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此时众生》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此时众生》读后感精选

2020-10-18 12: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此时众生》读后感精选

  《此时众生》是一本由蒋勋著作,博集天卷 |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此时众生》精选点评:

  ●散文集不适合我,或许在过着日子比较好

  ●好看到什么地步 八月被偷了一本 我现在又买了一本 qswl

  ●很喜欢蒋勋老师的细说红楼梦,但实在读不来这样的散文

  ●想起初中在家听“蒋勋讲红楼”音频的那个上午,那大概是对蒋勋的最初印象。蒋先生文字清淡质朴,无论是深蕴古味的节气还是往来平凡的小事,都有独到的见解,有烟火气但又不盛,有出尘感但又不离,娓娓道来恰如其分,让人心如止水,静而不寂。

  ●散文

  ●美在生活里,四季中。

  ●6.“旋子”不再出现后,书终于好读了些,前面读得实在乏味。从温泉开始逐渐读出感觉,到谈论“美”的时候终于觉得找到了蒋勋。

  ●五十篇散文,读完整本数了一下,有六篇都写温泉,不禁想要问一句,蒋勋到底有多喜欢泡温泉(编辑真的觉得有必要收录六篇关于温泉的文章吗)?总的来说,文章美是美的,但这本散文集真的好一般,有几篇字里行间都充斥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之感。散文不是小说,越质朴越好看,越是雕琢越显得做作。

  ●蒋勋写这本书的时候,56岁。走过半生的他,对于世间万物的美,多了几分佛性禅心的意味。用心感受,一切都很清寂,对于岁月流逝而褪去的痕迹带着惋惜,却没有不舍。哪怕是一片叶子,也写出了美的哲学。

  ●超级好看。很佩服蒋勋对自然界每一草一木一花以及所有生命的敏感,再用油画一般的文字描述出来,让人读了心生感动,安静舒适。对待自然,我们应该敬畏生命。

  《此时众生》读后感(一):此时众生

  喜欢蒋勋的散文,轻柔,自然,生命!可能让人安静下来,温柔下来!返璞归真,生而为人呀!感受天地自然鸟语花香!

  疫情前开始看这本书,陆陆续续的,里面也有关于台湾时疫的描述,不得不感叹命运的少跟!于无涯的时光里,不早一步,不晚一步,同时又感慨,写出这样文字的人一定是温柔敏感又善良的人吧!

  从今天起好好生活,热爱生活,感恩自然,融入自然,观察自然。看过无数篇文章,真正感人的是内心的文字,是落叶归根的情思,是对自然对生活的回归。

  《此时众生》读后感(二):致力于传播美和发现美的作家 蒋勋

  -

  2019 No.1 《此时众生》——蒋勋

  2019年开年的第一本书,从《蒋勋说红楼梦》开始看蒋勋先生的书,之后也看了《生活十讲》等等,一个用词极其优美的先生,甚至读着读着还有字不认识需要翻字典的。

  “此时”意为先生写作之时,“众生”意为先生写作时所见的眼前众生。

  这本书是作者的散文收录,一共五十篇,每一篇都在一千二百字左右,从2003年5月开始,止于2004年5月,刚刚好近于一年,横亘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的笔耕,成为了我们现在看的这本《此时众生》。

  一直被说是致力于发现“美”的人,其实我一直没有理解太多,但是,直到书中写到泡温泉时,看着周围人的身体,发现着不同职业的人身上经历的不同的事情而留下的不同的“美的印记”的时候,我觉得我能明白为什么别人总说他善于发现“美”了。

  《此时众生》读后感(三):此时|众生

  此时众生是蒋勋的随笔,从夏秋至冬春,又迎来来年春秋,跨度正好一年,横亘二十四节气。行走于山水之间,观自然之景,天地有大美。蒋老对生活敏锐的观察,细致入微,很多我日常忽略的落叶、漫天的桐花......沉浸之美尽在蒋老的笔下。

  踏遍土地,行走在山水之间,走自然的路。时而在路上,时而回忆路上的曾经。看着他写下他在北投温泉的回忆,而如今我们去到尽是商业化后的北投。出了北投车站,一路前行路过的都是温泉酒店,温泉旅馆,温泉博物馆,却也看不到书中的野温泉。自然不复自然,甚是可惜。

  书中一直反复的出现,“旋子”,我一直在想旋子到底是谁?蒋老似乎一直在跟旋子对话。但是作为读者,倒是不必深究对话者身份,写者自明便好。

  我愿是满山的杜鹃只为一次无憾的春天我愿是繁星舍给一个夏天的夜晚

  《此时众生》读后感(四):人间风月

  蒋勋的文笔像荷叶上的水珠,珠圆玉润,都是平常日子写出来却充满了一种浪漫之美。本书收录的是2003年5月到次年5月这一整年发表在报纸专栏的50篇周记,内容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日常之物,花草月色,林风潮水,虫鸣蛙声,在四季流转中发现生命之美,在自然万物里看见众生。

  他的文字里有一股生命力,那是看很多甜品小说所没有的感动,一花一木都有人情,一鱼一月皆有秩序,而人这天地之过客徘徊于其中,为其神。蒋勋虽说对佛家很推崇,但在这散文中却不会大力表现,不会让人察觉到那一丝突兀,而是润物细无声,像山间小溪静静流淌过每一个读者的心,清凉得意。

  内容立足当下,两层含义,即是表明蒋勋写文时的当下,又是读者阅读之时的当下,花开花谢,花谢花飞,俱是此时。

  最喜爱本文的各篇标题,月桃、大雨、月升、渲染、看见、秋水、回声、寒林、烧水、肉身、布衣、退之......人间之美,不外如是。都说诗人与画家的天地与平常人不一样,看此书便越发觉得此句有道理,都是眼前物,寻常事,但在蒋勋笔下仿佛被注入灵魂,瞬间活了过来。会让人重新感受人间美好,这生活并不无趣,我们只是少了那双眼睛和感恩的心。

  天行有常,四时有序。春生秋死,潮涨潮落。《肉身》一文里,蒋勋着重探讨生与死这个永恒的,也是无解的话题。认为只有真正凝视死亡,才能更懂得生命的可贵,存在的意义。当你认同了死亡,这生命才有了可纪念的价值,每一日走向死亡的时间,才不会虚度,对这路旁两岸的花朵,才更能俯下身子闻到花香。

  蒋勋的文字总是让我想起赞叹王维的那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些描绘细腻处让人仿佛亲见,那花的美,那花的叶,甚至那花的香都扑面而来,用文字为画笔,勾勒几笔便让人如入画境。

  还有全书最感人的那篇纪念母亲的《雪》,安宁沉静的雪在天地间飘落,街角一盏路灯幽光闪烁,人间一片白茫茫,那哀而不伤的怀念才最有力量。也像蒋勋写给母亲的那首《愿》:

  我愿是满山的杜鹃

  只为一次无憾的春天

  我愿是繁星

  舍给一个夏天的夜晚

  我愿是千万条江河

  流向唯一的海洋

  我愿是那月

  为你 再一次圆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