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角头》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角头》影评精选

2020-08-22 19:2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角头》影评精选

  《角头》是一部由李运杰执导,黄鸿升 / 王阳明 / 蔡振南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犯罪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角头》影评(一):有点像喋血双雄,但这部是不是适合拍续集未知

  有点像喋血双雄,但这部是不是适合拍续集未知。本片貌似是台湾帮的自创电影,但是从头到尾充满了香港黑帮电影的味道

  2010年4月26日,有台湾“黑道仲裁者”之称的“憨面”李照雄告别式在台中市举行,台湾政商名流演艺圈及各大帮派齐聚,逾20000人致哀,佛光山、法鼓山、中台禅寺、慈济台湾四大法门2000多名居士诵经,108辆名车组成的引灵车队人潮绵延2公里。

  《角头》影评(二):二世祖能不能有点脑子

  

大爷的,就这样疯狂小动作?暗地里干掉一个又一个?别人不知道是你做的?别人不会来暗杀你?底线呢?脑子呢?海归的就这么个蠢蛋?是这样混的?兄弟义气还是很到位,起码清风没有背叛老大虽然分配确实有点不够意思,但义气还是有的。至于这个海归的二世祖,就一无脑傻逼,真不把别人人啊!他搞这些事是个有头脑的就不会这么干吧?哪来的别人不会疯狂报复?清风是那个糟老头子能干掉的?脑残一个好吧!最后一波实在是太鲁莽了吧。

  《角头》影评(三):逻辑混乱

  勇桑但凡有一点做老大的格局,就不应该想到让阿雄代替清枫当继承人,这跟古代的君王不能随便废长立幼是一个道理的,只会引起军心动人心不稳。清枫兢兢业业为勇桑打天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威信极高,并不可能因为简简单单一句阿雄性格年轻时的勇桑就被替代掉,这一点是全剧败笔,就算为了后面的剧情发展,也应该找个更拿得出手的理由! 而且相对阿雄,清枫才是那个合适继承人,心胸宽广气场十足,辛辛苦苦打拼那么多年,好兄弟坐牢出来什么都抢走了,即便如此即便在如此大的利益面前,依然选择不背叛,个人认为是本剧最出彩人物

  《角头》影评(四):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才是大侠之道

  角头是什么 老一代规矩是什么 什么叫混兄弟 什么事盗亦有道 在50-90年代 帮派横行的年代 如果没有兄弟情没有道义 就不会有后来的竹联帮 四海帮 本省挂和外省挂的斗争在线了那个年的部分情况 老炮很多人说不好看 这部电影很像老炮 更多是表达一种情怀 跟在那个年代混兄弟的真正意义 或者说主流观念 我很怀念那个年代 那个年代的人要比现在的人更有传统观念 更讲究 更重义气 以前的电影更注重兄弟情 现在的电影更注重男女情 最后我只想说不是任何一部电影你都可以用技术各方面的原因分析 有一种电影叫情怀 也许他并不优秀 但却引起了我的共鸣 这部片对于重兄弟情的男人可以一

  《角头》影评(五):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才是大侠之道

  角头是什么 老一代的规矩是什么 什么叫混兄弟 什么事盗亦有道 在50-90年代 帮派横行的年代 如果没有兄弟情没有道义 就不会有后来的竹联帮 四海帮 本省挂和外省挂的斗争在线了那个年的部分情况 老炮很多人说不好看 这部电影很像老炮 更多是表达一种情怀 跟在那个年代混兄弟的真正意义 或者说主流观念 我很怀念那个年代 那个年代的人要比现在的人更有传统观念 更讲究 更重义气 以前的电影更注重兄弟情 现在的电影更注重男女情 最后我只想说不是任何一部电影你都可以用技术各方面的原因分析 有一种电影叫情怀 也许他并不优秀 但却引起了我的共鸣 这部片对于重兄弟情的男人可以一看

  《角头》影评(六):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才是大侠之道

  角头是什么 老一代的规矩是什么 什么叫混兄弟 什么事盗亦有道 在50-90年代 帮派横行的年代 如果没有兄弟情没有道义 就不会有后来的竹联帮 四海帮 本省挂和外省挂的斗争在线了那个年的部分情况 老炮很多人说不好看 这部电影很像老炮 更多是表达一种情怀 跟在那个年代混兄弟的真正意义 或者说主流观念 我很怀念那个年代 那个年代的人要比现在的人更有传统观念 更讲究 更重义气 以前的电影更注重兄弟情 现在的电影更注重男女情 最后我只想说不是任何一部电影你都可以用技术各方面的原因分析 有一种电影叫情怀 也许他并不优秀 但却引起了我的共鸣 这部片对于重兄弟情的男人可以一看

  《角头》影评(七):很有台湾文化味道,适合早期混过的朋友观赏

  和以前许多生活环境太相像,太多触景伤情,太多有感而发。

  这部拍的像小一号的艋岬,明显钮承泽大获全胜。相较之下,大概能知道钮承泽过去的经历是从小弟走到大哥;李云杰则是混过小弟就草草结束。钮承泽的隐晦和演技要求、细节处理、剧情合理方面都比李运杰来的恰当、深刻,然而角头大概只有王阳明过关。(艋岬的黑道地域性是大于角头的)

  对于剧情来说,想表达的东西比较多,但是都虎头蛇尾。小鬼从头到尾的心情都能理解,一个小混混从进去蹲再出来,生活环境还是一模一样,再加上讲义气的个性,完全脱离不了这样的束缚,即使最爱的阿妈苦口婆心的重复着一样的话。现在这个时代,义气在利字一点也硬不起来,“今天公祭,明天就忘记”两次强调这个意思,什么是兄弟,就算抛掉亲情、爱情有多难,你也是没有办法避开的事。一旦你混过就没法再回头,片尾曲的“不应该|~~~~~~”也是把导演核心想法表达出来了。

  总体来说还不错,还是支持台湾的导演继续拍电影,希望越来越好!

  《角头》影评(八):怎么看都有种荒诞感

  只有六篇长评,那我写第七篇。

  怎么发现这个电影的,说来有些可笑,台湾新闻的评论里看到的。

  蔡英文上台之后,不承认“九二共识”,台湾整个观光旅游业都陷入了困局。在某一篇新闻报道里看到下面寥寥的几条评论,说有个电影叫《角头》的帮派电影,里面的兄弟浴血奋战。抢到了地盘,看着自己的领地说以后陆客来了可以挣多少多少钱。然后蔡英文就上台了,对的起帮派里死去的兄弟么(大意如此)。

  找到了这部电影,看简绍说是小一号的《艋胛》,当然更有兴趣了。

  点开这部电影,并不能顺顺的看下去,实在有些看不下去。《艋胛》的年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带着日式的风格。《角头》的背景是2014年,2015年在台湾上映。

  实在不能理解,收的那些保护费够手下的小弟去医院里住几天啊,战死一个小弟,得给多少丧葬费安抚人呢?

  几波人争来争去的角头看上去只是一些个摊位嘛!所谓的保护不过就是警察来了,在路边推着车子摆摊的人可以把车摊推进他们的地盘以避风头。从美国回来的黑道太子爷给官员行贿,是一小摞的往桌子上拍吗,印象里这种时候真的不是打开一个箱子里面整齐的码着钱么。

  在当今这种年代。真的还有一群人供奉着官二爷,纹着身拿着砍刀打来打去?好吧,这个电影感觉接受无能!真有落后到这种地步么,没有法制么,还有法制外另外实际管理者。

  始终对台湾黑帮很好奇!

  早几年,看过朱延平带释小龙和郝邵文去上康熙来了。那是唯一一次看朱延平的访谈。里面印象最深的是朱延平作为拍过一百多部商业电影的导演,被台湾黑帮逼着拍戏。

  小S问他票房不好真的会挑脚筋么,朱延平说会挨一顿揍。

  在新闻上看黑帮老大过世,一两万人穿着黑衣去送葬。不仅台湾政商界名流,演艺界人士在场。什么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政要,日本的黑帮也来吊唁。警察荷枪实弹架着摄影机围在在会场外面。

  在网上搜索,“台湾黑帮老大过世”出来的图片,排场极大,整齐有序,庄严肃穆,哪部黑帮电影也拍不出来的史诗感。

  陈楚河顶着黑道太子爷的名头在两岸三地做着明星。

  钮承泽的《艋胛》,梁家辉的《黑金》,电视剧版的《痞子英雄》能窥探一二,台湾综艺的谈话中也会聊到一些八卦。百度过各种帮派的大哥的事迹。但是作为一个中国大陆人,始终无法理解中国台湾存在至今而且规模庞大的黑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台湾真是神奇的小岛。

  王阳明很帅,这是勉强能看下去的一点原因。

  《角头》影评(九):角头:什么样的人才是合格的话事人,电影用了三个例子来讲解

  台湾的黑社会称之为角头,一块地区两个角头,勇桑代表的是老江湖的规矩和道义,麦可代表的是新时代的思想和经营理念,双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通篇来看勇桑是一个好人,但一个不懂得与时俱进的好人终将被时代所淘汰,即便不是麦可,也会有下一个李可或者王可取代他。社会要发展不会为某一个人停留,哪怕勇桑考虑的出发点再好也是行不通的。

  另外勇桑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大敌当前不懂维稳,先把内部矛盾给激化了,这无疑是加速了自己的死亡。即便有传位的心,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自曝出来,再者论当大佬,阿雄真的比不过枫哥,所以勇桑的意气用事早晚会带来后患。

  阿雄和枫哥都是讲义气的人,可枫哥多出的三年历练不是吃白饭那么简单,如果说阿雄可以守一时,枫哥是有可能守一世的人,但两人也仅限于守。懒人比较认同麦可的理念,社团一定是要赚钱的,只是他过于激进了,年轻气盛缺乏变通,生搬硬套美国的经验到台湾,在保守派那里必然是行不通的。而且以他的情商能够在美国取得成功都挺让人意外的, 前期用金钱攻势只打了一拳就放弃了,难道不应该是一套充满了诱惑的组合拳吗?一拳不管用直接亮刀子,那他的结局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故事要从三年前枫哥、阿雄等人与对头麦可伙拼说起,阿雄被警察抓捕判刑三年,而当年其他的小伙伴如阿华成了小摊贩,阿国成了老大勇桑身边的保镖,枫哥已经上位成功成了顶庄接班人。勇桑决定将菜市场交给阿雄管理,麦可想搞市场整合并且着手贿赂警察局局长,双方本有私怨不会罢手。

  明面上冲突不断,麦可背后却怂恿枫哥背叛勇桑,而且在与勇桑谈判破裂后,双方开始了真刀真枪的威胁。若非阿雄背后杀出擒贼先擒王,怕是第一回合枫哥等人就挂了。而当勇桑表露出想把社团交给阿雄接手时,麦可开始了疯狂反击逐个击破,先是把阿华打成重伤,紧接着是找人缠住枫哥和阿雄,最后利用叛徒射杀了勇桑。枫哥、阿国、阿雄三人誓要报仇雪恨,只为杀敌不求活命,最后同麦可死在了一起。

  《角头》影评(十):角頭的缺席

  在一部取名《角頭》的電影裏,卻全然無意去拍出一個真實的「角頭」,這是全片在敘事混亂之外,最難看也最難堪的原罪。

  真實的角頭不一定要是現實的真人真事。綜觀《角頭》全片,主角這些黑社會管理的這座萬華城,是一座沒有油汙也沒有蒼蠅的市場,是每個攤販都穿著燙過的便裝,對抗的是一群美利堅歸國的ABC西裝企業團......想當然爾這種情境不是現實,而是虛構。

  虛構無妨,因為再天馬行空的想像背後都有另一種現實的情理去支撐,只是變相多少及如何變相的差別。只要找到這種情理,就足以說服觀眾當做「真實」。《教父》(Godfather)中義氣與老辣兼具的浪漫父權是「真實」的,《四海好兄弟》(Good Fellas)中視財力為權力(Money is power)的現實小人是「真實」的,同樣以萬華地區為背景的《艋舺》中在義氣與血氣間掙扎的年少靈魂也是「真實」的。在這樣的虛構基礎之上,《角頭》裏虛構出的「角頭」形象又是甚麼?

  甚麼都不是。

  《角頭》對於「角頭是甚麼」,以支支吾吾的態度搖擺,混去了整部電影的片長,也毀去了全片本該具備的邏輯血肉。

  ==

  第一個也是最基本的問題,就是「為什麼要加入黑社會?」

  主角們有甚麼樣的理由要加入黑社會,是因為朋友在那裏兒?是因為好賺錢?為了看起來很威風不想當個悶蛋?都不清楚。自始至終,全片都沒有給觀眾一個合理的解釋。主角阿雄一出場就是混跡多年的小地痞,阿雄的五個兄弟亦是,全片開頭像多剪過二十分鐘,這些人不管當打手還是作生意,都對自己是個流氓毫無悔意。

  全片努力塑造阿雄與阿嬤相依為命的孝子形象,在這個問題上卻成了矛盾不已的選擇。阿嬤顯然不樂見他加入黑社會,當阿雄在地下道與人捉對廝殺,被人當冤大頭蹲了三年苦牢後出來,昔日的四個兄弟仍是黑社會的後生小輩,有得爬高有得爬遠,想走也走不開了,唯獨阿雄有一次重省的機會。阿嬤與他重逢的灑淚,自是希望看見孫子走上正途。然而為時已晚,阿雄甫於出獄不到一天,就義無反顧答應了兄弟華仔接下管理市場(換言之就是收保護費)的重責。這又是為了誰,為了甚麼?每逢阿嬤上香,她在勸戒阿雄回歸老實平穩的生活,不要再像三年前一樣坐牢,阿雄總是打馬虎眼,然後藉故離去市場工作。這種「孝子」與「黑道」的雙重身分完完全全的錯置,而且是廉價又淺薄的錯置,令人費解。

  「為什麼要加入黑社會?」阿雄每次對阿嬤提這個問題的沉默,就像這部片對我們觀眾提這則質疑的逃避一樣,沉默的時間太長,長到令我們觀眾的質疑變成確信,那就是這部電影拍得極不老實。弔詭的是,《角頭》的編導彷彿沒查覺阿雄活在一個觀眾不能理解,也就不能體諒的錯置生活之中,當劇情反反覆覆讓阿嬤出場責罵阿推,等同一而再再而三暴露給觀眾「為什麼要加入黑社會?」這個問題是個沒被解決的鬆軟死穴。

  ==

  全片在敘事上毀滅性的混亂頻仍,則進一步加強了「角頭」與全片圍繞在爭奪角頭的黑社會圍剿,成了一場又一場不明不白沒因沒果的混水爛帳。

  舉個例。在電影中段發生的停車場大戰,雖然剪接得突兀,卻是全劇最關鍵的一幕。在這戰中,頂庄的阿雄與他的四個兄弟冷不防突襲了大橋頭的老大麥可,警告他不准再來惹麻煩,否則下場就會像他的金髮小弟一樣吃上子彈。這場戰鬥間接使頂庄與大橋頭的地盤糾紛轉為阿推五人與麥可的私人恩怨,引發了後續以至結局的悲劇。然而,這場突襲是為誰,又為了甚麼而戰?

  假若阿雄五人是被老大勇桑指使,勇桑的立場不願地盤(建國市場)上的攤販被大橋頭趕走,那麼這場警告想傳達給麥可的應是「不准繼續搞市場合併」才是。那麼,麥可離開後第一個該做的就是找勇桑報仇,或是找居中人警局局長協調。結果不是,張狂的他突然開始拉攏污衊過自己的清楓,要他背叛勇桑做大。

  假如把阿雄等人衝入停車場的行為當成一次私底下的「喬事情」,不殺死麥可麥可的反擊就更沒有理由。麥可大可直接找勇桑告狀請他懲戒豢養的小弟(勇桑拒絕懲戒反而更好,直接當全面開戰的理由),自然更沒有理由拉攏清楓;是惜才嗎?也說不通,因為麥可才剛把清楓的好兄弟華仔抓去蓋布袋揍到住院,就算清楓想答應大概也答不下去。何況麥可也沒等他回心轉意,下一步就是逐步狙擊阿推與勇桑。從華仔,清楓,阿雄到勇桑,大橋頭陣營先冰後禮,又轉而先禮後兵,前後理由矛盾不堪,根本無從解釋。

  這種前後不一的咄咄怪事舉舉皆是。可以說,在支線上的發展都是相當草率且沒有前因後果的。像是為甚麼蕾蕾這個自作多情的女人可以整天猶豫自己無法在阿雄與清楓的愛之間做選擇?(事實上,這兩人死前都沒把她放在眼裏!)勇桑到底是太憨厚還是太想獨佔建國市場的利益,才不願意與麥可聽來不惡的「大家來賺錢」建議合併?中途冒出來踢館的後港流氓團到底是大橋頭的指使,還是一群亂入失敗的流痞?又,只剩四個打手的頂庄(別問那些小弟跑哪去了)為什麼能瞬間打爆了佔盡優勢的大橋頭,大橋頭又為甚麼愚蠢得在暗殺完敵營老大後安之若素在海邊吃辦桌,彷彿沒人會學他們一樣尋仇?......多得無從盡舉。

  這是出於剪接取捨的失當嗎?或許吧,在《角頭》其中一版預告裏有蕾蕾掃墓跟勇桑下棋的片段,顯然本片曾有另外的樣貌(不過後港踢館與最後決戰仍是無解)。同行的朋友看完後悻悻然道:「導演根本不知道哪些片段該剪掉」說得極好。不過,導演不知道的又豈止這點?就算把這些剪進去了,又怎麼樣呢?全片的支離破碎從說好一個故事的敘事完整度上,就已經難以補救。

  全片欠缺的不是少拍了甚麼,而是不知道要拍甚麼。整體故事彷彿像一幕又一幕對電影黑幫與現實黑幫的模仿,有殺砍,有口角,有仗義,有險惡,人物們努力在當下模仿這些動作,卻沒有一個把這些模仿統合為之的合理理由。當劇情進入收尾,全片試圖藉由親朋好友們的一再犧牲,來營造一種萬物空蕩的死氣,然而這種做法留給觀眾更多的只是空虛,因為勇桑與麥可的爭執本為一切的導火線,卻在停車場一戰後成了一個幫對五個人的鯨魚吞蝦米之役,這些幹架與衝突背後毫無連貫的理由,只求打得像那麼回事;最後當阿嬤一死,整部片終於肆無忌憚邁向了最為不知所云的最後決戰。這種草率,怎麼叫人悲壯得起來?

  ==

  全片最深一層的困惑,在於電影的導編自己顯然也不知道,《角頭》想塑造的究竟是一位怎麼樣的「角頭」角色?

  角頭是一個幫會獨佔熬頭的掌權,更是樹立黑幫中人行為模範的標竿。丟開三句不離包棄傳統的第二代繼承人麥可不談,,顯然阿雄是全片寓意上最接近「角頭」的人,頂庄的老角頭勇桑看見他身上的特質,足以凌勝實績歷歷的清楓,因而欽點他成為頂庄與建國市場的接班。

  然而這種欽點能看出甚麼傳承?阿雄身上有哪些特質可以被當作兄弟們的模範?《角頭》的劇本於此又再一次的支吾其辭。這個坐牢三年的小伙子能打能跳,卻從沒被派去執行任何一場械鬥;他賣奶罩賣得很賣力,卻從未見過他辦過角頭最重要的收費事宜。除了勇桑順口一句「阿雄很像年輕的我,人緣極好」聽來最有接班的說服力以外(私情不必講道理!),拳與權與錢,阿雄無一不缺乏。其實就連人緣極佳這點都值得懷疑,因為當結尾大戰,阿雄乘船前往與麥可一夥決戰的死地(這幕十足像是《艋舺》導演鈕承澤指導的傷心太平洋MV!),身邊竟招不到任何一個頂庄的兄弟跟他拼命,這種人格號召顯然與勇桑一入市場就廣得攤販熱情招呼,一出莊外能以氣勢屹立諸會老大想投奔麥可的人緣地緣,有相當大的落差。也難怪勇桑一說要排阿雄當角頭,有人就反了!

  這種困惑從幕後滲透到幕前,連帶讓觀眾也看得困惑了起來。絕非無因,當老角頭勇桑的演出只是再刻版不過的老者形象,新角頭阿雄又絲毫不見他有任何角頭該有的皮相時,全片跟「角頭」就一點關係也沒有了。一部取叫《角頭》的電影,卻讓觀眾赫然發現「角頭」是唯一缺席的角色,這怎能讓人不困惑?

  角頭做為臺灣文化的敏感地帶,大可以在挖掘題材上說得更多,例如探討角頭文化如何從宗教轉向黑幫,保護費對於底層社會的雙面性.....等等。然而,在全片連最基本的角頭要幹甚麼事都搞不太清楚的前提下,想要求這部片多做到些論情寫武外的甚麼,已是太過苛責。

  而且,苛責又能如何?多虧颱風連假,《角頭》上映至今不到48小時就突破千萬獲益的大關,所以像李運傑導演這樣的爛咖導演,想必又可以在《角頭》之後,繼續募資拍第三部更無下限的作品。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角头》影评精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