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永远是未知的》读后感1000字
《恋爱永远是未知的》是一本由村上龙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恋爱永远是未知的》精选点评:
●每个章节都是一首真实的著名爵士乐歌名。在寻找一个梦幻爵士吧的过程中聊音乐爱情等等,适合作枕边书
●有人也去搜集书里全部列出的爵士乐来听么?
●昨天终于读完了。在读的时候就想大概是80末90初的环境,结果看后记果然是1991年。非常有在看《单身宿舍连环泡》的感觉。
●暂时不太想读下去了,附注没有英文实在有点讨厌。原文或许有点小情趣,翻译完却有些不知所谓了。
●对村上龙我真是又爱又恨啊。。。。
●一般
●没想到竟是在这被吵醒的ktv中看完了。其实没有那么的难看,只是有些无聊。
●学校图书馆现在不借书 还好意思叫他妈图书馆
●本书挺适合听豆瓣FM爵士频道边读的,村上龙先生怎么看都是个含有法西斯精神的伪浪漫主义者。此书的翻译很差,严重影响阅读效果。
●翻譯巨爛!但是書本身也讓人有些失望。。怎麽了龍叔 就是你生活的隨筆爲什麽縂感覺在展示些什麽呢 還是我不太喜歡的那種 有點做作 夢幻爵士吧怎麽看都有點弱。。推薦的有幾首歌倒不錯
《恋爱永远是未知的》读后感(一):近乎与混沌的篮
看了三联的评论后扭过头就来看,发现没有太多的阅读快感。偶总以为是翻译的问题吧?文字松软的像是著过头的面条,没有些许的嚼劲,这绝不因该是被称为W村上的层次。倒是开头评论的文字有强劲的冲撞力,把村上的左派感觉描绘的层次分明。还有一个发现,三联的书评还是很好写的啊?随便摘吧摘吧就能划拉出一大篇来?呵呵!
《恋爱永远是未知的》读后感(二):冰毒
34个短篇代表着34种疑惑,34份不安。全都指向一个莫须有的道听而来的爵士酒吧,和酒吧里抚慰灵魂的歌声。就如同生活中那个幻想中的的安宁,永远是暂时的,是未知的。
村上龙的小说让我想起了骆以军的风格,都有类似"吸食毒品"的阅读感。骆以军更象浓烈的可卡因,而村上龙的这本则是幽远的冰毒。
书名翻译取自爵士乐「You don't know what is love」,应照该乐曲的歌词来理解这本书的书名,译作“恋爱”有些不太恰当,我想直译会更好一些。
《恋爱永远是未知的》读后感(三):所以人类才着迷
村上龙在我喜欢的日本作家里排第二,第一是村上春树。其实,村上龙的文笔并不算精美,也谈不上有超于常人的创造力。仅仅是他故事里叛逆的部分和我很贴合而已。就够了。要让别人的文字象你想说的应该很难吧。
这本书的介绍上说这本书很难归类,对了,这就对了。就是喜欢这种摸棱两可的东西,让人没法带着某种期望,或者说没法做某种心理准备的去看。
你能感受到他所表达的情感就够了。
喜欢音乐的作家,村上龙算一个,尤其偏好爵士。看完书,有一种想吧里面提到的歌都听一遍的冲动。
《恋爱永远是未知的》读后感(四):不要对这本书太早的失望,他把自己藏在了最后
1-33篇里的龙,只是在做梦,就像他以往写过的所有关于梦的小说一样,做着迷迷糊糊,却煞有其事的梦。
到了34篇——直到比津舞响起的时候,看到那位年老的女人跳舞着,满脸微笑的画面——那么似曾相识的画面,我想,龙开始进入浅睡眠的阶段,马上就要醒过来了。
哪一刻时他完全醒过来呢,我想,是“我”失去知觉的那一刻。
“此时我突然感到自己全身的皮肤一下子朝外翻开,内脏暴露无遗,还彼此毫无牵连地纷纷掉落在盥洗室地上,我惊骇地看到了自己丑陋的形象,紧接着眼前漆黑一团……”
当看到最后,他说“我也许一直在做梦”时,我忍不住笑了。真想对他说:
没想到,你竟会承认呢。其实,即使你不承认,属于你的读者,也自会明白的。
《恋爱永远是未知的》读后感(五):什么破烂翻译!
对书本身是推荐,但是对翻译和校对提出严重的批评。
没有常识并不可怕,最要命的是自以为是!
我读《恋爱永远是未知的》,正如读村上龙别的作品一样,随手翻到哪就从哪读起,昨天买到的书,到今天晚上大概随意读了四分之一,结果已经发现低级校对错误一处,常识性错误两处。
校对错误第105页,标题RED ROSES FOR A BLUE LADY,ROSES误写成RODES。
常识性错误之一在59页对吉姆莫里森的脚注:① 美国著名摇滚乐手(1943--1971),滚石乐队的代表人物。莫里森要是知道有个中国家伙说他是滚石的人,估计得气的从浴缸里爬起来,干脆就不自杀了。
常识性错误之二在73页对LSD的脚注:① 麦角酰二乙胺,一种能引起幻觉的危险毒品。首先我不和译者争论LSD的烈度定性问题,可是LSD的化学名你确实写错了!应该是麦角酸二乙基酰胺。百度一下,你不知道么?
相信这样智力不怎么好的错误,细找的话只会越来越多。虽然我只是个十分毛糙的反学院派,但是认真的考证精神好歹也有些,徐明中同志你作为一个译者,难道就不能态度认真诚恳一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