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梦中人》经典影评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梦中人》经典影评1000字

2020-08-12 19: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梦中人》经典影评1000字

  《中人》是一部由马可·贝洛基奥执导,瓦莱里奥·马斯坦德雷亚 / 贝热尼丝·贝乔 / 法布里齐奥·吉福尼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梦中人》影评(一):有搖滾黑膠

  馬可貝洛奇歐少數溫情的電影

  驚喜的是莫西蒙國中(或高中)到同學中, 有真空

  翻開的黑膠唱片第一張是 Deep Purple <Machine Head>,

  再來是King Crimson <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

  然後是 Rolling Stones <Sticky Fingers>, 原版的, 牛仔褲拉鍊還可上下拉. 是的, 我們哈這張哈很久了

  隱隱若現的是King Crimson <Lark's Tongues in Aspic>

  吸血鬼黑白電影是穆瑙的那版?

  《梦中人》影评(二):母与子

  电影里有三个意象耶稣贝尔芬格与都灵足球队们是忏悔之地,它们是独裁指引,它们是——母亲

  有时我憎恶一种对女人想象容器式的、柔软的,圣洁之光永照男人儿子犯下的罪恶

  然而电影中的母亲与恶魔只有一步之遥。她在恐怖片时发出意味不明的笑,她自杀,她躺在床上微微开双腿,捉挠青春期儿子的胳肢窝。甚至,她在纸盒里多呆一秒,就会成为贝尔芬格。

  意大利人悬崖勒马,只用摇晃的腰肢处子背叛点到为止

  影片中还有几个儿子。一个拒绝母亲的死(主人公),一个渴望母亲的死(写者),一个无视母亲的死(游戏机男孩),一个赞美母亲的死(主席)。

  所以,儿子与母亲,然不是“快去拥抱吧”这样的心灵鸡汤口号能够概括关系。想起姜文在访谈中提及的关于《太阳照常升起》的创作想法,同样是拒绝一个样板化的“母亲”。但我的感觉是姜文不大懂女人,而意大利人是真情种

  《梦中人》影评(三):Regret nothing in matters of love and a lot of love...

  缓慢开篇平淡发展,几次看困;读信的高潮眼泪猝不及防。最后真相早已不出预料。即便如此,也请依然笃信母之深博,珍惜亲子羁绊

  重病的母亲死于自杀,幼子迄今无法释怀。假使深爱之夫至亲之子要求病重的妻母隐忍苟活,又算不算得自私

  动物皆知自保,却有母鹿舍身狮口;人性本伟大,但上帝岂又不准人自私犯错了?

  逝者往矣。

  句号

  接不接受?释不释怀?

  问号

  不接受如何?不释怀又如何?

  其实是个伪问题

  句号。

  凡事有始即有终,茫茫宇宙如此,短短人生如此,深深感情也如此。

  Massimo也好,Simone也好,谁又不是mona罢了?

  得不到的总是期待失去了的总是怀念

  在眼角的难免嫌弃,在嘴边的难免抱怨

  活在当下敝帚自珍吧,

  互相伤害相亲相爱吧。

  人生岂能没有遗憾

  惟愿此恨绵绵终无绝期

  唯有爱与深爱不可辜负

  《梦中人》影评(四):逃避虽然可耻但却有用

  意大利语和法语很相似呢,但是语速快起来完全听不清。不像日语,一个音一个音一板一眼的。电影也是一样。日影基本上简单流畅,而欧洲电影叙事风格经常是几条线一起来,回忆与现实穿插得让人迷惑。

  本片中男主童年生活与现实交替展现着,让人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的回忆,哪些只是他的想象。

  这个失去母亲的小男孩,中的创伤始终未曾痊愈过。即便已经长大成人,额头上的皱纹比父亲还多,依然经常在剥那道疤。

  其实,他应该早就猜到了母亲真正的死因。但是承认真相就代表着幻想破灭。一路走来,他都逃避着,用各种方式。宗教、爱情、直面战争之创,这些都无法真正帮助他解脱。所以,只有逃避。因为只有在梦中,才能反复感受到妈妈的温柔。

  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有的问题本来就无法解决。就如同那部日剧里所说“逃避虽可耻但是有用”,“在众多的道路中,有时能选择我们喜欢的道路,有时候不能。路上充满了艰辛,却也一定充满了甜蜜与温馨。虽然有时候也会逃避,但是我们会深呼吸,寻找其他的道路,然后再回来。”

  生活总要继续下去。痛苦难忍时,就逃吧,直到可以继续前行。

  《梦中人》影评(五):又一次,又一次

  又一次,又一次

  —— 关于贝洛奇奥和《梦中人》 "导演双周"主阵地Espase Miramar对面的蓝色大旗总是会被海风吹得鼓鼓作响,联想起"导演双周"已经和官方单元对垒了近半个世纪,不禁感到一股凛冽的悲壮。 然而本届"导演双周"的开幕片《梦中人》当天在"金马车"颁奖之后的放映,在开场之前就陷入一片焦灼,导演工会的发言人带着一名英语翻译,在给芬兰导演阿基库里斯马基颁发"金马车奖"之后,霸住话筒,大讲影视工作者失业问题,直到惹得观众反感不已,喝起倒彩"跟我们没关系!""歇会儿吧!"——不过身经百战的他面无惧色,对着众人又慷慨激昂了一番,也不等英语翻译,言毕扔下话筒忿忿离场,反倒让观众心情十分复杂。影片就在这样微妙氛围里开启了。 这位年近八旬的意大利国宝级导演贝罗奇奥的新作呈现出散文体的面貌;影片由作家Massimo Gramellini的自传改编,讲述了的Massimo在一生中由于幼年母亲无故离世经历的心理纠葛,以及这些纠葛投射到人生轨迹上的种种形态。有趣的是,影片的选题不难让人联想到他2002年的作品《我母亲的微笑》,两者都是将母亲这一形象推至近乎神灵的位置。 影片的色彩浓郁,时而温暖时而冰冷,人物眼神的高光部分动情无比,让人感叹意大利电影饱含热泪如初;曾经作为左翼电影运动的一员,现今仍是无神论者的贝罗奇奥在影片中仍然难以掩饰强烈的虚无气质;他总是朝向宇宙,并数次在感染力较强的场景使用“星空”这个意象。 但实际上,对于母亲死因真相的不断的暗示和揭示,以及追求明确答案的故事方向,与整体上月球漫步式的叙事是相左的——小Massimo在窗口扔下拿破仑像,电视节目上的自杀场景,女恋人的高台跳水,都是在将和母亲死亡相关的种种意象不断转换。萨拉热窝守着母亲尸体打游戏的战争孤儿,对母亲抵触半辈子的报纸读者,在这一切明确无疑地通向答案时,应该果断放弃真相追逐或许更为理智。 不过这也许有时贝洛奇奥的另一矛盾之处,作为不可知论者,他又认为一切是需要结束的,而他又无法接受一个模棱两可的结束,只能在最后一刻坠入现实(许多前作也一样)。 一个老人对于母性的追忆,对于生命秘密的探寻,尽管呢喃散漫,而且絮絮叨叨,但终究是动人的。"导演双周"将其定位开幕片,除了作品本身的量级,实际上更是在对这位饱含深情的老导演致以崇高敬意——因为已然76岁的他又拍出了一部同前作完全不同的作品。 实际上在2015年,人们在心里就已经默认广受褒扬的《吾血之血》为贝罗奇奥的封镜之作;而且早在2011年,他就已经获得了威尼斯奖颁发的“荣誉金狮”——但千万不要怀疑一位老人的激情——表达的激情,拥抱的激情,搏斗的激情,磨练技艺的激情甚至犯下错误的激情。 用什么来开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饱含力量地将拳头挥下去;毕竟在遍地封神的六十年代,谁又能想到一个满嘴絮叨着哲学名词,用自己家人当演员拍电影的意大利瘦弱男孩还能在半个世纪后的戛纳获得10分钟的满堂喝彩呢? 2016.5.12 Cannes

  《梦中人》影评(六):母爱与仇恨

  母爱与仇恨

  《梦中人》(Fai beisogni 2016)是部耐人寻味的电影。“爱”与“恨”、“情”与“仇”这类主题经常会在文艺作品有所呈现,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无论如何被演绎,我们似乎都很难有太多新鲜感,只是故事不同罢了。本片虽未完全摆脱爱恨之范畴,但它却让故事发生在一对母子之间,而且是围绕着儿子对亡母由爱到恨的情感变化展开的,这究竟是什么回事呢?

  “维护”母爱是为了“爱”吗?男主马西莫在9岁时,其母被癌症的病情吓倒跳楼自杀,但这一真相被所有亲友隐瞒,代之告诉小马西莫的是,母亲因心脏病突发而离世。显然,大家都在维护“母爱”,主要目的是不想让小马西莫感到自己是被母亲“抛弃”的。维护幼小心灵不受伤害这是一种爱,但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种“爱”也变成了一种“害”。因为大家本以为等小马西莫长大了,他自然会明了这一切并接受真相的,然而,即便真相很容易追寻,他也一直就是没有闹明真相,这或许有他自身的原因:他更愿意相信母亲是病死的而不是寻死的;当然更多的原因还是他父亲也不愿意面对这一真相,因为在他大概上中学了的时候,他有一次就母亲的死因正儿八经地追问过父亲一次,但我们从他父亲当年那个雪夜不是伤心欲绝而是气急败坏的表情看,他父亲应当对他母亲的死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他父亲仍然隐瞒了真相,仍然诱导他相信母亲对他的爱,对家庭的爱。正因为如此,他一直活在“母爱”当中,甚至母亲喜欢的一个恐怖片角色都成了他日后生活的精神支柱;他一辈子没有摆脱悲伤,但糟糕的是他因此无法再去爱别人,他失去了“爱”的能力。

  更糟糕的是,因失去爱的能力,他虽活了大半辈子,但也没有活出个人样,就像和他同车的女孩所说的,他只敢“躲在角落里”,甚至“不敢冒险说些愚蠢的话”,他事实上成了个loser,或者说他一直在享受着自己的“沉沦”。他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也希望改变,所以,当有个总裁希望见他时,他非常乐意地就去了,拿他自己的话说,他虽然没有野心,但他仍有“远大的抱负”。然而,正当他有望成为这个有钱人的传记作者时,这个有钱人却饮弹自尽了,他甚至没利用好这个事件写一篇像样的报道(片中展示的那份报道的作者好像不是他吧?),连报纸主编都认为这是他难得的机会。这位有钱人虽然跟他仅聊了数句,但丢给了他一个悖论:失去母亲的孤儿为何到如今没有任何成就?因为在他看来,幸福的人一生往往不会有什么成就,因为缺乏适量的仇恨。有钱人讲这话的言外之意是:他要么事业有成,要么幸福,但两者都不占的情况,只能说他从事了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当一名足球记者。有钱人对他的人生把脉应当给了他极大的触动,他选择去做一名战地记者。他虽体会了危险生活,但他仍然对什么事情都缺乏热情,即便在有女性愿意跟他亲近时。显然,失去爱的能力并不能靠改变生活的方式方法而得拯救。

  战地记者的那段经历似乎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仇恨可压制人的恐惧和忧伤。那个在母亲尸体旁还能继续玩游戏机的小男孩,他为何能够那么淡定?马西莫和他同事伪造现场抓拍小男孩的镜头,只是想表明战争的残酷和不人道吗?我想不尽然,战争还能扭曲人性。我不相信小男孩对母亲的死亡真的能够无动于衷,但如果想继续生存,他必须表明自己并不是危险源,那么像傻瓜一样的呆着便是最好的展示,这或许是母亲早已教导过的,亦或是苦难教会他的。我相信小男孩的这种态度是在聚积更大的仇恨,而仇恨是能够让人暂时忘却恐惧和忧伤的。在仇恨面前,丧母之痛、对战争的恐惧真的是其次了。或许有人会说,这是成人才有的心理,但我觉得,苦难中的孩子会比他的同龄人懂得更多。

  马西莫作出了上述人生选择,是想摆脱丧失母爱的恐惧和忧伤,但他未能如愿,显然他缺少一点仇恨。事实上,他也一直在维护母爱,不想背叛母爱,甚至年近半百他也仍想捍卫母爱的尊严。幼小的他向照顾他的女佣寻求母爱被拒后,他从此就不想再背叛母爱了;他向同学谎称母亲仍在,只是搬去纽约了,他这种维护母爱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维护某种自尊;当那个有钱人问他是否是孤儿时,他立即抱臂于胸,一副决不让人怀疑他有母爱架势。如此,他幼时无法摆脱恐惧,长大亦无法摆脱忧伤,那他又是如何在母爱中找到点仇恨呢?这还得从他追寻母亲死亡真相开始。他整理母亲遗物时,心脏突然出毛病,喘不过气来,他以为是母亲的遗传,那位女医生告诉他乳腺癌与心脏病并无关联,他开始意识到亲友可能对他隐瞒了母亲死亡的真相。他利用他幼年丧母的经历帮助他报社同事回复一位读者来信,结果让他在读者群中大出风头,却遭到报社同事的不屑,甚至被攻击为“卖弄悲伤,博取同情”,对此他虽想不通但也不相信这是因为同事的妒忌。就在他烦恼之际,女医生向他发出了爱的邀约。本来他对这位女医生就有好感,因为她是帮他撼动骗局的第一人,但不放下母爱他是无法顺当地接受另一份感情的。于是,他想处理掉母亲的遗物。然而,在整理遗物的过程中,他回忆起那个雪夜、母亲离世后父亲的态度、母亲不让他看女人跳楼的电视镜头,他认定母亲是自杀身亡的,但他需要确证。于是,他深夜叫来教母,教母拿旧时的报纸便证明了一切。因此,他理解同事为何讥讽他了,他终于对母亲的行为表达了愤怒,甚至很仇恨地说出“白费了那么多眼泪”这样绝情的话,当然,他更多地是认识到自己的愚蠢,因为真相就近在咫尺,是他自己不想去追寻,其实他一直都更愿意相信那个谎言。但无论如何,他从真相中找到了点仇恨,这足以让他可以“放下”母亲去接受另一个女人了。(文/石板栽花 2017年3月28日星期二)

  《梦中人》影评(七):或许这是一部纪念都灵足球队的电影

  空难背景(都灵神之队)

  那是一支被称为“都灵神之队”的球队,上世纪的40年代是都灵红色“公牛王朝”统治意甲的时代,如果你不知道这段历史,你就不会明白奔腾的公牛是何等气壮山河!从42年开始连续5次夺得意甲联赛冠军(43、44因二战意甲停办),整个意甲历史上最绚丽的一支进攻队伍,1946-47赛季,他们狂进104球,以超过第二名尤文图斯10分的优势登顶,而除了尤文图斯(进83球)和AC米兰(75球),那个赛季意甲球队再没哪支队伍进球数能达到60个,整个亚平宁无人可以抵抗“红色公牛”的铁蹄。马佐拉成为都灵队的核心与领袖,他以29粒进球荣膺联赛最佳射手。1947-48赛季的都灵不仅是都灵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更是足球历史上最强大的球队之一。以更猛烈的进球风暴席卷了亚平宁,125粒进球摧毁了几乎所有对手的城门,比进球第二多的球队多了49球之多。125粒联赛进球也是意甲历史上进球最多的球队,整个意甲历史上只有四个赛季领头羊进球超过100个,都灵占了两次,其余两次是49年的尤文和50年的米兰。1949年2月27日4比1葡萄牙,1949年3月27日3比1西班牙,在这2场比赛的意大利国家队首发11名球员里,有10人来自都灵,由此可见,都灵球员在当时意大利足坛的地位。

  空难事故

  1949年5月4日,当都灵队在葡萄牙打完与本菲卡队的拉丁杯比赛回国时,飞机撞上了都灵机场附近的苏佩加山,发生了震惊世界足坛的“苏佩加空难”。当天,都灵足球队乘坐一架国产菲亚特212客机返航,原定于下午17:00在都灵机场降落,可当飞机临近都灵时,突降雷雨,飞行员多次尝试着陆均告失败,飞机盘旋在2500米的上空。17:02分,机场塔台向飞机发出紧急呼叫:“云层密集,雨势很大,能见度很低,低空500米处有云层,你正处于雷区中心,请注意。”17:03分,飞行员回答:“收到,好的,非常感谢你。”这是关于“公牛王朝”留给人世间的最后一段留言。1分钟后,飞行员再次试图着陆,当他刚刚避开一团云雾时,却发觉出现在眼前的是都灵市郊海拔670米的苏佩加山,来不及避让,飞机一头撞在苏佩加山上的一座教堂,18名球员,2位教练,2位俱乐部官员,1名队医,3名记者以及5名机组人员,全机共31人全部遇难。

  空难的巨大影响

  1、对意大利战绩的影响:这次空难对意大利的影响和对都灵队的一样大,因为意大利国家队当时的首发11人中有10来自都灵队, 几乎就是同一支球队。失去了整整一代青年才俊的意大利队开始了漫长的黑暗时代,在50年至66年的5届世界杯中,有4次小组出局,还有1次预选赛未能出线,这也是意大利唯一一次未能打入决赛圈。直到1966年意大利队0:1负于朝鲜,制造出世界杯上最大的冷门之后,意大利队才从噩梦中苏醒,在小马佐拉、法切蒂、里维拉等人的带领下68年拿下欧洲杯、70年打进世界杯决赛,才算重回世界强队行列。当然这十几年的黑暗时代意大利也有频繁换帅(十几年换了不止十几次)、联赛过于依赖外援等问题,但毫无疑问空难造成的人才断层是意大利长期低迷的最主要原因。

  2、对意大利风格的决定性影响:这次人才断层一定意义上对意大利更为深远的影响是球队风格的彻底改变,意大利从进攻型球队彻底转变为防守型球队。别不信,意大利早期是彻底的进攻型球队,1950年之前的两届世界杯9场共打进23球,场均2.6球(德国、巴西世界杯场均只有2.1球);1950年之后场均就只有1.5球了。当时意大利的前场人才全都集中在都灵队,联赛中的其他强队进攻方面基本都靠外援,如米兰的瑞典三剑客、尤文的丹麦三人组,空难发生后意大利进攻型人才的缺乏,导致球队风格无奈只能保守,经过了漫长的挣扎和转型,终于在法切蒂在国际米兰首先试验出链式防守 并移植到意大利国家队后,最终提升了战绩也确立了意大利的防守风格。

  3、对世界足球格局的可能影响:老一辈意大利人总有一个深深的怨念:如果没有那次空难,如果50年、54年出征世界杯的是那支令全欧洲胆寒的全“公牛王朝”班底意大利队,第一个拿到三次世界杯得以永久保留雷米特杯的国家或许就不会轮到20年后的巴西。可惜还是那句操蛋的话,历史永远没有如果。一次空难,改变了一切。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

  回到本片,主角母亲去世时间大致和苏佩加空难相同;男主从小到大一直关注都灵队的比赛,就像一直忘不了母亲一样;男主和爸爸年复一年地去参加悼念都灵队的活动,也是某种意义上满足内心对母亲的怀念。都灵队在空难中,一夜之间从足坛霸主变成足坛屌丝,并在此后一路平庸,不复当年。男主一直走不出对母亲的思念,就像都灵队(及其球迷)一直走不出空难的阴霾。

  《梦中人》影评(八):一场俄狄浦斯之梦

  文 | 西西缪

  首发于 奇遇电影

  2017-3-30

  《梦中人》的故事很简单,如果你在期待奇情,也许你会失望;如果你想了解主人公内心的秘密,也许你会发现到头来一场空;如果你希望看到主人公最终的抉择,也许你无法找到有效的答案。

  电影通过主人公三段不同的岁月时间点,交叉相错地呈现有关主人公对母亲意外离世的不同心态。

  电影结尾,当主人公得知母亲死因的真相,依然无法正真走出伤痛,忘掉关于母亲的记忆。

  也许,导演旨在通过破碎的叙事处理,散文化情节,从而表现这一场梦,终究失落的本质。

  《梦中人》的导演马可•贝罗奇奥,是现意大利国宝级导演之一,与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并称为意大利的双子星。

意大利国宝级导演马可•贝罗奇奥

  不过较之于贝托鲁奇而言,贝罗奇奥对于大部分中国观众来说,可能没有那么所熟知。

  两位导演曾经合作过一部导演合集电影《爱情与愤怒》(1969)。该合集中的电影人,还包括帕索里尼和戈达尔等重量级导演。可想而知,贝罗奇奥在意大利电影界的地位了。

爱情与愤怒 (1969)7.61969 / 法国 意大利 / 剧情 / 马可·贝洛基奥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Elda Tattoli 让-吕克·戈达尔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卡洛·利扎尼 / Tom Baker Julian Beck《爱情与愤怒》(1969)

  如果说贝罗奇奥的电影如同其本人一样,对于中国观众是陌生的,那么正如大多数导演的影迷说过的那样,他的电影是非常私人化的。

  但这种私人化也奠定了他的作者电影风格。譬如,上文所提电影《爱情与愤怒》,在越战期间拍摄,旨在通过导演们的个人创作体现他们各自对当时政局的看法。

  那么与戈达尔极具意识形态的电影一样,也许贝罗奇奥的大多数电影都在表达自己的意识形态立场,他通过影像化的符号,诠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也许,《梦中人》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片中三段式交叉的叙事在不断重复着回忆死去的母亲的命题,包含了导演自身对宗教、对战乱、对家庭关系的各种阐释。

  如果说,母亲已是梦里之人,那么通过一个人物三段时光的描述则可以说,童年以及少年时代的叙事也许都是成年时候的回忆。

  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回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在过去的记忆中寻找着母亲的身影、寻找着自己对母亲那份感情。

  表面上这看似是一种童年留下来的阴影经验,实际上这就是恋母情结的延续。而该电影的重点也许就在于,揭示这场俄狄浦斯之梦的过程。

  ——关于时间:破碎的记忆——

  将童年与少年时代看作成人马西莫的回忆,电影的叙事依据顺序不断闪回。这些零碎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交织中似乎形成了一个循环,童年是这段故事的开始,亦是这部电影最后终止的时间点。

  这是一种恋母弑父的情结;是每一个人内心存在的情结。

  拉康认为,儿童在镜像阶段之后,便会进入俄狄浦斯阶段。在镜像阶段,父亲被假定为缺席,幼儿只知道母亲的存在,并下意识地想取代父亲的功能。

  拉康说,这是幼儿与父亲功能的同化。等到儿童完成初次认同后,父亲便介入进来。他迫使儿童与母亲分离,并让幼儿最终屈服于“法”的压制,最终形成与父亲的二次同化。而在第二次认同前,儿童往往会产生“恋母弑父”的情感。

  电影中,马西莫的童年时期,父亲的确是缺席的。导演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叙述童年时期他与母亲单独在一起的时光,既是在表现他和母亲的感情,并暗含了他与父亲关系疏离的本质。冲突就在于,马西莫的俄狄浦斯情结之所以这么严重便是由母亲的死直接导致的。

  母亲真正与他分开;而父亲的冷漠与带有一定保护性质的隐瞒增加了他内心的抵触行为,加强了他矛盾的恋母情结。

  导演运用电视场景人物“贝法戈”的意象,不断重复于儿童马西莫的脑海中,揭示他因母亲的死而压抑的内心。

  这个意象“贝法戈”是神秘的、带有一定宗教意味。

  也许儿童马西莫的做法就如同我们童年时期模仿电视里面的行为一样,但从一个天主教国家的角度来说,导演将母亲离世对儿童内心造成的伤害,比喻成了孩子打破原有宗教观念,认同另一种神秘力量。断裂性的异化认知预示着这份伤害的巨大性。

  巨大的伤害最终转化为了记忆的伤痕。虽然少年时期的马西莫在成长中不断改变自己的态度,但他同样不能接受母亲已死的事实,谎称母亲生活在美国纽约。

  这种看似是小孩绝无恶意的欺骗,实际上还是在表明他内心的痛苦。

  如果说他进入教堂,接受教会的圣餐,侧面反映了,他将痛苦寄托于表面的宗教信仰上,但这是他自欺欺人的手段,仍在说明他无法面对痛苦。

  当他接受父亲善意的谎言,认同母亲因心脏病而死。代表了上文所提的“对父亲的二次认同”。

  这种认同是促使他从少年成长为成人的关键因素。

  成年的马西莫看似释然了很多,当他给那位讨厌自己母亲的来信者回信时,他表现出了作为编辑者的良好职业素质,仿佛在久久徘徊于痛苦中选择走出来。但这不是故事的结局,他不仅没有走出来,反而发现了母亲的死因另有真相,于是这份痛苦终将变成一份循环的记忆。不是所有的事都是人们所想的,因为时间的流逝,就能遗忘,就能变好;但这不意味走向最坏,只是这个伤疤永远会存留,因为深爱。

  ——关于空间:伤痛的延续——

  零碎的时空将故事的叙事散文化,但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尽管时空在流逝,主人公马西莫在不断地变化,而无论是童年、少年还是成人时段,空间上的家是没有改变面貌的。

  并不是说这个空间一层不变,随着年代的变化,这个空间局部也在不断改变。显然,马西莫成年之后并不住在这里,房子开始变得老旧,遮灰布说明了这间房子早就没人住了。

  这间房子的大致样貌没有变化。导演通过这样的处理,在帮助观众快速了解时间段发生变化的同时,赋予了这间房子更为特殊的意义。这间房子承载了太多东西,它包含了马西莫成长的点滴;见证了马西莫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它也许代表的就是马西莫的母亲。

  如同马西莫的父亲所说:“房子归你,无论怎样,房子都是你的。当然还有你母亲所有的东西,也都是你的。”从某种层面上说,也许只有当成年马西莫回到这个空间,他才能完整回忆童年往事、回忆少年时代的经历。

  只有在这个空间中,他才最接近历史的岁月。所以不变的空间是他伤痛回忆的延续。只有这个空间,能促使他体会童年时候母亲的爱;让他找到正真的答案。

  实际上童年片段,已经暗示了母亲真正的死因。泳池作为另一层空间,代表了另一个重要的意象。

  儿童马西莫跟着母亲一起看电视,才知道“贝法戈”,这个支撑他破碎童年的意象;而母亲死后,他通过观看电视上的一场跳水比赛,开始高兴模仿,并在沙发上重复跳水的动作。

  无疑,他不仅在跳水的节目中看见过这个动作,他也在关于“贝法戈”的电视故事中看见过“跳水”的动作。

  泳池成为了他暂时躲避伤痛的地方,但实际上泳池却是让他最接近真相的地方。

  也许在他的潜意识中,他知道母亲很有可能是跳楼自杀的。而得知真相的他,来到泳池,见证了女友从跳水台跳下的画面。通过这层真实的亲眼所见,他最终确定了母亲死因的真相。

  “贝法戈”和“泳池跳水”这两组意象既代表马西莫童年时期和母亲的时光,又是母亲死后,童年、少年的马西莫唯一的安慰。

  但这两组意象恰恰和母亲一样,给了他错误的认知,这两组意象恰恰暗示了母亲死亡的动机。

  最大的打击在于,当你因为深爱而感受沉重的痛苦时,却发现实际上这份深爱是虚无的。

  当马西莫得知母亲的死并不像父亲所说的那般,因为爱着他们而死;反而是因为自身的软弱而跳楼自杀时,他疲惫地说道:“白费了无数的眼泪”。

  仿佛囊括着时空中所有的记忆在一瞬间都化为了虚无。

  那么结尾他与母亲在家捉迷藏的童年景象,可以说是他幻想的回忆。回忆中,他找寻着母亲,而最终母亲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但幻想的回忆,终将是一场梦,一场与事实相反的梦。现实生活中的他不断找寻母亲,但母亲不可能再出现。这是一种因虚无而产生的循环之梦;一种伤痛之后再次经历打击的自欺欺人之梦。

  ——时空中的俄狄浦斯之梦——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情结,注定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场俄狄浦斯之梦。

  电影中,记忆深处就是一场梦,梦中的母亲是马西莫深爱的对象;梦中的母亲同样全然深爱着马西莫。

  幼儿时期的我们在潜意识中存在这份朦胧而复杂的感情;在心中隐藏着这样一场不切实际的春梦。

  对于儿童马西莫来说,梦没有实现,而母亲却真正死去。于是精神上,回忆与梦交织,成为延续生命的动力。

  所以,这份无限的梦境循环着、重复着,说明了得知真相的马西莫,依然愿意回想已回忆了无数次的过去;幻想母亲对他的拥抱与爱意。

  经历了伤痛之后的情感,就像已经铸成的事实一样,很难改变,即便母亲的爱意在事实上并不存在他自身所想的那般深度;即便另一个女人会在他生命中出现。

  马西莫的女友在电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导演将这个角色赋予了医生的身份,更是在隐喻她对马西莫来说,是心灵上的医生。

  她让马西莫忘掉“贝法戈”,她让马西莫放下他母亲,放下母亲的死。

  日后,也许她将真正能够治愈马西莫的心灵,他们可能会在一起、结婚生子。但这不代表,马西莫能真正忘记自己的母亲;不代表马西莫的女友能取代他母亲在他心中的位置。

  时空记忆中的母亲,早已成为了最遥远而又最接近完美的意象;梦中人成为了脑海中,爱的幻想的巨大潜力。即便有伤痕,它也比现实生活唯美。如果这终将成为一种遗憾,那就让回忆中的虚幻之梦继续做下去吧!

  马可•贝罗奇奥再次运用生动的影像构建了一份抽象的概念,阐释了生命中无数的可能性。

  也许,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这样讲故事了;他的电影面向的依然是小众的作者风格爱好者,但当诗意性的镜头深入生活的不同面时,当中一定包含导演想要诉说的生活真谛。

  《梦中人》影评(九):意大利国宝级导演的《梦中人》

  作者:方汉君

  意大利国宝级名导马可·贝罗奇奥与《末代皇帝》的导演贝纳多·贝托鲁奇,并称意大利电影界的“双子星座”。贝罗奇奥的电影通过私人化微观的极致心理阐释,着力呈现历史、现实的社会性宏观影像,远的如《怒不可遏》《中国是近邻》不说,最典型的莫过于《信仰时分》(2002)《再见长夜》(2003)及《吾血之血》(2015·见我影评)。

  这部《梦中人》(20160,乃是他根据同名小说《孤独的梦中人》改编,可视为小说作者马西莫蒂带有自传印记的作品。碎片化影像叙事,交叉闪回递进,呈现主人公马西莫从小到大,思念母亲,以及寻求逝母真相的心理扭曲的痛苦过程。由此,影片也就由童年、少年和成年构成。当然我们感觉不到沁人心脾,只有椎心的刺痛。

  影片开始,即是主人公回忆小时的光景,都灵阴晦的天空,深具雕塑感,这跟母子俩游车河观看大街上的古老雕塑形成鲜明的比对,具有象征意义。1969年,只有8岁的马西莫日日萦绕于母爱的幸福之中。漂亮的母亲喜欢流行音乐,带他转圈跳现代舞,跟他躲猫猫,带他游车河,晚上关了灯一起看《吸血僵尸》这样的老电影,且一起将神话中的贝法戈当作偶像。

  小家伙睡前,母亲总是替他盖好被子,笑着说声“宝宝,做个好梦”。但突然有一晚,小马西莫听到了沉沉地巨响声,他懵懂中看到父亲沉缓地走了进来,抱走了他。随后的事,让小家伙完全无法接受,他还在混沌不清之中。在告别母亲的仪式上,小家伙就是不相信也接受不了这残酷的事实,他说妈妈还没跟我说再见,她怎么可能就走了呢,我也要去。

  之后,在神父的劝说中,小家伙说,妈妈我祈求你不要离开我,我愿意光芒永远照耀你,你一直就在我身边。自此后,他就沉浸于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及沉痛之中。无可奈何的父亲带他去看家边都灵足球场的比赛,回来他就解说个不停。请来教母米塔,他使坏从五楼扔下铜塑像,又暗暗开煤气企图引爆,这小家伙念母念得让人可怕,父亲见到他就头痛。

  好在米塔晚上也跟马西莫的母亲一样,喜欢关了灯看电视中的老片,光景重现,小家伙把她当成了母亲,靠在她肩上,但米塔说我不是你的母亲,拒绝了他的这种移情化。小家伙让无法有效沟通的父亲伤心透了。

  等马西莫长到少年时,他跟同学恩里科非常要好,他来恩里科家玩,同学的母亲温婉亲和,仿佛让他看到了母亲再世。喜欢音乐的恩里科对于母亲动辄打骂,这位爱笑的母亲也从未生气过,小家伙是多么羡慕有这样一位母亲。他总是跟同学说我的母亲在纽约,不久我将去看望她。

  在教堂学校,跟小时不相信神父的劝导一样,少年的他对于神父的授课仍是抱有质疑。他问神父,宇宙形成之前是什么样?神父说宇宙形成之前跟现在一样都有上帝,那是一团和光,它永恒的照耀着我们。他追问我在尽我所能接近天堂,那是不是有光就能见到我母亲。于是,放学后,他在教堂点上蜡烛,这让神父大为惊讶。

  神父安慰他说我们活着,要舍去“如果”的假象,要多多饱含“尽管”的希望,尽管你母亲去世了,但她依然如一团和光围绕着你。但他还是无法释怀,他只能跟一个从不存在的贝法戈诉说对于母亲的思念。在他的追问下,父亲告诉他,你母亲去世时38岁,是因为突发心脏病。一切来得太突然,这让马莫西更为难过,因为父亲说,母亲如常替他盖好被子,就离开了房间。

  时光对于马莫西来说,可谓碎了一地。1992年,已长大的他欲卖掉母亲留下的房子,想斩断那些纠缠他过久的往事,但他还是无法安歇。他在罗马一家报社工作,前往波黑的萨拉热窝前线采访,见证了一位母亲被射杀于阳台上,她的小儿子还坐在屋里玩游戏机。跟他同行的摄影记者,为了拍到震撼人心的照片,居然抱起这位小孩子放在倒卧于地的母亲前面拍照。这自然勾起马西莫对于母亲的怀念。

  马西莫回到罗马后,父亲带着年轻的女友安妮塔,对他说我不会再见你了,然后送给他母亲的戒指。他在老宅里收捡母亲遗物中,他无法自制地打转和难受,他打电话给医院,说我快要死了,我无法呼吸。幸好对方是名女医生,对他说赶快到镜子面前,请深呼吸,有没有看到雾气,再呼吸,你这是恐慌症状,不必过虑,坐下静静休息。

  随后,马西莫来到医院,见到了那位漂亮的女医生艾丽莎。他对她很是感兴趣,随之跟她有了交往,尤其是马西莫以报社的名义回复了一位西蒙跟母亲关系的信,结合自己的遭遇,谈到了对于母爱的理解,博得大家一致好评。艾丽莎生活在一个豪门家族,在庆祝祖父母60年的钻石婚礼上,从未放开的他有了一场激动人心的舞蹈,跟艾丽莎的情感也有了迅即的升华。

  但他还是摆脱不了对于逝母的思念。在整理杂物之中,他想起给教母电话,米塔说你让我凌晨赶过来,究竟有什么事呢。他说我只想你告诉我真相,我母亲到底怎样死的,我现在比我母亲去世还大5岁(43岁),我还是走不出来。米塔说你从没问过我。她从书柜的旧书堆中拿出一本书,里面夹着一张发黄的报纸,他拿过一看,上面刊有他母亲从五楼跳楼自杀的消息。

  这时的马西莫颤抖了,发怒了。我以为我母亲最爱我,可是她如果爱我,又怎能舍弃我狠心而去。米塔难过地说,你不知道你母亲生病手术后有多痛苦(乳腺癌)。难道活着比死还要难吗,这说明她是不爱我的。马西莫的激愤之语让米塔无法回答。米塔的眼神好像在说其实你是知道的,只不过是要我证实而已。

  是的,在之前他见证了大富豪安托斯被检方逮捕时,这位巨富开枪自杀情景,他就想到莫非母亲也是自杀。影片饶有意味的是,影片末尾,通过女友艾米莉泳池高台跳水,这一跳再次激起他对于母亲自杀的联想,让他不寒而栗。

  最终他还是无法走出失母的悲恸与抑郁之中。他回忆起跟母亲躲猫猫的情景,母亲故意藏在一旧柜子中,让他找得好辛苦,母亲说我逗你呢小宝贝,你进来跟我一起呆着看看。小家伙跟母亲缩在窄小的柜子里,一束微光下,他再次看到了母亲那动人的微笑。这是紧随他一生的微笑,也是彻底禁锢他的微笑,如梦中人那样懵懂又永远的微笑。

  想想,这样极度阴郁的影像,是否让人太压抑,所以我说导演总是通过私人化微观的极致心理阐释,来观照人际关系及社会现实的种种鬼马。如同影片开始的雪对映着片尾的静雪,那些人世间悄无声息的事物,看起来轻飘,其实可能比我们的幸福更长久。好像从一开始,小家伙就无法接受母亲突然去世的消息,其实乃是他从小到大无法与周遭社会建立有机联系的结果。

  尤其是马西莫的父亲,这是个缺失的角色,他无法跟小家伙建立那种亲密无间的父子关系,遂造成了他与父亲的疏离,或者说他与所有亲人的渐行渐远,大家对于他感觉无能为力,更不要说给予他有效的关爱了。冷色的画面感可谓深耕细作。去世的母亲在他心中更加光彩动人,犹如雕塑般的存在价值。他唯有将神话中的贝法戈当作偶像,这种俄狄浦斯情结,几乎伴随他一生。

  其实,马西莫在跟艾米莉交往前,也交往过女友,但他始终没有自信,他总是借故逃离了。也就是说,导演用心良苦,从这孩子的童年、少年到成年,串起了一条线,详尽地阐述他跟周遭世界的联系,将家事、小事件及国际大事件都有机地勾联,呈现了大时代下个体小小悲伤的无助与茫然。

  影片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我们都是梦中人。我们终其一生,也许都是在逃离悲伤的现实,但现实即成过往,过往又抵达现实,这种人生的链接有时是让人突兀的矛盾的,也是纠结不已的。同时,我感觉影片也蕴含着这位年近八旬导演,对于过往时光的怀念。

  因而,虽然影片如此冷僻和不讨好,但我理解他的内心龃龉之处。因为时光无论好坏,我们都要经历,这便是永远不可抵达终点的虚乏人生,可一旦真的抵达了那一刻,我们到底是怎样的,谁也不知道,正所谓人死万事休。

  2017、5、5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