,多多少少会有些遗憾。整本小说从充斥着爱与回忆,弥漫着遗憾,又越来越释然。左依曾是个单纯善良的小姑娘,虽然一直都很优秀,但长大后,在外人看来,她变了许多。只有她自己明白,她是个非常软弱自卑的人,只是太过倔强太过自尊,所以不敢轻易表现出来。王加诺从小父母离异,经常被父亲暴打,成了叛逆、疯狂的孩子,几度入狱并没有让他彻底沉沦,他也算是完成了自我救赎。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其独特的成因,追寻他的过去,才能理解他的性格。对别人如此,对自己亦如此。我们可能比别人更不了解自己。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无奈,每个人都有内心的痛苦,这与金钱无关,与环境无关,是人类这种情感动物与生俱来的权利,谁也无法逃避。不同的面对方式,造就了不同的结局。正如左依所说:“人生总是这么无奈,无论我们如何强大、富有或者权势,时间都不能倒流。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是不是一切会不一样。”“就算时光会倒流,我们获得第二次机会,我们所经历的,依然不会改变。时间把机会还给我们,过去的一切同样如数奉还。”能救赎自己的,只有自己。享受快乐还是享受痛苦,决定权在自己手里。自己才是自己的摆渡人。打开《菩提》,打开你内心年少时的缺憾,让自己获得人生的圆满。

  《菩提》读后感(三):《菩提》旅行是一场修行,却不是一场逃离

  

这是一篇发生在旅行途中的故事,云南大理到双廊再到纳帕海最后至香格里拉。虽然这不是一本游记,但是透过主人公的双眼,我们感受了云南各处的美景。而作者也通过各种人物的对话与行动,向我们娓娓道来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旅行让我们释放最真实的情感

就像书中的主人公左依所说:“也许这就是旅行的真谛,去追寻现实中很难获得的满足,拥抱大自然的同时,也更容易拥抱自己最纯粹最本能的情感。”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人似乎更加容易畅所欲言,尽情发泄自己的情感,在旅行的途中,我们遇见的每一个都只是过客,面对他们我们无需隐藏,也可以卸下平日那层盔甲。

旅行利于我们的思考

身处旅行途中,在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群,我们脱离了所熟悉生活的中心,原本我们以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才是世界的中心,但是出去旅行之后,看到了更多的人和物之后就会觉得我们根本没在世界的中心,原来世界这么大,而我们这么渺小,脱离那种熟悉的束缚,我们可以更加静下心来思考人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旅行也是在追求未知

旅行的途中我们的冒险精神总是容易被刺激,在陌生的地方激发着人类初始的求知欲,我们想要打破被生活压抑的那种感受,追求突破。

“其实旅游真正的意义不在于风景,而在于认识自我。离开了舒适和安稳的环境,因为陌生,我们更能看到自己的胆怯!”

旅行也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

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生,有时我们会鄙视别人的生活,有时我们会仰慕别人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比较,我们才能更加认识到自己的人生究竟要怎么样度过,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也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

最后作者也告诉我们,旅行可以有很多的好处,但是旅行却不是现实生活的逃避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旅行修炼我们的身心,让我们可以更加勇敢面对生活的风雨,但是却不能因为逃避而跑到山林隐居,需要面对的终究要去面对。

  《菩提》读后感(四):他留下的菩提,就是我想要的圆满

  

李倩老师著的这本《菩提》,像极一个灵魂摆渡人,让我们从混沌的世界觉醒,向着灵魂救赎的彼岸走去。谁的人生没有裂痕,那都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我们都需要哭着面对,却不能笑着堕落。

陈果老师曾经说过:这个世界最郑重其事的一次性产品是什么,那就是我们的生命,所以要慎重的使用,要郑重的决定,我们只活一次,你怎么舍得让它不美丽,就请不要辜负我们这仅有一次的生命。 有关觉悟 很多人一生都想要追求圆满,但是每一个人对圆满的定义也不一样。有些人想要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觉得就是圆满,有的人追逐金钱乐此不疲,有的人希望美好爱情,有的人则更愿意把一生的平淡健康寿终正寝作为人生最大的愿望 人们在追求圆满的过程中,会有得失,会有迷惘,越是想要的,越是得不到,越是看淡的,越是容易得到,这就是生活的矛盾所在吧。 上天总是喜欢给我们开玩笑,不让我们得到想要的,却始终给我们不想要的。 就像左伊说的那句话:“他留下的菩提,就是我想要的圆满。 有关智慧 我们的一生所遭受的痛苦与苦难,那些都是我们过去行为的结果。 我们没必要去责怪他人,或者去自责。 你若以积极心态的去面对 正在经历的痛苦不仅完结了一次旧的因果, 更加完成了新的善因。 人生的得失起伏, 从来都不是坏事。 而是你对面生命一种警醒, 在存在和感知的过程中, 成就为新的契机。 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看待周遭的一切, 就像加诺说的那句话:“只要你不忘记,就是圆满” 有关知识 知识从来都是让人们来落地体验的。存续在头脑中的知识,仅仅是编码。 就像当秦仁和左伊有关知识的一场争论。 知识很多时候并没有改变命运。 反而有的时候正是知识太多, 驱使我们想要的更多。 说不定知识贫瘠也是一种幸福。 欲望更少 要求更低 平凡快乐 随心选择 不在意荣誉眼光 遵从自己的内心的选择。 就像左伊所说:“思想深邃睿智,内心丰富不空虚才是幸福” 有关道路 很多人会时常去问:我们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其实生命从来本来就没有意义。 生命中给你带来的各种存在。 才是生命的意义 存在即是合理 好的,不好的 都是一种经历 都是一种体验 好的让它继续 不好的,放下 有的时候,生活并不美好 现实也很残酷 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圆满 圆满的终极意义都是建立在所有的苦难和努力的上面。 《菩提》这本书,总是根植我们内心深处,让你去慢慢品味。它可以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

  《菩提》读后感(五):《菩提》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谁的人生都有裂缝,我们可以哭着面对,却不能笑着堕落!——《菩提》

伴随着作者细腻优美的语言我们走进了云南的各个景点,感受着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仿佛置身于一副美轮美奂的风景画卷中,在感受沿途风景的同时,时光交错的副线也带我们走进了女主角左依心中那颗破碎的心,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开那颗封闭的内心,却让我们自己泪流满面。

黑白中行走的两人

一个被亲生母亲遗弃的少年,叛逆地顶撞着懦弱酗酒的父亲,在父亲残暴专横地管制下越发叛逆,打击斗殴,沦为别人口中的坏小孩,他痛恨自己的生母,希望自己生来就被遗弃,这样他还可以对命运做一番挣扎。

另一个是温顺的乖乖女,出身于教师之家,父母疼爱成绩优秀,却在8岁那年意外得知自己是被父母领养,从此内心孤傲如红梅,对于亲生父母为何遗弃自己久久不能释怀,关于被遗弃的执念让她封闭内心,无法真正和别人坦然相待。

在外人看来是在白天与黑夜中孤独行走的两人,却能相互拯救彼此,让他们的内心都不在那么孤单,但是这份感情却无法被常人所理解,身来孤独的两人注定要遭受阻拦。

成年,并不代表可以掌控一切

爱情最大的阻力不是爱情本身,而是现实。

当面包与牛奶都成为了奢侈之后,我们还能怎么去要求爱情了?成年后的左依和加诺曾经相信他们的未来唾手可及,但是社会的捶打不得不让他们做出了退步,他们的爱情就这样失去了掌控。带着家庭的期待,自身的无奈,左依嫁作他人,与一个看似般配的人渡过了十年的婚姻,而这十年又是怎样的千疮百孔,只有左依自己才能知道。加诺也在这十年间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救赎,他还是如年少时一样勇敢、热情。只不过随着阅历的增加,他原谅了自己的母亲,也释怀了自己的出身,甚至还拯救了另一个身陷囹圄的“加诺”,最终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完成了灵魂的救赎,也给了另一个“加诺”生的希望。

生命再次传递,希望重生

离婚之后又得知加诺的死讯,让她心如死灰,无法面对过去,只有将伤痛麻痹在内心,苦苦挣扎。最终她决定放下都市的一切,独自去云南旅行,她和加诺第一次去旅行的地方,寻找梦中的香格里拉。虽然在旅途中,却像行尸走肉一般麻木着,加诺无时无刻侵蚀这他。而另一个“加诺”的出现犹如生命的轮回一般,润物无声般地拯救着她孤独的灵魂,就如曾经她拯救加诺一般。左依、王加诺、李加诺三个人犹如传递火炬一般传递着生命的火把,让他们各自都得到了救赎,而生的希望再次重生。

就如本书所说:“只要你不忘记,就是圆满。”虽然曾经的伤痕无法完全抹灭,但是他们都不曾忘记那些美好,所以这就是圆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