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物人”与“人文物”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文物人”与“人文物”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3-17 18:53: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物人”与“人文物”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物人”与“人文物”》是一本由定宜庄 / 苏柏玉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44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物人”与“人文物”》读后感(一):宏大历史叙述中被忽略的细节

  《“文物人”与“人文物”》读后感(二):历史不全是大人物们的言语、行为以及标志性事件

“老北京”的历史特别是民俗究竟是怎样的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却也很不容易回答好的问题。“第一手”的问题,总是需要由“第一手”的人来回答才更让人信服;但或许问题的隐患也正在这里——人的因素总是不可控因素,所以才需要印证,在印证中才会无限地接受事情的真相。《“文物人”与“人文物”》正好是这样的一本讲述“老北京”民俗的书。

《“文物人”与“人文物”》全书内容由相差8岁、性格迥异、为人处世截然不同、思维观念存有极大差异的兄长常人春、兄弟常寿春的两篇口述组成,口述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答的人自不需要多说,问的人则是历史学博士苏宜庄和苏柏玉。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常人春和常寿春两位“文物人”的祖父常晓茹的传奇故事和北京民俗专家常人春的成长过程,再现了一个由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俗信、民生百态共同形塑的“老北京”景象,读来让人印象深刻。

问的人从容不迫,答的人条理清楚,会问显然更为重要一些;答的人回答了所有的问题,但如何看待这些回答,则需要一些技巧——苏宜庄和苏柏玉采用了历史学研究方法,将分析、评论、考证以史注、按语、附录等形式补充正文,从而对这些回答进行了“补白”。不必在意这些涉及内容的琐碎甚至是陌生,认真地读进去,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兄弟俩迥然相异的个性特征;然后才是常氏家族三代人百年来的命运与经历,进而感受到一个已经“过去了的”时代的荣辱兴衰,以及与这些荣辱兴衰紧密联系的那些人和事。

兄弟俩究竟都是什么样的人呢?具体来说,兄长常人春自幼对丧俗异常感兴趣,也十分精通;兄弟常寿春文化程度相对来说更高,因为年龄的关系对很多事情也说得更明白——特别是他对那些文人雅士回忆。这些回忆内容虽然未必具有多么高的历史价值,但却能够以微知著,让今天的人可以勾勒出那个时代的很多“线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常人春和常寿春兄弟俩以及常晓茹都称得上是“文物人”,自然也是“人文物”——而且是会说话、所叙述内容具有某种“第一手”特性的活的“文物”,这一点尤其难得。再不记录,那些内容可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从细节上来说,常人春和常寿春兄弟俩的口述,也透露出很多有趣的方面。比如,兄弟常寿春评价自己的兄长,认为他牢骚大,还有一毛病,“就是量很窄”——“他年轻时就那样”。料想如果常人春看到这些文字,内心中又会怎么想呢?想一想都让人觉得好玩。所以,这一点或许也正是这本“口述史”让人着迷的地方。这兄弟俩的见识还是有值得肯定之处的——假如稍加留心,不难从中找出很多有意义的时代特征特别明显的点点滴滴;如果仅仅当作某种“窥探”,那也不为过,而且也确实是这样。

历史确实就是这样的一个模样:不全是大人物们的言语、行为以及标志性事件,也有很多小人物——他们显然也是历史的一部分,而且其实也是相当有内涵的一部分。

  《“文物人”与“人文物”》读后感(三):“文物人”与“人文物”:老北京旧时代的产物和见证

  

初识常人春,是通过《老北京的风俗》。在《老北京的风俗》里,常人春详细整理了老北京的庙会、节日和婚丧嫁娶的民间风俗,展现了老北京民间社会的鲜活细节。这本书也成为老北京民间文化习俗的珍贵资料。

这份留在常人春记忆里的老北京文化遗产,让他成为当之无愧的“老北京通”。可以说,常人春就是老北京文化生活的活记录。

为什么常人春能够成为这样的活记录呢?《“文物人”与“人文物”:常人春、常寿春兄弟口述》给出了答案。

《“文物人”与“人文物”》是“北京口述历史”系列中的一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定宜庄和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苏柏玉共同完成,包含了常人春、常寿春两兄弟的采访记录。

所谓“文物人”或“人文物”,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这些人传承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了无法再现的历史文化记忆,见证了历史;另一方面也是指,这些人本身就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成为他们所生活时代的标志。

在《“文物人”与“人文物”》中,有两个可以称得上“文物人”或“人文物”,一个是常氏兄弟的祖父常晓茹,另一个是哥哥常人春。祖孙二人作为旗人家庭两代人的典型代表,分别是其各自生活时代的产物和见证。

常晓茹在清末曾做过下层军官,军阀混战年代还当过京兆全区侦缉处处长,与奉系军阀汤玉麟多有来往,有一定家底和社会背景,可以支撑常氏大家庭讲究的生活开销,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但在旧京城圈子里也算混得小有名气。

常晓茹交游广阔,并且是“在理”的,社会关系复杂,家境殷实,除了自家人,家里还养了不少来自其他大家族的“住闲的”,同时他也乐善好施,喜欢接济穷人和有困难的人。

也正因为他固守过时的家族理念,自信能够完全凭自己支撑家庭、荫庇后人,他不要求子孙掌握自立的能力,放任妻子和儿子常子光染上抽大烟的恶习,家业逐渐败落,生活日益艰难。这是常晓茹作为在新时代不思变化的旗人家族大家长所面对的必然历史结局。

且由于家庭的历史问题,常家后人们在新时代多少都受到一定牵连,这也是出自这个家族的后人逃不脱的历史命运。

藉由常晓茹的社会关系,常人春自小就得以接触佛道界活动,并能够凭借个人兴趣,深入接触和参与婚庆丧葬等民间活动,积累了大量的民俗常识。

在常家长大的常人春,生活无忧,做事常常是全凭个人喜好,用俗话说是个不安分的主,在学校读书和任教之后,也经常组织自己喜欢的私人活动,甚至玩出格。

常人春同常晓茹一样,固守旧的生活习惯和理念,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他受其他事牵连最终被判刑12年,也是由于他非要拧劲儿多次上诉,结果从轻判变重判,最后在东北农场耗费24年时间,靠整理和和回忆民俗支撑单调的生活。从东北回京后,他不适应其他工作需求,最后发挥特长,主要整理民俗相关知识的书籍,做道教相关领域的知识顾问,小有所得。

从常人春、常寿春兄弟二人的口述中,不仅能拼凑出在清末、民国、抗日战争到新中国的大时代变迁中,常氏家族这个旗人家庭由盛而衰的必然经历和个人被影响的命运,还能一窥这个京城旗人家庭的复杂社会关系和背景,更能了解许多老北京的民间习俗和社会生活百态。

在老北京必然曾经生活着许多常晓茹和常人春这样的典型人物,老北京的许多历史细节都留在了这些老北京人的记忆里。《“文物人”与“人文物”》通过常人春、常寿春两兄弟的口述,留下常氏家族的兴衰过往,记下了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小家庭的真实一面。

作为时代的产物和见证,“文物人”与“人文物”同自己的时代共命运。他们留给后人的,是难以再现的旧京记忆。

2020.08.09雾凇

  《“文物人”与“人文物”》读后感(四):常氏兄弟口述:隐藏在家族史里的旧京故事

  《“文物人”与“人文物”》读后感(五):“老北京”常寿春口述:一个旗人家庭的沉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