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蒙文课》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蒙文课》的读后感大全

2022-05-24 02:09: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蒙文课》的读后感大全

  《蒙文课》是一本由席慕容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蒙文课》精选点评:

  ●席慕容是有文化自觉的作家

  ●别致的忧愁。

  ●作者追寻原乡蒙古的记录,没有以前的作品好。

  ●一如她的笔触,细腻柔软

  ●敢问何处是故乡

  ●最初有位名叫苍狼的男子告诉我最美的蒙古草原。席慕蓉

  ●还可以。对内蒙古增加了一点认识。

  ●她的草原有家的温暖味道

  ●N年没读席慕容的东西了,熟悉感一下涌上来。P.S. 蒙古人,维族人,都会为他们的民族而骄傲,为什么汉人没有所谓的民族自豪感?

  ●追寻故乡的散文集。非常感人,非常温柔。

  《蒙文课》读后感(一):席奶奶宝刀不老

  这本书正在读,书中的那种浓浓的原乡情愫使得那些文字包含着深情.慕容老师的性格越来越像个蒙古人啦.看书时最为享受的就是那美丽的风景会跃然纸上.慕容老师的文字功力可见一般..怪不得她老人家是女生的最爱..搞得我也想去呼伦贝尔玩玩啦....银子啊:(:(

  《蒙文课》读后感(二):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哈哈

  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哈哈

  《蒙文课》读后感(三):~~~~

  从前不知席慕容是何许人也,闻其名总与琼瑶之类的台湾墨迹作家相挂钩。所以从未对其著作有过任何留意。

  那天在机场,无聊之余闲逛书店,看见了《蒙文课》这书名,翻阅时恰好停留在八旬鄂温克女猎人的那两幅图片上,霎时间莫名的冲动涌上眼眶。于此机缘,买下了这本书。

  后来得知作者是席慕容,惊异于其竟是蒙人。字里行间所露出的感情也是蒙古高原那粗犷豪迈的血性。仔细品读其文,确有数篇心生欢喜。或许说,更多感动来源于她对蒙古血统的自豪与对其祖先的崇敬之情。此书也许会引发我对探索蒙古文化的更多兴趣。

  《蒙文课》读后感(四):有效推介蒙古文化的一本书

  先说说个人背景:

  茉茉生在内蒙,长在内蒙,19岁之前一直在美轮美奂的呼伦贝尔生活

  再来说这本书:

  席慕容 的诗,说实话,我没有读过,但某日读报,看到关于她 原乡 的两本书,茉茉当天就买回来读了

  正因为在那片辽阔、壮美、和谐的大地上渡过了童年和少年,这本书读起来就格外的亲切、自然;正因为离开故乡已有几年,对故乡的思念日益真切,对作者的那种寻找原乡、寻找心理上的故土的感觉,就格外的能够产生共鸣

  读到呼伦贝尔草原上如瀑布般的星河,读到敖鲁谷雅的驯鹿鄂温克人,读到蒙古族发源地的额尔古纳河,读到鲜卑起源地的阿里河嘎仙洞… 想到自己从小生长在那样一片神圣美好的阔土,不知不觉的享受着那样的人间美景,喝着同当年成吉思汗圣祖同一条河流里的水时,茉茉完全被思乡吞没了

  可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提到内蒙古,脑子里想到的就只有草原、牛奶和蒙古包,然而,那座高原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远远超越了所有人的预期,我们能做的,除了要去了解、认知,还应该有保护和传播

  《蒙文课》读后感(五):不曾看过——《蒙文课》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喜欢看席慕容的诗,她说过:“看她的诗会流泪,那种仿佛写的就是自己的感觉,实在无可自拔。”我却从来不曾看进去过,相比席慕容的诗,我更爱三毛。那一片天空正是我一次次的梦里仰望过的呢。

  最近却看起席慕容的散文,一本《蒙文课》,那些关于故乡的思考,那苍穹之中的思念,这些文字也许不会让你流泪,不会让你拿起就放不下,但那些文字会在你需要的时候重新想起,给你思考的线索。

  又一次想起很爱的那个成语:“盖棺定论”,没有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曾经喜欢的也许会成了陌路,曾经不在意的那些悄然潜入心底。在眼下,只是做一个悉心体会的人吧,不在意对错是非,不在意规则如何,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成为的人。

  在金黄色的旷野之上

  因着悲伤而唱起的这首歌

  这里实在找不到纸张

  只能用我的衣襟

  在没有墨汁书写的路途里

  只能以我的鲜血代笔

  金葫芦里的奶酒阿

  献给父母品尝吧

  父母要是问起我

  就说我在路上吧

  十两银子的玉镯阿

  献给爱妻佩戴吧

  爱妻如果问起我

  就说我在人间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