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素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素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9-23 19:4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素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素书》是一本由黄石公著作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150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09-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素书》精选点评

  ●很有种“中华益智故事大全”+“黄石公箴言”的感觉~~说的都很有道理关键的是在于个人的生活实践

  ●都对,都不知道怎么用。可能是本伪书。

  ●天下奇书《素书》:“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呜呼!其慎重如此。”

  ●道德仁义礼(理) 其益无穷

  ●赞古人的智慧普遍适用的大道理无疑是古今中外一致的。

  ●注解差到不行了,不知道评价怎么来的,还不如我哪A4去复印原文

  ●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

  ●借素书的名头包装儒家君子养成手册,虚头巴脑装神弄鬼,实属鸡肋 张良如果是靠这个决胜千里之外那我名字倒着写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知道很多道理,为什么我觉得我还是很low?

  《素书》读后感(一):素书

  修身、齐、治国、平天下,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从基础做起,认识剖析自己做人简单,如何做好一个人却变成“绝非易事”。短短千余字助张良名扬天下,文不在冗长鞭辟入里,如厕都可通读全文言语简单,意欲深远

  《素书》读后感(二):黄石公《素书》是好,但编者小儿之见。

  正如大家所见,原文与本意好书,但前言编者对素书的看法着实让人费解。第二节评论关于爱护张良的,黄石公就是知道张良此生必定要完成理想,所以才这本书助他成就功名又能保住自己。至于“诸葛亮他们不知道为何物,不懂运用此书造福苍生。”这本身就错了,而且将其为“不传给不圣不贤”的原因,那是编者个人法,毫无说服力。看此书不能用文学角度去看,不能用妇人之仁的判断。一个管理者比一个语文老师更能理解这本书。

  建议读者只看原著,还有根据自己的领导管理经验去看这本书,不要听编者胡扯。

  《素书》读后感(三):为人之本=道+>德+>仁+>义+>礼

  黄石公说:“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由此可知:道 + 德 + 仁 + 义 + 礼。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意思是说:失去道就会失去德,失去德就会失去仁,失去仁就会失去义,失去义就会失去礼。老子接着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意思是说:后者失去前者,就会变得虚华,就会沦为愚昧,比方说表面有礼,背后却尽干些失义、失仁、失德、失道之事,这样的礼反而有害。由此可知:道 > 德 > 仁 > 义 > 礼。

  综上所述:为人之本 = 道 +> 德 +> 仁 +> 义 +> 礼。

  《素书》读后感(四):c处世之书

  人于世上,必不可独立于异人而生,而与人交往,则必有技巧所存。黄石公所著之《素书》,正是以精炼言辞向我们传授立身为臣之道。

  书中所言,句句精辟,读罢顿生澎湃之感,受益匪浅。

  黄石公言,立身处事必以道、德、仁、义、礼五者为准则,以成俊者豪者杰者。然仅得道、德、仁、义、礼五者随可成非常之人,却未必可以善终。故黄石公又云,“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事,达乎去就之理”、“潜居抱道以待其时,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机到而动,则能成绝世之功”。故欲成贤人君子,成就事业,除修德、礼、仁等品德外,亦需明盛衰、达去就、识事务,后待机而动,方能修成正果,可以善终。

  《素书》本为人臣处世之书,但帝制已去,民主在即,读者应与时俱进,对书中之言思之修之用之,作修身 处世之用,必可受益良多。

  此书一遍不足以悟其道,需细细品尝 ,数以反复,一书则可得数十年之获,值也。

  《素书》读后感(五):以明示下者暗

  如此博大精深的一本书,我刚刚开始看,谈一点小感受。

  开始读这本书时,精炼的古文让我望而却步,很想求助于翻译。师兄跟我聊道:以明示下者暗。细想,这才是中国古书的魅力所在。道理说的太明白,接收者很容易就不加思考的接受,没有经过思考的东西内涵还是没有参透;同时说的太明白,可以延伸的点也少了。这种不说透的魅力就在这,半遮面纱,给你琢磨的空间。

  后面,师兄跟我谈到领导者一个策略:领导是一种半神半人的东西,如果不能让下属对你产生崇拜感,就很难带着一个团队乘风波浪,攻城拔地。 从这个角度说,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同时维持一定的个人崇拜,可以是的下属死心踏地的跟着你,对危险无所视,以无知者无畏的态度勇往直前。不能让下属产生我也能行的幻觉。不能上下属产生可以随意质疑你的底气和依据。

  这个让我联想到前段时间看的《乌合之众》,不要高估群体的智商,所以集体中会出现通晓人性的领导者,靠的不是紧箍咒来束缚孙悟空而是取得真经,成佛普渡众生的信念。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对全局洞若观火、明察秋毫,心中了若指掌,面上却应该不动声色,在给予下属适当的信任之余,更应该把握分寸,不把自己全部的、真正的意图全部显现出来。

  聪明的领导明白,将自己的想法暴露给下属是一种极不明智的做法。一个透明的领导对于下属来说是毫无威信可言的。下属因为完全了解了领导的喜好、憎恶、计划、图谋,明白领导每一步的意图与用意,面对领导便不会心存敬畏,轻则从中取巧,重则使领导处处受制。 “伴君如伴虎”,从下属的角度说,因为上司想法的想法无法确定、不时变化,自己行事定然考虑周详、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领导而招致祸患;从领导的角度看,向下属显露的越少,自己真正的想法就如同苏轼笔下的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仅给了下属揣摩、发挥的空间,也给了自己变通回旋的余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