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刀手》观后感摘抄
《飞刀手》是一部由张彻执导,郑佩佩 / 罗烈 / 郑雷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飞刀手》精选点评:
●同样是装逼,为什么罗烈就能比王羽自带几分逼王气质呢?可能是因为罗烈比王羽多了几分桀骜不驯的痞子气吧。
●爱解救不了孤独,但可以让你好受点。 “这样的好汉子,我老头子跟他死在一块儿也值得。"
● 张彻真是很偏心,如果主演是姜大卫或者狄龙或者王羽,最后肯定肠穿肚烂惨死当场,罗烈就能活下来,不过这种游侠儿角色他演起来还真有些别扭
●不喜欢用强奸啊神马的这种去搭建剧情
●黑白片头太过瘾
●名门正派啰嗦事多
●第一次看的时候,这什么玩意儿。再看原来是1969年的。
●其实很好看。结局很好。当你厌倦就回来,我等你。罗烈很吊样子
●剧情上应该算《保镖》的前身,不过罗烈比姜大卫的下场要好很多。
●大概是保镖前身吧……还是觉得罗烈这种容易被人误会的角色很动人……张家班里长得最可爱的是午马~~
《飞刀手》观后感(一):4978:飞刀手
1.1969年的罗烈很年轻,充满了青春........后来不用化妆就是个坏人脸。
2.杨志卿的气场很强大,就是扔飞刀的样子不够酷,好歹也是飞刀高手,哪里就想普通人一样随随便便呢。 而且,和小李飞刀一样,刀扔完了人也完了。
3.片头的黑白片段和早期日本武侠片太像了
4.郑雷一出场的画面很是惊艳,活脱脱一个武松,可惜是个肌肉男,而且目测不过160CM,虽然当年和王羽罗烈一起出道,可是拘于形象,导致戏路很窄
《飞刀手》观后感(二):不同之前之后的张彻
这部电影不同张彻之前和之后的电影。
1、人物没有非正即邪的脸谱化处理,而是动了一些脑筋,比较注重心理刻画,和细节渲染,罗烈这个孤独浪子形象,心中没有相对明晰的是非观,正邪两边都想争取他,沉迷女色但心中又有正气,反派受难时他也搭以援手;
2、张彻其他作品刚烈火爆的男人戏里几乎见不到女人,本片粗中又细,难得的感情戏,增添了温柔恻隐的情怀,强化了人物宿命感,谁说江湖儿女没有情,我说江湖儿女情更深。鄭佩佩的存在绝对不是一个花瓶;
3、本片的故事相对是多重线索跟进,“意外”很多,不是扁平的为了打而打,故事戏剧性和人物结合比较紧密,结构不松散,两个飞刀手之间的对立又惺惺相惜的关系颇值得玩味。
《飞刀手》观后感(三):我觉得很有创意啊~
六七十年代邵氏武侠,英雄必死,而且必要死得壮烈,千刀不倒,还要盘肠再战。此片是个例外。
谁说大侠就一定是一脸正气的谦谦儒者?谁说大侠就一定不能有点儿花花心肠?
男人,最多也就是有色心没色胆,那种对女人视而不见的只有古代的和尚,也就是说现在的和尚也做不到这一点。
罗烈的大侠很真实啊。虽然有点儿浪荡,但是一股子正气,他分得清楚什么时候打趣,什么时候正经。而且侠本身由“游侠”而来,他们原就是门客,四处落脚,什么出身的都有,哪会个个都一脸严肃无七情六欲的?
反倒觉得看多了郑佩佩的戏,都有点重复太多的感觉,从大醉侠开始,角色没什么变化,都是女侠的样子,连念台词的感觉都不因角色的不同而显出不同来。反而罗烈这回给了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我也并不是多喜欢他。客观来说,这部戏张彻整个的基础就很好,很新。
《飞刀手》观后感(四):不过就是摸了女人的屁股
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在大侠们抱头鼠窜自顾不暇的时候,一个浪子屡屡帮忙,摸了一个女人的屁股那些正道人士便大摇其头,自己想摸手不够长怪谁呢。
电影演下去,自然浪子是假的,浪子一肚子苦水,浪子其实珍藏侠女的丝巾,浪子……嗯,侠客都死光了,又要浪子出手救人了,不过令人高兴的事情,所谓的侠客的确死光了。
这个电影比较细腻的地方是侠女真的是在照料浪子,所谓洗尽憔悴的是情人的眼泪吧,看郑佩佩给罗烈包扎一段颇有沈璧君与萧十一郎在山谷里的感觉,自然萧十一郎连罗烈都不如。
最后罗烈我想不会变成大侠吧,一把刀断寇之左手,一把刀断其右手,一把刀断其左膝盖,一把刀断其右膝盖,然后双刀剜心,坏人没有想到好人也会如此凶残吧,这个很过瘾。
罗烈在金燕子里被王羽压制得憋屈,这个里面舒展颇开,要比铁手里还有好,可惜还是好人,不久他就抢过谷峰,陈星的坏人交椅了,做坏人多好,干脆。
电影的结尾我总觉得不对头,突然就结束了,怀疑是dvd的问题。这样的侠女还是不要娶回家,一个晚上就够了啊,虽然电影里连一个晚上都没有,让李翰祥实拍多好。
张彻骨子里是多么悲情的一个人。
《飞刀手》观后感(五):一枪超人与一发子弹
我的标题就是说焦雷的。这位依仗飞刀绝技的家伙用其他武器时简直就是菜鸡一个,偏偏还只有四把飞刀,在电影中多次出现了飞刀用尽之后毫无还手之力的尴尬。我们可以辩称他的战术就是依靠一众喽啰在前面混战而他本人关键时刻狙杀首要敌人,听起来很合理?然而再回忆下谷峰扮演的角色在吃两把飞刀的间隙干掉了几个喽啰?焦雷在野外是不是还把周围人手都遣散了?为了私藏银子而处死手下?可见他既不珍惜人手也不重视战术。
诸如《生死门》《江湖奇兵》中的飞刀手可都是至少有六把飞刀的,狄龙版李探花更是有十二把刀,还不包括他可以投射其它武器。本片中杨青可以发射石弹而焦雷偏偏没有这种旁门技艺。可见离开了倪匡楚原以及小说作者,张彻对武侠的设定是相当不堪推敲的。但反过来也可以轻易结论——古龙发明的“孔雀翎”绝不可能让孔雀山庄以此吓退歹人,至少惯用喽啰乱战拖时间的邵氏武戏中,那些不管蛋用的杂兵真足够的不怕死或不知死,用几百条人命完全可以堆死机簧暗器。
至于整个武戏,这其实就是邵氏最早期彩色宽银幕武侠片的水平,所有主角都是挥剑乱砍,真正会武术套路武指们也只能扮成杂兵而没机会大显身手。我真不知道罗烈是练什么出身,反正在他抢衣服那场戏中他的动作是极慢极慢的。于是完全没有武功根基的午马井淼之流胡乱比划两下也不至于太跌份。但杨志卿丢飞刀的样子可就真拉夸了,你见过如此漫不经心以至于飞刀脱手不足三寸远就横着飞的手法吗,丢着玩也不至于如此吧。
我也不想太指责当年拙劣的武戏,因为到后来引入鹿峰江生郭追这些身手灵活的演员之后,武戏与文戏乃至整个剧情都是相当割裂的,以至于每每看到武戏,不管是主角大战还是喽啰战,都令我感到脑子被侵占到木然的程度,恨不得快点跳过却又没法控制手指去点击快进。后来只有看《西游记续集》我才有同感。邵氏尤其张彻对于武戏节奏的把控是相当失败的,所以我更愿意看传统剑戟片,那种一招决胜的战斗不管华丽与否,不会破坏剧情节奏,不会侵蚀观众的脑子。
说回本片,我看到了很多人吹捧罗烈这样带着邪气的侠客,但恕我作为男性还是觉得这相貌太猥琐了,以至于我不可能揣测一黄花大闺女怎么就因恩生爱。不过话说回来杨青怎么就看上于英这么丑的女人呢?
我毫不回避地表达我对郑佩佩的厌恶。长得可真丑啊,脸型长得跟脚底似的,而且老得快,本片69年的她已经显老,到《天下第一》已经老得没法看了。而且郑的演技真糟糕啊,动不动就怒目圆睁龇牙咧嘴,就是《 虎辫子 》海报中那样,而且这部电影中她的奔放表演简直比华夫人更显得无厘头。还好我没看过她的文艺片。
所以全片中最美的女性乃是片头横死野外的无名氏吧,连导演张彻都忍不住来回播放她的尸体,这真是很邪恶,再美的尸体也让我们前一秒刚刚看完凶杀,尤其是她根本无法反抗。所以当时她是害怕还是绝望还是释怀觉得反正一死索性躺下正面上吧。
为啥日完了会睡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