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莫纳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大莫纳读后感100字

2020-09-20 20: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莫纳读后感100字

  《大莫纳》是一本由阿兰-傅尼埃著作,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8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莫纳》精选点评

  ●内容简介强调偶然迷途神秘庄园突然失踪。我于是被误导,以为这是个魔幻故事结果发现竟不是,结尾还带着无奈哀伤。/ 译得不好

  ●关于第二次机会的最好的小说高中时读过夜色温柔后最伤人的阅读体验野餐会和之后的几章每一章都要停下好久,但结尾的秘密不是特别喜欢,让大莫纳的动机反倒模糊

  ●时间空间的交错。坚守救赎的糅合。一场梦幻般的恋,一次无法反回的乐园未来需要摈弃过去的。年度最佳读物–大莫纳

  ●失落传奇

  ●翻译很生,遂不给分,幸而果断找到英文译本。宁用百倍价格一览李棣华译本(版本比较的坏毛病==)。作者可以说是第一个把beat generation送上路的人,一本半自传小说,一生承诺

  ●见语文摘抄70。

  ●这钻石一般的小书啊!前两部的校舍生活和林中历险竟与《桤木王》有着隐秘文本互通,游园会也染着爱丽丝仙境色调。但第三部后,黄昏色渐次铺开,直至读完,心口沉沉压着泪意却又不知所措,一如书中众人。远超于成长爱情故事之上的,是那一个永不可到达的此岸

  ●另一部追忆似水年华,却莫名漫长婚约调调

  ●  到这里开始感动投入——“临别之际她把手给了我,此时此刻我们之间有了一份秘密的相知,比我们或曾说过的千言万语都要更加清晰;这样的默契唯有死亡才能打破;是比那巨大激情更为使人感动的一种友情。”   看了开头,只打算三星;看到一半,打算给四星;看到最后,五星……   或许悲剧总是无可避免的,就像大莫纳,就像伊冯娜,就像弗朗茨,就像瓦朗蒂娜,还有弗朗索瓦……冒险不停,悲剧不止   作者在致友人中曾提到:“如果说我这个人向来有些孩子气,软弱而又傻气,那么至少是有这样的一些时刻,在这个恶名远扬的城市里,我还是有力量创造我的生活,就像创造一个奇妙童话故事。”   “在人间,一切都像在中那样安排。”

  ●为什么我觉得言过其实了,谁帮我解答一下,唉!

  《大莫纳》读后感(一):这何尝不是作者自己人生向往

  《大莫纳》刚开始给人的感觉像是少年成长故事,在庄园那一段又变成了童话。待到莫纳与冯伊娜和瓦伦蒂娜的感情纠葛,又似乎是变成了爱情故事,风格的变幻反映了阿兰.傅尼埃心中的纠结。1905年6月1日,傅尼埃在巴黎邂逅了一位美丽少女这段感情虽然无疾而终,但却给作家深切怀念创作源泉。冯伊娜的形象就是以这位少女为原型的,而其中所描写的爱情、冒险和友谊,又何尝不是作者自己的人生向往?

  本评论由贝尔地板 www.BBLfloor.com Simon撰写

  《大莫纳》读后感(二):读阿兰·傅尼埃的《大莫纳》

  阿兰·傅尼埃的《大莫纳》是一本无比美丽的小说,脆弱且永恒。 它无疑有一种与一般小说阅读相反的“减速度”,沉思和遐想以较小说自身轻柔节奏更为缓慢和惆怅的气氛笼罩心境。当事件的真相似乎慢慢显露时,情感却依靠细节的暗示顺着另一条幽暗的通道重新藏入迷雾,形成新的悬念。这悬念不总是激发我立即进入新的情节,它们有足够的魅力让人停留,它们更像一个个“完成时”,而在新的悬念之外,有些似乎已永远死去,如一则则完结的诗篇。 这就是为什么《大莫纳》很多处给人以“结尾”的幻觉,“结尾”以各类“告别”的形式出现:悲伤又异想天开的弗兰茨决定化身吉普赛人,隐藏身份搭大篷车风餐露宿;大莫纳坐马车离开寄宿学校,在巴黎一扇永远黑暗的窗口燃尽他的激情;再无可能寻找到的古堡塔楼与游园会;以及令人惋惜的伊冯娜之死......盛宴、团聚和婚姻这些喜剧性片段无法改变小说从整体上滑入“悲剧”的倾向。大莫纳的故事属于弗朗索瓦的回忆,而这回忆中充满了挫败,而失败的意味也因回忆愈加强烈。 傅尼埃构想的一次次告别时刻,不论是属于外在表现还是源自人物暗自的某个决定,都像是一个乐句、甚至是一个乐章的休止符。停止、沉默,这些离真正的结尾还很远,故事也坚韧地向前推进着,但是这些显得多多少少无可奈何的“割舍”引发的感叹足以使阅读暂停,浮想联翩,直到这感受传递至内心深处,才能在这些情感的基础上继续翻阅下一篇章。 这部小说细腻的季节、环境感受也强化了”割舍“在时空上的性质:梦幻时空和尘世时空间存有游离关系,在地理和精神上有一片模糊的边界,人物则像是因为时间的流动,空间的迷途跨过了那个恒常的点,幻想降临的一刻,以致不能再次抵达“神秘领地”。可同时,大莫纳在回归的渴望、童年的承诺和冒险的行为中疯狂无望地前行,表面上,他成了“幸福”一词的背叛者,但或许他恰恰又是一个守信者,他以自己纯洁的天性守护梦境与承诺,深深忏悔,也没有在耽于回忆中丧失行动力,显出其独特的精神品性。 越到后来,对《大莫纳》的阅读也越来越接近回忆本身。人物成长的方式与选择,阴差阳错的遭遇在“即刻”和某个模糊的瞬间的对照中,蕴藏了“割舍”的后果。小说整体上的象征性质将大莫纳塑造为一个远行的人,慢慢营造出“距离感”,弗朗索瓦混夹着记忆,惊讶,由于紧张而模棱两可的目光,也应是读者的目光。小说第二部末尾的三封信件,弗朗索瓦得知大莫纳的消息,却始终模糊又神秘,甚至在临近尾声,大莫纳直接消失不见,都是距离。 在“告别”处后,过往的事件和情态不再会以同等性质与力度进行重复,《大莫纳》尤其明显地给我留下这种印象,读者也将随时准备”遗失“,或者说”割舍“。因此,小说的“减速度”意味着去体会这些“告别”时刻的意义,牢固地封存一幕幕场景的意义,它们都是故事继续前行的准备,也是激情的终结时刻,情感在此处要另辟他经。直至最后,那些记忆中的场景,纷纷扬扬像无声的蒙太奇,像冰冻凄凉的冷雨浇灭撒伯隆尼埃曾经游园会狂欢的喜悦气氛回流到事件的大背景之上。游园会依旧是是纯净的一刻,但也已归于宁静,染上悲剧失落的灰色。在每次上升与降落,高潮与挫折,甚至是每个季节、年岁之间情感的高低“落差“中,皆属《大莫纳》忧郁的气质。

  《大莫纳》读后感(三):可能因人而异,违常规一次,大请提问

  之前已经做了最早吃螃蟹的人,在众多的书里面摘出了这本看

  实在是因为那一堆荐书的人名,可是看完之后咋就喜欢不起来呢

  这是一本让人没有阅读快感的书,要是能够读的进去的话

  读完一天就够了,可是我却又读了两个星期

  自然有别的事,或者别的书的原因,但同时他确实不吸引我

  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能与《魔山》相提并论

  所以我等待,等待一位欣赏这本书的人来系统化一下

  可惜一直没等来,自己又不勉蠢蠢欲动了

  对于我喜欢的书我可以侃侃而谈,对于我讨厌的书我可以说三道四

  可是对于一本没感觉的书,就变得有点欲说无语了

  简单说来,这是一本关于男孩成长的书,爱情与冒险,有点类似于儿童读物,但是写作上却非常成人,不知道跟翻译有没有关系,读起来很不顺畅,对于翻译,我从来在自己能力不及的地方,不轻易指手画脚,但是这本书的行文和他故事的内容配合起来,太别扭了。

  就是那种《巴黎圣母院》的传统写法,可是内容却是很轻巧的感觉,无过度与延展性,确实是像小品,但又不像那种精致的小品。

  而且我觉得这本书带有明显的性别色彩,也许男性更喜欢这本书,因为毕竟多数男孩都曾在童年倾心于冒险,并在远方遥望着一位心仪的姑娘。

  基本上我可能有一点理解欣赏这本书的人的心思,但是确实不在我的临界点上,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本因人而异的书。

  鉴于看这本书的人很少,大家应该还是希望有一些先行者的声音的,因此写下以上这些话,不在评论,只是说一点想法,可以作为参考,也可以提问,如果我能解答的话。

  补后面回答drizie朋友的提问,进一步全面一下自己的看法:

  drizie,很高兴跟你探讨

  也许确实跟翻译有关系,很多法国作家的作品,翻译过来都很别扭

  尤其是现当代的,让我看着也很难受

  比如法语翻译的知名者余中先,真的很难接受

  可是很多重要作品都是他翻译的

  反而在我屈指可数的记忆中,个人比较欣赏的是胡小跃

  以上谈的是翻译,下面谈谈这本书的定性

  这是一本类似于寓言的小说,不知道你是否同意

  其实虽然我很喜欢最近刚读过的《失物之书》

  但是也没有另一些作品给我的心灵的震动和思想的跃动强烈

  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感同身受之感

  也许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城市中,也许因为我的童年没有太大的波涛,也许因为我从来不具有冒险精神,也许因为我是个太过晚熟的孩子,所以我的世界既纯洁也有缺失

  想说一些实例进一步阐述,最近看的书里面,个人认为,大莫纳,失物之书,寻找时间的人,夏先生的故事这四本书有某些相通之处,都是作家对自己童年的一场找寻之旅,只不过角度不同,情感的决口不同。

  我个人大爱的是夏先生的故事,从一个人的遭遇开始,我审视到自己是那种容易被自然流露,不加修饰的情感所左右的, 或者是另一种极端,比如以诉讼笔录为例的那种无论技巧还是思想上极度的叠加,总之,就是大开大合。

  如果我来形容的话,夏先生的故事就是质朴却很厚重,寻找时间的人就是绵延却不失轻巧,失物之书就是黑色却不失力量,而大莫纳,我看的过程中,真的味如嚼蜡,也许我确实欣赏不来他的奇幻和浪漫,所以我说过因人而异。

  《大莫纳》读后感(四):不愿长大的爱人

  罗豫/文(谨以此文怀念我们那也许从未有过“和平与安宁”的童年)

  不论中学生谈恋爱是一件多么让家长们沮丧的事,就整个人类历史来看,与其说现在中学生谈恋爱是“早恋”,毋宁说是激烈的社会竞争强迫人们“晚恋”,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将自然的快乐定为非法的同时,人们也为之增添了一层不自然的快乐。很难想象,如今一个关于“早恋”的故事,不涉及社会压力、婚前性行为、未婚先孕、堕胎等细节,也还能成为一个“故事”。当然,对社会现实的过多依附,本身亦是想象力匮乏的表现。

  法国作家阿兰-傅尼埃的《大莫纳》——这个写于上世纪初的青少年爱情故事,想来可以给那些沉迷于探索身体可能性而漠视精神丰富性的当代青少年带来一种别样的新奇之感。故事讲述高中生大莫纳在一次历险中发现了一个带有梦幻色彩的庄园,爱上了庄园主的女儿伊冯娜,伊冯娜的弟弟弗朗茨正待举行婚礼,新娘却突然逃走。大莫纳回到学校后,千方百计想要找到通往庄园的路,并帮弗朗茨找到未婚妻。神秘的庄园原来近在咫尺,人物的优柔寡断和冲动任性,却使得在大人眼中或许简单平常的两桩婚事,在一群长不大的孩子手里,被演绎成了惊心动魄的历险和令人扼腕的悲剧。阅读时常常忍不住停下来,合上书郁闷地想:他难道不能找个大人打听打听吗?他为什么不告诉他呢?他为什么不能停下来好好合计合计呢?

  然而这似乎就是阿兰-傅尼埃,内心情感与故事情节一样回环曲折。我们在大莫纳对伊冯娜的爱情中,看到的依旧是最古老的爱情模式:男方是个喜爱冒险的大孩子,女方高贵优雅,神秘而不可接近。某种情况下,他们相遇,说了几句话,男孩便爱上了姑娘,人生就在那个时候来了个急转弯。然而伊冯娜最后的结局更坚定了读者可能产生的某种怀疑:大莫纳爱上的,可以说并不是伊冯娜。

  从大莫纳自作主张去接老师的亲戚起,他的爱情就开始了:溜走时的冒险和刺激、借到马车时的得意和自信,迷路时的忧虑,忍饥挨饿时的不快,借宿农庄时的希望,再度迷路时的苦闷……这一切将人物情感推入低谷,直至他到达秘密庄园时,情绪过山车终于开始爬坡:吃饱睡足,参加盛大的游园会,所见所闻都是稀奇与神秘。等这一切舞台布景搭建就绪,主角伊冯娜终于出现了。她远不是一个有个性的人物,但在布景的作用下,大莫纳体内因惊奇而释放的多巴胺已一步步积累至最高峰,足以让他狂喜不已,在心中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这种狂喜进一步冲淡爱情故事主人公身上那种向来少得可怜的记忆、反思和把握全局的能力,以至于它只好被归因于爱情了。

  几年以后,莫说大莫纳找到庄园时它已风光不再,即便再来一次盛大的游园会,伊冯娜在最佳时机出现(虽然这似乎是他一直憧憬的),当初的爱情也已成绝版,原因很简单:正常人不会为同样的事情惊奇两次。许志强先生在《译后记》中所述的傅尼埃自己的爱情经历,多少表现出类似的化学反应模式。傅尼埃在给妹夫的信中说:“那确实是世上仅有的那个人,可以给我以和平与安宁。如今,在这个世界上,我很可能是再也得不到和平了。”

  与伊冯娜的相遇,成为大莫纳一生的分野。他的“后游园会”人生成了一条曲折程度不亚于游园会之前的下坡路。英雄大莫纳不会长大,整个故事就像那个神秘的游园会一样,是孩子说了算,里面的大人基本上软弱而善良,只负责搬运道具和主角,跑跑龙套插科打诨。而可怜的伊冯娜,当她为人妻为人母,需要一个成熟男人来演对手戏时,她的死期也到了——当然死前发挥了她最后的作用:生了个小宝宝。

  大莫纳回来了,带着弗朗茨和他的未婚妻,并将继承庄园。在小说结尾,小宝宝打了他一巴掌让父女二人高兴得不得了——大莫纳终于生活在一个孩子说了算的地方。读完全书,读者或许会明白,为什么大莫纳永远不会想到找个成年人打听打听庄园的所在。上坡的道路越是迂回曲折,越充满艰难险阻,到达顶峰时的幸福感才越强烈。这类一次性的幸福,专属那些尚未长大的年岁。

  《大莫纳》读后感(五):阿兰.傅尼埃的童年江湖

  无论如何,《大莫纳》最适合在小孩子的时候看。这是一本关于男孩成长的书,内容有点类似儿童读物,充满了让孩子感兴趣的马戏团、游园会、独自冒险与青春期恋爱,但又不绝对是,它的虚无气质或许会让人害怕。

  假如你看过《小王子》,便很好理解轻得法兰西乡村的晨雾一般的幻想。一群乡村中学的孩子,为了一些让成年人觉得可笑的缘由,打打闹闹,哭哭啼啼,男孩们冒险,闯荡,相聚又分离。一次偶然的迷路,主人公莫纳来到一个神秘庄园,那里正在举行游园会,人们穿着华丽的戏服,赛马啊划船啊场面极其盛大—(多好玩呀~)。

  而参加者大部分是和他一样的孩子,在这里是小孩说了算,大人反倒成了陪衬。莫纳对美貌绝伦的少女伊冯娜一见倾心,原来游园会就是为她的弟弟弗朗茨结婚准备的。可是新娘突然不见了,随后弗朗茨也失踪(真离奇~)。第二天夜里,莫纳被带上马车,惆怅地离开。

  你要说,这不又是一个法国农村版的《桃花源记》吗?只不过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源,这里唤作了“神秘的领地”。运气的是,大莫纳一心想找回消失的庄园和恋人伊冯娜,他做到了。

  但等待他的并非美梦成真,而是令人心碎的真相。城堡已经荒芜,甚至完全毁了,伊冯娜的父亲早就破产,以前的游园会都是慈爱的老先生为了哄异想天开的儿子举办的。

  至此,《大莫纳》的第一个谜团轻轻解开,它带给人的悬疑更接近《呼啸山庄》,同样是一种弥漫在旷野间的萧索和颓败,但《大莫纳》的绳扣更为轻盈,也更落落寡欢。莫纳明明和伊冯娜相爱,却在结婚的第二天逃走,去实践从前对伙伴轻易许下的荒唐诺言。一切都让人觉得太可惜了,伊冯娜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却死于难产。迷人的肥皂泡最终旧梦难圆。

  你很难相信,最后是这么一个情节,而作者(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完全用孩子气的口吻在说故事,写得也是有一搭没一搭,蔫蔫的。阿兰.傅尼埃自己也说:“如果说我这个人向来有些孩子气,软弱而又傻气,那么至少是有这样的一些时刻,在这个恶名远扬城市里,我还是有力量创造我的生活,就像创造一个奇妙的童话故事。”

  书中主人公轻率而真心相许的恋爱,无疑是小孩子们才干的事(成年人可不会这么不计真相),并明显带着作者的生活痕迹。只活了区区二十七岁的阿兰.傅尼埃,可谓人生短暂,但经历却异常丰富。这名索洛涅乡村教师的儿子,能开飞机,钓上过巴黎最有名的女演员,给T.S.艾略特上法语课,还为一位日后的法国总统写过一本政论文的小册子。而他最耐人寻味,是一场持久无望的单相思恋爱。

  1905年6月1日,19岁的傅尼埃在巴黎库拉雷纳区,遇见一位美丽少女。他们只简单地约会过一次,两年后,女孩嫁人离开。好不容易打探到消息的傅尼埃深感悲哀,却仍苦苦等待。此间他还有过不少恋情,但都扮演的是冷漠无情的角色。而那个他仅仅见过几面的女孩,却成为命运的魔咒,好像为爱情痛苦的时间越长,他的生命才越有质感。

  离世前一年,两人又再次遇上。显然,这次见面很失败,傅尼埃在给朋友的信中哀叹:“那确实是世上仅有的那个人,可以给我以和平与安宁。如今,在这个世界上,我很可能是再也得不到和平了。”

  无怪乎,《大莫纳》的崇拜者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一长串名单包括了马尔克斯、萨特、菲茨杰拉德、凯鲁亚克等文坛老手。毕竟男人的内核都差不多,每个男孩不管多老,仍倾心于冒险,并指望有位心仪的姑娘在远方等着他,好让他既踏实又难受。

  《大莫纳》是傅尼埃写过的唯一长篇,1912年在《新法兰西杂志》上连载,受到文坛好评,并获得龚古尔奖提名。萦绕全书的,是那种既漫不经心、无所谓,又容易意气风发、意气用事的孩童气质,萨特称之为“奇妙的性质”,凯鲁亚克也说,对此“有一种奇怪的投契之感”。老萨特甚至认为,两次大战之间的法国小说家,没有人赶得上这位阿兰.傅尼埃。

  和小说的梦幻超现实主义相映衬,作者的离奇之死也留给人悬念。1914年8月,阿兰.傅尼埃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仅隔一个月就在一次伏击战中阵亡,但清理战场时居然没发现他的遗体。于是,一直有谣言“他有可能突然消失”。直到1992年,傅尼埃的遗体才被法国政府找到,检查结果是额部中弹。

  突然想起来,傅尼埃倒和《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有的一拼:他们的书都被认为是儿童书,都能开飞机,都参加了世界大战(分别是一战和二战),都死在战场上,死后都找不到尸体而有各种荒唐的传言,他们的骨骸都过了漫长的岁月才被找到。

  手头许志强的译本,已是这本小书的第三个中译本。从第一到第三,时间跨度了三十年,相比较《小王子》在中国的鼎鼎大名和无数版本,《大莫纳》多少显得有些孤单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大莫纳读后感1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