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观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观后感精选

2022-04-11 03:03: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观后感精选

  《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是一部由Matej Minac执导,Joe Schlesinger主演的一部传记 / 历史 / 战争 / 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观后感(一):新年第一天,泪流满面地看完

  新年第一天,我终于有时间在我舒适的沙发里看了收藏很久的豆瓣9.6分的一部纪录片《从纳粹手中解救的孩子们》。纪录片里解救的孩子们均来自于二战时期的捷克斯洛伐克,我去年秋天曾经在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国停留数日,是两个饱受二战之苦的国家。作为一个母亲我从片头流泪到片尾,然而片尾的一段话也警醒我们:I don’t sing the word has learned lessons from the past 。

  《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观后感(二):「深重黑暗下 人性的微光 穿透遮天蔽日的阴霾 照亮绝望的灵魂」 ――网友评

  #豆狸推荐# 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 | 传记/战争/英国 「深重黑暗下 人性的微光 穿透遮天蔽日的阴霾 照亮绝望的灵魂」 ――网友评 尼古拉斯·温顿 一个不起眼的名字 二战大时代背景下的普通人 冒着生命危险 动用一切可利用的人脉 资源 将战区捷克664名犹太孩子 带离死亡禁地 冲向安全生活之地 用实际行动造就伟大 为世人铭记 推荐指数:⭐⭐⭐⭐️

  《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观后感(三):善与恶

  就算舍不得孩子,也要把他送出去。去到别的国家,就是逃脱地狱了吧。 这个主人公把孩子送出去之前还派人去调查收养家庭怎么样,要凑钱,要伪造护照和文件,自己国家发生战争后去参战。真是一个善良也有能力的人啊。 捷克的同盟国选择了绥靖政策,让人心碎。但是我很好奇如果真的再发生这种事,你是总统,你会选择让自己国家也参战吗? 无法理解屠杀犹太人等这些种族歧视与种族屠杀的事情。一个小女孩对犹太小女孩扇巴掌,说“我爸爸让我这样做的。”???究竟是怎么鼓吹人民群众的,让一些人的善良的喂狗了? 有些士兵可能是无法违抗命令吧,有许多无奈。也有很多人帮助这这些犹太人,帮忙逃脱。 里面有一个小片段,纳粹军官进入学校问:你们谁是犹太人,坐到后面去。校长等他们走后说:从现在开始,后排的是奖励位置。 希望和平永存!希望善良永存!

  《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观后感(四):二战时,他用8列火车挽救了669名犹太儿童的性命,将此秘密保守50年

  1938年12月,29岁的英国小伙子尼古拉斯·温顿正在为圣诞节做准备,收拾行李要去瑞士滑雪。这时候他接到了一通电话,这通电话改变了温顿及很多人的命运。

  电话是朋友布莱克打来的,说自己不能接待他了,因为要去捷克斯洛伐克帮助被纳粹迫害的那些人。这激起了温顿的好奇心,他也想看看捷克的情况到底怎样了。

  现在要说的是记录片《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讲述的“英国辛德勒”的真实故事。

  当时正值希特勒侵占捷克,捷克人民奋起反抗,他们需要自己的西方盟国支持,但是英国以及其它民主国家,不愿挑衅希特勒。

  英法首脑飞去慕尼黑,和法西斯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约定》,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张伯伦挥动着这张耻辱的条约说带来了一代人的和平,这个条约完全是牺牲了捷克国家主权与利益进行自保。

  英法两国抛弃了他们的同盟国。

  当危险迫近,苏台德地区的犹太人背井离乡,开始逃亡。他们唱着捷克国歌,“我家在哪里,我家在哪里…”。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仍然没人能够回答。

1,布拉格之行改变了温顿

  但是布拉格之行改变了他。

  苏台德地区的犹太人大量涌入布拉格,天寒地冻的布拉格一片愁云惨淡、支离破碎的景象。

  他们看到一张地图,上面标着希特勒的狼子野心计划,这个战争狂人不只要吞灭捷克,目标更在整个欧洲。他们比政府更了解将要发生什么。

  难民营的人听说有一位热心的英国人在这里,纷纷前来寻求帮助。温顿看着这些在希特勒黑名单上的人,他们无力自救。温顿无法拒绝,只能想办法看看能否将孩子先弄走。

  但是当时并没有这样的救援组织。温顿开始写信,他想把孩子们弄到美国、法国、巴基斯坦…但所有国家都说他们的边境关闭了。

  温顿写信给高层、给白宫、给罗斯福总统。但他收到的回信不是来自白宫,而是美国驻英国大使馆,信中告诉温顿“他们不允许此移民请求,因为超出了现有法律规定的人数。”

  温顿四处奔波寻求帮助,最先接纳的是他的祖国--英国。其他的国家都闭上了他们的眼睛、耳朵、心灵和大门。

  温顿并没有就此放手,他用自己的方式来行动。他与家长见面,收集孩子们的名单、照片、看看是否能把孩子弄到英国,逃脱魔掌。

2,救助行动是一场冒险之旅

  这也引起了德国人的注意,德国人怀疑温顿的企图不仅仅是把几个孩子弄出国。德国人为了接近温顿,用了间谍计中的美人计,安排一位美女与他偶遇。这位漂亮的女间谍自称叫凯瑟琳,是瑞典红十字会驻布拉格的代表。

  温顿被吸引了,但吸引他的不仅仅是美貌,更重要的是对方的身份。

  朋友警告温顿说凯瑟琳是间谍,但是温顿仍然与之交往,并说服凯瑟琳想办法把孩子们弄到瑞典。最后凯瑟琳被温顿的大义之举感动,真的把25个孩子弄出去,她也随之从温顿的生活中消失了。

  温顿伦敦交易所的老板打电话过来,让他回去上班。金钱至上的老板认为温顿在捷克的工作毫无意义、毫不重要。但温顿坚持留了下来。

  温顿游说德国人让小孩出境,请求英国政府接受孩子们。但是英国不允许小孩单独入境,要提供监护人,并且每个孩子要交50英磅担保金。温顿四处筹款并联系领养家庭,把自己的积蓄都拿了出来。

  随着纳粹占领布拉格,形势越来越严峻。捷克人每天出去上班都提心吊胆,生怕被德国人逮捕回不来。针对犹太人的迫害就要开始,白色恐怖如同雾霾笼罩全国。

  温顿奔波在布拉格和英国,在伦敦成立了难民委员会,其实就他和一位秘书,根本不是官方的组织机构,但是他们还是郑重其事地在寄出的信笺印上“英国难民委员会接收捷克斯洛伐克儿童分部”。

  犹太教堂被烧成灰烬,盖世太保把一些人带上卡车,那些被带走的人以后再没有出现过。人们陷入绝望,申请表格如雪片寄到伦敦,上面附着申请家庭情况,孩子们的照片。

  温顿把六到八名孩子照片贴到一起刊登到英国媒体上,寻找领养家庭,如果对方不在伦敦,他们就会找当地熟人去审查领养人的情况。

  随着形势越来越紧张,转移孩子们的进程需要加快。英国内部政府审核进度有点慢,一直告诉温顿不必紧张,战争根本不会打响。为此温顿不得不冒险伪造英国护照和旅行文件,如果被德国发现了那基本上没命了。

  纳粹百般阻挠不放列车走,“不能让你们走,除非给我们很多钱”。温顿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和纳粹高官秘密见面去贿赂他们。

  尽管面临各种困难,温顿也没萌生退意、取消行动。

  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有些事情一旦你开始做了,只有义无反顾继续下去。

3,救助因为战争不得不提前中止

  温顿共分8次列车救助669名犹太儿童逃离布拉格。火车从荷兰境内穿行而过驶向英国利物浦车站,把孩子们送往新生之地。

  从荷兰借道也是温顿与荷兰政府交涉的结果。战争年代,谁都不想惹上麻烦。

  这还远远不够,眼看着战争就要打响,时间紧迫,于是他们准备了更大规模的转移。第九次列车载着250位孩子准备出发,那是1939年9月1日,当天凌晨德军以闪电战入侵波兰,列车被迫改道,孩子们直接被送去了索比堡集中营的毒气室。

  多年后,温顿回忆起这件事,仍然后悔不已、老泪纵横,认为动作慢了,哪怕早一天就好了。

  那天,等待在菲利浦车站的温顿和250个家庭失望而归。

  那些无法离开的父母及孩子们,大多数未能活着走出集中营。有母亲写信给女儿,“我的孩子,很高兴你能去那儿,远离这片地狱,不必在此受罪…”

  纳粹把受害者赶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室,让大家唱歌,因为唱歌会更快地吸入毒气。当遇难者看到那些年轻的男孩女孩失去生命,一定意识到当时把孩子送走是明智之举。

  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温顿加入“英国皇家空军”,开始了和法西斯的正面交锋。如他后来所说,“战争前发生的事情都不重要,该做的都做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旦战争爆发,要做的就是保家卫国”。

  1958年5月8日,欧洲宣告胜利。很多流亡在外的犹太人回捷克寻找家人,基本上都杳无音讯,一切都徒劳无功。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亲人是怎么死的。

4,尘封的往事被发现

  温顿从来没有讲起过二战时自己的善举。50年后,记载当时行动的剪贴本被发现。它和温顿的故事在阁楼里与尘埃相伴几十年,1988年被他的太太克里特翻开,温顿才讲起这段往事。

  克里特把剪贴簿给了英国历史学家,伊丽莎白·麦克斯韦博士,麦克斯韦很受感动,给名单上的人写信,有250个人给她回了信。这引起了BBC员工埃丝特·兰森的兴趣,于是找到了一些当年的孩子。

  整整50年,这些人都不清楚是谁策划了救助行动,把自己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当时年幼的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当知道要和救命恩人见面时,他们满心愉悦。

  C邀请温顿上节目《这就是人生》随便聊聊往事,温顿坐在那里,并不清楚节目的具体内容。主持人讲完后,问,“现场有谁是温顿解救出来的,请站起来”。结果温顿周围的人全部站了起来。

  79岁的温顿看到当年的孩子大多已成老者,不禁泪染手巾。

5,英雄就是那些做出了不平凡之事的普通人

  记录片完成后,卡梅伦首相发起组织英国大屠杀纪念基金会,号召幸存者拍下视频作为证言传于后代。

  200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授予尼古拉斯·温顿爵位。

  2014年,捷克总统泽曼授予尼古拉斯·温顿捷克最高嘉奖--白狮勋章。

  而提起当年的善举,这位老人只说自己只提供了一点帮助而已,“我觉得那有点老调重谈了,我觉得历史过去就过去了,面向未来就得忘记过去”。“和战争本身比起来,这些根本不值一提”。“我们只救出了六百多人,但是在名单上,待救儿童多达六千人”。

  至今为止,温顿救下的孩子们的后代已经超过了六千人。

  2015年7月1日,这位世纪老人,“英国辛德勒”在梦中安静离世,享年106岁(1909---2015)。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葬礼上致词“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绅士,他让那么多的孩子重获新生。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伟大的一生和身上的人道主义光辉。”

  心理学家菲利浦·津巴多曾经给“英雄”下过定义,他认为英雄有很多种:突出成就者、利他者、无私奉献者等,还是一种就是那些做出不平凡之事的平凡人。而尼古拉斯·温顿爵士用他的行动阐述了寻常之人身上所闪耀的不寻常的可贵的人性光辉与精神。他是时代的英雄,他的壮举,让人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正义与希望。更让后来人去正视历史,吸取教训

  《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观后感(五):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发现绘本(ID:pickturebook)

  1988年,一位普通的老太太拿着一本厚厚的相册,游走在伦敦的文化人士之间,她试图向他们称述一个被尘封了50年的故事,这,引起了BBC的注意。

  克里特是温顿的太太,有一天,她在收拾家里的小阁楼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古老的箱子,上面满是灰尘。克里特好奇地打开箱子,发现里面是一个厚重的剪贴本,上面秘密麻麻记录着几百个孩子,姓甚名谁,父母在哪里,编号是什么,如何来到英国,最后又是被谁收养。

  在克里特的询问下,温顿才把自己埋藏了50年的秘密讲了出来。

  原来这群孩子,是他当时从纳粹通知下的捷克,争分夺秒抢救出来的犹太孩子。

  温顿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青年,在做这件事情以前,他几乎没有想过把拯救他人的生命当做自己的责任这种高大上的事情。事情发生的时候,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只有29岁的英国青年。

  1938年,他如同往常一样,策划着圣诞节的滑雪旅行。突然,他接到了一个来自布拉格的电话,电话那头是这次准备一起滑雪的朋友马丁。马丁说,很抱歉这一次不能招待温顿了,他准备动身前往捷克斯洛伐克,帮助那些被德国迫害的人民。

  温顿于是决定不去滑雪了,而是去捷克看看情况。

  如果你看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肯定记得特蕾莎负气跑回捷克的时候,纳粹占领的捷克,戒严的捷克,被恐怖笼罩的捷克。

  温顿去的时候,正是纳粹还没有入侵但是快要入侵的捷克,人心惶惶。

  他首先去了难民营。当时天已经很冷了,但是难民营的状况很不乐观,大家没有火烤,而且也经常吃不饱,还在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德国的军队就会打进来。

  那天,他睡得很晚,结果很早的时候,就被一群陌生人的敲门声吵醒了。原来,是一群犹太人。他们听说旅馆里面来了一个热心的英国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在希特勒的名单上,没有人能帮他们,但是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幸免于难。

  温顿看了看门外的人群,向他们点点头,招呼他们进来。“我至少可以帮帮他们的孩子。”

  于是他开始到处写信,给各种地方写,甚至直接是各国的高层。有一封信,是他直接写给美国白宫的罗斯福总统,可惜,这些地方没有向他打开大门。

  他一边给更多的西方的机构写信,一边开始收集想要离开捷克的孩子的名单。他让父母带着孩子的清晰照片过来,万一以后有机会,能够让领养的人或者机构直接进行挑选。

  但是在当时,温顿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有那样一个机会。

  温顿的行为在捷克当地的犹太人圈子里传了开来,每天都有犹太人带着他们的孩子来见他,希望能够抓住这最后一点希望。

  自然而然的,德国人的目光也投向了这里,他们怀疑,温顿除了把孩子送出国,还有其它的目的。

  在那个时候,想要搞清楚一个人真正在干什么的时候,人们喜欢用——间谍。

  于是一个美丽的姑娘从天而降到了温顿的身边,温顿被她的魅力吸引,他陷入了爱河。

  姑娘叫凯瑟琳,是瑞典红十字会的成员。有一天,凯瑟琳说她可以把一些孩子们弄到瑞典。

  那个时候,温顿的朋友们已经怀疑凯瑟琳是德国间谍,他们劝温顿不要相信这个女人的花言巧语。

  可是温顿相信了。

  最终,凯瑟琳将25名孩子成功弄到了瑞典,并且她也搭乘上了那班飞往瑞典的飞机。从此之后,她就消失在温顿的生活中了。

  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找到温顿,越来越多的照片来到他的手里。

  这时候,纳粹入侵捷克了。

  温顿的股票行的老板,命令他回到英国,“你为什么要呆在捷克斯洛伐克,去帮助那些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呢?”

  可是温顿拒绝了老板。

  他选择继续留在捷克,为剩下的孩子寻找安全出国的方法。

  皇天不负有心人,英国为他们打开了大门。

  但是温顿首先要为他们找到在英国暂时居住的家庭,帮助他们度过这一段特殊时期。

  温顿把孩子们的照片刊登在英国的各种报纸上,其中《图片邮报》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随着捷克里德军的人数越来越多,温顿能够感受到一触即发的战争,于是他将六到八个孩子的照片编排到一组,这样能够让领养人直接挑选,加速了寻找领养人的过程。

  然后,分别的那一天到了。

  其中有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女儿来了,她先把大女儿送上了火车,却迟迟不舍得送走小女儿。——这一走,可能真得,此生再无相见的机会了。

  呜——,火车慢慢地从站台往前开,此刻,这位年轻的母亲仿佛终于下定了决心,从窗户把小女儿递了进去。

  这一别,真的就是一生,她们再也没有找回自己的母亲。

  七十多年后,两位已经白发苍苍的女儿,回忆起那一刻的时候,都红了眼眶。

  那一列火车幸运地抵达了终点,大约有200至250个孩子走了下来,她们乘上船,去往伦敦。到了伦敦,需要负责每一个孩子到了正确的家庭,温顿让每一位领养人都签了名字。

  几个月后,温顿觉得最后的日子快到了,还有成千的孩子排在等待被运送出国的名单上,他更加努力地转运更多犹太孩子,到最后一次转运之前,他们一共成功地完成了8次,可是这远远不能够满足预计的数量。

  温顿原本计划在9月份进行一场最大规模的转移,运输250名孩子。可惜,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了,这250名孩子没能离开捷克。

  英国向德国正式宣战。作为一名英国人,温顿选择回国效力于他的国家,于是他参军,成为了一名空军飞行员。

  于是这一群生活在英国的犹太孩子,等啊等,终于战争结束了,他们终于有机会寻找自己的父母,可是绝大多数的父母,消失在那场战争里的集中营的毒气室里了。

  于是这群孩子又回到了英国,在这里生活。

  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很幸运。

  1988年之前,没人知道,原来他们被改变的命运,来自一个普通人——温顿。

  温顿的太太的克里特是手中拿着的相册,让英国历史学家伊丽莎白·麦克斯韦博士着迷,她给名单上每个人,600多人中,有250位给她回了信,表示他们真的很开心,终于知道了自己活下来的原因。这引起了BBC员工艾斯特·兰森的注意。

  于是在艾斯特的密谋下,温顿被“骗到”了一个节目的录制现场。

  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个节目是专门讲述他的故事。

  当主持人问到,这位叫维拉·戴蒙特,现在叫维拉·吉辛,今晚,她来到了这个节目的现场。

  镜头对准了温顿旁边的一位女士,她转向温顿,向他说,“你好。”

  温顿显然没有料到,然后他露出了很惊讶的表情。

  然而当主持人接着念下一个被救助者的名字时,温顿左边的一位女士,轻轻吻了他的面颊。

  接着,当主持人问,请问在场的观众,还有哪个是当年被温顿救助的人?

  人们一个接着一个站了起来,到最后,演播厅一半的人都站了起来!他们都幸免于战火,好好地活了下来。

  这个默默无闻地拯救了669位犹太儿童生命的男人,轻轻地擦了擦自己眼角的泪水。

  2015年7月1日,尼古拉斯·温顿,享年106岁。据报道,温顿离开地很安详,他是在女儿芭芭拉以及两个孙子的陪伴下,在睡梦中安详离开这个世界的。

  战争不能被遗忘,但是记录战争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作品是从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来表现战火,有的作品是从个人与国家去铭记历史,也有的作品,是表现的战火中的普通人。

  今天想推荐的,是这个:

  这是一本图像小说,就像温顿一样,阿兰也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个普通人。

  画风也是比较简洁克制,如果孩子在读五六年级,或许这是一个了解战争的窗口。

  杨德昌在电影《一一》中借胖子之口说,“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那么跟着阿兰走过战争的我,是不是要比其它的人,幸运地多经历过一生呢?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

  《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观后感(六):豆瓣9.6,这个男人救了669个孩子,却隐瞒了全世界50年

  二战前夕,伦敦的一个股票交易员途经捷克时,发现大批被纳粹扣留的犹太儿童。 他游说德国军方放过他们,并交给他运往英国。 最终他动用各种关系,用8列火车救出了669个孩子。 而孩子的父母,很多都未能活着走出集中营。 这个秘密,隐藏了半个世纪。 他的名字叫,尼古拉斯·温顿(Nicholas winton)。 有人把他的故事,比喻成英国版“辛德勒的名单”。

尼古拉斯·温顿 Nicholas winton

  纪录片《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请来尼古拉斯·温顿本人,以及被他救助的犹太儿童们,共同为我们讲述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

  Children Saved from the Nazis: The Story of Sir Nicholas Winton

  导演:Matej Minac 主演:Joe Schlesinger 上映日期:2016-01-28(英国) 片长:59分钟

  豆瓣评分9.6,超过80%的观众给出了五星。

  1988年,尼古拉斯·温顿的妻子在阁楼中无意间发现的一本剪贴本,上面记录了很多二战时期犹太儿童的档案资料。 这使她十分困惑,询问之下,温顿才告诉妻子这个他一直保守着的秘密……

  而那些二战中被解救的犹太儿童,一直都不知道当初是谁解救了他们,直到这本剪贴本被公之于众。

  年轻时的尼古拉斯·温顿是一位意气风发的股票经纪人,生活无忧的他爱好广泛,本可以过着平静悠闲的生活。 那么生活优渥的他,为何要冒险犯难去救这些与自己素昧平生的孩子呢?

  1938年,圣诞节前夕,温顿原打算去瑞士度假滑雪。 将要启程之时,他接到朋友马丁·布莱克的电话,布莱克是他此次滑雪之旅要拜访的朋友。 布莱克表示接待不了温顿了,因为他要去捷克斯洛伐克,帮助那些遭到德国迫害的人。 温顿出于好奇,也想前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由于德军的铁骑已经踏入了捷北部的苏台德地区,这里涌入了大量的难民。 当温顿来到难民营,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时值寒冬,很多难民被困在那儿。 他们无处可去,只能在帐篷里忍受饥饿和寒冷。

  尤其是孩子们,很多家庭希望把孩子送出国,但这几乎无法办到。 没有国家愿意收留这些难民,得罪德国。

  犹太人的处境每况愈下,各地反犹情绪高涨。

  而这一切,都源自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散步的种族仇恨。 让人们从小便仇恨一切他认为是外来的民族,尤其是犹太人、吉普赛人和斯拉夫人。

  当时的德国社会上,最响亮的声音就是希特勒的胡言乱语。 他利用在国内煽动起的仇恨,为战争做准备。

  英法两国的首脑飞到慕尼黑,跟希特勒做了一个耻辱的交易—— 把“凡是苏台德区日耳曼籍居民占50%以上的全部领土,都直接转让给德意志帝国”,史称“慕尼黑协议”。 当德国纳粹进入苏台德地区,这里的犹太人陷入绝境,很多人只能连夜逃命。

  温顿在难民营见到的一幕幕惨况,都让他于心不忍。 不少犹太人听说了这样一位热心的英国人,都前来他下榻的酒店寻求帮助。 他们希望温顿可以帮助孩子们逃离这里。

  温顿说:我信奉一句话——天无绝人之路。 There must be a way of doing it.

  于是他开始四处写信求助,写给自己的高层,甚至写给白宫,写给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 几周后,他收到美国驻英国大使馆的回信,信中说:“美国政府不允许此移民请求,因为那超出了现有法律规定的人数。”

  但温顿没有放弃,他和一些朋友开始统计孩子的名单和照片。 此举立刻引起了德国间谍的注意,他们怀疑温顿不仅仅是要带孩子出国。 他们甚至派出了一个美女间谍来接近温顿,女间谍凯斯丁自称是瑞典红十字会驻布拉格的代表。

  正在一筹莫展的温顿眼前一亮,他不仅被凯斯丁的美貌吸引,同时也想借助她的力量把部分孩子转移去瑞典。 于是,温顿不顾朋友的劝告,和女间谍凯斯丁开始交往。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凯斯丁被温顿的善良打动,真的帮温顿将25个孩子弄去了瑞典。 此后,她就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这段艳遇简直可以拍部电影了。 然而,需要转移的儿童数量超过2000人。 温顿在跟时间赛跑,还有那么多孩子该怎么办呢?

  就在这时,温顿接到老板催他回去工作的电话。 股票交易所的老板认为,温顿在布拉格做的事并不重。 他问道:“你为什么在布拉格帮助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呢?” 温顿回绝了他的老板,决定继续帮助转移儿童。

  战时环境虽然黑暗,但人性的光辉依然在各处闪耀着。 当德国占领了布拉格之后,经常有纳粹军官到学校去巡视,他们命令犹太儿童只能坐到教室最后排。 一次当他们走后,一位校长走进来说:“以后最后排是奖励位,只有最好的学生可以坐。” 今天幸存的犹太人回忆起那段往事,仍眼含泪花。 这名犹太儿童,后来成为了教师。

  温顿还是四处写信,寻找能接收孩子的国家。 然而只有他的祖国英国接收了这个请求,其他国家都将这些孩子拒之门外。 战争日益临近,温顿抓紧继续这项“义工”工作。 他在伦敦成立了“伦敦难民委员会接收捷克斯洛伐克儿童分部”,其实只有温顿和一个秘书。 他们一边统计需要转移的儿童,一边在英国寻找愿意收养儿童的家庭,照看孩子直到战时紧急状态结束。 此外还需要筹钱,一大笔钱。每个孩子需要50英镑的担保金。

  捷克斯洛伐克那边,德国人已经开始行动。 他们开始逮捕犹太人,焚毁犹太人的教堂。

  带有儿童照片的申请表格,不断从布拉格寄到温顿手中。 他将这些图片刊载在报纸上,寻找援助家庭。

  为了提高效率,温顿将6~8个孩子的照片为一组贴在一张卡片上,做成目录册,供前来收养儿童的家庭选择。 尽管看上去有点像做生意,但他细致的工作颇有成效。 如果有家庭要领养哪个小孩,温顿还会托人去审查这个家庭,看他们是否合适。

  被领养的孩子是幸运,但同时也是不幸的。 他们面临的是和父母家人的分离,这分离几乎是永别。

  为了能救更多的孩子,温顿坦言他什么招都使了。 甚至不惜制造假护照或旅行文件。

  等到了车站终于可以接孩子们 的时候,德国官兵却趁机敲诈,索要更多的钱,否则不放人。 坚定要救人的温顿,只好再去筹钱……

  最终,克服种种困难,经过火车和轮船的长途跋涉,第一批孩子终于抵达了英国伦敦。 接下来要将这200个孩子送到正确的领养家庭,需要认真核实,需要签收。 温顿说:这是一项丝毫不能马虎的工作。 在拥挤的车站进行这项工作,现场的混乱可想而知。

  在那么混乱的情况下,难免有疏漏。 一位老者回忆当时的情景,他和另外四个孩子等了很久都迟迟没人来认领。 几个男孩坐在行李箱上茫然失落,此时有一位出租车司机停下车,询问了他们的情况,立刻带他们去餐馆吃饭,并收留了他们。

  没想到的是,唯一站出来反对温顿的竟然是几个拉比 (Rabbi是犹太人中的一个特别阶层,指接受过正规犹太教育,有学问的学者。) 他们认为温顿将犹太儿童送给基督教家庭抚养是不妥当的。 然而克服千难万阻的温顿才不管拉比们怎么说,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救这些孩子的命。

  几个月后,温顿明白“最后的日子”临近了。 他更加努力工作,以获得许可转移更多孩子。 他们实施了8次转移犹太儿童的行动,而求助的孩子数以千计,这远远不够。

  后来他们安排了一次最大规模的转移,包括250个孩子。 遗憾的是,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这次转移不得不停止。

  而留在布拉格的犹太人,大部分被送进了集中营。 包括那些被转移儿童的亲人们,等待他们的是地狱般的虐待和死亡。 有些孩子收到家里寄来的信,信上说:我们很高兴你去了英国,远离这片地狱……

  温顿随后也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投入到与法西斯的战斗中。

  战争结束,很多孩子回到布拉格寻找亲人,但几乎是徒劳。 他们不知道父母的下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 现实太过残酷。

  战后,拯救了669条生命的尼古拉斯·温顿,默默保守着这个秘密,不再向人提起。 直到半个世纪后,那些蒙尘的剪贴本被发现…… 得知此事的BBC,连哄带骗邀请尼古拉斯·温顿上了电视节目《这就是人生》,并且安排当初被他解救的孩子们坐在他周围,温顿对此一无所知。

  主持人问:现场哪些人是被温顿解救的,请站起来。 全场起立,而这个默默拯救了669个孩子的男人也已泪流满面。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些,被他从捷克解救出来的犹太儿童。

  随着当年救援行动的曝光,温顿获得了英国政府的表扬。 英女王2003年授予温顿爵士爵位。

  英国的犹太教首席拉比Jonathan Sacks赞赏温顿是“道德勇气伟人”、“我们时代的英雄之一”。 温顿却说,他获得荣誉,只是因为他比其他人道主义工作者活得长些。 “看起来是了不起,但我做时不觉得了不起。有些人天生伟大,有的人做到伟大,有的人被赐予了伟大”,他谦认自己是第三种人。

  2015年7月1日,尼古拉斯·温顿去世,享年106岁。 据报道,温顿离开时很安详。 他是在女儿芭芭拉以及两个孙子的陪伴下,在睡梦中离开这个世界的。

  战时,在异国尽全力解救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 如果说有什么人和事可以被称之为伟大和无私,我想尼古拉斯·温顿的所作所为是名副其实的。 要完成这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凭借的不仅是一份善心,还有百折不挠的决心。 温顿说: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

  *本文作者:RAMA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