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慈怀君说
公元208年,曹操兵败赤壁,遭遇了出道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
这沉重的打击,不禁让他想起了一位故人,这个人便是有着“鬼才”之称的郭嘉,郭奉孝。
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诸葛不出。”
大家之所以会把这三个人联系起来,并编成顺口溜,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他们都是少年出道,比如他们都有经世大才,再比如他们的健康都撑不起自己的能力……
回顾郭嘉短暂的一生,让人感慨万千:人这一辈子,除了健康,都是浮云。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念念不忘朗诵
凡事都要有度
有道是,汝颍多奇士,三国时期的谋臣策士,有一半都出自颍川一带。
郭嘉亦是其中一员。
躬逢其声,耳濡目染,郭嘉少年时便饱读诗书,展露出非凡的智慧。
然而,越是才华横溢的人,就越是自信而清高,所以,郭嘉在交友方面显得十分挑剔。
他只结交英雄豪杰,不与庸俗之人接触,也正是如此,当时没几个人真正了解他的才华和抱负。
就连同乡荀彧也差点忘了有他这样一个“身怀奇才”的小老乡。
后来在同乡的推荐下,郭嘉来到了袁绍帐下。
“四世三公,名动天下。”
这是当时大多数人对袁绍的评语。然而,郭嘉并不在这大多数人之内。
初见袁绍,郭嘉便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性格缺点: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未知用人之机。
由此,他断定:袁绍并不是一个有前途的老板。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面试,因为面试的结果不是老板刷掉了应聘者,而是应聘者pass掉了老板。
要知道,在那时候,袁绍可是全天下风头最盛、实力最大的一方霸主,但郭嘉仍是瞧不上他,可见其心气之高、眼光之准。
既然排除了袁绍,那放眼天下,又有谁有资格成为郭嘉心中的boss呢?
这一年,郭嘉已经27岁了,也到了出去干一番事业的年纪了。
命运似乎有意要让郭嘉这匹千里马,遇到他心中期盼已久的伯乐。
正当郭嘉为前途感到迷茫时,荀彧的一封推荐信,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即使有理,也请让人三分
当郭嘉站在曹操面前时,不由得双眼一亮,这时他心中隐隐感觉到:眼前这个人,也许就是自己找寻已久的“真主明君”。
在一番热烈的交谈后,郭嘉离开了曹操的营帐,在走出大帐的那一刻,他激动地说出了四个字:“真吾主也!”
而就在他说出这四个字的同时,大帐中的曹操同样发出了一句感叹:“使我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至此,君臣二人一拍即合,一场勘定乱世的大戏也因此拉开了帷幕。
郭嘉刚投靠曹操不久,便迎来了第一次考验。
随着袁曹关系的不断恶化,中原的局势再一次变得复杂起来。
对于嚣张跋扈的袁绍,曹操心里早就十分不爽了,只是没有与他较量的实力与勇气罢了。
就在这时,郭嘉的进言,为曹操打足了气!
由于郭嘉曾与袁绍有过一段接触,加之本人一向看人奇准,所以他便将袁绍和曹操做了个对比,后世称之为“十败十胜论”。
这“十败十胜论”虽然是根据事实而发,但难免有过度吹嘘曹操之嫌。
曹操听了郭嘉的“彩虹屁”后,心里乐开了花,但表面上却谦虚说道:“哎呀,奉孝过誉了,我哪里承担得起呢?”
其实,无论是曹操还是郭嘉,他们心里都清楚得很:这“十败十胜论”不是什么奇谋妙策、战术方略,而是给己方阵营注入一剂强心剂。
果然,“十败十胜论”一经传出,立刻带动了整个曹军的士气,就连曹操本人恐怕都信以为真了。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学会察言观色
郭嘉不仅是一把搞宣传的好手,而且还是一个看人奇准的“预言帝”。
刘备被吕布偷袭了徐州,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前来投奔曹操。
这时,在曹操集团的内部展开了一场研讨会,会议的主题便是:刘备同志的去留问题。
有人提议杀掉刘备,以绝后患;有人提议收而用之,增强实力。
平心而论,这两种方案都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但却并非最佳方案。
刘备素有英雄大志,又怎会长期屈居于人下,想要收而用之,难度系数较大。
但若是杀了他,则会让天下人寒心:你看人家走投无路来投奔你,你居然痛下杀手,这以后谁还敢来投奔你啊?
郭嘉正是看穿了刘备,所以才含糊其辞地告诉曹操:对于刘备,不杀不放!
其实也就是控制或者说是软禁,只可惜此时的曹操把重心放在了袁绍与吕布身上,并没有把刘备当回事,以至于错失良机,白白放跑了一个劲敌。
能预测身边之事,那只能算是普通高手,能预测千里之外的事,才是绝顶高手。
很显然,郭嘉就是一个绝顶高手。
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正相持于官渡。这时,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传到了曹营:江东孙策,准备发兵偷袭曹操的大本营许都。
曹操得到消息后,不由得大吃一惊。孙策的本事他是知道的,而且这小子是个说干就干、谁都不怕的主儿。他真要是准备偷袭许昌,那曹操必定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在这人人自危的紧要关头,郭嘉却不慌不忙地对曹操说:“孙策那小子在江东杀了不少豪杰,难免不会遭人报复。而且他为人轻率大意,要对付他,恐怕一个刺客就绰绰有余了,主公何需担心?”
果不其然,孙策刚集结好队伍,尚未渡江,就被仇敌门下的刺客给暗杀了。
这或许有一些巧合的成分在内,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郭嘉具有强大且精准的预测能力。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人生切忌铤而走险
后世之人在提起诸葛亮的时候,都绕不开“谨慎”二字,以至于有这样一句话流传开来:诸葛一生唯谨慎。
而郭嘉正好与诸葛亮截然相反,他是半辈子都喜欢“铤而走险”。
官渡之战后,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和袁熙,逃往乌桓,以求东山再起。
曹操很是发愁,他想斩草除根,可又担心后方被荆州刘表偷袭。
这个时候,“郭大胆”再次挺身而出,帮曹操下定决心。
在郭嘉看来,刘表只不过是个“坐谈客”,怎么可能有胆量来捣乱呢?
什么叫“坐谈客”?说白了就是只会坐着吹牛,而缺少实际行动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有何可惧?
郭嘉的观点一针见血,让曹操下定决心,远征乌桓。
当曹军到达易城时,郭大胆觉得行军速度太慢了,于是他提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计策:扔掉所有辎重,每人带点干粮,轻兵速进,攻其不备。
稍微有一点兵法常识的人,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名言。对于一支军队来说,粮草辎重就是生命线。而现在,郭嘉就是要通过自断生命线,来取得战争的胜利。
疯狂,简直疯狂,但曹操却毫不怀疑地采纳了这个疯狂的想法。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幕:轻装简行的曹军,如神兵天降般突然出现在了单于庭前,乌桓兵猝不及防,大败而逃,连首领也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从此,“远征乌桓”一役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出奇制胜的经典战例。
然而,此次的大胜并没有给曹操带来欢喜,因为郭嘉在这次远征的途中病逝了。
这次远征的路况极端恶劣,沿途有长达二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就算是身体极佳的军士也病倒了一大片,更何况十多年来殚精竭虑、身心俱疲的郭嘉呢?
身体孱弱,水土不服,劳累过度,算尽人心的郭嘉,终于还是败给了健康。
先天底子薄弱,再加上后天不注意保养,郭嘉的早逝,似乎早已在情理之中。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健康是一个人行走的基础
从出道到病逝,短短11载,郭嘉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以闪耀夺目的光芒划过汉末暗红色的天际。
虽然灿烂,却也短暂;虽已不朽,终觉惋惜。
无论是才学还是谋略,他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人之身心正如蜡烛一般,每一次发光发热,都是一种消耗。
如果健康撑不起能力,那么,你所有的风光都将赔光。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pexels
*作者:不雨亦潇潇,说书的侠客,仗剑的书生,追剧小能手,永远“vip”。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因书明理,以慈怀道,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
每一种人生都有独特的意义
每一个故事都值得反复品味
长按下图识别
即可进入读书社群,免费听书
↓↓↓↓
大家好,我是兹心,最近很多读者说收不到慈怀读书会的推送,那是因为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时间线被打乱啦!
只要「星标」慈怀读书会,就可以快速在订阅号列表上方找到我们啦,欢迎评论、转发、在看,我们每天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