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新资本主义的文化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新资本主义的文化读后感1000字

2020-08-29 20: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新资本主义的文化读后感1000字

  《新资本主义文化》是一本由[美]理查德·桑内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新资本主义的文化》精选点评

  ●无所依存的

  ●对于理解当下的流行文化和组织结构都很有帮助的一本书。

  ●作者新资本主义文化的确是一个大师级别。无论是新社会下的前沿组织对于科层制的分解,还是新文化对于人们影响,包括人们在新技术背景下的淡漠人际关系边缘化。无用的幽灵时时笼罩在人们的头上,自动化岗位全球转移老龄化使得人们逐渐变成了无用的人,而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中,前沿组织的权威权力分立使得人们更加忠实感,存在感降低。而政治广告营销化,突出一个相同政治目标下的政治平台上的各个不同政治家强调差异化的广告式营销,人们恐怕不会去看看那个能干,而是看哪个能在这个营销活动大出风头事事求快的年代匠人精神缺乏直接导致科层制的解体,也反过来压制了匠人精神的传播

  ●: D091.5/7942

  ●简短又好读,花两个半天看完了。在书里,他反思讽刺消费型的民主讨论僵硬的科层制度下人们是如何主动进入自己被动状况…但同时他也对韦伯理论网开一面承认其当下仍具有指导作用很喜欢提出的“工业基因”,“匠人精神”的说法,不仅生动而且深刻

  ●对我来说,这本书是较好的对学术化装B化陈腔滥调的颇为美丽胜利--通常那些陈腔滥调都是一种线性论证,甚至散发着古旧历史主义气味;这本书的论证是multi-layered的.

  ●从《共公认的衰落》就开始喜欢上桑内特了,这么多年分析能力犀利不减当年

  ●比较演讲材料,简短,没买到《匠人》所以先看了 1、太多才多艺了不能够,对各种企业组织的研究极富经验感,信手拈来……那个肉体石头文艺的桑内特呢 2、对“技能”和“潜能”的分析不够透彻,应该可以有更多讨论 “只有在试图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时候,人们才能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寄托,所以肤浅职场学校政坛取得的胜利在我看来是摇摇欲坠的。”

  ●20130327讀完后兩章。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亦是一个糟糕的时代,从一个匠人--到流离失所无产者--到一个体制内的产业工人--到自由职业者--最后再回归到一个匠人,历史就是一个大循环

  《新资本主义的文化》读后感(一):重返科层制的怀抱

  一开始读桑内特的书,还是在学校图书馆偶尔见到的,有关城市社会学东西,那一本书是他的成名作——《公共人的衰落》,刚读时就恍若进入了一个神奇世界,仿佛重新认识了大城市的本质,而由于那一本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所写,后来桑内特就发展了他的理论,不过到了后期桑内特的理论就开始转向,从热门的公共生活理论研究转到了新资本主义的文化理论研究。

  这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的,而写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桑内特对于流动的资本主义描写还不是太透彻,因为作者主要研究的是互联网公司,而且该书的写作背景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最近2010年桑内特参与了谷歌的一个项目,好像他的理论又发生了改变。

  不管怎么样,这本书都是值得一读的。

  《新资本主义的文化》读后感(二):人在后资本主义时代的境遇

  人的境遇是社会学一直讨论的焦点。从马克思的人的异化开始,对工业时代人的境遇的讨论就绵延不绝,从梅奥教授在霍桑实验中看到的人从传统社区被抛到工业化洪流中的挑战,到《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中试图从生物学角度对人在工业时代的“焦虑”的解释,不一而足。

  1960年代,德鲁克宣告“知识社会”的来临。似乎人不再是工业机器的螺丝钉,他们自带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在知识社会中的地位会有极大提高。一直好奇,知识社会中的人的境遇,得到了怎样的改善?面临怎样的新挑战?似乎人的境遇除了“组织”的限制之外,还有很多社会的因素。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用液态一词,生动地概括了这个时代的特点: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我们迎来的是一个流沙型的社会。当然这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从经理人资本主义到投资者资本主义带来的更短视的挑战,等等。

  桑内特教授在书中前言即做了简要的概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面临着三个典型的挑战:与时间有关-不停地面对短期关系的建立和自我的认同;不断地培养新的技能、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放弃和忘记过去。当然,他认为能够做到这三点的人是少数,而且这个变化并非是值得欢欣鼓舞的。

  看了作者的前言才发现,他的关注主题一直是时代变化背景下的人的境遇。可惜出版的作品不够多,其提到的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还有待出版社慧眼识珠、系统出版。

  《新资本主义的文化》读后感(三):浮云是如何成为浮云的——新时代人才的从业指南

  这个书评的题目很俗。

  其实本书的意义写得很大,看书的题目就知道了。

  还好我没有被那般宏大的主题吓到,新年假期第一天就宅在家里老老实实地拜读(还有原因是因为看到李继宏翻译的,他翻译的书都很好读)。

  书中谈论到很多政治方面的话题,小女子我就自动屏蔽掉了(因为看不懂),只专注看书中关于职场和消费的话题,所以本书就被我简单概括为“新时代人才的从业指南”。

  有关职场:

  说的很好的是在现在的环境下,个人和企业的关系,特别说到了亏损企业的关系,企业都不能照顾我,我凭什么为企业奉献?真是句句到肉,字字见血。

  作者提出的“匠人精神”,我很喜欢,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匠人,可惜的是工作环境不允许,老板要求你什么都能做且什么都能做好,这个是和匠人精神相悖的。老板们应该很喜欢匠人精神,因为真正的匠人,在作者看来,是单纯为了做好而做好,不需要回报——这种无私奉献的员工去哪里找到啊,问题是老板另一方面会不断地打断匠人,要求他们成为多面手,最好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活。

  有关消费:

  匠人精神和消费也是相连的,正是因为匠人精神,他知道物品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那么他就明白市面上充斥着大量本质相同的产品你只需要挑选一个合适你需要的即可,其他的都是厂家为了刺激消费而夸大你的欲望让你去购买的。

  比如:

  大众公司必须说服消费者认可一辆普通的斯柯达和一辆豪华的奥迪之间的差异(它们的工业基因有90%是相同的),才能名正言顺地以低端车两倍以上的价格销售豪华车。

  总之,看完这本书后,你明白了浮云是如何成为浮云的。你的人生又强大了一点点。

  《新资本主义的文化》读后感(四):单调

  从健全的社会续读到同一题材的这本,感觉作者在既没有说出什么是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这类一而再出现在不同章节内的符号的前提下(或是忽略深入),就展开到了这种制度下的文化和经济现象,未从根部说起 就来个“自打潘金莲从了西门官爷”,逻辑上让人很困惑。

  而这类现象的描述似乎晚了经济时代好几拍,这些劳工问题、贫富差异、精英统治、猪圈教育、自动化导致的失业率和短平快的职业人要求都早说过了,这里只罗列了和更新——无用的幽灵之类的病症用语,而对是金字塔式的军事化管理,能大量吸纳低技能劳工的这种功能,却一而再三的予以肯定,之后的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职业道德的丧失,也是从这一制度中来缅怀。因为自作者的理解,这是种看似明确的,稳定就业的,较少伤害的制度。看似在乎人,其实是幻觉和倒退。

  到了开药方时,所谓的从文化入手解决问题,也没深谈如何畜养文化的方法(最低谈谈教育制度的改革阿?)和建设性的方向(如果书中最理想参考是文艺复兴),除了社会学背景外的术语,就无其他语境的发挥了?

  超出术语范围的泛泛而谈,只能当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算得上是译后记里称道的“无用的幽灵和消费政治上的洞察力是大师级别 ”,何况个人个能力的消极感和政治的商品化这些个概念,经济领域和心理学界早已经描绘得很详细了。

  meritocracy:

  wiki词条:http://en.wikipedia.org/wiki/Meritocracy#Singapore

  参考政体:新加坡

  建议“优人统治”还是沿用“精英统治”这一普遍翻译。

  《新资本主义的文化》读后感(五):生活在过程中

  现代社会常被认为处在一个朝向未来不断取得进步的进程中,这一点在强调创意产业和技术革新的今天尤其如此——企业被赋予这样的使命:挖掘和开辟出具有创造性的、因而常常是全新的事物,而全社会都要支持和推动变革的发生。人们沉浸在一种可以理解的自之中,这种自信实际上是认定创新将带来一个更好的未来。

  不过,理查德•桑内特显然怀疑这一点。在这本《新资本主义的文化》中,他显示出自己一贯的那种洞察能力:指出人们那种沾沾自喜的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在这本几乎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小册子中,他没怎么谈到创新为现代社会带来的好处(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些已经有太多政治人物和财经杂志谈过了),相反,他忧心于这种新的社会文化对人的生活境况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不可否认,社会机构、消费模式等各方面均已出现了变革和创新,许多国家均已达到本国历史上最为丰裕的时期,但桑内特正确地注意到,在这个新时代中,许多人生活在一种碎化的状态中,尽管他们似乎得到了许多,然而最重要的是:“这些变革并没有让人们获得自由。”这就是说,社会的发展并没有以人为本,建构起一个直接交往和不断协商的社会关系网络,相反,公共生活衰落了,人们工作的地方更像是个火车站,而不是一个相互信任的村庄。

  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源在于现代后工业化社会极端强调创新所造就的那一类异乎寻常的创新人(homo creativus):以短期关系为取向、很低的机构忠诚度、专注于潜在的能力、愿意放弃已有经验的自我。这个新的社会环境强调的不是持续而稳定的生活经历或某项专长,而是不断地抛弃以往、开创和发现新的机会点、灵活多变地适应任何新出现的情况,并容忍任何失败——失败只意味着暂时受挫和重新出发。

  在这样的价值系统中,工作的稳定性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一个稳定的机构反倒会被投资人视为脆弱和没有创新能力,或无法寻找新的机会点,而一个机构长期的雇员往往反倒被视为机构改组和顺利改革的障碍。现在对整个机构的律令是要求作出临时化、扁平化和非线性的安排,即时的微小任务成为重点——这在整个现代场景中随处可见,连美军战斗部队都开始被要求建立以特定任务为中心的快速反应小组,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市场营销上,都讲究迅速精准打击。最重要的是,抱有这些新型价值观的精英已经说服许多人相信,这一道路就是未来的道路。

  桑内特并不那么乐观,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任何变革都不会只带来美好的东西,而不附带任何损失。在他看来,这种以短期关系为中心的新社会关系,将给人的心灵带来消极影响。过分关注创新和潜力,迫使人们去不断抛弃自我适应新环境,这使得人们很难获得一种安稳持续的生活叙事。一如心理分析学家弗洛姆在《为自己的人》中所说的,“如果一个人感到,他自身的价值主要不是由他所具有的人之特性所构成,而是由一个条件不断变化的竞争市场所决定的话,那么,他的自尊心必然是靠不住的,而且经常需要他人的肯定。”那将使一个人的生活碎片化,他的精神被迫处于浮躁状态,他整个人都丧失了持久的感觉,因为他只能生活在过程中。

  新的一代年轻人早已呈现出这样的精神状态:他们想要一切,而且马上就要。桑内特注意到,上一代群体想要的是长期的战略回报;而当代群体想要的是立刻飞黄腾达。两代人的抱负关注点不同,价值取向也已脱节:前辈群体能够说出自己的目标,以及什么样的结果使自己满意;而当代群体很难用语言来表述他们的愿望,其欲望无可名状,又几乎是无限的。在这个时代,有才华的贫苦少年成为医生或律师不过是稀松平常的理想,但新的一代人却正在丧失一种重要的品质:即与这种时代性的浮躁格格不入的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是桑内特再三强调的特质,即一种“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批评的品质。显然,这种精神需要长期不计报酬地全身心投入,以及一种钻牛角尖的完美主义倾向。但现代社会中技术更新速度太快,人们一生的职业生涯中常常要三四次不断重新学习其技能,很少再有人能投入一生去完善某项技能。实际上,那些基于短期交易和不断更改任务的组织也敌视这种精神,他们反过来把“技能”定义为能够做新事情的能力,暗示人们随时根据必要的情况放弃已拥有的能力,而去新掌握某些知识。如今,“你缺乏潜力”这句话比“你把事情搞砸了”更是对你的本质的更为直接的否定。

  这种不断流动、创新的理念已经带来了全新的社会,在很多方面它是好的,也许只有一处不好:它既不能让人感到更幸福,也没有带来自由。一如桑内特严厉批评的,这种肤浅的文化“避开了感官的印象,隔开了分析和信任,忽略了情感的黏合力,而且还惩罚钻研”,这种新秩序下的消费观念也是焦躁和无节制的:无论拥有什么,都会觉得不够。人们焦虑不安,总是认为发展必须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而对缓慢和可持续的发展颇为怀疑。这与匠人精神的失落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事,因此在全球的不同角落都出现了相似的现象——能终生钻研某项技能的高级技工奇缺,而日本等国家的政治领域也常常如此:国民起初对政治家抱有过高的预期,但几个月后没看到显著的效果,其支持率就开始暴跌。

  因此,现代社会不免都要面临如何权衡的问题:创新变革是需要的(很多时候这就是现代社会存在的理由),但不能放纵它成为那种专注的匠人精神之敌。专注的人由于只关心一件事,可能会变得落伍(而现代社会总是给个体巨大压力,要求他们不能落伍),社会需要做的是肯定这种费时培养的关系,因为说到底,人类对永恒幸福的感悟,常常取决于一种长时间的恒常关系。在这个变动的时代,没有什么比确定性更让人获得精神寄托的了,具有这种价值观的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可能,更是一种必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