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纪伯伦论人生》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纪伯伦论人生》的读后感10篇

2018-01-01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纪伯伦论人生》的读后感10篇

  《纪伯伦论人生》是一本由【黎巴嫩】纪伯伦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纪伯伦论人生》读后感(一):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纪伯伦的画风和诗风一样,都受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影响忧郁而温和,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哲理。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象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一反阿拉伯诗歌讲究用典、崇尚神秘传统风格,也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一味地模仿或疯狂的变异,纪伯伦抹去时代的痕迹解脱思想的桎梏,仿佛一只热爱家乡的鸟儿,在蓝天上欢快的鸣啭:“我是一朵玫瑰,迎着晨曦,敞开心扉,于是少女把我摘下枝头,吻着我,把我带在了她的胸口。”

  让我们采撷大地上的果实,如同精神采撷爱情在我们心中播下的忠诚种子所结出的幸福之果;让我们用田里的产品装满库房,如同生活充实了我们感情的谷仓。”

  这段优美诗句巧用比喻,妙使拟人,将爱情比作忠诚的种子,在我们的心中开满幸福之花,又将生活幻化成一种结晶和产物,储存在情感的粮仓,在纪伯伦的笔下,爱是精神的战利品,是心灵的抒情之歌,是滋生命的清泉,饱含生命的能量;爱让无数颗善良无私和纯洁的心灵在社会中传递,温暖需要被关爱的弱小的人们,使之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但是我们对每一件事的内心感悟有所不同譬如说大家都睡觉,有的人睡觉是为了休息,有的人睡觉是为了获得充沛的体能,而有的人睡觉却是为了与梦境之神相逢,焕发出内心灵魂的火花,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看起来不差多少,但人来到这个世界对心灵的诠释都有所不同,人在物质中穿行,完全否定物质是不可能的,关键是穿越后你能达到心游万仞,胸怀世界吗?穿越物质生活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让我们的性灵在这过程中得以遨游,得以接受爱的滋养,这也许就是庄子说的一个最简单境界“乘物以游心”。爱,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唯有人类社会成员间才有的默契,博爱的情怀,乃生命健康性情积极的一个标志,它是一记生存的姿态,更是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在我看来,爱之所以是永恒的主题,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生命在多元的选择中显得过于迷惘,需要一个坐标、一盏灯塔确定未来方向和远方的道路,而那坐标、那灯塔就是爱与希望,纪伯伦在文中表现的爱已非具体的,表面意义的爱,而已经化为一种精神、一种价值、一种情怀,在我看来,他把爱当做了衡量一切行为的准绳和标尺,当做了确定理想的航标和灯塔。

  《纪伯伦论人生》读后感(二):悲欢同至

  有人说:欢乐大于悲伤

  另一些人说:悲伤更大

  我要对你们说,悲欢是互相不可分离的。

  ——纪伯伦

  悲欢同至,悲欣交集。

  这便要提到另一个故事了……

  《弘一大师年表》记载:“八月廿八日下午,自写遗嘱三纸。”“九月初一日,书‘悲欣交集’四字,与侍者妙莲,是为最后之绝笔。”原件写在宽约三寸,大师写过字的纸片背面。字如核桃大小,点划纵横错落,结体已非往昔的严谨,但四个字的分布却依然井然;墨色则由浓到淡,过渡自如,也不复是平时的那般精致。笔情墨性中传递出来的是一缕悲怆而又恬然的韵致。

  纪伯伦关于悲欢的感悟恰同弘一走到一处去了,悲欣同至,与其说是一种心境,不如说是一种智慧。就像笑与泪,从来也没分清过谁是因,谁是果。不如在痛苦时作欢笑准备,在愉悦时也留好悲伤的空间

  《纪伯伦论人生》读后感(三):论爱情

  读这篇时,恰逢学到培根的 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 ,不知道中文译作什么,权且翻译成《论婚姻单身》 好了。与纪伯伦相比(先撇开美感不谈),培根完全站着男性的立场在探讨爱情,就说最著名的的那句论断好了:

  wives are young men's mistresses; companions for middle age; and old men's nurses.

  妻子青年男子情人;中年男子的伴侣;老年男子的保姆。(nurses这里,比较多的翻译是看护,让我翻的话,那必然就是“保姆”!)

  读到这里,不知道男同胞么怎么想?但女孩子们得先叹三十三叹!……18世纪的男权思想,怕是到今天也是有增无减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引出纪伯伦的“不俗”。(先读了中文版,不知原著是怎样的。)

  爱是情侣间的面纱。

  爱情与猜疑绝不互相交谈。

  这里,纪伯伦与其说是在“论”不如说是在“感”。面对爱情,他将自己放在了一个“低”度去感受。不涉及男女之别,不涉及是谁在爱情中获利。

  想想也颇为有趣。同样是论爱情,哲学家在作论文;文学家在写赞美诗。我只好感动于文人的天真热情和善意,而痛恨哲人的犀利与傲慢了……

  《纪伯伦论人生》读后感(四):玫瑰花瓣悄声落地

  玫瑰花瓣悄声落地,

  星辰消失在天际,

  海浪被光秃高大岩石撞碎,

  晚霞之光消失在乌云里。

  那便是死亡,

  虽是死亡,

  却赏心悦目

  神魂陶醉,

  微风荡漾;

  虽是死亡,

  那却是大自然的馈赠,

  万福之母。

  死亡——如此赏心悦目,这种意境像极了最近单曲循环的一首歌——

  If i die young, bury me in satin.

  Lay me down on a bed of roses.

  ink me in a river at dawn.

  end me away with the words of love songs.

  我试着翻一下吧,

  如果我年纪轻轻便走了,

  请将我裹上绸布安葬。

  让我安躺在铺满玫瑰花瓣的床上。

  破晓时,将我沉入河中,

  用情歌里的词句,将我送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