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庄子四讲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庄子四讲读后感锦集

2020-09-19 19: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庄子四讲读后感锦集

  《庄子四讲》是一本由[瑞士]毕来德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0元,页数:13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庄子四讲》精选点评

  ●没有什么新东西,就是套了一个概念

  ●把莊子打散了來讀,主要集中在寓言解讀,將之視為莊子對道的描述,還是有啟發的,不像現象學的靜態描述,而是體驗的,動態的描述。主要問題是,畢竟是講演,沒辦法細論內外雜篇之分別。

  ●忘川并非情之川,忘存与旁观之谓也,乎儒而近乎佛。1.庄周文本世界中的各类匠人甚至比贤人高明,几乎等于仙人。庄子精神混杂了君子大道中庸实用主义精髓飘逸自然质朴凝练,并于无意中揭示了通向世俗生活的各种捷径。庄子倡块然独立,以绝然的智慧施诡辩,将“混沌实体化。其本不该被神话化,神坛与世俗间必须要有微末坚实通道——这条通道的切入点可以是“无中生有”或“绝处逢生”。2.并不惊异于异文化背景者对于先秦思想家另辟蹊径的洞悉,而惊喜于找到作者这个出庄子和维特根斯坦们有“我手写我魂”能力朋友思维一旦驰骋起来,就根本停不下来——这是玄想先验的能力。戚戚焉!能够冲破灵肉二元的藩篱、从庄子中读出“化易”来,作为西方文化学人着实不易

  ●不落窠臼,从认知角度解释。认为庄子关注的是少有细腻观察、描述的”事物的运作”和“活动机制”(更准确的说是认知的机制)。从有意识操作到内化的、无意识的,更为混整、更为自发的活动形式(比如游泳,弹琴)的过程。这种忘我的主体性,言说时就会同时失去状态,有些接近如今的flow/心流概念。扩展世界观美学,是意识在混沌/虚空万物之间循环往复,以之为基点自我更新的能力,是“内在超越”和“保存着意识的无意识”。

  ●作者说他要对中国人背过身去。此研究中庄子只是作为材料出现实际回应着梅洛庞蒂和列菲弗尔的问题

  ●单凭口舌去品,绝对难以品出所吃的东西是什么颜色的;我们的一些经典书在被我们的一些天才的注疏咀嚼多次之后,就会像甘蔗渣。所以在我看来,像毕来德这种解读其意义不单单是“从研究庄子的角度揭示了人的身体是如何运作的”。从一个翻译家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人性“共同经验”自然就成了枢要。山之石可以攻玉!

  ●简明易懂,角度新颖

  ●作者既不刻意偏向西方哲学,也不刻意做一个训诂学家,而是比较准确地用现代哲学观念把庄子的本意诠释出来了,而且在我看来,极为准确。庄子是坐忘,是逍遥游,是对人类内心活动的深刻洞察者。

  ●如果有作者的《庄子的研究》的中文译本就更好了

  ●身体与世界的关系很有趣。然而这边的身体不是那边的身体。

  《庄子四讲》读后感(一):在虚空和万物间往复

  

《庄子四讲》全书分成四章,每章都以《庄子》原文中的片段作为支撑,主要阐释了故,命,天,人,忘,游,虚,芒芴。

我觉得作者比较出彩的点在于,很多人把庄子的“忘”、“虚”理解为退回初始状态、混沌的世界,与万物合一,仅此而已,而毕来德则更进一步(不知这一步是走对了还是错了),强调虚空、混沌带来的变化和自我更新自我塑造的能力,让来回往复的主体得以重新定义与自我、他人、世界的关系。我想到的比喻是陶泥,毕来德不仅强调把已经塑成花瓶的陶泥揉回原本的球型,而更为强调揉回了球之后,这团泥可以被重新造成一条蛇、铃铛、一只兔子。

作者另一个出彩的地方在于,他提出庄子的虚或者混沌,指的不是宇宙,而是身体,身体(而非所谓心灵、精神的自主运作是自主性的保障),这个观念我仍然存疑,可能我还没能彻底理解毕来德的身体指的是什么,不过,确实是意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以及对独特性的渴望把自体和他者分割开来,而意识也在这种认识中化为他者(这也是毕来德另一个有意思的发现:知道和不知道都有道理,都符合庄子的描述,它们却是在根本上冲突的;也就是说,一方面,人在知觉的时候无法言说,言说的时候不知觉,因此人说的是自己“不知”的东西,另一方面,道是可以被“知”的,到了天的境界,则可以“游”,也就是毕来德所说的“静观”)。

另外,《庄子》原文,尤其是《天运》,实在是太精彩了,太值得反复揣摩了。

  《庄子四讲》读后感(二):一个如何运用身体的机制研究

  总得来说,这本书从研究庄子的角度揭示了人的身体是如何运作的,从静态机制到动态机制,低级机制向高级机制的转移(低级机制是人的意识,高级机制是人的身体)。

  很多观点和波兰尼的默会知识是相通的,也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有相通之处。

  题外话:

  曾看到翻译弗里德曼《价格理论》的陈明衡先生的几个贴子,有共鸣,贴到这里。

  1、 最近在读一本《庄子四讲》,作者瑞士人,真是妙!短短130几页书,一种全新的感受。包括阅读经典的方法、翻译的方法等。读了两遍还是不过瘾。

  http://user.qzone.qq.com/1113254517?ptlang=2052&ADUIN=4752835&ADSESSION=1314610400&ADTAG=CLIENT.QQ.3067_FriendInfo_PersonalInfo.0

  2、这是我初次尝试翻译。其中寄托了多重的学习目的:一是经济学理论,二是英文,三是中文表达。我深切体会到:翻译是一种深度学习。觉得自己从来未曾读一本书如此深入,如此用心专一。因此,当我读到下面这段话时,深引为同感:“没有任何研究方法、任何学术规范会像翻译那样,迫使我们如此全面审慎地考量一份文本的所有特点,包括它的架构、节奏、语气,等等,——而这些也都一同决定了文本的意义。我甚至认为,一种不曾经历翻译之考验的诠释,必然是主观而片面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0hka6.html

  《庄子四讲》读后感(三):哲学家庄子

  这本书很薄,开本小,不占地方,携带方便,白色的封面清爽又体贴,是大多数人都会喜欢的类型。这确实是一本很亲切的书,虽然讲的是庄子思想,但是务实,清晰,明确,系统。

  作者是法国的汉学家,本书的主要内容收录了作者2000年秋天在巴黎法兰西学士院所作的四场系列讲座。分为:运作,天人,混沌,主体四讲。如果你从前往后读,可以跟随作者的思路,从翻译(也就是说:语言)入手,一步步了解庄子作为独立人格的哲人进行的思考,以及他得出的几个结论,最后达到高潮-作者对庄子一书独特的综述。也可以从后往前读,先总后分,先高后低,也会挺有意思的(我想第二遍这么读)

  我小的时候读庄子,好像从来只到”养生主“那一章,后来又间歇性地发神经,翻过秋水之类的外篇。总体感想是,庄子非常美,非常难读,哪段有感觉我就多读几遍,没感觉的完全读不下去。我自己觉得自己受庄子影响很多,但是要说起来,又讲不出什么内容,甚至要跟没看过的人谈谈庄子,有时候也不知从何说起。

  这本书使我可以更系统更客观更清楚的看到庄子,他所讲的庄子,对于我兼具着陌生和亲切。我能深深地感到传统文化非常强的概念化和神秘化的力量。比如说一提到庄子,几乎就等于”超脱“”出世“”无为“的人生观世界观。庄子的文本,几乎就是玄想的范例。之前我的思考,似乎总是提留在一个混沌的层面。那些美仑美央的段落,讲“天”,讲“道”,讲“故也,性也,命也”,讲“忘” ,讲“逍遥”。。。每一个字,都玲珑剔透,带着渊长而绵远的蕴意,仿佛遥远的星辰,把无限多的光热压缩在一点亮之中。我满足于这种心照不宣的暗示,这种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通感和可能性。那时我也领会到一种“退缩的艺术,消失的快感”,并且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毫无障碍地拿出来安慰自己。然而,在看此书之前,我却无法明确地得出这个结论,也不知道庄子的有些章节段落,实际上可以用一种更切实的角度读。(这也许是因为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庄子研究者吧)。我觉得,这是由于我们的母语文化有一种强大的概括和模糊能力,使我们很普通的中国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和庄子之间的关系,也能很容易地达到庄子所推崇的那种毫无间隙,不分彼此的状态。

  那么,这本书,确实是一个西方学术背景的法国人,站在清澈的彼端,以一种毫末毕现的明晰方式解读笼罩着几千年迷雾的庄子的好例子。 而从最根本的问题---一种已经不再使用了的古代语言在描述上造成的隔阂--入手,对汉学家来说,我觉得也是切中要害的。作者在序里表明:他的目标在于使庄子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有朝一日可以成为为西方学人深入理解的一部经典。书中以西方哲学的概念与庄子的思想进行比对,用严谨,明白的文字翻译庄子的原文。这些都给了我第二次认识庄子的机会,也给了西方世界了解庄子的机会。

  在本书的最后一讲,作者强力吐槽了庄子的历任解读者,说他们”是在不断重复自己的证据“,认为在中国的文化历史里,有着”利用别人的天才去宣扬实非庄子的思想,而是评注者本人的思想“的传统。还相当不客气地指出:在儒家盛行的中国传统里,庄子成为某些人,某些阶级道德和精神上的麻醉剂。好吧,我无力地表示认同。也许我可以用同一讲的另一段话来为自己和祖国辩解:”其实,每一个作者,在阅读的时候,都是其自我的读者。作家的作品,只不过是给读者提供一种透视镜片,帮他分辨自己原来可能无法看到的东西。。。”(普鲁斯特)

  《庄子四讲》读后感(四):读书笔记:《庄子四讲》

  前天终于在地铁上把第四讲读完了。

  同时读的书太多,常常读着读着,连某本书都找不到了;庄子四讲读到第三讲的时候,我就找不到它了。前两天,怎么着,自己冒了出来,赶紧读完了。

  幸亏读完了。

  第四讲中,毕来德先生提出的很多的建议和思考都非常有启发性。

  首先他提出以“多声部”解读的方式来解读庄子。分解下来应该是:

  1. 在阅读之前抛弃成见。对于庄子,我们在未阅读之前,已经从各种各样的信息渠道得到了很多的成见, 比如讲庄子与老子作为一类,比如将庄子划入道家,以及郭象的注释等等。

  毕来德先生首先厘清了所谓‘道家”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道家的范畴所对应的至少有四五个概念,最初包括庄子,老子,后来加上了淮南子和列子;又有所谓仙人之道,即长生不老的信仰,以及黄老之道等等。所以,简单地将庄子归入道家,对于一个认真负责的阅读者和探索者都是不负责任的,对自己的头脑不负责任的。比如,老子和庄子对于世界起源的看法有根本性的不同,对于老子而言,万物有本源,而庄子没有;毕来德先生认为这一差距是哲学性的,根本性的。

  接着,书中指出郭象的注释其实是一次‘挪用’,摘录如下:“郭象以及其他注者,将一种主张人格独立与自主、拒绝一切统治与一切奴役的思想,变成了一种对超脱,对放浪不羁,放弃原则的赞颂;使得那个时代的贵胄子弟,即使对当权者满怀厌恶,还是可以心安理得地为他们服务。他们解除了《庄子》的批判思想,而从中得出他们在权力面前的退却…庄子变这样成为了贵胄文人以及后来的官僚仕绅精神上的安慰与补偿…提供为奴性提供想象中的弥补,为他们的天然的保守提供了方便…”

  然后,毕来德先生建议,阅读庄子时候,应尽量将“庄子是一个哲学家,庄子用各种故事文学描述表达某种学说”的想法,并用一个固有的理论或者哲学框架套庄子。

  2. 因此,他提出一种“多声部”解读的方法:即对庄子的每一个段落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将这个段落与书中的其他的段落进行思考对照,比照研究。‘思考也随之成为多声部的复调思考。’

  在解释复调思考的时候,毕来德先生有一段关于聆听音乐的文字,其实是解释在庄子中《天运》一段黄帝与北门 之间关于音乐的对话。摘录如下:

  “当我们聆听好的音乐时,却恰恰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我们的确是处于一种深层的接受状态中。在这样的时刻,音乐确实能够使我们的内在活动几乎在所有的层面上都产生震动,达成和谐 —— 无论是自我的感受,还是 身体的空间感,动作的内在认知,或是情感,记忆以及最高妙形式的思维都不例外。音乐把‘自身’全部的潜力,从它最基本的到它最繁复的力量,都融合在同一动态中… ’”

  非常传神,尤其是在聆听音乐时的身体的空间感和动作的内在认知,这是在其他的欣赏活动,比如读画、读书、包括看电影的时候不能感受到的。

  我亦读到了迄今为止,最精简却最精确地关于塞尚的评论:“塞尚比起他之前的任何画家来,更深入地探索了我们对外物的感觉是怎样跟我们的精神图像相结合,产生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的。他没有去‘仿造’客观世界,因为所谓客观世界永远只是一个习规的世界,他是有意识地通过新的绘画技巧,去揭示我们对感性世界的知觉是怎样形成的。”

  这段评论,对于一个以心理学为基础学科的人来说,非常有共鸣,而且直接击中了她的认知和训练:Perception! Perception!

  而作者之所以在一本讲庄子的书中提及《塞尚》是因为他提出了我们在阅读庄子时不妨使用另一种‘光学仪器’,同时用普鲁斯特作为例子来说明。我在讲research methodology的时候常说,我们的方法只是不同的perspective or telescope, 给我们提供 一种观察世界探索问题的方法;你可以换一面telescope,会看到不同的东西。而作家也好,艺术家也好,科学家也好,亦再用不同的方法给读者提供不同的镜片。

  我常想起马蒂斯晚年的话,大意是“当我忘记怎么去绘画的时候,我才开始会画画。” 很明白他的意思:忘记抛弃那些观念系统,框架意识,拆解世界再重造世界,才有可能创造新的‘光学仪器’。

  所以,我这篇读书笔记,基本上实在做摘抄吗?

  所以,曾经以为受过严格科学训练,每天写逻辑构建,数据分析,假设检验文章的我永远不会写诗,其实是错了吗?

  -----------

  本书译文100分

  毕来德先生还有其他著作,可惜或是没有中文译本,或是无法获得。很想读那本《中国书写的艺术》

  《庄子四讲》读后感(五):对《庄子》的另一种解读

  本书是法国汉学家毕来德研究《庄子》的法文讲稿,后来翻译回中文。看这类翻译再翻译的书,正如毕来德所说是”背着身子说话“,因为它不是针对中国读者而写,他参照西方读者固有的一些知识和亲身体会,加入了与《庄子》有一点类似经验的西方作家、诗人的相关内容做对照,如维根斯坦、阿尔特、斯宾若莎、克莱斯特、列世敦贝格、马丁路德、米修、莱维斯特斯、普鲁斯特。故,读的过程中要剥离一些东西,就像吃橘子,先剥掉外层的果皮,才能吃到甘甜的果肉。

  毕来德对《庄子》的翻译呈现的是其对文本的解读,并创造了一些新的概念,这一部分比较新颖,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比如对翻译的理解、对《庄子》进行类似巴赫的复调解读、对”活动机制“的归纳。作者试图让读者了解到,当我们本着一种既严谨又大胆想象的精神去研读这本书的时候,能有什么样的发现。同时他也逐步意识到对庄子的研究产生出两个研究议题,一是《庄子》本身,二是人们长期以来对它施以的种种简化、歪曲或挪用。

  为了解读更准确、更可靠,更好地展现文章整体的效应,更全面地说明作者是如何采取了词法、句法、逻辑、文学、戏剧的手法来表达思想,毕来德不先决地认定庄子是一位中国思想家,或是道家或是其他的什么家的身份去相应地去解读他;而是力求用批判的眼光,本着严谨而灵活的态度去解读,然后再判断自己的发现是否符合既有的观念。如果发现这些观念是错误的,再思考它们从何而来,是何时出现的,是起始于哪种错误、哪类蒙昧或是哪些扭曲。这样自然产生了一种翻译的方式,在词法与句法所允许的范围内,经验成为翻译最终的根据。此外,也要尽量避免使用那些可能让其读者以为他所面对的乃是专有的概念、观念或现实的词汇,使他看不到在他眼前实际上是一种普遍经验的描述。在层层解读的沉淀下面,找回庄子在书写文本之初赋予文本的完整的意涵。这样去研究《庄子》,同时打开了两个工作场域:其一是文本,要字斟句酌地重新读解;其二是根据《庄子》的启发,去重新阐释自己的经验。毕来德认为如果他的研究,不是始于翻译,而是一直把翻译列为最终目的,就不会有它今天的这个样子。因为没有任何研究方法,任何学术规范会像翻译那样迫使他如此全面审慎地考量一份文本的所有特点,包括它的架构、节奏、语气等等,而这些一同决定了文本的意义。原文与其对应的法文文本之间的多次往返、多次对照是逐渐显现文本含义的最有效的方法,他甚至认为一种不曾经历翻译之考验的诠释,必然是主观而片面的。

  哲人,在毕来德认为,指的是这么一个人,他进行独立思考,而且是根据自己对自我、他人及外界的亲身体会进行思考的;他注意参考在他同时及在他以前的别的哲人的思考;他对语言的陷阱又有敏锐的感悟,因此十分谨慎地运用语言。《庄子》不是一个普通的文本,至少它的一部分,乃是一位哲人的作品。研究《庄子》的一段文字的时候,必须认定这一前提,如果不从文本中去追寻他的哲学思想,便永远找不到。故而,首先问自己的,不是作者在推演一些什么概念,而是他在谈论哪种具体的经验,或是共通经验中哪一个方面。其次,要停留在描述上,不要试图超越它。庄子在描述自己的亲身经验,而他的描述非常非常精确,也非常精彩,依靠这些描述去理解庄子的一些核心思想,一步步走进未能理解的区域。

  《庄子》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学体裁:简短片段、连续论述、独白、对话、系列对话、或长或短的叙述、讽喻小品、夸张闹剧,而有些文本几乎无法归类。毕来德例举了《养生主》庖丁解牛P7、《天道》齐恒公与轮匠扁 P12、《达生》孔子于吕梁观瀑P20、《达生》醉者之坠车P35、《秋水》河伯与北海若对话P37、《秋水》中独角兽与多足虫之间的对答P58、《知北游》中泰清、无穷、无为、无始之间的对话P59、《大宗师》中颜回对孔子关于坐忘的对话P70、《田子方》孔子见老冉游心与物之初的对话P81、《人间世》颜回问孔子有关心斋P84、《至乐》中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P91、《在宥》云将遇鸿蒙的故事P98、《应帝王》列子与壶子关于”游“的对话P105、《天运》孔子与老子关于”道“的对话、《天运》北门成与黄帝关于”咸池“音乐的对话P111、《天地》之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而遗玄珠之事P64。他认为通过研究形式可抓住其内容,而反过来,也只有理解了其中的内容,才可能完全理解其形式,这两者之间的和谐多半非常融洽。要深入了解它真实的蕴含,体味它特殊的质性,尽可能地捕捉每一个词汇所产生的共鸣效果,这些段落描绘了经验当中通常跳脱我们的注意的一些东西。毕来德通过这些容易切入的形式,提出了”活动机制“的概念,归纳出了”天“、”人“、”游“、”忘"等几种不同级别的活动机制,并讨论不同机制之间的上升、过渡、共存以及微妙的组合,进而提出了《庄子》研究的三条道路:1、静观;2、退隐、返归自我;3、美学。

  毕来德研究认为,《庄子》当中凸显了一种崭新的主体以及主体性的概念范式。西方所谓的“主体”和“主体性”在其中呈现为一种在虚空与万物之间来回往复的过程,而在两者之间,前者居于根本的位置。我们凭借这一“虚空”才具备了变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使得我们能在必要的时候重新定义我们与自我、他人及事物的关系。我们也是从哪里萃取了赋予意义的根本能力。庄子论述到虚空与万物之间来回往复的过程时,描写的是我们主体的运作。这一概念范式还有一种含义,庄子所说的虚或者浑沌之所在,不是别的,而是身体,不是客体化的他身,或是笛卡尔所说的机器,而是我们所拥有的或是支配我们的,所有已知或未知的官能、潜力之总和。这一点庄子没有说过,但毕来德认为他通过文字向我们做了展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且经常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让我们领会,只有任随身体,如此构想下的身体,自由地运作,才能保障自身的自主性。这一思想,对西方人来说是非常新鲜的,因为他们一直认为由意识所掌控的行动,才是人自主性的基础与保障。西方所谓主体、主体性、精神与躯体的二元对立等概念范式,已经被撼动。

  在本书中,毕来德提出了类巴赫的复调解读方式,他认为,把庄子当作一个哲学家、某种学说的缔造者,道成为这一建构的枢纽,结果由此而来的陈述不光乏味无比,而且是错误的,因为方法本身是错误的。如果以为《庄子》有个文学外壳,而在它下面有一个能以抽象概念来加以表述的哲学系统,那只能误读《庄子》,把它看作是一种论证的过程,同样是一种错误。因此,无论如何,必须对每一单独的段落都加以分析,并且就这一段里本身,进行思考。之后,再去把这一段落与书中别的,与它呈现某种契合,或产生共鸣的段里比照起来进行研究,而不必管这些段落是在书中的哪一个部分。这样的解读方式,使解读变成多声部的解读,而思考也随之变成多声部的复调思考。在巴赫的音乐当中,其复杂性不在音乐元素里,而是在元素的组合当中产生的,这些元素,如果多半不是比较简单,而且又是有限、明确、完整的话,巴赫也不可能那么漂亮地将它们加以组合。元素的这一特点,或者说,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分明性,乃是他复调音乐不断跟新的必要条件。他总是止于恰到好乎的简练,绝不激昂张扬,却又一直都韵味无穷。在一段组曲,或是一部托卡塔曲中,一个段结束后,乐曲便转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段落。对巴赫来讲,跟对庄子一样,这种独立段落的复调形式,乃是表现了一种思想。这种复调的读法,同时还有一种文本批判的功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