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街头漂流记》读后感精选
《虚拟街头漂流记》是一本由宠物先生著作,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虚拟街头漂流记》精选点评:
●二次元啊……
●本书还是很完整的,迷局也有一个出彩点,其实打个四星也可以,但想到刚才打的一堆三星……言之凿凿地描述了AI的成长,我也真希望这能成真啊。语言风格呢,稍稍网络文学了一点。交叉叙述还是有一定迷惑性的。读过其他参赛作品,应该就理解本书为何是头奖了~
●文笔比较中二,虚拟现实的设定有点意思,总体两星半吧。
●【剧透】其实一直到叙诡之后案件真相之前都对这部作品抱着极大期待。叙事结构不错,叙诡不是炸裂那种但也很好地为剧情服务了。但两起案子都emmmm推理太弱,而且作为作者的同行不得不说这是个槽点巨大的系统。力反馈理解不能就不说了我物理也不好,就说zai chuan song shi ti de tong shi bu liu xia ji lu这点根本就不明白是怎么办到的。如果是2008年的我可能流于想象不在乎其他,但2018年的我还是较真了。|| 这篇和《13.67》对比就很明显看出对于不熟悉的地方的描写就总是嫌长,理解了很多人觉得《13.67》啰嗦的心情……
●令人动容的父爱
●全书的设定科技感未来感很强,开篇也颇为神奇,但是不论大的谜题还是小的一些悬念设置都很现实质朴,解答不复杂但是巧妙,总体尺度把握得特别好。新颖但是没有为了猎奇玩脱线,能做到这点真的太不错了。即使已经充塞了太多相似言论,我还是想说别唧唧歪歪华文推理没希望,这就是希望。
●四星半。科幻的设定,恰到好处的推理,人性爱的魂。轮回之美,补加半星。
●2018.NO.38
●醒醒吧,阿宅,不要再沉迷于二次元了
●一开始觉得少女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不自然到扯淡的地步,后来悟了……但这本书我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小家子气的乡民怀旧总是在不合时宜的地方爆发,搞得格格不入。其他还好,打亲情牌总是万无一失的。
《虚拟街头漂流记》读后感(一):科技能改造人性吗?
读的第一本SF。一定要再看一遍!
总的来说借用短评中一位朋友的话:
推理三星,故事五星,故而最终四星。
回过头来看,序章中的部分其实也是某种层面上的泄底。
作品分为明显的三“W”部分:who(凶手)、how(作案手法)、why(动机),整个虚拟世界也都配以地图以及详细的路线的叙述,这点不能再赞。
科幻元素的设定,还有叙述性诡计,这是我认为本书的亮点。
只不过有些没看懂或者说被我忽略了?
离开VR与报警之间怎么隔了那么久?
Alice的力道怎么轻松地杀人?bug?
Alice走出店外不会有警报的吗?
还有264页…
《虚拟街头漂流记》读后感(二):第1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作品
本書為第1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作品。
先說說島田莊司好了,我也是在去年才看過他的成名大作“占星術殺人事件“,看完後我並沒有寫讀後心得,不過破解從前一些懸案的手法,著實有過人之處,後來在金石堂看白書時,又看了他寫的“開膛手傑克的百年孤寂“,便了解到,島田莊司在調查相關資料時的專業及用心,這往往是台灣作者所少有的。故日本人的小說作品,本人雖然真正敬佩的很少,但看在他們在專業上的下的功夫和努力,是可以借鏡學習的,無怪乎許多作品的水準可以受到世界的注目。
回到這本『虛擬街頭漂流記』上頭,情節相當簡單,就是近未來2020年的台灣,在一次的大地震中,台灣北部受到重創,熱鬧的西門町幾近全毀,在故事中由天才設計人“何彥山“,創造出了一個完全仿製的2008年西門町虛擬實景,在裏頭人們可以從事各種商業行業、社交活動。然而在一次的系統轉換,卻發生了有人死在虛擬出來的西門町中!這才引發出幾個故事主角不為人知的秘密。
先說我看這本書時候的感覺好了,其實我不是很喜歡作者介紹西門町的實景,有很多細節讓我覺得枯燥,原因是介紹得太長了!但我還是把他好好地看完,畢竟這是推理小說,難保有些細節是會影響後面的劇情發展,甚而逆轉一切推論!可是我有點失望,這部小說的骨架建構得不錯,但上面長的肉我不太愛吃。看到中段時我一度覺得有點吉本芭娜娜的風格,就像“甘露“一書裏,不少的能人異士只是讓這塊肉有不同的風味,也就是這部小說感性部份大於推理,然後上面長的肉我有點吃到膩。
不過首獎也絕不是簡單得來的,這部小說在將科技意念不斷地陳述在小說中時,也不忘了添加人性的成份在裏頭,像何彥山的父女之情,是我覺得寫的最好的,而這也是其他作品所沒有的吧!是故“出奇致勝“,這句話值得令人玩味再三,也許很多人不認同評審給這種作品首獎,但我總認為,一再相同的模式、題材,作品若沒有明顯地層次高於他人,基本上要出線的機會很難。相反地,若是像這部作品的寫作手法,出現在看了不下百篇投稿推理作品的評審眼中,當然會為之一亮!
推理小說我雖然沒有看得比詹宏志多,但多年來也已經有了一套自己選書的標準,本書雖然沒有從頭到尾讓我看得非常過癮(點子很不錯,但我腦袋裏的比他更屌!),但也不失為一本台灣人的代表作,如果拍成電影的話更是很好的劇本,因為電影只會演精采的部分,若是介紹西門町的部分用畫面快速地帶過,反而會讓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虚拟街头漂流记》读后感(三):指向未来的本格杰作
什么二十一世纪的本格?本格推理应该何去何从?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本格推理的日渐式微,许多热爱着本格推理的人思考起了这样的问题。而身为日本本格推理小说界的名宿,曾创造过一个时代的岛田庄司无疑也是其中一个。如果说年轻时的岛田是用自己的创作来摸索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且初探门径,那么如今的岛田庄司则是将自己的肩膀借给那些新生代的创作者们,希望终有一天自己所热爱的本格推理能够在这些年轻作家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于是,便有了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大赏的诞生。
我敬重岛田庄司,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所拥有的那种真挚的“本格之魂”,对于本格的热爱与关注让他可以跨越国与国的界限,以一名日本作家的身份去大力发展华文本格推理的创作。
而中国的诸位创作者们是否很好地回应了他的盼望呢?
老实说,在这部作品之前,我无法完全确认这一点。因为在本作之前,我只看过林斯谚的《冰镜庄杀人事件》这一部入围了岛田赏三强的作品,而对于冰镜庄一作,我多少是有些失望的,作为一部推理小说,冰镜庄自然是有一定实力的,但我认为这种程度的实力并不足以肩负起本格推理的未来。
而直到最近,我读完了这本昔日第一届岛田赏的首奖作品。这部作品,我认为的确是有希望指向未来的,真正的神作。
从类型上来看,这本属于SF本格推理,也可以看作是设定系的作品。
要说将SF与本格推理相融合的作品并不少见,比如西泽保彦便精于此道。但若与西泽相比,本作在SF与推理成分的分配上要显得更加均衡一些。西泽的SF其实更偏重于设定性与游戏性,是纯粹为了推理与诡计存在的,而且其中科学原理基本上是没有的,是典型的软科幻;而在本作当中,科幻设定与本格推理则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本格推理必须依赖于设定来达成,另一方面,作者想借助科幻设定表现的主题则是通过本格推理来水到渠成地表现出来。另外,这本书中的SF设定其实应该算是硬科幻的,把本作当作科幻小说来阅读亦不为过。这也可以说是本作的一大特色,作者在本格之上兼容了许多,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本格,但又不仅是本格。这种多元化的创作理念值得我们学习提倡。
另外,除了推理与科幻的均衡之外,本作在其他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极好的均衡。以前听别人说过,这本书如果只看其中某一个方面的水平都只是佳作而远非神作,但综合起来便是十足的神作了。我非常同意这种观点。很多作家往往只追求某一个方面的炸裂与震撼却忽略其他方面的均衡,以至于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硬伤。而这部作品却难得地做到了基本上没有短板,综合实力自然不凡。一般而言,我对于整体不坑的国产推理都是会尽可能往高处打的,但这部作品即使是按照常规的标准来打分也依然配得上这个五星,一切不言自明。
另外,本作中的人文关怀也是一大看点,因为可能会涉及剧透所以在此就暂不提及,大家可以自己在阅读中去感受。这部作品也告诉我们本格推理同样可以富有人文关怀。
另外,听说今年的岛田赏的首奖《黄》是历届第一的神作,《HA》的水平似乎也不逊于本作,表示非常期待,迫于资金有限,这两本只有等以后了。
《虚拟街头漂流记》读后感(四):无处遁形的虚拟世界
说来有趣,我的第一封求职信是发给一个旧书店老板的,他一定会疑惑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为什么要来他这里当个翻腾旧书、吃土吸灰的小学徒。而我给他的解释是,我学了这些年的计算机,编了那么多行的代码,越来越发现其中有些东西是自己难以控制的,所以心生畏惧,所以想彻底远离。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那位旧书店老板最终没有雇佣我这个奇怪的年轻人,使得我至今还在与程序、系统搏命。而那种难以控制的感觉也依旧存在,你似乎永远也不可预知一段程序最终会在你的面前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而你又该如何面对,就像那书中的主人公一般。而我至今不知道我当时的想法是否有道理,是否就像本书中的故事那样令人困惑与纠结?
其实,刚开始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有个疑问,那就是在虚拟世界中杀人是不是有点太愚蠢了?这些年和计算机打交道,一旦遇到系统和程序的问题时,最令人头大的就是从开发人员得到这样的答复:这需要去查一下Log文件。因为查了这么多年大小不一、名称各异的Log文件,我依旧感觉它们如同天书一般,但是有趣的是我还晓得,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运气,你就一定会在其中找到你所需要的答案。计算机这种高科技产物,就是这样用一种似乎显得有些繁琐、有些笨拙的方式,事无巨细地将在它身上发生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即使你是一名超级黑客、超级计算机专家,也只是能将自己的痕迹藏得更深、藏得更好、藏得更隐蔽,却无法完全抹去。
所以,在虚拟世界中犯案,你的一举一动,哪怕只是蛛丝马迹,都是会被记录下来,只待被他人发现的,就像那登入登出的记录。如果罪犯是一个与计算机打交道多年的人,那么他一定会知道自己无处遁形、无路可逃的。而这也会使得本书中的探案推理更像一种高科技的技术活。
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人,故事也发生在台湾,两地文化同宗同祖、同属一系,但由于曾有过的多年隔绝,两地在语言文字上已有了些差别,用大陆的视觉来看,就是台湾人的语言文字总带着一股台湾腔,虽然这不是评判文字优劣的标准和元素,但是我在读的时候总是会感觉有一点奇怪的感觉,而这可能是我早已养成的顽固的阅读习惯和莫名其妙的个人癖好在作祟吧!
小说不像是传统的推理小说,它的重点不在推理,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有强大的计算机记录功能,嫌犯的痕迹几乎无处遁形。全书的重点就在于那个虚拟世界的创意,在那里真的发生了某些让人难以预料、也是难以控制的事情,而这件事情也远比谋杀更值得人们思考,也许一件新生事物在渐渐强大起来之时,都是会引起这样或那样的不安和困惑的,而这一主题也超出了逻辑推理的范畴,指向了人性中某些光明与阴影。而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本书也可算是一本科幻小说。
从小说发生的地点可以看得出,作者对于台湾的西门町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书中有着大段大段的关于西门町的描述,而且由于故事被设置在未来,那时的西门町已不复如今的繁荣,作者的文字中还能杂糅进了一股类似乡愁的怀旧之感。当初看杜琪峰的《文雀》时,有影评人说那是导演写给香港的情书。我在这里借用一下,本书也可以算是作者写给西门町的一封情书。
满分五颗星,我给本书打三颗星。
《虚拟街头漂流记》读后感(五):完全不具有参考意义的私评论,因为有剧透还是放在这边吧。
有一星是华文推理追加。
如果是十星计算,这本应该是8-9星之间。有口味影响。
大概是打过若干养成类游戏也比较沉迷某种诡计的关系,核心诡计基本都没有被骗到,不是一点点的遗憾。
作为推理小说来说,Logic和Trick都没有十足满意,然而作为小说来说,这本不错。
未央和LUVA的重合,以及商店设置的巧合,我觉得都太过刻意而且没有必要。即使拿了魔比斯环出来做隐喻还是牵强,不过首尾完美相接确实很迷人XD
结果触动到我的,都不是推理关联的部分|||
聊一下在阅读过程中心有所感的几个点:
漂流(一)
在读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的在想如果把地点换成是上海会是怎么样。台北的路名是小中国版图,于是这里有着大量浓重民国气息的东西。汉中路是重庆南开中学门口的老街,狮子林是苏州以假山迷宫闻名的园子,昆明、成都、武昌、汉口。西宁、康定这些也都是和中央政府关联密切的军政要地。作为伪·民国爱好者,看着多少有些感怀。
另一方面是自己,因为本身也是喜欢在在城市里闲逛的人,看建筑看行人看空旷街道。所以尽管视野不同,那种眼神某些时候大概多少可以重合起来。
有生气的部分到无机质的部分,台北和上海,或者说大部分有历史又偏新派的大城市在这点上大多雷同。
不过差别依旧是人。总觉得未央各方面像足了龙姐,面对空旷的街道也不会觉得害怕。一边喜欢离群索居一边又别扭的一定要确定周围有人的生气不然就超没安全感的我,还是差了很多。
初啼
老实说看这个部分的时候脑内一直在双线做两件和作者期望大概差很远的事情。一个是挖细节确定不协调感(出生就有记忆,看一遍就能记住,卓越的学习能力和理性思维),另一方面,在想小孩子的教养的问题。
很早的时候在和A团er讨论儿子测试的话题的时候有讲过一下,然后是之前某个人聊天对方有扯到如果我们在一起生下的小孩大概不是圣人就是魔鬼。其实当时我是有点想反驳的,但是发觉论证起来也很无力。
小孩子还真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有规律可循又不依规律而动。就类似于给白纸染上颜色的过程。然而正因为是起源,模糊性的东西太多,而微小的偏差也可能引发人格的巨大变化,如何导正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诶。这里大山对于Alice(话说这个名字其实也是很明显的暗示啊!)的教养,有赖于机械本身的单纯和逻辑性,然而现实的小孩是几乎无逻辑可言的,所以更加苦手。<---会这么想就已经说明这个人压根不适合做母亲吧|||
即使如此,看到Alice对于爸爸的发音努力,以及大山充满父爱的姿态,还是有类似于打Air的微酸呢^^
永劫
这个部分可能是震撼最深的。
不管是少女的天真唤起的shadow的一点点善——“小妹妹,你打我吧”,还是大山僵硬地笑着说都交给爸爸吧。昏黄街灯下,一个父亲用80%的力量吃力地拖着一具尸体的身影格外凄凉。
即使猜到了他要保护的女儿究竟是什么,他对女儿的爱还是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从聊天机器人,到养成游戏,到虚拟空间里三维的人,乃至由LUVA备份下来的、未来可能会真正站在大地之上的艾莉。诚如河狸的评论标题——爱她,就为她创造一个世界!如此饱含着情感的缜密心思无法不叫人动容。而充分理解了他的用心的艾莉,也是闪光度满点。
与养成游戏或者电子宠物有对程序的适应不同,大山是从最开始用爱和“教养”来把艾莉从懵懂不明的“婴儿”培养成了最后的少女,于是这还是更接近于现实世界的养育而非2D世界的移情吧。
我也觉得这样的爸爸帅极了。笑。
最后补充一点关于未央。
我觉得很多地方很像很像龙姐,特别是在搜寻女儿以及死后的部分。那个部分的她也好,母亲状态的她也好,我们大概是都能够理解也感同身受的人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