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战争2:最后的任务》经典观后感集
《图书馆战争2:最后的任务》是一部由佐藤信介执导,冈田准一 / 荣仓奈奈 / 田中圭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科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图书馆战争2:最后的任务》观后感(一):为书而战的他们
剧照一
《图书馆战争2:最后的任务》观后感(二):在这扭曲的世界,良知何处安放
还没结局得时候我以为教官死了,眼泪噗簌簌得落。结果最后发糖,甜的不要不要的。手冢慧那个问题好巧妙,“你看在这扭曲得社会,大家不都生活的很好,没有人会在乎自由,为了这一切牺牲自由,值得吗”大概这也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吧,很艰难,却也在问自己,要不要跪着活。看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两队人在剑拔弩张前向谈话一样说出对方要战斗的原因,以及法律支持。然后相约一个时间开始战斗。队长最后捂着伤口说“这是最后一个命令,而后,保护好自己,不要再死了”,那种陌路英雄得悲壮,感觉好像这个世界真的没救了,大家真的就那样麻木得过完这一生了。可是闪光灯出现了,那是人类良知最后的出现吧,你看这个世界并非扭曲到漠然。你用生命为之守护的,我们也很珍惜。
《图书馆战争2:最后的任务》观后感(三):无题
比记忆之书好,枪战和追逐打斗戏不错(但镜头摇晃弥补动作不足的日式格斗戏拍摄技巧配上昏暗的环境这点很不友善),感情线很甜(多组cp感都太棒了),高潮处煽情也是泪点满载引人深思,表达的思想确实传递给观众们了 在第一部真人剧场版短评里我说“不多说,习惯了不多说才是最恐怖的”。村长表达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大多人们终究只能麻木地生活,而能把想法付诸于行动并为之不懈努力的才能成为像图书队员那样的英雄
比起叹息这毫无改变的世界,她选择了奔跑,请相信这想法能传递给别人
完美的最终篇
:但现实是能出这电影的不需要这电影,不能出这电影的不存在这电影,也没有“图书馆法”和“图书队员”。在乌市的我不能感触更深了
《图书馆战争2:最后的任务》观后感(四):大家不都还很好吗
还没结局得时候我以为教官死了,眼泪噗簌簌得落。结果最后发糖,甜的不要不要的。手冢慧那个问题好巧妙,“你看在这扭曲得社会,大家不都生活的很好,没有人会在乎自由,为了这一切牺牲自由,值得吗”大概这也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吧,很艰难,却也在问自己,要不要跪着活。看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两队人在剑拔弩张前向谈话一样说出对方要战斗的原因,以及法律支持。然后相约一个时间开始战斗。队长最后捂着伤口说“这是最后一个命令,而后,保护好自己,不要再死了”,那种陌路英雄得悲壮,感觉好像这个世界真的没救了,大家真的就那样麻木得过完这一生了。可是闪光灯出现了,那是人类良知最后的出现吧,你看这个世界并非扭曲到漠然。你用生命为之守护的,我们也很珍惜。
《图书馆战争2:最后的任务》观后感(五):不落俗套的纯爱 追寻正义的崎岖
《图书馆战争》的两部电影,是吾近几年看过最好的漫改作品,既有纯爱的感觉,又有宏大的场面,还有丰富的背景设定。此片的动作,打斗,枪战,政治与爱情每一方面都非常精彩。十分佩服编剧和导演把日本风格的少女纯爱放在了如此宏大的反乌托邦极端政治环境中仍然能够运用的如此原汁原味。
荣仓奈奈饰演的笠原郁,因为高中时被媒体良化队员抢去书本后得到了冈田准一饰演的堂上笃的帮助而励志并加入了保护书籍的图书馆队。两人的对手戏非常有趣,身高女孩高出男主半
《图书馆战争2:最后的任务》观后感(六):图书馆战争2:最后的任务
图书馆的战争进入了另一种阶段,一方面整顿队采用了新方法,不进攻图书馆而攻击外围;而长期以来的战争也使得团图书自卫队本身产生裂痕,由于“胜利”毫无希望,那为何而战便使得许多人迷失了。而其他外部势力也插手进来,希望把图书馆组织纳入文部省管辖,以对抗以法务省为后台的整顿队,当然代价是解散自卫队。于是错综复杂的关系与斗争上演了最后的战争。 与第一部类似,事实上图书馆就是日本的象征(图书自卫队就是日本自卫队),显然在当今日本是毫无前途可言,在世界的斗争中也没有丝毫的希望。法务省以及整顿队(事实上就是中国)全面压制着“思想自由”,当正面进攻未果的情况下开始扫荡外围并策划自卫队内乱。其实我倒觉得加入文部省(也许就是美国)未尝不对,但显然日本人不这样认为。作品显然是赞扬日本独立精神的,哪怕是“最终玉碎”。当然影片本身有着美好的幻想,这个“理想”终于实现了。可事实呢?也罢,日本人还是永远沉醉于精神胜利法吧!正如日本只能在艺术品中沉醉战争一样,我希望日本人只能在精神上独立自主。
《图书馆战争2:最后的任务》观后感(七):以血肉捍卫阅读的自由
“图书禁止”
“媒体禁止”
“思想禁止”
这是政府意志的体现形式—不良纠正队与图书馆守卫者的战争。
“为了改善混乱堕落的社会风气,日本政府颁布《媒体良化法》,并成立特殊部门对所有可能影响世人身心健康的书籍进行查封与销毁。可与此同时,言论自由也遭到粗暴遏制和打压。为了捍卫自由思想,名为“图书馆自卫组织图书队”的组织应运而生,他们为了保护书籍拿起武器,许多人为此献出生命。”
虽然本质是这样背景下串起来的爱情故事,但是最后记得却只是守卫和热血。
1.
一开始,图书馆特战队突破封锁把被纠正队列为的“违禁图书”运进馆内,书上架的时候,一群小孩呼呀欢快的聚过去追看。虽然是要用血肉守护的,但是看看孩子们兴奋的笑脸,馆员们欣慰的表情,所有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女主最后疑惑的答案也在这里,这些书值得以血相博,以命相拼,牺牲性命吗?但是为了守护这些笑脸,为了心里种下自由和幻想的种子,答案不言而喻。
《图书馆战争2:最后的任务》观后感(八):这是用鲜血染成的书啊
1947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坚持学习。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
一天下午,老师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指导员接着说:“同学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
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儿喊起来:“快把书发给我们吧!”
“书还在印刷所呢!”指导员微笑着说,“因为情况紧急,印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最后决定让我跟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
书领到了。我和指导员每人背上一捆,高兴地跨着大步往回走,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把书发给同学们。
正在这个时候,三架敌机从东北方向飞来,在村子上空盘旋着,嘶叫着。突然一架敌机呼啸着向我们这边飞来,一个俯冲,投下了一颗炸弹。
“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才发觉自己头部受了伤。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
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扶他坐起来,激动地说:“指导员,书都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导演你妹的,我演不下去了”
多少年来,那捆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图书馆战争2:最后的任务》观后感(九):不只是架空的社會
記得《圖書館戰爭》真人版電影面世時,看到不少人批評設定不合理,「為一本書搞到這樣?」「只是一本書而已」…結果到現在,我們的確有人因為書而被「返大陸」、「被自首」,真的「只是一本書而已」?社會氣氛一點一滴的變化及滲入,總會令人不寒而慄,然後就會覺得電影中的兵戎相見,其實很真實。
架空的真實
《圖書館戰爭》的故事設定本身不算複雜:在架空世界的日本社會,出現了對全國的書籍作出嚴格規管「媒體良化法」,及檢閱書籍的良化隊,與之對抗的是守護不同書籍的「圖書館」及持有武器裝備的「圖書隊」。沒看過上集或原著的觀眾不用擔心跟不上,頂多會對主角們的感情故事有點霧煞煞而已。
《最後任務》是電影系列的第二集,主要命題是「圖書隊有存在意義嗎?」從不同的人,包括曾為圖書隊成員但現在身份對立的手塚慧口中問以下問題:究竟奮不顧身去保護圖書,意義是什麼?因為無論圖書隊再努力,審查還是會繼續,被檢舉的書籍還是一樣多,所以圖書隊的存在是什麼呢?繼續用武力真的有辦法改變已經「扭曲」的世界嗎?為自由不惜拼上性命,不覺得很愚蠢嗎?
怎樣的未來?
手塚慧提倡的「未來計劃」驟眼看很有社會上溫和派的影子--讓只隸屬於地方行政的圖書隊交給文部省,好讓它們與隸屬法務省的良化隊抗衡,為此要解除圖書隊的武裝…這種說法跟所謂「進入建制後反抗」有點相似,而故事中被此論調影響的圖書隊成員,結果卻自願接受審查被收走「禁書」,甚至由得總部成員與良化隊槍林彈雨,而良化隊在限時後沒有按約定停火,反而是變本加厲誓要將之殲滅的架勢,亦跟現實中的建制派有謎之重合。
電影借「戰爭級」的槍林彈雨場面來呈現「圖書隊」與「良化隊」的水火不容,尤其一直強調不會在圖書館範圍外使用武力的「圖書隊」,在外面被「良化隊」以武力襲擊,阻止護族書籍到展覽場地…還有街上漠不關心的行人…一剎那,又穿越回到現實。
究竟「未來計劃」當中的「未來」是何種存在?儘管礙於時限及營造戲劇效果,電影到最後對「為何而戰」「存在意義」的爭論有點輕輕帶過,但不妨看成對照現實的寓言--我們為什麼會袖手旁觀,為什麼會選擇以溫和順從的態度面對?在什麼時候我們才會站出來?總有一天我們要為守護「以為是理所當然」的自由、權利而作戰,甚至頭破血流。
《图书馆战争2:最后的任务》观后感(十):图书馆战争发糖(郁,堂上)
等了半年终于看到了,非常喜欢这个系列。我看完了小说,看漫画,看完漫画,看动漫,看完动漫看电影。这么办看完电影不知道看什么了。希望出个日剧吧。作为这部出完了之后才入坑的书迷谈一谈我的看法吧喃(不怪我,动漫出的时候我才上初中,完全不知道这个东西)(*^__^*)
入坑应该是2014年,这部电影下载了好几个月一直放在电脑里没有看,(我有这个不好的习惯,喜欢存一大堆电影,有时忘记了没看,又没删,搞得电脑巨卡无比)有一天无聊说找部电影来看。看了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暑假就找了有川浩的书来看,一共有六部(两部别册)后来看完了有川浩大部分的书,自卫队三部曲,图书馆系列,我的鲸鱼男友,今昔恋爱物语,植物图鉴,机械狂人,县厅招待课,(这个阿姨的书只要涉及到爱情部分的都很甜,而且男的大部分都是死傲娇)后来在淘宝上入手了漫画,漫画也很甜。只能说动画和电影改动太大,书中很多的情节无法展开。相信我如果你觉得真人版的糖不够,建议你去看书,会得糖尿病的。主角这对cp就是一个蠢萌一个死傲娇,从入队的面试开始堂上一眼就认出妹子了,可是妹子压根就不记得了,还在一众知情人面前大谈特谈,搞得教官想当场死在那里。大家可以脑补一下,你在你喜欢的人面前大谈特谈他是你的王子,关键是除你之外的人都知道你的王子是谁,王子本人就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这就很好理解,后面王子殿下要看她的信时,郁把他摔出去了。换我我也做不到呀。话说日本人真的很喜欢这种小小的少女心绪的刻画,这种场面比那种一上来就接吻拥抱什么的更令人脸红心跳。其实堂上从一开始就喜欢郁了,只是死傲娇一点都不肯承认。人家可是从高中开始就崇拜你呀,带着这种崇拜进入图书队。堂上呢,1是觉得自己那个时候给郁做了不好的示范,导致她以为图书队是正义的组织,他想告诉她并不是。图书队也有派系对立,图书队也有勾心斗角。堂上不希望与在见识真想之后受伤2,他觉得郁喜欢的是她自己在头脑里不断美化后的他,他并没有那么好,不是那个完美的正义使者,一旦他跟郁相认就会让她失望。这也是他一直那么傲娇的原因。
回来再跟,我想说的太多了。
隔了几个月又回来了。今天特意截了图片慢慢发糖,主要是官方糖不够,冈田准一有没有打算拍别册。<图片2>
这幅画面很美好,大家都为了图书馆受到欢迎而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