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读后感100字
《重构》是一本由Martin Fowler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构》精选点评:
●以前读这类书的时候,总是觉得特别吃力,现在虽然也有很多不懂的,但是也有挺多觉得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嗯,现在有了ide的帮助,很多重构只要点下菜单就可以了,十分方便,安全。自从开始看这个书,就更加经常使用eclipse中的一些重构手法了,非常好呢。不过自己IDE用多了之后,反 ======================== 20160426:反复读
●虽然书中很多建议都已经集成到IDE,但培养对坏代码的直觉仍是必要的
●看的着实心累 其实感觉用好extract 就可以一招走天下了
●虽然在“敏捷开发”,茫茫多的项目面前有所迷失,没有时间好好重构代码,但是这部书的指导意义非常大。
●好书,都是经验谈,实用性很高。
●书看完了,里面提到的一些方式方法,并没有理解,如果读者和我一样是初级程序员,我建议选择阅读,6章和9章----应该是编程经验过少,对书中内容理解不够
●读不太懂我还
●20150206 想读。20170418-1004(中秋)。面向对象场景下代码重构的一些小 Tips。此书已问世十几年,其中观点却依旧很有启发性。从中还知晓了领域驱动设计。但是有时,我会怀疑读这类书的益处。毕竟,项目周期貌似总不够用,而急功近利的我们又难以看到这些知识的收益。
●内容组织得完备妥当,写得比较中肯。但其内容多是容易推导出来的,属于看与不看没有太大所谓的书。怎么说,纵使有再多技巧,重构终归是体力活,各位注意身体。
●很多重构的方法是简单的,但之前没有人整理出方法论。
《重构》读后感(一):第二次读
第一次读完后,发现很多并没有理解,但是也有些已经能够在平时使用了。因此第二次特意将之前看不懂的地方重新翻了一下,尤其是代码的坏味道,我还把它背了一遍。
现在用的是idea,自带的工具很强大,配合本书的技巧,超级强大。
《重构》读后感(二):正在重构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重构》这本书,讲的非常好,主要说了重构在一个项目中的重要行,还讲解了不少在开发中用到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设计模式、测试、提炼接口、UML图,非常好理解,都是大白话,简洁、明了,看书不用动太多的脑筋。如果你也是这个条战线上的人,建议读一读。
《重构》读后感(三):常读常新的重构
本书凝聚了软件开发社区专家多年摸索而获得的宝贵经验,拥有不因时光流逝而磨灭的价值。今天,无论是重构本身,业界对重构的理解,还是开发工具对重构的支持力度,都与本书最初出版时不可同日而语,但书中所蕴涵的意味和精华,依然值得反复咀嚼,而且往往能够常读常新。
《重构》读后感(四):实战可参考性很强,力荐!
原本书中内容还是比较精彩实用的
可惜的是翻译老拖后腿,整体读起来还是算比较顺溜的
只是部分概念,原意,个人感觉翻译的还是有些生硬
花了几个月时间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
还是有很大收获的
合上书本,书中的重构手法依然回味无穷
跃跃欲试,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多多演练
《重构》读后感(五):看过一遍就可以放一边的书
的确如译者所说这书看过一遍就可以放在一边了,而不是做为工具书常常翻阅。
对来有多年经验的开发人员来说,重构应该在开发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应用的和掌握的。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大部分常用的重构手法都进行条款化,并明确指出了重构的工作要一小步一小步进行的,每一小步的工作都是为了保证原有程序的正确性。明确指出重构的工作应该在开发并行的,而不是纯粹如同开发暂停时对代码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