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读后感锦集
《陶庵梦忆》是一本由张岱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1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陶庵梦忆》精选点评:
●人无癖不可与之交,张岱真真是秒人。陈洪绶、陈继儒、祁彪佳,还有张岱祖父、叔伯、兄弟,再加上王月生、朱楚生,一个个跃然纸上。而诸如湖心亭看雪、闵老子茶一件件逸事情,简直让人心驰神往。(版本来说,在书店里对比了下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两个,还是觉得中华书局这本排版看起来更加惬意舒服,后面的渣评论可以忽略)
●1、图书馆三借三还,终于看完2、卷三最好,卷六次之3、当世能如此叹命的只知道蔡澜,不过张岱老师明显比之更加全能更加逍遥,“饮以玉壶冰,蔬以兵坑笋,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的人生太如梦4、有些评写得好,有些则极度令人想拍死5、遗民之洒脱出自豪门之气度,这些气质没钱是断断修养不了的。没钱没境界啊……
●睡前几篇张岱,好生惬意。
●原书很好,评注垃圾
●最喜欢《金山夜戏》~一个又有才华修养又顽皮可爱又有公德心的土豪怎么可能让人不喜欢!
●此版注释简略,评论甚雷。(……有张宗子在不忍给低分)
●纸上彩印略显浮华,今注较赘。推荐歷代史料筆記叢刊版本
●推荐亚马逊无评注无翻译电子版。
●在读
●文風清麗雋永
《陶庵梦忆》读后感(一):大梦一场,呓语数行
作者的沧桑人生令人唏嘘!由“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的奢华,变为国破家亡,披发入山,垂暮之年亲自舂米担粪,恍如隔世。
难怪作者将过往视为大梦!难怪作者言昔年“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难怪曾文正公名其书斋为“求阙”,古人防盈惜福的处世哲学道理至深,我等后生须时时谨记,好自为之!
另,书中奢华固然令人惊叹遗憾,而书中高洁清逸之名士风流也令人倾倒。本书美文迭起,雅致纷呈,不时令人赏心悦目,拍案叫绝!
《陶庵梦忆》读后感(二):大梦初醒,方知人间
正史的卷宗鲜少有温度的记录,王朝更迭与个人浮沉都匆忙了结在寥寥数语之间,因此野史才有滋长的空间,以想象来填补细节的真空。而“文以载道”的传统历来赋予文人这一份使命感:用笔触去记录一个时代的繁盛与落寞,因为既然时代回不去,那就势必背负记忆度过。背负回忆而活虽然太过沉重,但倘若没有回忆,又与行尸走肉无异。《陶庵梦忆》看似是张岱个人的一场庄生梦蝶的醒悟,其实也折射出有关一个王朝的记忆与反思,让读者得以从蛛丝马迹中扯出倾倒大厦的那根线,恰如在夜深露重的时刻惊醒,方知晓人世间那些难以言说的刺骨伤痛。
【金山夜戏】
张岱想必是随性之人,年少时家世殷实,固能乘兴泛舟,携朋唤友。舟行至金山寺,一时兴起,入寺搭台唱戏,惹得寺中众僧纷纷观看,待唱尽兴之后,又乘舟离去,只留僧人们“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行事皆率性而为,尽兴而归。这份洒脱令人称羡;古往今来,凡尘中人处世多求“安稳”二字,生活之重担处处掣肘;随心所欲实在遥不可及,更加有心无力。固拥有这份随心所欲心性之人,若非富贵闲人,就必为红尘浪子。显然张岱两者俱占。
《陶庵梦忆》读后感(三):论土豪的自我修养必读书目
这本书应该被划进“论土豪的自我修养必读书目”名单中。
看看人家是怎么花钱的!看看人家是怎么吃喝玩乐的!看看人家是如何回忆叙事的!
风流名士真不是钱说砸就能砸出来的,也不是小清新们说矫情就能矫情到位的。——周作人说,”倘若我能够写得出一两篇,那我就十分满足了,但这是欲羡不来,学不来的“。
书买回来有大半年了吧。写一篇茶企的稿子,翻阅资料,看到一则张岱与汶水老人品茗相交的轶事。读来兴致盎然,有心记下原著,到书店找寻得手,就毫不犹豫买下来了。
闲来没事读一二章节,奈何古文功力太浅,只能在不求甚解中草草翻阅。碰上称心佳句,便标注一下。趁这两天无俗事缠身,索性囫囵了事。
这么好的文字,值得一读再读。有空的话,抄录一下未尝不可。
先摘个评论:
“一部个人的生活史,一部晚明时期的生活画卷。所谈皆日常琐事,文笔清新流丽,写人叙事,娓娓道来,情趣盎然。“
再摘个墓志铭: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
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再说一下:这个版本,淮茗的评注,不是一般的渣。
《陶庵梦忆》读后感(四):难读字词
序
駴(hài)駴:同“骇骇”,犹言惊恐、惊惧状。
篑(kuì):土筐,文中指草鞋。
苎(zhù):粗麻布,与 “絺”相对。
絺(chī):细葛布。
粝(lì):粗米。
粻(zhāng):粮米,与“粝”相对。
爽垲(kǎi):高爽干燥。
梦呓(yì):梦话。
钟山
輂(jú):用车拉。
舁(yú):抬。
舃(xì):同“舄”,鞋。
碽(gōng)妃:张岱认为是明成祖朱棣生母。
铗(jiá):文中作量词使用。
杯棬(quān):木制引器。
燖(xún):用火烧熟。
天台牡丹
檐甃(zhòu):屋檐和砖墙。
蔽芾(fèi):茂盛
金乳生草花
莳(shì):栽种。
芟(shān):除去。
癃(lóng):衰败。
鲞(xiǎng):剖开晾干的鱼。
金山夜戏
兖(Yǎn)州:山东地名。
晡(bū):申时。
舣(yǐ):停船靠岸。
噀(xùn):含在口中而喷出。
小傒(xī):小男仆。
喧阗(tián):形容声音大得震天。
摋(sà):按揉。
翕(xī)然:忽然。
筠芝亭
樾(yuè):树荫。
滃(wěng)滃翳(yì)翳:云烟弥漫。
箕(jī)踞:言“敬亭诸山”绵延盘踞状。
磴(dèng):石头台阶。
偻(lǚ)背:弯着背。
砎(Jiè)园
閟(bì):幽静。
虫夔蚭(kuí ní):蚰蜒(yóu yán)的别名。
阆(Làng)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咈(fú):表示否定。
葑(Fēng)门荷宕
《陶庵梦忆》读后感(五):贵族气质的传承——浅谈《陶庵梦忆》
张岱是一名实实在在的纨绔子弟,他出生在明末的大家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样,张岱每天只顾玩乐,无忧无虑,全然不知家门外的往事变迁。公元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一时间灰飞烟灭。张宗子生活所依附于的明朝消失殆尽了,也意味着他也难逃落入困窘生活的厄运。
张岱,乃贵族也。真正的贵族重要的不是有多少财富,而是由内而外的高雅的精神修养与品格。张岱“幼好古学,博览群书”,他“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对史学,文学,收藏等都颇有研究。《陶庵梦忆》是一本集奇闻怪事、人物、风景为一体的明末小品文集。总是读着读着,我会惊叹为什么张岱会有如此多的见识,会知道这么多事情。后来,我才觉悟,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贵气吧。光有钱没有知识和品味,用流行语说,叫“土豪”,算不上贵族。而贵族,不一定要穿金戴银,只要谈吐举止温文尔雅,体现自己深厚的精神与文化修养足矣。在《梦忆》中,张宗子谈到白洋潮,钟山的和尚,绍兴的灯景等等,这不都是文化长期的积蓄才能换来的吗?
张岱,爱梦之人。一个朝代的兴盛承载了多少像张岱一样的人的梦想。 但又有多少人,能像张岱那样在梦醒之时,保留那世代相传的文化与常人没有的那份纨绔气。《陶庵梦忆》中最令人叫绝的一篇小品文莫过于张岱十六岁时写下的《南镇祈梦》。不同于《梦忆》中其他大部分文章,《南镇祈梦》写的不是大好河山,也不是奇闻逸事,仅仅只是张岱自己去求梦后的感想。黄粱一梦,庄周梦蝶,痴人说梦......十六岁能应用如此多的典故,实在令人称奇。除了文中那么多梦之外,一定还有张宗子自己的宋朝富家梦。满族四处征服华夏土地,但在张家大院里,张岱却丝毫不知屋外的一切,直到他的美梦在现实面前站不住了脚。因为对这场梦的眷恋与对梦的破灭的不甘,张岱才会写下《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这“两梦”来追忆童年,与《石匮书》这本史学著作来完成书写明史的个人使命。同时,因为梦的破灭带给张岱的打击太大,让他从此再没站起来过,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余生。
与中国古代贵族的人文素养相比,我们这个时代的富人的确略逊一筹。在当今社会,富二代总是让人唏嘘不已。他们往往仗着金钱与势力过着放荡不羁的奢侈生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贵族”。贵族精神是一代代积累培养的结果。在现代中国,随着小康生活的发展,如何培养以天下兴旺为己任,扶贫助弱,具有较高文化和道德修养的“贵族精神”,从而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将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贵族气质将再次复兴,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