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成为宋仲基第一百个老婆,也不会成为你的老婆。”
在这里插播一条
我们开设了微博——“壹课君”,一个月之后的8月18日,我们将公开从微博粉丝中抽取10名幸运儿,每人将获得100元的现金红包!中奖名单将在公众号当日的推送中进行公布。
——壹习君
大家好,我是被skr skr洗脑的幺幺。
这段时间,网上频繁爆出一些性侵事件,而随着ME TOO运动的普及,各大社交媒体上此类事件层出不穷。而前几天,虎扑66万直男正面刚上吴亦凡3000万粉丝之后,幺幺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虎扑吴亦凡大战的背后,是年轻男性对伪女权不满的集中爆发。”
这些事件的背后都影射了一个长期被大家忽视的名词——女权主义。就这个名词我问了周围一些人的看法,大部分人对女权的理解就是认为女权就是女性要掌权,把男权推翻。
但实际上,女权主义≠女性至上主义,真正的女权是提倡女性独立坚强自爱,不依靠男人,并要求获得与男性平等权益和地位。
确实有一部分女生在网上看了几篇女性鸡汤文就觉得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了,但她们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真的男女平等,在她们的思想中希望的是男性把她们当作公主般呵护,把自己放在女性的弱势地位下,但却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经济独立。
所以期待着用女性这个身份依靠男人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却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也就是所谓的双标。这部分人被称为伪女权,“伪女权”的存在也就导致很多不明就里的男性都开始抨击女权主义,抨击这些利用性别优势在男性身上压榨利益的女性。
我并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因为在我看来,男女的生理差别就决定了无法做到真正的平等,这样的矛盾会长期存在,但并不代表我不欣赏女权主义。
因为男女平权,从某种层面来说,是在给大部分人减压,因为男权社会,权力掌握在少部分站在顶端的男性,也就是少部分有钱的男性和少部分长得好看且有钱的女性才能享受到利益。
之前追了一部美剧《使女的故事》,这部剧大致讲得是在不远的未来,因为一些因素人口出生率骤降, 美国地区成立的新国家将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分配到社会上层家庭中帮助他们生育,这些女性被成为“使女”。女性们被剥夺了工作机会,被迫成为生育工具,社会地位低下。
而促成这一制度产生的并非男性,而是本来以为自己掌握了一定社会地位的女性。有的时候,为难女性的偏偏却又是女性本身。
这部剧中的男性其实也没有过得好到哪里去,顶端的男性沦为延续子嗣的棋子,而大部分普通男性沦为劳工,无休止地干粗活。这些改变不会一瞬形成,却像温水煮青蛙一样,细微但却致命。
波伏娃作为女权主义者曾说过“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不论成年还是小时候,他都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回到吴亦凡事件上来,在我看来,这件事完全上升不到女权的范畴。每个群体中总会有异类,但对于伪女权的不满却是由来已久,之前Ayawawa被禁言曾引起一段时间的轰动。
本来也没在意,但没想到,偶然间聊天发现,周围竟然有很多女性朋友关注了她。网上这类观点越热闹,彰示了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女性觉得,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美貌才是女性的第一武器。
说实话,很无奈却也无能为力。我倒不歧视那些想嫁给高富帅的妹子,但如果只是凭空想象,却不为此去成长。那么,这样的白日梦不妨就别做了,想要配上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先成为这样的人,比肩站立的时候才会发自内心地觉得,不是我高攀他,而是我们俩,势均力敌。
“女生就该生孩子”、“像个男人一样”这些要求并不该是你的压力,物化男性、物化女性的人总会存在,且这些人并不会因为你的几句言论而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其实社会一直都在进步不是吗?
从古代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到废除裹足再到着装自由;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婚姻自由;婚内强奸被搬入法律等等,社会总是在进步的。
其实,之于我们所有人来说,其实最终是让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他自己想过的生活方式。
最后,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张图,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韩国的男学生在历史课上遗憾现在不能一夫多妻制,老师是这么回答的“一夫多妻制是为了你们,如果现在还是一夫多妻制那女孩子们宁愿成为宋仲基第一百个老婆,也不会成为你的老婆。”
你支持哪一种呢?
作者简介:幺幺,壹习主编,人生格言:掐指一算,你命里缺我。壹习(ID:yixishare),以多样的方式帮助大家成长,从这里学习,找到属于自己的壹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