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的三路向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人生的三路向读后感精选

2020-09-09 20:0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生的三路向读后感精选

  《人生的三路向》是一本由梁漱溟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的三路向》精选点评

  ●最近静不下书。

  ●梁漱溟:新儒家思想代表

  ●我喜欢人生

  ●虽然不是白话,且写做较哲学深奥,但还是配搭有通俗例子,尤其对平复最近的心情有利,人生导向灯塔,让你有所仰。

  ●需要费点脑子时间读的一本好书,中国最后儒的最后陈述

  ●崔晓姗于2010年5月21日捐赠

  ●集子比较杂。

  ●@梅川秋酷

  ●很久没看半文半文字结果看起来磕磕巴巴的

  ●P89,“儒家没有什么教条给人;有之,便是教人反省自求一条而已。”不是说写的不好,而是这书原来是拼凑而成的啊,而且纸还是苦的……在下慧根尚浅,部分段落不能一扫而过;有些文章基调与其他的不符,倒不是说用马义是错的,但是确确实实给人一种压抑感,字里行间。P19,“唯人有人生观,而牛马却不能有牛生观马生观”,可是人不是牛马,怎么知道牛马没有牛生观马生观呢?P20——21,关于消除欲望,案:祛除欲望才是人最大的欲望!

  《人生的三路向》读后感(一):寻内寻外

  先生开篇讲到了自己人生观的三个阶段简单来说就是追求欲望的功利主义,主要来源于西方;否定欲望的古印度宗教,主要是佛教;肯定欲望的儒家思想。

  关于欲望我们是无法否定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我们因为需要生存以及繁衍,欲望也就存在我们的血液中。但对于欲望的处理,诉诸于外的物质追求和诉诸于内的内心思量则不可不察。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对于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且愈演愈烈

  《人生的三路向》读后感(二):很有启发

  非常有启发的一本书,不过对于我现在的境界来说,总觉得达不到“以道德指导生活”的程度。“概情志弱的人比情志强的人更需要一种宗教”,我就是情志很弱的那一类人,等待救赎啊,先读佛经吧。人生的逐求、厌离、郑重三境界,我此生又能参透多少呢?

  在维基百科上搜到一段话:“1987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时,94岁的梁漱溟第一个出席发言,他说:“我是一个佛教徒,从来没有向人说过,怕人家笑话一个人有今生,有前生,有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一个禅宗和尚!””——联想到梁老写书的那个年代,多多少少也说明了一些什么吧……

  《人生的三路向》读后感(三):人生的三路向--道德、宗教和人生

  读老先生这本书时在08年,经济危机下的我当时创业血本无归,再加上那段时间无所事事,很是迷茫彷徨,处于前所未有最低谷。有人说一本书能改变个人的人生,但我一直没觉得任何一本书有这么大的能量,但这本书给我的启示还是足够的多。一直以来,我不是很喜欢读中国有关人生和哲学方面的书籍,因为在我们的五千年文化的沉淀中,在这种芸芸众生歪曲的价值观的环境下,没出几个哲学大师。梁老先生这本书关乎人生问题的最终思考,同时对人生本质的做了透彻的分析。对现在中国这种浮躁的、狭小的以及全是自我意识的生存空间下,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建立和推行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如果你正处于彷徨、沮丧、无助的时候,这部书也许会给你心理带来一点慰藉。

  《人生的三路向》读后感(四):人,没那么简单

  人生三路向,宗教(否定欲望)、科学(肯定欲望)、道德(中间值)。中国以道德代宗教。粗略谈了一下中西文明、印度文明(即佛教)的差别。

  书中的观点:人生没有意义,活着就是意义。一种人生态度,活着为了创造。不敢苟同,尤其是活着就是为了创造,如果一个天生智障的人或者是植物人,根本就没有创造力可言,是不是他们的存在纯粹就是社会的负担,而毫无意义? 说道这里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这个概念,脑死亡是不是以为着人格即消失?人格的基础就是大脑的思维?

  还有书中一个不显眼的观点:中国国民性原来的特点是好讲清高,但现行社会贪风盛行是从西洋人注重物质生活的观念引发出来的。 首先,国民的贪婪自古以来便有,也不见得本国国民比西方道德水准要高,非要这样说,我也不能赞同是西方风气的影响,(可能是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中国社会目前贪腐盛行,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人伦理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人注重人情,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既得利益集团就这样形成,资本的扩张刺激了人的贪婪本性。贪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儒家封建文化的冲击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因为“西洋倡言利”观念的启发,这种观点把中国人的人性特点给淹没了……

  《人生的三路向》读后感(五):文化与文明

  文明是我们在生活中的成绩品——譬如中国所制造的器皿和中国的政治制度等都是中国文明的一部分。生活中呆实的制作品算是文明,生活上抽象的样法是文化。文化与文明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如一种政治制度史一个民族的制作品——文明,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文化。

  文明的不同是由其用力之所在不同,或者说一个民族对于某方面成功的多少不同;文化的不同是指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

  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欲望就是人生的一切。

  利害得失最后归着不外乎苦乐。人之趋利避害就是去苦就乐。苦乐不在外境。所欲得遂则乐,不遂则苦。千金之子所欲不在千金。苦乐皆相连并进,其所有之乐愈进,其所有苦亦愈进。

  欲望之本,信在此身,但吾心则是卓越其身而能为身之主宰的。从而吾人非定然要纠缠在欲望里,亦非恒在苦中而已。则生命流畅自如则乐,顿滞一处则苦。

  无常是永远的,除非不生活,除非没有宇宙,才没有无常;如果生活一天,宇宙还有一天,无常就有。

  理智,取向本能的反面,靠后天想办法和学习方能生活。知识问题

  理性,无所私的感情。行为问题

  人在欲望中只知道为我而顾不到对方,反之,人在感情中往往只见对方而忘了自己

  引发恶性三个最大诱因:男女性欲本能,仇恨愤怒斗争本能,争夺强霸权利

  人生不必讲目的,但有意义,意义在于创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