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9.8分神剧,刷爆B站!这部人生纪录片,太扎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9.8分神剧,刷爆B站!这部人生纪录片,太扎心…

2020-08-21 12:04:49 作者:啡小沫 来源:啡小沫 阅读:载入中…

9.8分神剧,刷爆B站!这部人生纪录片,太扎心…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啡小沫

  如果你喜欢啡小沫,可以把我置顶星标哦~

  作者 | 啡小沫

  来源 | 啡小沫()

  转载联系授权()

  01

  小时候我只喜欢看虚构片,以为虚构片里才有好故事。长大了发现好的纪录片,丝毫不逊色。最魔幻、最感动、最惊奇、最触动人心的故事,其实都在人间。

  最近刷了部央视网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b出品的,在B站评分高达9.8分的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2019年,12位导演同时出发,12个主题蹲守拍摄,记录平凡人的高光时刻。

  出生、上学、长大、当兵、上班、结婚、进城、买房、相守、退休、养老、告别……每集半小时,快进刚好一顿饭的时间,却说尽人生。

  02

  今天,选取我看完感触最深的3集来写写。

  1. 上班 | 轮椅上的“亲”

  你是否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班的情景和心情?

  离开了家和学校的温室,可以赚工资了,是个标准的社会人了,肩上有了责任但也有话语权了,压力伴随着欣喜,紧张里藏着激动……我想这可能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成人礼。

  又或者,你并不喜欢上班。

  毕竟上班意味着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结束了,项目的压力、老板的压力、同僚的压力、竞争对手的压力、恋爱结婚买房等世俗人生大事的压力,在上班这个标志性节点之后接踵而至,生活的残忍真相突然就被赤裸裸剥开了。

  午夜梦回,你有时会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有时穿越到退休后的下棋广场舞,总之,不是停留在当下亚历山大的上班。

  而纪录片里的这么一群人,上班于他们的意义,可能是重生。这样的机会无比珍贵,因此压力也是甜蜜。

  王燕钊,高考前遭遇车祸,醒来发现自己已半身瘫痪,高考也结束了;仝海洋,出生一个月被查出脑瘫;裴奔康,小时候意外遭遇电击,失去了双臂……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残疾人

  有人把自己关在屋里在枕头底下藏了安眠药;有人自闭不说话拒绝沟通;有人情绪低落在浴室和父亲吵架一拳砸烂了浴室玻璃……

  同样是残疾人的王绍军,用经商卖大蒜挣的钱,创办了残疾人培训基地。

  这个基地,给了无数肢体残疾的人希望。他们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很多人跟自己一样遭遇不幸自己并不孤单;他们在这里不会被歧视人际关系更简单;他们发现原来残疾人不用整日待在家里,也可以工作挣钱可以有自己的生活,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他们在这里接受培训,然后通过考试上岗,做阿里云客服。

  首先他们要过的是打字关。

  一分钟需要打42个字,考试时是10分钟,打完一篇420字的文章。可能我们正常人觉得这个考试非常简单。可对他们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有人少了几根手指,有人没有上臂需要用双脚打字。

  其次他们要学会面对抱怨甚至谩骂。

  了解客服这个岗位的人,都知道客服经常扮演着情绪垃圾桶的角色。无论是产品出了问题,还是运营没有做好,无论是销售环节有bug,还是客户自己的理解有偏差,所有的不满、愤怒,都会一股脑丢给客服。

  做客服,想调整好情绪,必须要从心底理解,客户是针对公司产品或者服务,而不是针对我这个人。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何况他们都是本来就内心敏感的残疾人?

  然而,镜头前的他们,并没有抱怨工作的艰难。他们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们积极、阳光,他们抱着要独立、要成为有用的人、要为自己活的信念,让自己站好电商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班岗。

  有一首很著名的励志手语歌《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

  自己的价值是多少

  我们应该做什么

  这一生才不会浪费掉

  我们到底重不重要

  我们是不是很渺小

  深藏在心中的那一套

  人家会不会觉得可笑

  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

  不要老是坐在那边看天空

  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动

  还有谁可以帮助你成功

  这集最后,当他们唱起这个手语歌,我第一次听这首歌听得眼泪飙出来。

  我的后台,有时会收到小伙伴留言,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没有用。

  千万千万不要这样想!不要去否定自己!可能你最近工作生活不顺利,可能你正经历着人生的坎,但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的努力才能让你走出困境迈过坎。

  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

  不要老是坐在那边看天空

  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动

  还有谁可以帮助你成功

  这不是鸡汤。这才是生活的真相。

  2. 进城 | 干就完了

  我从小生长在城市里,没有经历过“进城”。但这集看似离我的生活很远的进城,却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

  镜头来到云南曲靖,这个边陲很多人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地方。曲靖驻上海劳务工作站的站长,每年会带着上海来的用工企业,来这里挨家挨户动员乡亲们报名。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个人出去打工,基本就能支撑整个家庭脱贫。

  王银花,苗族人,丈夫腿脚不便干不了重活,全家靠她种烟叶为生。烟叶一年一收成,能赚5万块。但有两个孩子需要抚养,加上教育投入,5万块只能够一家人的基本开销。

  王银花想去上海打工。她说,她这些年在老家种了很多地,很拼,可收入却没有她期待的好。她希望去外面打工提升收入。她说:“只要能挣钱,我吃得了苦。”

  她被上海的一家家政公司录用。可这个决定,却受到了身边人的反对。

  他们说:“你走掉了他这个性格(王银花丈夫)怎么过日子,桌子上一层灰,饭都不会炒,他说他带着两个小孩,怎么过?”他们说:“为了这个家庭好,为了过好日子,你要为将来考虑,为你下一代考虑,为你小孩考虑。”

  说实话,这些“劝说”在我的角度,听着真的很气人。但是,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摆脱不了自己所处环境的局限,这也是他们要面对的局限。

  好在,王银花是勇敢的。她经过了一番内心的挣扎,选择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背上背包,登上开往上海的列车。她要去看看,才没有遗憾。

  她渴望突破自己边界的心,和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次次鼓起勇气突破边界,是一样的。

  困难是一定有的。她听不懂上海话,她的力气不够大,她没有一技之长只能边做边学,她从未走出过大山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手足无措。

  但是,当她在外滩举着手机,让女儿隔着屏幕和她一起看这个外面的世界的时候,当女儿因外滩美丽的大船、高楼兴奋地欢呼时,她一定很庆幸自己勇敢地选择了走出来。

  村里人说的陪伴很重要。但是,陪伴绝不是互相捆绑住手脚在井底的对望,而是一起成长,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个细节给我的触动是很大的。上火车前,村干部教这些第一次出远门的人,如何在火车上泡面,告诉他们上卫生间要锁门。

  对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来说,这些可能是上学前就知道的常识。但是,我们一样有自己的边界。第一次进星巴克不会点咖啡,不知道牛排不能点8分熟等等。我前几天去餐厅吃饭,餐厅的马桶是用遥控器控制的,我捣鼓半天,后来冲水还求助了服务员。

  世界很大,当我们想要走去更外面的圈圈看一看,我们都是学步的孩童。给他人更多包容,也不要给自己设限。

  3. 买房 | 成年人真正的快乐

  成年人聊起有成就感的大事,买房一定能排进前5。尤其是小城市的年轻人,独自来到大城市打拼,第一次买房。

  大城市置业定居,是整个家庭向上跃迁的重要一环。垫垫脚,分享国家发展的红利。

  闫晶,27岁,北京教育机构的英语老师,老家东北的。她租住在北京5环外,16平,月租金3600。她就坐在出租屋的地板上带网课,有时一带就是连续16天的课,不停地说话,忙得甚至没时间吃饭。

  她说她对房子痴迷,也不一定要住在里面,但它让你进可攻退可守,它是你的后盾。闫晶喜欢吃饺子,但她说:“饺子吃得再多,没有房,照样冻耳朵。”“买套房,就像给人生穿上了一套盔甲。虽然沉,但是穿上盔甲的人生,会拥有分量感。”

  一居室,每月贷款1万以内,朝南,总价300万以内,这是闫晶首次置业的全部条件。

  她是幸运的,她购房的梦想,得到了自己父母和男朋友父母两边老人的支持。闫晶爸爸说:“两大家帮一小家。两大家一家是110万,这不220万,小家让他们也担一点,他们这个小家背90万贷款。自己有个家了。”

  也有很多并没有这么幸运的年轻人,在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努力。他们给自己制定了5年、10年规划,相信自己终可以在这座城市安家。

  黄昆仑,河南商丘人,房产中介,在北京工作6年了。

  带看十几套、二十套房,最后环节无法成交、所有努力化为乌有的打击,在做了6年房产中介的黄昆仑看来是常态。但他相信,只要他对业主好,业主卖房子的时候就会想到他。防疫期间,他帮业主收快递,帮他们去清理房子。

  黄昆仑说,他肯定也想有自己的房子,但是光想是没用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希望在自己工作10年后,也能在北京买到自己的房子。

  节目最后,买到房有了铠甲的闫晶,辞职了。她虽然背上了几乎是房租2倍的房贷,但是她也有了更大的选择权,有了后盾,她要去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寻求新的突破。

  03

  我们在这个号,经常聊长期主义。只有拥有长期主义思维,才能让我们真正拥有财富,并真正让财富给我们带来幸福。

  但如果我们只把目光聚焦在当下,我们定会被眼前的琐事羁绊,放大面前的困难,是很难做到长期主义的。

  把爱好和优势变成财富的高手威廉姆斯写过一件对他的人生影响至深的事,一件让他跳脱出眼前的工作基于整个人生做决定的事:意外车祸中他父亲的丧生。

  这次意外,使他明白了生命随时会陨落的残酷现实,于是才能重新审视人生的每个决定。

  这部纪录片正可以带着我们在无论横向还是纵向上,以更开阔的视野重新审视我们的人生。

  出生、上学、长大、当兵、上班、结婚、进城、买房、相守、退休、养老、告别……我们需要这样的停顿,在正当盛年的时候回忆孩提时光,望望老年生活,看看其他人的局限和困境、挣扎和勇敢,梳理下自己的困顿和希望。

  这部纪录片我爱了,也分享给你。

  啡小沫视频号

  长按扫描关注

  -END-

  你的转发

  是对小沫最大的支持

  也许你还想读这些,点击阅读:

  小沫观点| 从 Tik Tok 看人生成败

  小沫看房 |广州看房杂记

  硬核福利| A股已疯:赚了900%了,我没买茅台…

  专业测评| 未来5年,哪种职业最适合你?丨职业性格评估

  作者:啡小沫,985硕士

  前互联网平台联合创始人,首席市场官,

  多个财经/职场平台特邀作者,定居北京。

  公众号:啡小沫() 知乎:啡小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