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弗勒希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弗勒希读后感摘抄

2020-09-25 16: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弗勒希读后感摘抄

  《弗勒希》是一本由(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2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弗勒希》精选点评

  ●“他懂得各种层次嫉妒愤怒绝望,因而也必须承受苦难。现在夏天到来,他开始受到跳蚤折磨,面对一个残酷反讽,即:葡萄成熟太阳同时也带来跳蚤。”

  ●一本只有一百二十页的狗自传小说讲述一只忠仆的一生,给主人纯粹实际上也在写布朗夫人女性意识崛起民权思想形成历程。随着布朗宁夫人到意大利比萨定居,接受了新的观念探索获得的新自由,而费勒希也接受了新的狗族社会观念,不再使用象征名犬的紫色狗碗和狗链,更加了解民主精神

  ●清新朴实真切

  ●狗对人的爱,总是逆来顺受,人对自我以外的爱,总是自以为是

  ●有意思,为一只狗写传记,不仅写狗,也写人,写那个时代,写女性成长。很厉害狗狗感情,通人性陪伴和爱屋及乌。

  ●伍尔夫用非常细腻凝练的笔触我们描绘了弗勒希视角人类世界描写尤为生动。我们能理解可爱的生命内心变化,同时又为他而感到惋惜。伍尔夫的描写就像她写的“我有根,但我流动一样,不拖泥带水精炼的文字体现了她绝妙感知高超表达技巧总体读完后有感觉心灵得到了另一种世界层面上的净化。但这个译文很生硬,读的时候有时让人摸不清逻辑

  ●很不错角度

  ●意识流

  ●太有趣

  ●弗勒希的爱憎以及和巴雷特小姐之间的情谊仿佛就在眼前。我喜欢女性作家笔下动物

  《弗勒希》读后感(一):因字数超过所以变成了书评

  尽管在开头严谨地考据了弗勒希这种西班牙猎犬历史渊源笔调依然带了点......达不到幽默,或者说心照不宣吧,也没有她其他试验文学的(相对(老实说她的书都不难懂))晦涩,但保留了其细腻地刻画,通过对声色嗅的追逐捕捉,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最贴近真实世界的视角,尽管这视角也不够非人,弗勒希因巴雷特小姐怀有了许多情感如嫉妒抑郁和爱...... 在描写了巴雷特小姐几度变迁的一声之外还默默地展现了那个世纪英国伦敦上下阶层的时代风貌特别是被抓进教堂那里,尖锐阶级矛盾显著贫富差异可以观察到。 顺便巴雷特和伍尔夫也挺像的,都生于上流社会,都是卧在闺房身体孱弱灵魂坚强完整的女性,也都有相互尊重并理解的丈夫,就是巴雷特大概没有同性倾向(x),还有都养了狗,伍尔夫的狗叫沙格,被写在《记一位忠实朋友》中,还因为来了一只幼犬而嫉妒。

  《弗勒希》读后感(二):狗的人性

  养了小白才知道,狗狗有人性,也有狗性!

  他很依恋与人的互动,但如果溺爱他,他又很快发狂。在小白咬了第三个人之后,反省了一下,开始严格教育了

  重读《弗勒希》,知道狗也要学会适应自己的角色,而且很擅长。

  很心疼,但也要努力教育,否则很快会被人打死。

  但还是觉得狗狗有纯净的眼睛

  还有很牛牛的鼻子。

  伍尔夫写道,“……那各式各样的味道,又如何微妙地搀揉在一起,刺激着他的鼻孔啊!——土的浓重,花的香甜;树叶和荆蔓无名的味道;穿过小路时闻到的酸味儿;踏入豆田时闻到的刺鼻味儿……”。

  “……通往地下室楼梯间的通风筒里飘出一阵阵温暖的烤肉,烤鸡和炖汤味儿。……和食物味道混杂在一起的,还有其他的味道:杉木、檀香木和桃花心木的味道,男人与女人身体的味道,男仆和女仆的味道,外套和长裤的味道,硬布裙和斗篷的味道,织锦帷幕的味道,丝绒帷幕的味道,煤渣和烟雾的味道,酒和雪茄的味道。他所经过的每一个房间——餐厅、起居室、图书室、卧室——都飘出一种特别的味道,再集合成仿佛大锅汤的味道。……”

  超级美妙和敏感!

  《弗勒希》读后感(三):让我心动的伍尔芙

  这是一本关于一只名叫弗勒希的西班牙猎犬的狗的传记,伍尔芙对布朗宁夫人的文字到底是有多爱啊,那些句子鲜活到不行——

  ——弗勒希“把头从窗户转开,因为不觉得有什么好看的。。。。。。他对于树木山峦,或类似的东西,有一种不可言喻的轻蔑感”

  ——“。。。。。。他的眼睛骨碌碌的转,仿佛快蹦出来似的,一会儿往东看,一会儿往西看,让你觉得他好像在做笔记一样”

  这些都是布朗宁夫人的话,至于伍尔芙,她那么的爱着布朗宁夫人的文字,可是在我看来她的字要更胜于她一筹,布朗宁是一个即热爱自己狗的温暖女人,伍尔芙则是因为一个可以自由生活的布朗宁而心生羡慕,自己坐在书房里体会到了布朗宁夫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如此强烈以至于感同身受,她体会到更多,也能描绘出来,这是最棒的。——布朗宁说“我实在无法形容这些景物”,那伍尔芙这边,“另他兴奋的是人类的活动,而非美丽的事物,美若想触碰弗勒希的感官,至少必须先结晶为绿色或蓝紫色的粉末,再由某位神仙以针筒注射进弗勒希的鼻孔,渗入他鼻孔后面的网状管道才行。”因为有这样的句子这种细腻,我们才如此爱着伍尔芙吧,伍尔芙带我们全新的生活体验和描述经验,我爱她。

  这或许是最棒的关于狗的传记了。

  《弗勒希》读后感(四):像狗狗那样去爱

  借阅这本书有两个缘故,一是因为作者伍尔夫,二是这本书的篇幅——只有薄薄的120页。

  看豆瓣书评的时候我才发现,很多人看这本书,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他们都喜欢狗——这是一本关于狗的传记。

  弗勒希是一条纯种的红色柯卡猎犬,身价不菲;它的主人更是大名鼎鼎的女诗人布朗宁夫人。

  如果你像我一开始臆想的那样,以为作者是借一条狗的视角来讲述主人的生活,那就和我犯了同样的错误。

  书中固然有很多侧写女诗人的笔墨,但真正的主角毫无疑问还是那条狗。

  在伍尔夫看来“传记写作要以事实为依据”,她在《传记文学的艺术》一文中写到:“传记一定要以事实为基础,……通过给我们讲述真实故事,把不重要的细节逐一筛选出去,将整篇作品加以规划,使我们看到其概貌。”

  为此,伍尔夫不仅找到了勃朗宁夫人两首有关阿弗的诗作,《给阿弗,我的狗》和《阿弗,或者芳努斯》,也找到了勃朗宁夫人写给勃朗宁先生、姊妹和友人的全部书信,又找了欧尔写的《勃朗宁传》,甚至还对19世纪40年代的伦敦城市状况作了一些资料方面的考察。

  伍尔夫把她掌握的全部资料,掰开了,揉碎了之后巧妙地融入自己的笔下,看上去既自然,又非常的真实,那首布朗宁夫人写给爱犬弗勒希的小诗贯穿在全书的始终,为的是告诉我们,“潘神”通过狗的存在,让人体验和登上爱的巅峰。

  作为“意识流”写作的开山之人,伍尔夫绝非浪得虚名,书中许多细腻、生动的描写令爱狗人士欣喜不已,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甚至让读者产生一种错觉,这哪里是一只狗?分明是一个有思想、有态度、有情感、会嫉妒、会抑郁、会反省、顾大局、识大体、能包容、知忍让的“人”。

  伍尔夫本人也有一条名为平卡的西班尼尔犬 ,据说是她的同性恋情人维塔送她的礼物。中国人讲爱屋及乌,爱狗之人还有爱乌及屋的可能,双重喜悦,双重收获,令人艳羡。

  伍尔夫在写作这本小书的时候想必会不时想起她的平卡,和那个名叫维塔的女人吧。

  作为人类最好的朋友,狗狗们确实深得人类的喜爱,个中原由就像伍尔夫在书中说的那样:“弗勒希懂得人类从来不懂的东西——纯粹的爱,简单的爱,彻底的爱,毫无负担的爱,不知羞惭、悔恨为何物的爱,如同采花的蜜蜂才懂得的、当下此刻的爱。”(89)

  摇滚歌手何勇曾经在他的歌中唱到:“交个女朋友,还是养条狗?”

  我开始想:早已过了交女朋友年纪的我,又经常孤身一人独守书房,是不是,该养一条狗了?

  《弗勒希》读后感(五):意识流大师的性灵之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小说的大师。当得知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伍尔夫文集中有一本别开生面的《弗勒希——一条狗的传记》,笔者立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像当年我听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徜徉在乐曲所描绘的田野牧场、小溪丛林间,不由惊叹金刚怒目、敢于扼住命运咽喉的““乐圣”竟然还有如此怡情洒脱的一面,体现了创作上的多面性;同样,我很想知道,以意识流小说名扬四海的伍尔夫,她用写实的笔法为一条狗写的小说,呈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态?

  自然,能让伍尔夫为之作传的一条狗,肯定非同凡响。用作者的话来说,他“整天将希腊词典枕在头下,他自然变得不喜欢吠叫和咬人”;“而他最爱的,又莫过于与人类交流沟通”。假如我们得知,这条名叫弗勒希的西班牙纯种柯卡犬,他的主人是英国文学史的传奇女子、以十四行爱情诗闻名的布朗宁夫人(即巴雷特小姐),那他的经历就更加值得期待了。

  弗勒希出身高贵,却由于第一个主人米特福德小姐的道中落,而送给了贵族出身的巴雷特小姐。弗勒希与巴雷特小姐几乎一见倾心,他惊讶地发现,“他们俩真像”——这位贵族小姐有一双“明亮的大眼”,“他的眼睛也是又大又亮,他的嘴也很宽”。弗勒希的到来给缠绵病榻的巴雷特小姐的生活带来了生气,她可以坐在轮椅上由弗勒希陪伴着到大街上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了;他也趴在女主人身边,把时时伴护和抚慰敏感多情的巴雷特小姐作为自己的幸福。以至于有一次泪湿枕巾的巴雷特小姐猛然发现“有个毛毛头压在她身上”,弗勒希大而明亮的眼睛望着她时,她恍然觉得自己变成了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神的少女,弗勒希则变成对少女情意绵绵的牧羊神潘;太阳在燃烧,爱以这样一种方式在人犬之间传递。尤其是弗勒希经历了被街头流氓绑架,险些命丧黄泉的恶梦,巴雷特小姐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支付赎金,从而使他转危为安后,弗勒希对巴雷特小姐的依恋更是无以复加。

  伍尔夫以这种简洁而温润的笔法,描写了弗勒希与巴雷特的人犬情深。常言道:犬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弗勒希自然也不例外。作家将弗勒希对主人的忠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嫉妒、排他和容忍等多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写得活灵活现,让人读后忍俊不禁。弗勒希发觉巴雷特小姐因沉湎于和布朗宁的幽会而忽视了自己的存在,终于忍耐不住,瞅准机会,狠狠地咬了布朗宁先生纤尘不染的裤腿一口;巴雷特小姐与布朗宁先生私奔意大利后,他们的爱情结晶呱呱坠地,弗勒希不由“一阵妒火与怒火扑向心头”,为此得了整整两个星期的忧郁症。布朗宁夫妇把宝宝放在他背上,让他驮着走来走去,还得忍受宝宝扯自己的耳朵;然而,三个月后,弗勒希竟然慢慢喜欢上了这团只会乱扯和喵喵叫的小肉球,和宝宝成了最好的朋友。这一由爱(弗勒希)生恨(宝宝),又由恨转爱的过程,通过女作家温馨、细腻而幽默的文笔,表现得十分传神。

  假如小说仅仅写了人犬之间的故事,那它充其量只是一部博人一粲或笑中含泪的温情作品。伍尔夫的高明之处,是以犬写人,从狗的视角,折射了时代风云,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作者的女权主义思想,从而扩展了这部性灵之作的内涵,使之增添了令人回味的思想深度。弗勒希跟随主人移居意大利佛罗伦萨后,亲眼目睹了布朗宁夫人是如何为意大利人庆祝统一的游行而兴高采烈的;弗勒希被街头流氓绑架后,巴雷特小姐心急如焚,决定不顾一切去救他,她的父亲与布朗宁先生却坚决反对她与“魔头”泰勒谈判并且支付赎金,上流社会与底层民众的尖锐对立现无遗;而巴雷特小姐对爱情、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大胆追求,其实正是作家心灵深处女权主义思想某种程度上的反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弗勒希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