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别想得到爱
问:十年婚姻,老公二婚我初婚,他前妻去世留下一儿子,我们婚后又生一男孩,老大一直在老家和奶奶生活。我们在一线城市有套房,是他婚前财产,本想过几年把房子卖了回老家生活,老公最近突然说不卖了,说对老大愧疚,说这些年老家的人说他不管孩子。我离异家庭长大,缺少爱的能力,也尝试一起生活过,但还是接受不了老大,后来因为政策又回老家了。我们婚姻还算幸福吧,有共同语言,遇问题能沟通改善,他顾家会帮忙家务,磨合多年也有了默契。关于房子属于孩子的部分我没想贪图,这几年老大学习也不太好,我能理解他对孩子愧疚,但他突然转变,这么多年的感情在他眼里算什么?当初也没有多爱,那时我没自信,觉得他可靠安全,犹豫很久才结婚。以前觉得至少有亲密和承诺,突然一下子土崩瓦解了,甚至有了想离婚的想法,想等我经济独立些了,孩子大一点再提,请您帮我分析一下。
答:当你写下“我们在一线城市有套房,是他婚前财产”时,不觉得“我们”两字用错了吗?既然是婚前财产,那便属于他和他儿子,或者还包括他的“前妻”。而“前妻”两字和二婚搭一起是不是也有误导?他是丧偶,不是离异吧?在你的划分里,这个大儿子应该随他母亲烟消云散吗?既然一直和奶奶生活,说明没分过家,且只能依靠他。
短短几句,能感觉到你对亡妻和遗子的排斥,你希望他们从来没有存在过,不打扰你的“幸福”。房子承载的是他的过去和感情,你不贪图,但想粉碎这一切,当然,这房子卖掉变现,买个新房子,成为你的婚后财产,你也是乐意的。然而他决定不卖了,留给大儿子,你就山崩地裂,原来,曾经的家在他心里那么有分量,十年都未撼动,他对你的亲密和承诺,抵不过他对亡妻的责任。你没法和去世的女人争,又感觉自己成了“外人”,顾影自怜。
缺少爱的能力,像一种残疾。看不到月圆,只看到月缺。结婚对你来说,是疗伤,为了冲淡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因为父母离异,落在孩子身上的感受,就是“他们不爱我,我无足轻重”。往后余生,只有强大而安全的爱,才能改变她的执念。稍有风吹草动,又会回到“没有人真的爱我”的自我厌弃中。这10年,他顾家做家务,和你亲密沟通,你接受不了老大,他也不勉强一起生活,努力做到以你为中心。可是同时,他被亲人埋怨,对大儿子忽视,分身无术而倍感愧疚。到了一个节点,他也无法平衡了,一边当爱人,一边当罪人,如精神分裂。最后决定,房子给大儿子,当做赎罪。
可他没想到,他解决内心冲突时,成了你眼中的叛徒。对,你理解他,和他的愧疚,前提是不能做你不喜欢的事,哪怕郁郁终日,他要自己承受一切。如果他不能承受,要你分担,他就是不可靠的人了。大儿子跟童年的你相似,比你还缺爱,比你还自卑,他没有了妈妈,爸爸也不重视他。可是,你一点也不愿意同情,你对他的排斥,一如对不幸的过去的排斥。10年,你其实是分走了他的父爱,你不心疼,是因为当年别人也分走了你的父爱。当你发现视作靠山的老公,对你只是夫妻一场,并非“父爱如山”,你崩溃了。然后,你想到什么,离婚,孩子大一点,带走他。
这是多漂亮的复仇,“我得不到的,所有人都别想得到”,一个缺乏父爱的女孩,最终让所有孩子都失去父爱,这样就公平了。当年没有能力惩罚离异的父母,现在惩罚“不爱你”的老公,也是一种升级啊。
当我说出你可怕的潜意识,你开心吗?我看过很多分崩离析的家庭,他们的后代继续分崩离析,是因为他们改变不了基因,写进血性,写进记忆,写进生活方式的一种基因。10年的婚姻,你尝试换血,尝试失忆,尝试相信幸福,像穿着大人衣服的孩子,在做成年人的事,最后痛苦发现“那不是我”。你默念,离开他,做回自己。即使不幸,也是平静。离婚这种“核爆”,如果你的上一代完成了,你这一代更没有障碍。毕竟就像“回家”一样熟悉啊。
如果对人类没有了期待,就不会失望。那个不卖的房子,让你绝望了。他要把他原来的家留下,你便把你的家带走,你只剩这个最后通牒。
你知道他为什么“转变”吗?是他对你也失望了。他用心经营婚姻,用爱感化你,是希望你变得柔软、通达,接纳他和亡妻的孩子。若能融为一体,那个房子卖或留,都无损家的概念,他过去的家和现在的家,成为一个家。可是你的抗拒,你的排斥,让他也没有了安全感。一个不满足男人对善良的想象的女人,总归不能托付身家性命。留下房子,等于留一条后路。
时间好荒芜啊,在你以为磨合多年有默契时,那个齿轮就是对不上,然后绞杀了心中的爱,渐成陌路。
(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