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津温泉》观后感摘抄
《秋津温泉》是一部由吉田喜重执导,岡田茉莉子 / 長門裕之 / 日高澄子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秋津温泉》精选点评:
●男主很糟,翻版雪國,整體80年代渾淪感
●我可憐的愛上幻覺的小情人兒
●周作川本是个懦夫,不敢面对生活,不敢面对死亡,不敢面对真爱。
●在这个时期的电影里,男主普遍走出了传统道德的围栏,而女主们还在充当拯救者与“母亲”的角色。
●你该怎么去拥有你自己的生活?
●雪可以那么轻,但寒透骨;爱可以如此重,却纠结魂,生死本是命定,爱恨自是缘生,不可逆,不能拒,来时如疾风,来过花一地,不可说,无法解……
●不寒而栗,一个人鲜活的生命力就这样悄无声息被另一人逐日吞噬
●依旧是依托于日本战败的背景,不同于《秋日和》里的温婉可人,冈田茉莉子在这部片子里更多了几分风情万种,男女主角身份的变更与感情的交互,看得人唏嘘不已;冈田茉莉子的表演很悦目,亦称得上是一代女神
●这片的配乐真让人受不了。
●配乐太烦人了,吉田的手法很不喜欢。
《秋津温泉》观后感(一):知识分子害死人
终战后的1945年、日本冈山县温泉旅馆“秋津庄”、女将的独生女新子年轻活泼又漂亮、不甘心在一个山奥中等母亲找个上门女婿继承家业,遇到了一个落魄的患了结核病的青年学生河本,自己身体不好还不好好静养、整日里抽烟喝酒,但是对于单纯的新子、河本就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她羡慕他的所谓的才气和颓废的气质,还有河本动辄冒出的殉情的念头,既新奇又好笑,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新子无可救药的爱上了河本。但是文人就是文人,玩弄女子的感情就是一个调味品,河本无所留恋的继续前行、到东京展开了一段新生活。新子之后丧母、独自经营“秋津庄”、依旧无法忘怀河本种植下的一段孽缘。河本偶尔为了贪恋新子的身体拜访冈山,但是结局永远是新子孤独为其送行,看来命运开了一个玩笑——换作新子希望和河本双双殉情,但是河本仅仅把这当成一个笑话。最后,新子在卖了旅馆、又濒临一次不知何时再聚的时候,选择了割腕自杀。 我看不懂少女为什么总是对这种一无是处的书生而迷恋,对方已经翻篇可是自己却陷在纠葛里不能自拔,她总是怀着一腔悲天悯人的救人救世的心理,试图用感情和身体成就一番才子佳人、鲤鱼翻身的可歌可泣的爱情,哪知自己才是被所谓的烂俗情节的通俗小说害了,不如早早找一个坚气的乡村青年渡过平凡稳定的一生。
《秋津温泉》观后感(二):剧情简介翻译
昭和二十年的夏天,冈山县深山的温泉场“秋津庄”的女儿新子,从自杀中拯救了河本周作人。周作人虽然是东京的学生,但在黑暗的时代里绝望了,身体得了结核病,靠着冈山的姨妈来的。新子和周作人的关系从此开始。过了三年,周作人再次来到秋津。虽然是被粗暴的生活腐蚀了身体的疗养,但是和冈山的文学伙伴一起喝酒,临终时还拜托新子“一起去死吧”。被这样的周作人吸引的新子,两人企图殉情。但是,在新子那过于纯洁健康的心灵中,周作人找回了生活的美丽。昭和二十六年,周作人又来到秋津。听到女佣的通知,新子的心雀跃起来。周作人把和松宫的妹妹晴枝结婚的消息告诉了文学伙伴,然后就走了。即便如此,新子还是忘不了周作人。二人相遇的第十年,周作来了四次,是为了告别。经松宫的介绍,他在东京一家出版社工作。那天晚上两人第一次发生了肉体关系。昭和三十七年,周作年四十一岁。与只吸收了都市生活不好的一面的神经的主人不同,周作来秋津做松宫的采访旅行的随行人员。周作人一看到饭馆的老板娘,大吃一惊。听阿民说新子把“秋津庄”卖给了银行,母亲也死了,很孤独。第二天晚上,新子来到周作人的旅馆。两人安静地喝了酒。那天晚上,新子第一次主动要求“一起去死吧”。成为俗不可耐的中年男子的周作人一笑了之,只沉溺于肉体的交流。第二天早上,新子送走周作才用剃刀割腕。接到通知后,周作人收回时,新子以安详的死相,给自己三十四年的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秋津温泉》观后感(三):无法不去耽溺
很久没有被哪部电影里的爱情打动了,秋雨绵绵的日子,《秋津温泉》像一根细软的刺轻轻扎了我一下。这应该是吉田喜重导演,在步入日本电影浪潮殿堂之前的电影了。正真的像传统的日本电影,东方的爱情,含蓄,审慎,欲言又止,意味深长。情绪上,甚至对战后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畅通无阻的现代交通有些抵触,主人公好像希望永远和自己的爱情活在那个独特的时代。
而冈田茉莉子获得《电影旬报》最佳女主角奖名副其实,从17岁的活泼少女到34岁的哀怨少妇的出演,灵魂里的豁朗与痴绝,性格上的豁朗无忧到懈怠绝望,她的演出恰到好处。之后,吉田喜重的电影越来越晦涩先锋,实验性远远强于故事情节,和冈田茉莉子的合作也几乎终止。这部却电影如此平易近人,让人怀疑这是新浪潮大将的作品么。日本电影文化的译者连城兄说,这是吉田喜重最好懂的电影,我也同意。
我没看过小说原著,肯定也不会差。类似题材的小说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人的作品里屡见不鲜。我觉得是日本大男子主义文化氛围下,大男子主义文人们审美的症候群,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侵蚀与融合中,对病态爱情樱花般转瞬即逝美的一种揣想,和自身境况颇为类似。这些,自然和当时的社会处境,文化语境息息相关,今天的日本文人,影人再也弄不出这样的东西了。
电影里的爱情方式,对待生活的态度显然也不是我所喜欢的。但是,小说也好,电影也罢,你不得不为他们对细节的精致营造,人物心里的细腻揣摩,生活场景的简略精到描写佩服,呈现出来的影像考究却不做作,审慎却不保守,让人击节赞赏,无法不耽溺进去。这是正是日本电影或者日本文化的魅力之一。
报社的张兄叫我过去他那里拿稿费,顺便也就把遍寻不着的《物哀与幽玄》一书从那里借来了,一口气看了四分之一,很是受用。用这个审美观点去看《秋津温泉》,人物,场景,时代,情绪,种种把玩体悟里,物哀有了,幽玄也有了。自然之美也就出来了。
《秋津温泉》观后感(四):吉田喜重代表作的观影后笔记
1 相较于吉田喜重后期的先锋实验作品,早期作品的本片仍然遵循着传统情节剧的叙事。坦白说,我更偏向于喜好后者。但需要补充的是,《秋津温泉》并不算标准意义上的情节剧,比如以在战后废墟的土地上彷徨的男主角周作,坐上前往深山的“秋津温泉”的货车,电影拉开了帷幕。但是此后的叙事主体却背离了周作,锁定在女主角新子的视角之上。
2 《秋津温泉》的标题打出的同时,纪念岡田茉莉子出道以来第一百部电影的“副标题”同时出现。而本片的策划人也是岡田茉莉子。这是一部岡田茉莉子的个人电影, 显得不言自明。
3 《秋津温泉》中的一切的叙事都强烈集中在周作和新子之间的情感关系当中,其余多余的人事物都排除在叙事空间以外。仿佛这个世界只有他们两个人。这种叙事上的隔离,将情感效果浓缩到极致,也制造了被社会和时代遗弃的他们两个的宿命感与孤独感。
4 喜欢电影的开头。温泉旅馆店老板娘的女儿新子,为躲避被酒醉的军官强制的拉去陪酒,逃离到杂物储存室,也就是周作所在的房间。结果,新子却就势倒在布团里睡着了。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充满了情节剧式的浪漫感和偶然性。值得注意的是,新子被拉去陪酒,也就是说她作为女性的身体即将遭到侵犯的时候,新子和周作相遇了。而天真活泼的新子在周作的床上安心的睡着了。这当然是为后面的两人情事埋下了伏笔。即在这双重的性暗示之下,两个的相遇开始了。但还没结束,这时候突然周作旧病复发,甚至不禁吐血,倒在了地上。这一场戏绝妙之处,开场点题,这是一部关于性爱和死亡的电影。
5 《秋津温泉》极端来说,是一部男主角在都市和秋津温泉之间往返,女主角无法逃离秋津温泉的静止,最后男主角抱着女主角的尸体,停滞在中途的路上而结束的电影。
6 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情节设置,周作,这个战后的亡灵,在两个空间之间来回彷徨。新子能够做的,只是等待,相见,相结合,再目送。并且以此反复。我们从新子,这一绝对的被动的存在当中获得共情。
7 正如,新子自杀,死在了湖边,这一极不真实的场所一般,吉田喜重的电影,人物的死,同时也是自我的救赎,都伴随着“水”的印象。周作来到秋津温泉时,早已打算自杀时如此,而后两人一起准备殉情也是在湖边...而《情欲与虐杀》中自杀仍然可以相似场景,而《女人之湖》更是从标题上呼应...
一个刚开始便要寻死的男人。一个无法见死不救的女人。一个战后亡灵般在日本土地上漂流的男人。一个在无法逃离秋津温泉的女人。一个死而不得苟延残喘活着的男人,一个无法从过去中的爱中活出来的女人。一个活着但早已死去的男人,一个死了但永远美丽的女人。看完后很难不喜欢上冈田茉莉子这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