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音乐会结束时》影评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音乐会结束时》影评100字

2020-07-26 19: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音乐会结束时》影评100字

  《音乐会结束时》是一部由西谷弘执导,福山雅治 / 石田百合子主演的一部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音乐会结束时》精选点评:

  ●开头结尾还不错,中间真的没法看,日本人的狗血我吃不下。为“将来也可以改变过去”这句话+半⭐ 2019.12.22@大光电影院

  ●这是一部为了吉他和爱而生的电影。

  ●福山雅治!!我还是可以!!!!

  ●前面冗长的打哈欠抹眼泪,后面直接20年用到烂是8点档狗血剧情,这部中年纯爱看的好尬

  ●福山雅治环抱吉他坐在镜头前,眼眸通透,好像历经人间艰辛后的彻悟又似初出茅庐的少年般无前,真是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魅力。

  ●太狗血了,看得我全程地铁老头看手机.jpg

  ●几回合这种短信就不联系了???背不出爱人手机号的都不是真爱!!!

  ●这到底是巴黎还是叙利亚......

  ●我能听到你视频外巴黎的车流和童音,你听不到我传给你的语音简讯。你能看到童年摆放过家家酒的石头,却看不到它可能是杀死祖母的真凶。见了两面就爱到痛不欲生的人啊,却会被一个误会贻误半生。那个电梯闭合前还在微笑的同事,那个不肯与你握手的吉他神童,舞台下万人喝彩,没有一人能让未来改变过去。

  ●一个蠢到让人尴尬得无语凝噎的木乃伊级别中年玛丽苏故事。

  《音乐会结束时》影评(一):因演奏会而邂逅的爱情

  影片参加电影节竞赛单元,故有幸提前于日本放映。运气爆棚遇到映后见面会,于是又亲眼见到了导演的访谈。

  没看过原著因此无法进行比较,影片除了在日本取景外还在巴黎和纽约进行拍摄,看到影片中出现的巴黎圣母院,不禁让人感概万千。

  福山雅治饰演的是一位吉他演奏家,因此片中有大量演奏的镜头出现,由女主继父拍摄的电影《a coin of happiness》则作为线索贯穿了整部电影,如果你拥有一枚硬币,你想要买什么呢?

  西谷弘导演说原著是一部纯文学小说,改编难度较大,但个人认为认为改编的还不错,其次导演对于镜头的把控和光的利用也很到位。不足的地方可能是中间强行制造矛盾,略显突兀。

  观众提问环节的三个问题都还蛮出彩,让导演谈论了作为电影&电视剧导演有什么不同,最最精彩的是最后一个提问,导演的男粉询问导演“他是如何理解爱的”,至于答案呢,导演打了个太极。

  《音乐会结束时》影评(二):与古典吉他相称的细腻的美

  之前一直在跟导师探讨纯爱,我说泉镜花的纯爱还能在现代社会看到了吗。导师遍拿出了这本小说对我说可以的哦。我很喜欢古典吉他,再加上之前这部作品没上映的时候导师就在卖力宣传,所以一直对它报有很高的期待。还没去读平野先生的这本小说,只是先看了电影。

  剧情上来讲他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那样的一眼定生死,有些错过的剧情也很牵强,至少不能说服作为现代人的我。

  但是很喜欢男女主之间细腻的情感以及在这情感间绵绵萦绕着的琴声。是一种听觉、视觉、触觉结合的美。有几个瞬间很羡慕这样的感情,如果有个人可以你在想的他都懂,你恐惧时静静地为你弹琴,最重要的是,在你崩溃的时候笨拙的讲着不太好笑的笑话让你开心,那个画面真的是太美了。

  电影的画面与平野先生作品中的美学很相配。巴黎的阳光、阳台、蓝色的窗框、古典吉他演奏会,即使与恐怖袭击、受伤等等暴力的因素混杂在一起也有一种安详的、静好的、强大的安抚人心的美感。

  台词的设计也很讲究,最喜欢“往往很多时候不是过去决定未来,而是未来改变了过去。”这句话。看到的时候心真的有震动。因为每到夏天毕业季都会怀念一下高中时的自己,但是又清楚的明白自己已经没办法回到从前的人群中了。总是抱有遗憾,却没去思考这是未来在冥冥之中对我的过去进行的强大的支配。除了生死,过去与未来也同样值得人类去深思吧。

  《音乐会结束时》影评(三):比狗血原作小说更狗血的电影

  マチネの終わりに(音乐会结束时)

  世界首映 2019.10.12 @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福州,中瑞南华影城三坊七巷店。

  票根上连电影名都没有,这个影展大概是学北京电影节先放映一阵子再开幕式-闭幕式正式的玩儿一礼拜模式,影院里电影节的物料还没怎么到位。片子的翻译是根据内嵌英文的国际版拷贝挂的字幕机中文字幕,没有核对日文台本的,错误非常多,囫囵吞枣大概不是很影响理解剧情,但有一段关于主题的翻译很糟糕。

  整个电影的音乐太美了,因为这个故事主人公就是古典吉他演奏家,古典吉他曲和演奏贯穿全片恰到好处,并且作为线索和电影主旨的主题曲《幸福的硬币》由扮演男主的福山雅治亲自演奏古典吉他,猜想这也是他作为男主不二人选的最强有力理由吧,如果是福山fan看电影的话,男主在电影中演奏吉他时的每个镜头都是高光时刻。

  对比原著小说电影改了不少情节。删掉了一整段女主再次回日本的情节、男主四年没碰音乐的情节,但整个故事筋骨脉络没大动。个人感觉男女主初次见面后到第二次见面之间爱得那么深在电影里表现得说服力不够。

  剧本经井上由美子改编后电影里每角色比小说里柔和很多,尤其是女主的知性美和克制、女二的“人生协役”感分寸特别好。但小说里每一个关键点的对话几乎是原文当了剧中台词,对于人物个性的塑造还是很有立体感的。

  整个电影探讨的是四十代男女之间的感情,世界观、艺术,社会,还有究极问题:什么是幸福?

  跨国取景在巴黎和纽约拍摄,可能是2018年11月底12月初在纽约拍摄期间天气特别冷遇上下雪,不仅拍了中央公园的金色深秋还拍了飘雪的圣诞节。

  西谷弘导演的确是下手比较狠按他自己的风格对原作小说改造了一遍,根据根据之前原作小说同步出版的古典吉他大碟让文字和音乐的结合视听化。这是一部必须在电影院欣赏、全情投入视听享受。

  《音乐会结束时》影评(四):此心安处是吾乡

  日本电影《At the end of the matinee》,香港翻译成《日间演奏会散场时》。这是一场属于中年人的一见钟情,错过又重逢的爱情故事。现代人最普遍的问题精神上不安宁,对于日本古典吉他演奏家莳野聪史和在巴黎做记者的小野洋子同样存在。对于都已经40多岁的两人来说,聪史的演奏技巧已经非常成熟,却常常迷失了方向,无法自拔。洋子在巴黎的恐怖袭击中留下精神后遗症,与已订婚的男友处于一种貌合神离却不自知的状态。两人因共同的朋友在一场音乐会后偶遇,短短几句交谈和一顿晚餐即相隔天涯,却宛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聪史感到如果这世上没有了洋子,他也宁愿随她而去。

  一次去西班牙马德里演出,聪史特意去巴黎拜访洋子。共进午餐时,聪史表白了心意,洋子被一击而中,答应几天后去马德里看聪史的演出。然而由于同事在采访中出事,洋子留下来照顾她而错失了演奏会。聪史的演奏中断了,声誉受到严重影响。聪史特意为洋子和她的同事演奏。两人不自觉亲吻,约定洋子处理完巴黎的事情后去东京与聪史相聚。

  洋子回东京时遇上大雨。聪史准备去接洋子时接到祖父也是老师病危的电话,赶去医院的途中把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暗恋聪史的女助理答应帮他找回手机,却发现聪史与洋子的爱情,嫉妒的她以聪史的名义回绝了洋子,并把自己的号码假装成洋子的号码,致使聪史和洋子错过了彼此的约定。洋子回到家乡,深受打击。不久后远渡重洋去纽约结婚。4年后,聪史已经与曾经的女助理结婚生女,而洋子也和丈夫育有一子。然而聪史再没有开过演奏会。洋子和丈夫也到了离婚的境地。

  两人共同的朋友约聪史为祖父的遗作献曲,聪史答应了。妻子希望聪史活回自己,来到纽约预定聪史出道时的演奏厅。她知道自己耽误聪史太久,只有找回洋子,聪史才能获得新生,于是向两人坦白了一切,真的回了娘家。洋子离婚了,她找了新的工作,回到独身的生活,她听起了聪史为老师遗作出的新CD。静静地回味着聪史曾经带给她的心灵的宁静。

  聪史来到纽约出道时的演奏厅演奏,洋子在听众席里静静地聆听。聪史改变曲目为洋子演奏,表白曲终后要去纽约中心公园散步。演奏会很成功。洋子在中心公园徜徉,等待聪史的到来。这一刻之前他们只见过三次,但早已认定对方就是一生挚爱。秋风拂过,中年人灿烂的微笑,在圆形的花坛两边,二人相向而行,他们知道未来可以改变过去。只要你的心认定了归处,一切的过往都会变得美好,即使曾经错过。

  喜欢那种淡淡的心之约定,有秋天的气息,不管你的心灵曾经在哪里游荡,一旦相见,便是永恒。

  《音乐会结束时》影评(五):未来是可以改变过去的,但演技拯救不了剧情

  三分,一分给福山雅治,一份给百合子姐姐,一分给音乐。没有读过原著,所以请原著党不要喷我。

  看到标题和海报的时候异常激动,立马找来看了,因为两个主演都是我很喜欢的。从伽利略开始关注福山,那是很早了,百合子姐姐稍微晚一点,是在逃跑可耻但有用才发现她的气质。看之前也没有查豆瓣评分,兴冲冲的看了有点失望说实话。

  演技没话说,最后一幕两个人笑容都是开心中透露出很多的心酸和无奈,结尾戛然而止也算恰到好处。福山雅治的吉他本色出演真的是很带感,真实自然。百合子姐姐的气质还是那么好,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很多心理活动,比如第一幕两人见面酒后的两三句话都说中了对方的心思,完美诠释了一见如故,不然也不会有之后认识了二十年的对象和见了两面的帅哥的抉择。

  剧情嘛,首先,樱井的角色我不是很喜欢,太执着自私,如果是20岁出头的小妹妹我觉得这种心理还可以理解,毕竟为了爱情啥都可以不管啦,但是按电影里时间看的话,跟了莳野大哥这么多年,估摸着三十也得有了吧,还是这么不考虑后果的做事情吗?大晚上雨夜把人家放鸽子,她不知道莳野和洋子各自这么多年都经历了什么,随便践踏别人的感情还不考虑后果?万一人家在酒店遇到什么事情你付得起责任吗?再说了,第二天明明可以澄清,但是剧情安排的她犹犹豫豫最后跑掉的有点突兀。最后坦白的时候也是,说的理由是因为觉得自己这样没法让莳野大哥继续创作下去,说白了还是自私啊,你这已经是畸形的爱了,不管莳野大哥是真的幸福还是被蒙在鼓里虚度人生。最后结婚的情况也有点突兀,可能电影篇幅的限制没有足够的铺垫吧。

  再说回莳野大哥,你就这么信任你的小经纪人吗?别的事情可以,但是这终身大事啊,洋子千里迢迢回到日本定居。而且你把手机密码给她是干什么?需要吗?再退一步说,有急事出门不带手机,临时有什么情况怎么联系到你呢?这一点我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生活习惯的差异,不然那就是强行为剧情服务了。之后联系不上,第二天你可以再试试啊,这样说不定小经纪就穿帮了。她做着事儿应该也是没啥经验的,当面打电话她手机一响就明白了。而且啊,一个经常联系的人的电话号码,你都不仔细看看,怎么样都有点印象的吧。唉,剧情需要。

  洋子那边,我也能理解到日本那晚看到这种信息的心情,人到四十有一点接近止水的心态了,遇到这种事情在人前也不会表现出来,但是怎么样也得打个电话问问吧,莳野的手机打不通你不是还有朋友的嘛,朋友那边也能问到啊。怎么说呢,主要是两个人的性格都太温润了。相比于前两人,我觉得洋子的剧情还算比较合乎常情的。PS:百合子的笑容真的很治愈啊。。。

  电影的配乐也很精彩,马德里的表演那一次,黑暗中的隐隐约约的那种低沉的声响,把男主的心境表现得很到位。每一段吉他演奏都很符合气氛。再加上本来就会吉他的福山的演绎,非常好,一分给了这里。

  最后附上百合子IG的一个post:百合子IG盗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