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妇与猫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老妇与猫读后感锦集

2020-09-13 20: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老妇与猫读后感锦集

  《老妇与猫》是一本由[英] 多丽丝·莱辛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3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老妇与猫》精选点评

  ●克制文字

  ●笔调一贯是莱辛的绵密,克制,冷峻,无雕饰,像伦敦的天气。《海底隧洞》很动人,有童年所特有的毫不功利执着,以及人性蕴藏的力量倦怠。《老妇与猫》很平静完全不是在说什么社会问题,畸人有自己自由坚强伙伴。《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则充满了侯麦道德故事式的趣味

  ●还可以

  ●我已经弄不清,牵着猫的老妇是我,还是我就是那只猫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一些短篇故事,有趣,但兴味不足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女人的故事。

  ●喜欢喷泉池的宝物和老妇与猫。语调平静故事却巍峨,很喜欢

  ●名家也有稀疏平常作品

  ●“”封又在胡说八道了!她的书明明就是让我觉得我不控制我的生活!最喜欢《另外那个女人》和《老妇与猫》。

  ●命运怎能交给别人?!

  《老妇与猫》读后感(一):女性的敏感神经质

  其实这本书才一半,但是却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写下来。作者关于女性的描写,真的是很传神,入微。在阅读第一篇《另外那个女人》时,女主人公情感面前所表露出来的敏感、神经质,真的让我惊叹作者的厉害之处。请原谅我看到了某些时候的自己。

  《老妇与猫》读后感(二):无新

  也许我并不全能理解她为女权,女性地位,伦理阐述深刻思想.

  但起码在故事上更精妙有趣.

  《另外那个女人》倔强,独道又坚强的小女人,在战争的大环境下极其生动.

  《喷泉池中的宝物》和《老妇与猫》更是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探讨老男人和少年的两个故事也还好.

  最后那个《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每个段落都让我想到曾经看过的一部老电影.

  那个时代的,作女的故事.

  日光之下,从无新事.

  《老妇与猫》读后感(三):凝练,鞭辟、意味深长才是她对自己短篇的要求

  说浅显一点,读书是为了发掘自己喜欢作家。没人能喜欢所有的作家,就像这世间那么多人,但我们仅仅喜欢那小小的一部分

  多丽丝-莱辛不是我的菜,她是和挥霍才华、透支体力卡波特截然相反的类型,如果天资财富,那她应该是注重开源节流的那类。即使整本书对人世贫穷荒凉无奈描写得丝丝入扣,这种理智稳健、取材于泛泛小事小说也没有让我击节叫好的冲动

  再去翻她的履历感觉早年从事政治运动,中晚年沉醉于苏菲神秘主义,开始科幻小说的这位老太太,那颗明晰睿智思辨大脑更偏男性化。她的文字体现不出女性对文字的直觉和敏感,凝练,鞭辟、意味深长才是她对自己短篇的要求。

  《老妇与猫》读后感(四):唯有猫

  最喜欢的是老妇与猫这个短片,看这个短片的时候正是忙着给外婆在淘宝上买吃的,特别的感叹,虽然觉得外婆啰嗦,虽然外婆更喜欢儿子给买的东西而不是我的(同样的物品),但我从来觉得我应该那样做。

  老妇死前近乎疯癫的独白“我从来没让你们缺过任何东西,从来没有!你们小时候我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们!你们可以随便问任何一个人,问呀,问他们呀!” 可是老妇的付出却只有猫的陪伴,老妇病了,猫会来帮她取暖,老妇饿了,猫会捉来鸟供奉。“特别的猫”的正是为了代替老妇的儿女们行孝。只有在猫出现的时候,在老妇身边撒娇、取暖、抓鸟的时候,我才在这冷漠的氛围和冰凉的社会(莱辛描写了危楼每天正在剔除死尸的日常工作选择在清晨进行只是出于如此谨慎的考量:为了在伦敦居民醒来前不知不觉清理掉这些无用的废物)还有冰冻的血缘中感到一丝温暖。

  《老妇与猫》读后感(五):行为即命运——《喷泉池中的宝物》

  莱辛在处理这个故事时,标题《喷泉池中的宝物》先天即预示了一种需要抽离背景的古老方式,既似富于传说又类似于阿拉伯神话一类的东西,虽则在小说里背景是实在的,但这种朦胧隐晦的暗示又与背景相互契合,既似真实又似虚构(虽然就是“虚构”),既幽暗又透明,如同宝物,珍珠自身,因其稀有而不具备人间气质,必得是要敬供珍藏起来的,在一处不为人知之处,而背景的起点,则设在了遥远的亚历山大,适合神话开始的地方。

  在这个被层层暗示为不知真假的故事中,莱辛处积虑——确实是这样,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对于故事的消解,即转换故事叙述者的方式,来达到将“自我”的最大消除和隐蔽(而这恰是另一种小说的进入方式),以使这个故事获得最大意义的不确定性——这就可以说是直接进入了小说的主题(如果它有的话),命运意义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阐述。幽微的意义散落于人物行为的一系列之中,勉强串起实际的事件使它们构为“整体”,而这恰是我们,在察看这个世界时所仅能采取的方式,观看,一系列的动作的发生,事件,时刻,传闻,而人物、人们的内在心理活动、动机及作出这些行为时的挣扎、澎拜、煎熬、启示则是看不见的,那个世界是封闭的、没有选择的,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猜测,仅由行为来推测动机和理由;而正是这些一系列的行为动作构成了个人整个一生的命运,我们最后所看见、留下的,也只是这些动作所促成诞生的事件。我们所知甚少。莱辛正是在这个意义和基点上来构建这个故事。

  因为想要趋于所有的中性,这个故事在保留了简线条的基础上,同时也取消了抒情和戏剧性,实际上它非常抒情,非常戏剧,但正因为如此,莱辛才想使得并把它处理成抒情和戏剧的反面,最大程度的不动声色,并直接在小说中说出这样的话,没有抒情,也没有戏剧。戏剧的发生只呈现于莱辛抽取出来的断面,它轻轻地打开,又阖上,告诉你:看吧,这就是命运,而我,同你一样,什么都不知道。而当这些断面连接成系列时,则如高山呈现出它起伏的轮廓,如此清晰,又触目惊心。

  作为镜像,男女主人公相互影映,互为一体。他们相互开启:为各自平庸的生活注入一丝光亮,只是,在伊甫瑞姆,他给米润的珍珠是锦上添花,是想予以完美,因此后来重见米润的贫苦时自然采取了人在这种情况下的本能,卖掉珍珠以过上更好的生活,那才是他最初的本意;而米润,更类似于潘多拉之匣,自身力量、意识的觉醒和复苏是自己都无法控制的。而伊甫瑞姆的羞耻不仅在于:在看到米润的真实处境时的触痛,那颗珍珠没有给他所爱的人带去表面上的美好;以及,他为米润,以米润为形象基准所收集的珠宝,在面对这个破碎苍夷的世界时的无力,就像他自己说的,他甚至没能想到带点儿食物,这些珠宝甚至比不上食物有用!

  而对于意义的索取,在那些幽晦不明的瞬间,莱辛最终还是替代了米润出来说话,使她所钟爱的女主人公停留,或是走向了更加意义不明的去处,在这种时候,莱辛再次显现出一种老派人物的做法,没能将那种含混的仅由行动组缀的系列贯穿到底。这或许就是她作为女性的慈悲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