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锦集

2020-08-11 23:1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锦集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一本由林奕含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房思琪初恋乐园》读后感(一):愿下一世的她,里有光,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这是我有史以来最为痛苦的一次阅读。纸上的平静,带来的是纸外的波涛汹涌恶魔自己包装成了天使,便成为了挥之不去梦魇后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文学是最徒劳的,且是滑稽的徒劳。写这么多,我不拯救任何人,甚至不能拯救自己”但如果没有文学呢? 他以文学的名义,将自己的罪恶包装成了爱情样子,在少女的身上得到发泄病态满足。在那一瞬间,向往文学与情的少女,不再有着单纯的向往,剩下的只有血泪控诉悲剧。当时的少女在成长之后,却只能试着将自己隐藏在文学之下,试着从文学之中得到一丝丝的慰藉。 她的孤独,不是一个人的孤独,而是根本没有人的孤独。所有的隐喻,对于她而言,都是这世上最为危险存在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二):林奕含的“温良恭俭让”——《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书评时间:2020-07-25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林奕含的文笔有些许晦涩难懂,毕竟作为一个从高二就开始患有严重抑郁症女作家来说,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需要读者细细去品味每一个字的隐含之意。该书的“有色”程度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没想到一个90后女作家内心竟会有如此震慑人心的控诉,她的人生遭遇可想而知啊!

  该书出版后仅仅两个月,林奕含就在中上吊自杀,这本书也成为了林奕含的绝唱我们无法想象她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和磨难完这本书之后,在B站找到了她结婚时的演讲稿视频,听着林奕含饱含深情演说,内心不禁也酸涩起来,真的很心痛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房思琪”们。

  之前好像从未读过这种类型的小说,这种乱伦诱奸的题材真的很抨击人心,字里行间满满充斥着作者内心的呐喊。最近读的都是外国推理小说,行文措辞间少有不易理解的诸如修辞手法之类的东西。虽然刚刚阅读起来略感吃力,但是这本书真的很震撼我的心灵,让我充分了解到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书中提及到的“月球背面”的事情

  这本书也算对得起林奕含一生结晶了吧,如果她只是什么都没留下就匆匆离世的话,未免会太可惜了。愿林奕含在那个世界过得幸福快乐~我给五星~!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三):忍耐不是美德生气才是

  感谢文治图书。

  重读房思琪,心情依然是沉重的,最近两天总是半夜醒来,于是就打开灯读这本书。真想跑到房思琪十三岁教师节那天去告诉她:“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这句话她用了八年噩和生命才参透。

  那如果思琪反抗是不是就会避免这个不幸?不会的。

  饼干和男朋友坦白,男朋友嫌她脏和她分手;郭晓奇和爸妈坦白,爸妈的第一反应是“这样以后嫁不出去”然后指责女儿伦并为女儿的行为向师母道歉以女儿为耻,还有网上数不尽的辱骂……那些无处不在的异样眼光和排挤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可怕,亲人的忍气吞声和像受到屈辱似的抬不起头会让自己觉错真的在自己,可是正义却迟迟没有出现坏人还在高高挂起旗帜,最后变成:“xx被性侵了”而不是“xx被xx性侵了”。

  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不是由施暴者独立完成的,而是由整个社会协助施暴者完成,聪明的李国华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

  帮凶不仅是把女孩送到秘密公寓的班主任,不仅是那些同流合污的老师,还是那些缺席性教育的父母,我们耻于谈性的社会环境,那些所谓顺从隐忍的美德,局外人比刀还锋利的话语,还有我们作为幸存者的冷漠。

  伊纹,是好好长大后的房思琪模样,几近完美。但和一维的婚姻仍然不幸福,。她和思琪一样,同为文学癖的推助,同因美丽而错误,同样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缩影,家庭暴力已经是麻木不仁的锥心之痛。她爱他。但是一维经常喝酒,一喝酒就对她拳打脚踢,还把她腹中的孩子踢没了。还好伊纹最终离开了一维,遇到了真爱她的人。让我看到了希望,尽管这希望也是渺茫的。可见,足够勇敢,方可跨越。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四):《房思琪的初恋失乐园》

  七月十六日,看完书籍《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者林奕含。 猎奇而入,压抑而读,五味杂陈而出。 摘记: 那些几乎不认识她的男生,歪斜的字迹,幼稚的词汇,信纸上的小动物,说她是玫瑰,是熬夜的浓汤。站在追求者的求爱土风舞中间,她感觉小男生的求爱几乎是求情。她没有办法说出口:其实是我配不上你们。我是馊掉的柳丁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个灯火流丽的都市里明明存在却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需要的北极星。那些男生天真而蛮勇的喜欢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感情。除了她对老师的感情之外。 什么样的关系是正当的关系?在这个你看我我看你的社会里,所谓的正确不过就是与他人相似而已。 伊纹笑了,笑容里有一种极其天真的成分,那是一个在人间的统计学天然地取得全面胜利的人才有的笑容,一个没有受过伤的笑容。要喝咖啡或茶吗?啊,咖啡,咖啡太好了。伊纹笑眯了眼睛,睫毛像电影里玛丽安东尼的扇子。毛毛心头凉凉的,是屋外有冰雹的凉,而不是酒里有冰块的凉。那么美的笑容,如果不是永远被保护在玻璃雪花水晶球里,就是受伤。 伊纹继续说,所以啊,我喜欢比我先存在在这世界上的人事物,喜欢卡片胜过于email,喜欢相亲胜过于搭讪。毛毛接了下去:喜欢孟子胜过于庄子,喜欢Hello Kitty。成功逗你笑了,你笑得像我熬夜画设计稿以后看见的日出,那一刻我以为太阳只属于我。我年纪比你大,我比你先存在,那你可以喜欢我吗?毛毛低头铲咖啡豆,低头就看见伊纹有一根长头发落在玻璃台面上。一看心中就有一种酸楚。好想捡起来,把你的一部分从柜台的彼岸拿过来此岸。想把你的长头发放在床上,假装你造访过我的房间。造访过我。 懂得跟她一样多的人不是不多,但是能不卑不亢地说出来的人很少。 毛毛突然明白为什么觉得这人奇怪,也许世界对他太容易了,他又不像伊纹宁愿自己有罪恶感也不要轻慢别人,一维的毛病就是视一切为理所当然。(我不是一维,以前我很像伊纹) 再没几个礼拜就要大考,怡婷还是收到很多同学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大部分是书,也不好跟她们讲她早不看这些了,只是道谢。两个人走路回家的路上怡婷撒娇又赌气地对思琪说,礼物在家里。回家以后两个人交换了卡片和礼物,怡婷收到的是银书签,思琪收到的是喜欢的摄影师的摄影集。 怡婷在卡片上写道:“好像从小我们就没有跟对方说对不起的习惯,或者是没有说对不起的机会。很难开口,我只好在这里向你道歉。但是我也不是很确定自己对不起你什么。其实,我听见你夜哭比谁都难受,可是我不理解那哭的意思。有时候面对你,我觉得自己好小好小,我好像一个沿着休火山的火山口健行的观光客,而你就是火口,我眼睁睁看着深邃的火口,有一种想要跳下去,又想要它喷发的欲望。小时候我们夸夸谈着爱情与激情、至福、宝藏、天堂种种词汇的关系,谈得比任何一对恋人都来得热烈。而我们恋爱对象的原型就是老师。我不确定我嫉妒的是你,或是老师,或者都有。与你聊天写功课,我会发现你脸上长出新的表情,我所没有的表情,我心里总是想,那就是那边的痕迹。我会猜想,如果是我去那边,我会不会做得更好?每次你从那边回来,我在房间听你在隔壁哭,不知道为什么,我连你的痛苦也嫉妒。我觉得那边并不在他方,而是横亘在我们之间。如果不幸福,为什么要继续呢?希望你早点睡。希望你不要再喝酒。希望你不要酗咖啡。希望你坐在教室里听课。希望你多回我们的家。说‘为你好’太自以为是了,但是我总觉得你在往陌生的方向前进,我不确定是你丢下我,或其实是我丢下你。我还是如往常般爱你,只是我知道自己现在对你的爱是盲目的,是小时候的你支持着我对现在的你的爱。可是天知道我多么想了解你。十八岁是大日子,我唯一的愿望是你健健康康的,希望你也许愿自己健健康康的。很抱歉前几天说了那么重的话。我爱你,生日快乐。”(这一段有些长,的确没有分段。很长,很真诚,像是自我剖析,又是诚恳的话,掏心掏肺。) 一回家,她们也马上收到伊纹姊姊寄来的礼物和卡片。两个人的礼物一样,是个异常精致的鸟笼坠子,那工丽简直让人心痛。思琪马上浮现毛毛先生穿着蓝衣衫的样子。 伊纹姊姊的字跟她的人一样,美丽,坚强,勇敢。伊纹在给思琪的卡片上写了:“亲爱的亲爱的琪琪,十八岁生日快乐!虽然你们好远好远,但至少有一样好处,这几年的礼物都是用寄的,你就不能退还给我了。我十八岁的时候在干嘛呢?我小时候好像幻想过,一过了十八岁生日,我就不是聪明,而是有智慧。甚至还幻想过一夜长高。我十八岁的时候会整本地背一个人的圣经和围城,神曲和哈姆雷特,听起来很厉害,其实此外也没有别的了。十八岁的时候,我没有想像过自己现在的样子,我一直是个苟且、得过且过的人,总以为生活就像背辞典,一天背十页就一定可以背完。现在也是这样,今天削苹果,明天削梨子,再往后,就想不下去了。(笔记:那些年华都错付过往)跟你们每天一起念书的时光,是我这一生中最逼近理想未来的时刻。以前,我以为自己念完博士就考大学老师,在大学当助教,当讲师,当副教授,一路走上去,理所当然到可恶。后来你们就是我的整个课堂。我常常在想,我是不是无意中伤害了你们,尤其是你,琪琪。写实主义里,爱上一个人,因为他可爱,一个人死了,因为他该死,讨厌的角色作者就在阁楼放一把火让她摔死──但现实不是这样的,人生不是这样的。我从来都是从书上得知世界的惨痛,忏伤,而二手的坏情绪在现实生活中袭击我的时候,我来不及翻书写一篇论文回击它,我总是半个身体卡在书中间,不确定是要缩回里面,还是干脆挣脱出来。也许我长成了一个十八岁的自己会嫌恶的大人。但是你们还来得及,你们还有机会,而且你们比我有智慧。真的,你相信吗?你还来得及。我现在身体起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也许其实跟十八岁的可爱少女所感受到的生理变化是相似的,也许相似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有机会再详细跟你讲。我好喜欢你打电话给我,可是有时我又会害怕,我不敢问你你好吗,大概是我懦弱,我怕听见你跟我说你其实并不好,更怕你不要我担心遂说你好。高三的生活一定很辛苦,有时我还害怕你跟我讲电话浪费了你的时间。好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大大方方地问你,你好吗?也大大方方接纳你的答案。我想念我们念书的时光,想念到秘密基地喝咖啡的时光,如果把我想念你们时在脑子里造的句子陈列出来,那一定简直像一本调情圣经,哈。一维在旁边要我向你招手问好。最后,我想告诉你,无论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从小得像蜉蝣,到大得像黑洞的事情。你们生日了真好,我终于有借口可以好好写信给你们。生日快乐!希望你们都还喜欢生日礼物。p.s. 你们去买一整块蛋糕吃光光吧!你诚挚的,伊纹。” (这两段不同人写的书信是全书中又一个高潮,在我觉得有些平淡时又耳目一新) (看书过了三分之二,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行文风格。万事无所谓,过了生命前半程后面就是重复,事重复,人重复。但这本书写得不同,讨厌的人刻画的实在鲜明,看得我肠胃翻滚想呕吐) 伊纹听见思琪在啜泣,她在电话另一头,也可以看见思琪把手机拿远了小肩膀一耸一耸的样子。思琪说话了:“为什么这个世界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所谓教养就是受苦的人该闭嘴?为什么打人的人上电视上广告看板?姊姊,我好失望,但我不是对你失望,这个世界,或是生活,命运,或叫它神,或无论叫它什么,它好差劲,我现在读小说,如果读到赏善罚恶的好结局,我就会哭,我宁愿大家承认人间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讨厌人说经过痛苦才成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认有些痛苦是毁灭的,我讨厌大团圆的抒情传统,讨厌王子跟公主在一起,正面思考是多么媚俗!可是姊姊,你知道我更恨什么吗?我宁愿我是一个媚俗的人,我宁愿无知,也不想要看过世界的背面。”思琪哭得字跟字都连在一起,伊纹也可以看见她涕泪满脸,五官都连在一起。 后来怡婷在日记里读到这一段,思琪写了:“其实我第一次想到死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人生如衣物,如此容易被剥夺。” (林奕含是写作天才,她写书真的有天赋) 喜欢跟你去熟识的咖啡厅挑咖啡豆,老板把咖啡豆铲起来的时候,你把头发塞到耳后凑过去闻,用无限惊喜的脸跟我说,这个是蜂蜜,刚刚那个是坚果!这个是楚浮,刚刚那个是奇士劳斯基!我好想跟你说,有的,还有布纽尔,有高达。这个世界有的是喝起来公平又贸易得美丽的咖啡。我想替这个世界向你道歉,弥补你被抢走的六年。喜欢你逛夜市比观光客还新奇,汗水沾在你的脸上我都不觉得那是汗水,而是露珠。喜欢你蹲在地上研究扭蛋,长裙的裙摆扫在地上像一只酣睡的尾巴。喜欢你把六个十元硬币握到热汗涔涔还是没办法决定要扭哪一个,决定之后两个人打赌会扭出哪一个,输的人要请对方喝珍珠奶茶。喜欢你欠我上百杯的珍珠奶茶也从不说要还。只有老板跟我说你女朋友真漂亮的时候我的心才记得要痛一下。喜欢在家里你的侧脸被近视眼镜切得有一段凹下去,像小时候念书念到吸管为什么会在水里折断,一读就宁愿永远不知道,宁愿相信所有轻易被折断的事物,断层也可以轻易弥补。我看过你早起的眼屎,听过你冲马桶的声音,闻过你的汗巾,吃过你吃过的饭菜,知道你睡觉的时候旁边有一只小羊娃娃,但是我知道我什么也不是,我只是太爱你了。 毛毛先生拍了拍松沙发,以为是一道皱褶的阴影,原来是伊纹的长头发。轻轻地拈起来,可以在指头上绕十二圈。喜欢你用日文说“我回来了”。更喜欢你说“你回来了”。最喜欢的还是先在桌上摆好对称的刀叉杯盘碗筷,只要在这里成双就足够了。 不愿意承认世界上确实存在非人的痛苦,人在隐约明白的当下就会加以否认,否则人小小的和平就显得坏心了。在这个人人争著称自己为输家的年代,没有人要承认世界上有一群女孩才是真正的输家。那种小调的痛苦其实与幸福是一体两面:人人坐享小小的幸福,嘴里嚷着小小的痛苦──当赤裸裸的痛苦端到他面前,他的安乐遂显得丑陋,痛苦显得轻浮。 我是个任人云霄飞车的乐园。人乐云霄,而飞车不懂云霄之乐,更不懂人之乐。(书名来源么) 我很可以喜欢上他,只是来不及了。也并不真的喜欢那一类型的男生,只是缅怀我素未谋面的故乡。(我很可以喜欢上她,只是来不及了。也许我并不是真正地喜欢她,只是一直太孤单了)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 “我怕消费任何一个房思琪。我不愿伤害她们。不愿猎奇。不愿煽情。我每天写八个小时,写的过程中痛苦不堪,泪流满面。写完以后再看,最可怕的就是:我所写的、最可怕的事,竟然是真实发生过的事。而我能做的只有写。女孩子被伤害了。女孩子在读者读到这段对话的当下也正在被伤害。而恶人还高高挂在招牌上。我恨透了自己只会写字。” (我恨透书中林国华、菜良这种人间渣滓。 我佩服作者能写下这些。) (文学究竟是写实还是写虚,为什么有人把文学奉若神明却在它的眼皮底子下被奸污,看书时究竟要不要把自己代入进去感同身受?还是压抑自己保持冷静?哪种读书效果更好,哪种能让我汲取更多见识,让我更快成熟)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五):大人的乐园,孩子的地狱。

01

很少反反复复地重读一本书。除了诗经史记唐诗宋词。除了《红楼梦》与张爱玲。剩下的就是这本《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新版横封上写着,无论是感受力,还是运用语言的能力,毫不夸张地说,林奕含都是张爱玲以后最好的中文写作者。这是我见过的最公正诚实的横封。

偏爱好的文字,甚至有些偏执。文学是感受力和文字的集合。而感受又依赖文字。所以好的文学,一定要有好的文字。

前段时间看一本新书-《她们》。第一次读这个作者的文字。只读了几页就被里面浮夸的比喻弄的浑身不适。那些比喻横在书里,像在还算流利的演讲中突然打了一个悠长的饱嗝。突兀的声音和着食物在胃里发酵过的味道扑面而来。余音和余味久久不散。前面说的什么,早已忘了。别人的消化不良竟也让自己倒胃。

最重要的,即便可以忍受这种经过刻意训练的文字,也受不了那种经过刻意训练的“诚实”。一种附和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

这是我喜欢张爱玲的原因:审慎使用文字,从不把过大的意向和概念硬塞进小的行为和事件里。但写出来的每个感受都让人感同身受,写出的每段文字都可以触摸到肌理。她是“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

想起《红玫瑰与白玫瑰》里写佟振保与王娇蕊的见面。王娇蕊刚洗完澡,“溅了点肥皂沫子到振保手背上。他不肯擦掉它,由它自己干了,那一块皮肤上便有一种紧缩的感觉,像有张嘴轻轻吸着它似的。”

貌似在中国传统的文字中有这种以实写虚的传统。写实写的结实,反而写出了无尽的“意”。“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一个字都在写实。还有那首“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实实在在地写实,却写出了无法言说的“意”。

这也是我喜欢《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一个原因。

02

这是本用心血和经血写成的史诗。赤诚凄美。

房思琪在十三岁时被楼下的邻居李国华诱奸。李国华是一名语文老师,大房思琪三十七岁,有一妻一女,女儿仅比房思琪小两岁。这段“初恋”在小说里持续了五年。

这段故事也是小说的作者林奕含的真实经历。她在16岁时被自己的补习班老师强暴。之后身患抑郁,18岁、19岁、20岁曾经三次自杀,都因为发现及时被抢救了过来。

2017年4月27日,林奕含不堪抑郁症的折磨自缢身亡,年仅26岁,留下了这部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这本小说是一个跌入过万丈深渊的人,拼了命爬出来,为我们一点点解构深渊。诉说一次,便死一次。“人生如衣物,如此容易被剥夺”。

深渊不能久视,每次望向深渊,便有一只欲望之眼凝视回来。不寒而栗。

作者用自己的坠落,给我们一个一个回声。每次回声是一个“解离”的时刻。

“所谓的解离呢,以前的人会叫它精神分裂,现在有一个比较优雅的名字叫做思觉失调。但我更喜欢用柏拉图的一句话来叙述它,就是灵肉对立。”

这种“解离”会局部地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只是它是阶段的、片段的、循序的。不像林奕含和房思琪所经历的那样暴烈。

阅读时充满愤怒和心疼,却仍感觉有根神经在被撩拨。这也是一种解离。这样的解离,让人没有办法做个站在深渊边义愤填膺又义正严辞的人。只能聊聊那些回声。

03

◆思与言的解离。-“一个人说出情诗的时候。一个人说出情话的时候。他应该是言有所衷的。他是有“志”的,他是有“情”的。他应该是“思无邪”的。所以整个故事最让我痛苦的是,一个真正相信中文的人,它怎么可以背叛这个浩浩汤汤已经超过五千年的语境。”

这是林奕含在一次采访中,谈及这本小说时说的话。饱含着一个书写者对文字的温情与敬意。在这个故事里,在现实里,温情、敬意连同身体一起被撕裂。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所说”与“所想”的背叛,只是这样的背叛较为缓慢不易察觉。不似房思琪般剧烈。这是一个人在社会里浸淫的必然过程。甚至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潜在要求。或者是情商的体现。

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从身不由己开始的,而是从言不由衷开始的。

小说第一段便是从这种背离开始写起:“刘怡婷知道当小孩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人会认真看待她的话。她大可吹牛、食言,甚至说谎。也是大人反射性的自我保护,因为小孩最初说的往往是雪亮的真言,大人只好安慰自己:小孩懂什么。挫折之下,小孩从说实话的孩子进化为可以选择说实话的孩子,在话语的民主中,小孩才长成大人。”

在被用绳子绑住身体,“绑成螃蟹”以前,房思琪就已被李国华用孔子庄子、《长恨歌》《短歌行》绑住了思想。

“洛丽塔之岛,他问津问渡未果的神秘之岛。奶与蜜的国度,奶是她的胸乳,蜜是她的体液。趁她还在岛上的时候造访她,右手食指、中指呈人字,走进她的阴道。把她压在诺贝尔奖全集上,压到诺贝尔都为之震动。告诉她,她是他混沌中年一个莹白的希望,让她粉碎在话语里,中学男生还不懂的词汇之海里,让她在话语里感到长大,再让她的灵魂欺骗她的身体。”

父母教育孩子诚实。李国华布置的第一篇作文题目也是诚实。

成人世界的恐怖,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是对着五十岁的妻或十五岁的情人可以背同一首情诗,说同一段情话。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也说“修辞立其诚”。“诚”是评判“修辞”好坏的标准。“修辞”需要用“诚”收束起来。所谓油腻,是“诚”与“言””的剥离。是“话语本能地在美女面前膨胀,像阳具一样。”

我们难免进入一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可要回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状态,却不再容易。

毕加索说,他花了一辈子画才画的像个孩子。天皇看着熊谷守一的画问,画这幅画的孩子几岁。我们之所以对艺术家的荒诞不经、离经叛道有诸多包容。多半是把他们当个孩子。一个孩子有难得的赤忱。

房思琪对李国华这个语文老师的要求太高了。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

张爱玲说,世上的好人比真人多。会说好话的人比说真话的人多。

[这种解离带来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惯性审视”。清晰记得这种审视的成长路径。开始父母只是一个合在一起的概念。后来父母变成两个独立的个体,父母有别,男女有别。再后来,开始跟最亲密的亲情保持一种类如常人的距离。经常会意识到这种审视引起的不适感。可再也找不回那颗“赤子之心”。可恶的分别心。]

04

◆灵与肉的解离。-“大起胆子问他:“做的时候你最喜欢我什么?”他只回答了四个字:“娇喘微微。”思琪很惊诧。知道是《红楼梦》里形容黛玉初登场的句子。”

看到这句,瞬间想到《失明症漫记》里的情节:“她们最惧怕的倒不是遭受强暴,而是整整一个恐怖的夜晚那些人恬不知耻地狂欢作乐,十五个女人胡乱躺在床上或者地上,男人们从这个身上趴到那个身上,像猪一样喘气。最糟糕的是我会有快感,其中一个女人这样想。”

有那么多的性,都不是关于爱。

小说里写思琪和怡婷跟伊纹一起看张艺谋的《活着》。我又把原著翻出来读了一遍。还是不喜欢。命运弄人天地不仁,只不过是一个苍白的真理,一个毋庸置疑的前提。小说后面福贵的遭遇跟时代跟选择一点关系没有。有庆的死。凤霞的死。家珍的死。二喜的死。苦根的死。只是世事无常。毫无缘由,也无从选择。

整本《活着》,就像《圣经》中约伯故事的一段节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单曲循环。但终没有“降大任”。老天爷真是闲的蛋疼。薅羊毛专逮着一只羊薅。想来,“将降大任”,只是是世人一厢情愿的自慰。情不自禁的呻吟。看完不会感叹人生苦短。只是觉得人生苦,还好短点。(电影做了改动。有一种对时代进步的歌颂。)

“活着”就是“娇喘微微”。如福贵和那只叫福贵的牛。不抗拒,不配合,只是顺从。在命运的挤压中娇喘微微。

“房思琪的快乐是老师把她的身体压榨出高音的快乐。快乐是老师喜欢看她在床上浪她就浪的快乐。佛说非非想之天,而她在非非爱之天,她的快乐是一个不是不爱的天堂。”

“她不是不爱,当然也不是恨,也绝不是冷漠,她只是讨厌极了这一切。”

每次看到“娇喘微微”最是心疼。她数千次在这样的性爱里“娇喘微微”,灵魂每次都被挤压出身体。

思琪发疯之后,父母才懂得那句陈腔的意思:太阳照常升起,活人还是要活,日子还是要过。小说写,“她们从前不知道自己只是普通人。”真实却骇人。

钱一维把伊纹家暴到流产,差点死掉。又回来找伊纹。伊纹对他说:离开你的这段时间,我渐渐发现自己对生命其实是很贪婪的。我什么都可以忍耐,但是一想到你曾经可能把我杀掉,我就真的没办法忍耐下去了。什么事都有点余地,但生死是很决绝的。

05

◆自我与他我的解离。-“她后来才了解,说婚礼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意思不但是女人里外的美要开始下坡,而且暗示女人要自动自发地把所有的吸引力收到潘多拉的盒子里。”

小说中的这段文字,也完整地出现在林奕含的婚礼致辞里。

阿城写,“贞,好像是要求妻子忠于死去的丈夫,其实男人对现实中的肉欲生活的持久独占的哀求。”

经常听到“找个适合结婚的人结婚”这样的说法。细思极恐。即便是现代,婚姻也不是都是量体裁衣,而是先打好一副刑具,然后找个人塞进来。

找适合结婚的人。听上去像把婚姻当成个一劳永逸的买卖。一旦成交。便可长久占有。不必再时时保持自己在同性中的竞争力。即使在外面输掉内裤,依然可以保底。烧完青春,换一个老伴。挥霍完年华,找个人买单。

我们就像一个核桃。特立独行的,经常被生活的窄门挤的稀碎。需要配对的,又要以另一个核桃的大小形态为标准遴选。然后被生活放在手里把玩盘弄。盘的圆圆润润的,油油腻腻的。一切都油光蹭亮的。但总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有种冲动,想砸开看看,这油光蹭亮的壳下到底包裹着什么。

思琪说,“我早已不是我自己了,那是我对自己的乡愁。”又想起那句“儿童相见不相识”,哪是儿童不相识,是诗人自己不认识自己。儿童才是他的乡愁。“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失笑,这自问,如此荒凉。

看那些文学和影视作品,每一部都是一本厚厚的婚姻劝退手册。

其实爱情也难免这样。一旦付出便会有期待。一旦有期待就患得患失,一旦被期待就束手束脚。

情侣之间会说,我接纳你不完美的过去。这不是废话么。我用你来接纳。不应该是接纳彼此不完美的未来吗。

觉得应该像爱一条狗一样爱一个人。看它拆家,看它乱叫。可还是爱它。并不非要期待什么。爱有时是对自己的成全。没必要还没进入婚姻,就把爱的人盘成自己想要的形状。这样的定制服务在婚姻介绍所。不该在爱情里。

婚姻终究是另外一回事。不管我们怎么吐槽。它都有社会功能性需求在里面。进入婚姻前首要考虑的,不是会获得什么。而是想清楚,愿意为这段婚姻舍弃什么。不要等到砸开核桃,发现里面竟是如此干瘪,才悔不当初。

当然有好的婚姻。每次翻看《我们仨》都很感动。钱锺书说杨绛是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可她身为女性,却被称为先生。他们是多么明净通透的人啊。别忘了,钱锺书唯一的一本小说,叫《围城》。

06

能懂房思琪的疯。她本以为,所有说出口的话语,都是源自内心的真诚。所有的性都是关于爱。所有人都可以自由成长为想要成为的人。可是这些美好的“以为”,连同肉体,被粗暴的撕裂。只在一瞬间。

我原本也是这么以为。说不上是幸还是不幸。这些“以为”在成长中慢慢被降解。成为社会土壤的一部分。成为思想土壤的一部分。成为土壤。成为自己。然后培育别人。

这其实不只是一个有妻有女的语文老师对一个未成年少女的强暴。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语境对一颗至真至诚的心灵的强暴。我们的“幸运”是,可以被这种话语体系慢慢同化,有机会“温柔地”走入那个“良夜”。顺其自然地说谎。顺理成章地性交。然后心安理得地忘掉自己。希望这只是成长的过程,而不是成长的终点。

文学本不必承担教化的功能。但愿这是一个存在在文学里的好故事。这样,不管多么残忍和荒谬,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一想到李国华是房思琪的邻居,就想起“孟母三迁”的故事。之前总觉得孟子他妈大概是最早的职业歧视者。在现代社会的语境里,如果这个典故,这个成语,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那么,它不是用来警示我们警惕邻居。而是提醒我们,自己就是别人的邻居。提醒我们,努力做个独立明净的人,窗明几净地生活。

以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