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火山下的人生》经典观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火山下的人生》经典观后感1000字

2020-08-21 20: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火山下的人生》经典观后感1000字

  《火山下的人生》是一部由杰罗·布斯塔曼特执导,María Mercedes Coroy / María Telón / Manuel Manuel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火山下的人生》精选点评

  ●三星半,浓浓的原生态风情,回到古老文明的世界底层人民的失语沉默,一如自然本身。

  ●剧情空洞镜头苍白无力,整个故事节奏忽快忽慢,如同断线的风筝完全失重。 三大节已经在偏执道路上越走越远,尤其是柏林,不带点气氛沉重的、民族特色的,好像就不配和金银熊打照面

  ●危地马拉

  ●返你国,亦。甚至更!

  ●感觉是一部国产电影,但又不时提醒自己,国产电影导演有这份良心吗?好吧,这是一部危地马拉电影。

  ●不一样文化不一样的生活

  ●平淡即是生活,原住民的生活,但是作为一个电影,表现力量还是太弱了 2.5

  ●原始生命力 少女情欲一无所知地方向往 但是和其他人坐在电影院里我无法停止揣度这些第一世界的观影者会如何想像这样的第三世界的人 影片后面的部分越发体现女性坚韧和可硬可柔的担当

  ●柏林电影节目前最有诚意的影片:全片动人之处在于一触即发风暴如何转变为紧急亲情。在更深的层面上,导演将自己成长的文化展现为原始仰的诗意监狱,从片头就通过厉声呼喊无济于事建立起人与兽的通性,更以一系列自然声代替配乐。女主角驱蛇遭险而最终走进无法交流城市文明充满讽刺

  ●最后的三十分钟,将一部带有人类学记录色彩贾樟柯式电影,无声无息之间转化成早期的张艺谋陈凯歌。人生的无奈人性复杂控诉就不该有声音,甚至眼泪都不需要内敛面孔从些许跳动的内流露,到披上嫁衣全程木讷惊心动魄已然在观众心里了。

  《火山下的人生》观后感(一):世间悲剧,大多是男人们阴谋

  1. 珍惜小生命的更是怀胎10月的女人吧,那种不顾一切,不去算计的。不去思考自己未来人生的,一根筋的保护孩子的那种母性本能。

  2. 这个地方虽然物质贫乏,人们也没怎么受过教育,但是某些方面我们这里强,我指的是对待女人的态度上。

  3. 那个准女婿,不太在意这个女儿是否处女,是否生过孩子,这点比我们这里强太多了。

  4.女孩子爸爸也并没有完全为了让女儿嫁的好,强制女儿。

  5.但最后两个男人还是合伙儿把那个孩子给卖了啊!男人啊,呵呵......

  《火山下的人生》观后感(二):放下执着执念

  真心诚意完全不以商业目的的好片,冗长镜头很多,一个侧面头都能给一分钟,走一条路都能拍到走完全程。

  想起初看#虫师#,也是画风清奇清新寡淡,电影结束还觉得很惊奇,怎么就能把这样一部电影完完整整看下来了。

  所以,佛家说的放下执着还是对的,接受既定的说不定会更好,但是内心执着的恶魔绝对不甘心就此轻易放下执着,只有经历才能打败执着。

  看其他影评才知道,原来是父亲和工头一起把孩子卖了,表面看残忍。但这就是人,牺牲了一个孩子,给一家人带来了房子,带来了父母和女儿更好的日子,利益驱动的可以泯灭良心的,人。虽然是带着痛苦的更好生活,但这也是人,为了能生活下去,坚定扛下内心所有伤痛的,人。

  另外,电影带给我的还有危地马拉这个地方的风俗人情。看电影就是坐在屏幕前面环游世界,感受各地风俗,这是我喜欢电影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哈哈。

  《火山下的人生》观后感(三):偏见与移情

  此刻,有一种困境。每当人们开始以他者的目光观看另一种文化生产出来的东西,偏见就产生了。就像有些人在观看《火山下的人生》这部电影时,想当然地会将影片中所出现的让人费解的玛雅人的文化形态看成是第三世界向第一世界做出的妥协姿态。无论导演多么真诚地描摹自己族人的生存现状,摄影机多么客观地站在一种观察的视角,偏见依然会产生。

  这并不是在观看整部影片后作出的判断,而是在观影之前就预先设置的。可以说,我们已经养成了这种漠不关心、不再移情的能力。原因不在于观影环境发生的剧烈变化,而是我们对于他者养成的那种居高临下的俯视姿态。认定它们无非是在向另一种更强的文化展示自己的弱势,博取同情。

  同样的情况不是早已发生?当第五代导演们认真地表达一个古老国度迈进现代进程后处身的困境,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人们不会觉得这是在真诚地表达艺术观点,而是把它看成是对西方文化的献媚,通过展示贫困、落后来引发同情心。这种观点首先建立在西方/东方、强/弱等二元对立上,无论从哪一方看来,另一方都能被作为他者来被观看,从而戗止了移情的可能。

  肯洛奇的《我是布莱克》引来了诸多指责。其中一种声音是说作为中产阶级的肯洛奇并不能为底层人们发声,从而将整部电影认定为是对底层人民的一种意淫。面对如此真诚的电影,我们已经不再能被感动,说明我们的偏见是多么地深。我们已经丧失了移情的能力,再无法设身处地地进入另一种情境来体验别样的人生,无论这种人生是灿烂丰富,还是悲苦苍凉。

  移情导致的是同情心。在一个连搀扶老人都会被讹的社会,到底还有什么同情心可言呢。被功利计算,形成的是无数自我保全的个体。社会本该是以关系来维稳运作的,在利益之外,还有我们作为人的自然本性。艺术正是可以帮助我们修复、完善移情能力的工具,尤其是电影。当我们面对来自不同社会或伦理或道德的情境,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智识与感知去判断、去移情,从而让自己变为一个更丰富、更完整的人。而是满是偏见的认读机器。

  《火山下的人生》观后感(四):从刻板套路的贫困落后地区展示转移到传统与文明的冲突

  危地马拉这个陌生遥远的国度我们知道多少?如果不是透过这位新导演杰罗·布斯塔曼特(Jayro Bustamante)的镜头,恐怕是没有太多渠道可以了解到更多当地的风土人情。乍看之下,这部影片给人的感觉跟当年观看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一样:贫穷落后的山区、传统民俗文化、女性遭受压抑的命运,甚至是连影片开头一幕都让人联想到艺谋的《红高粱》。两部影片都以剧中女主角的脸部大特写拉开序幕,恰好《红高粱》是中国电影人在柏林电影节第一次拿下最高荣誉金熊奖,这部作品也当作是危地马拉电影初次敲开世界电影之门,当年在柏林上意外获得阿弗雷鲍尔银熊奖。

  当然,你可以解释为这是柏林电影节一向以来以政治挂帅的评判准则,又或者是西方语境下对第三世界地区的猎奇眼光。在国际电影节上可以看到来自亚非拉地区此类题材的影片屡屡获奖,观众也就顺理成章地理解为是电影人刻意对西方观众口味而投其所好,甚至故意拍摄暴露自己国家和社会的阴暗面来博取眼球关注。这种盛行数十年的偏颇论调我是无法接受的,我们的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当年顶着被类似舆论的责骂,逐步登上了国际电影舞台,而最近横扫奥斯卡四项大奖的韩国电影《寄生虫》更是一种有力的证明。观众的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得更加客观理性地去看待电影中的这种描绘。

  在印象中,大部分拉美题材的电影免不了充斥着神秘和魔幻主义的内容,而这部关于当地玛雅人的作品依然保留着一些具有猎奇色彩的民俗仪式(比如像用孕妇去驱赶毒蛇),然而导演在风格处理上却极力回避这种近乎流俗的美学倾向,完全向现实主义靠拢。影片拍摄得四平八稳,不太像是别的导演处女作有各种花哨的视听技巧和叙事手法。前面一个小时的情节跟同类题材相差无几,除了背景是在火山下的生活环境之外,这个地区老一辈和年轻人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都是可以预料的。这个段落的摄影机没太多运动痕迹,基本上就是静止不动,缓慢而乏味的节奏感与剧中角色的生活保持着一致。然而,突然冒出女主角被蛇咬的情节后,影片的风格和节奏感顿时出现突变。导演用一个固定长镜头(在卡车的后座)完成从乡村场景到城市的过渡,之后紧接着急促晃动的手提摄影,带出紧张悬疑的节奏感与角色的慌张心情,令叙事与画面迅速动起来,立刻与前面一潭死水的节奏形成强烈对比。而叙事也迅速转入戏剧化的段落,直至最后一幕用较为意外的结局来完结故事。

  影片从刻板套路的贫困落后地区展示转移到传统与文明的冲突,语言成为区分阶级高低及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志,这是剧本中最有意思的一点,也是在后半段埋下叙事关键的手段。另外,剧本中对于女主角顾及亲情以及母性的刻画也值得细味。不过,导演在调教非职业演员经验不足,表演呈现出生涩和僵硬感。前后两段情节的处理不平衡,前面的刻板描绘太冗长,后面爆发的力度难以凸显剧作核心。不管如何,透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对危地马拉这个陌生遥远的国度有一种初步了解,不仅仅是它和美国之间只隔了一个墨西哥这么简单。

  《火山下的人生》观后感(五):火山下的人生

  中美洲的危地马拉对我们过于遥远。

  想起这个国家,就会想起196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斯图里亚斯及小说《玉米人》。这个三分之二皆为山地的国家,有着几座著名的如富埃戈塔、胡穆尔科等活火山。咖啡、棉花、香蕉和玉米是主要农作物。杰罗布·斯塔曼特的《火山下的人生》(2015),即用极为沉静的手法,还原和活化了玛雅人卡齐格尔族的真实生活,极度边缘又倍感忧伤。

  影片的明晰,简炼,生动,让我讶异和哑然。讶异是说,通过女主角17岁的玛丽亚,在火山下所遇到的情感生活及其演变,如同火山停息之后的炽烈,滚烫难耐,又刺骨疼痛。这让我想起土耳其电影《炼狱》,异曲同工的凛冽。

  哑然,是说,这些年,真正能切入印第安人、玛雅人和及其分支生活情境的优异光影,并不多见。大多流于表象,如梦划过亚马逊的奔流的河面,并不能实质性触及土著人的灵魂。《火山下的人生》,可谓一部地道的土著光影,尽管他们如此的不堪和窘境。

  而此片,其原始的深入其里,犹如渗入到卡齐格尔族人的血液,让我们深感同一时空下,遥远的人类,有着更为激荡的血泪史,只是我们无法体味罢了。影片的明晰,如微风吹过火山灰后的清朗,沉缓夹杂着急切。17岁的女孩玛丽亚,成熟的如咖啡豆,嘣嘣脆响,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母亲给她相亲,相中了同族的能人伊格纳西奥。伊格纳西奥以前有过婚史及孩子。

  关键是,他是一位咖啡农场主的总管,玛丽亚的父亲就在他的农场打工,现在的住所也是伊格纳西奥安排的,这样的联姻,无疑有助于玛丽亚一家生计的稳定,至少有个安身之所。但懵懂的玛丽亚,她爱的却不是这位熟透的伊格纳西奥,而是同样在农场打工的小伙子佩佩,原因就是他一心做着美国梦。这样的灌输与爱意,自然让玛丽亚对他寄予了最美好的渴盼,以至于不惜跟他发生了肉体关系。

  问题是,父母帮她已跟伊格纳西奥订了亲,更糟糕的是,这位佩佩并没有谨守带玛丽亚一同偷渡美国的承诺,而是独自开溜了,这让玛丽亚心痛不已,而这,却只是她痛苦的开始,因为她怀孕了。不停地呕吐,渐渐隆起的肚子,自称迷路于火山下崎岖公路上的玛丽亚,都让伊格纳西亚极为困惑。连她的父亲曼努艾尔都对妻子胡安娜说,玛丽亚这段时间怎么总是呕吐呢。

  这秘密只有玛丽亚的母亲知道。母亲怎么办?母亲一边鼓励她,一边又给她药汤喝,接着就让令她双脚用力,在火山嶙峋的石头上跳来跳去,期望引发她的流产,但谈何容易。

  愈是这样,肚里这小生命愈坚强。母亲焦急地说这如何是好,如果伊格纳西亚发现,你父亲会丢了工作,我们住的也没有,能去哪栖身呢。最懊悔当然是玛丽亚,但她的倔强让她始终不发一言,几乎是沉默应对。

  伊格纳西亚当然会知道这些,一家人只得拎着可怜的一点杂什离开,在火山下面的一处荒地边搭了个小帐篷,但这儿的荒地要种下玉米,却是一件棘手的事,因为遍地毒蛇。母亲请来巫师搞起了世袭的神术,烧荒驱蛇,一边念叨祈神,一边由让玛丽亚踏着烟火,往前驱赶毒蛇,结果可想而知。被毒蛇咬得不省人事的玛丽亚,让母亲懊悔不已。木然的父亲背着女儿跑到山下,找到伊格纳西亚,幸而他还愿意载着她前往市里医院急治。

  玛丽亚幸而拯救过来,但肚里的小BB死了。不通西班牙语的这一家三口人,所有通话都只能靠伊格纳西亚传话。说是国家为了救助贫农,特地资助玛丽亚一口小棺木,以安葬那个不幸夭亡的小BB。等返回之后,按照族人传统仪式安葬。但迫切需要见小BB一面的玛丽亚,竟拖着羸弱的身体,扒开土坟,一看,却是空的,啥也没有。

  父母知道,甚为着急。找到伊格纳西亚一起来到医院,但问题就出在这个伊格纳西亚,答非所问,他总是故意传错话。玛丽亚的母亲是希望能找到失踪的小BB,而伊格纳西亚却对医方人员说,她说现在想回家。显然,这是伊格纳西亚假借主人故意玩的一起拐骗小BB案,以断其后的累赘。可怜的玛丽亚一家,只得不甚了了的回到火山下的家。

  如同片头,母亲按照族人女人的出嫁仪式,给女儿装扮,看来这次,玛丽亚是真的要出嫁了,当然是嫁给早有预谋的伊格纳西亚。近乎原始生活的卡齐格尔族的生活由此可见一斑。想起小伙佩佩对玛丽亚所描绘的愿景,火山那边就是美国,当然还要经过墨西哥,美国有大房子,有汽车,有自由,有我们需要的一切……但这都不属于玛丽亚,只属于小伙口中的碎碎念。

  影片的生动,在于诸多细节的动人营造。纪录片风格,让影片始终弥漫质朴、原始生活的氛围。怀春的玛丽亚抱着大橡胶树,不停地摩擦,或借口坐在工棚门口,期待见到她心仪的小伙子,被骗后,她负气地绕过火山曲径,走到蜿蜒的盘山公路,准备出走步其后尘……

  玛丽亚的坚韧承袭着母亲的勤劳,打死不流泪。而能干的母亲,养猪,种地,如陀螺一样转动。父亲看似懦弱却异常的任劳任怨。固守的传统遇到了变形的现代文明,不可避免地犹如受到迎头痛击的那种切肤之痛。

  玛丽亚的命运,同样是她所属民族遭受惨淡命运的写照,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却要吞下外界强加的苦果,听之任之,如毒蛇般令人长久恐惧。火山下的人生,当然如同火山一样,看似沉静,一旦爆发,便不可阻挡,漫天的尘灰总会吞没一切,摧毁一切,沉寂下来前,又会厚厚地覆盖一切,而留存的将是永远的难耐灼热。

  2016、7、16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