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意识的解释》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意识的解释》读后感1000字

2020-09-30 19: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意识的解释》读后感1000字

  《意识解释》是一本由丹尼尔·丹尼特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59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意识的解释》精选点评

  ●读了第一章,感觉作者很菜,不想继续费时间了

  ●牛人牛书!

  ●丹尼尔丹尼特在研究生时期也是维特根斯坦粉丝,跟我想的角度一样,我曾经着迷于思考思考的方法,后来接触了维特根斯坦,再的这个。

  ●北京地铁上读完。这本书的成功揭示了为什么哲学家学习别的领域,以及哲学家的部分工作是科学家无法完成的。丹内特给出了一个框架;站在今天,这近二十年间脑科学巨大成就似乎更多的是为他的框架提供了细节而非诋毁。另:好怀念whig老师的译笔。

  ●直面残酷的解释

  ●现代认知必看

  ●看不懂!!!

  ●没重点,没新意,没结论

  ●碉堡

  ●这种书还是应该读原版

  《意识的解释》读后感(一):意识是什么?

  我只感觉很。理順大脑头绪不只包含意问题,还包含其他问题。不要过于相权威,他们在意识问题面前可以说在走弯路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路进行综合性分析,找出一条明确的大脑解析之路来。不过,这种工作我已用十多年的研究基本完成。

  《意识的解释》读后感(二):意识的部分解释

  对于人类未知远远大于已知。人类对存在世界物质、意识的解释只能是在已知基础上做出的,并随着已知的扩大而不断加深。另外,人类对存在的认知还受到人类自身的限制,包括生理结构、认知结构、生存环境的限制。丹尼特主要是从物质主义进化论机器主义、神经生理学的角度对意识进行解释,只能算是部分解释,但对于人工智能指导有意义的。虽然我们未必可以做出跟人一样的机器人,但可以做出跟人部分一样的机器人。

  《意识的解释》读后感(三):2

  鲍德温效应

  语言出现之后,一个原始人遇到困难需要同伴帮助时用语请求帮助,而有一天它用语言请求同伴时同伴并没有在旁边,这个时候发出的语言只有自己能听到,这便是自我预想的模型。在此基础上人类创造了内部交流的新路径,他们发现真实行动之前预想是一个好的方法。大脑凭空能够想象其他的场景,大脑发明有用自动刺激模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发明都必定有益于生存。这些东西文化作为载体漂移,文化传播让几乎所有人获得发明出的好计策,而此时将好计策种于基因选择压力就会消失,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获得。

  于是文化、观念作为一个特别复制子——弥母,便与基因有着相同地位出现。(我不知道是对是错)

  【怀疑1: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有利于生存的基因(例如长颈鹿的脖子)是属于发展基因而不是原始基因(原始复制子),这种基因的地位和原始基因可以划等号吗?而毫无疑问观念文化就算作为弥母,也只能是发展基因,最后会不会被抛弃?】

  道金斯说:“所有生命都是通过复制过程的差别化来演化的。”的确,这么说来“观念”满足这个要求,它被教育传达但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意义,就像老师作为教材和学生的中介,不同的老师用同一本教材传达给同学的内容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而传播观念的选择上,如基因一样,一个弥母可以被传播是因为一个弥母是一个好的复制子,所以它可以被传播。例如看书的选择。

  我们这个时代出现了计算机,这是人工智能的萌芽,虽然现在的计算机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追求的真正人工智能的精确度,但是它的确还是有很高的精确连接,它相当于进化成人进程中的动物,但是为什么计算机没有意识。答案是,机器一开始就以那种方式连线,信息联结的效率又很高,所以它不必成为它自己的精细知觉系统的对象。

  《意识的解释》读后感(四):《意识的解释》之出现脑前的演化

  第7章(上)

  1-6章读不懂

  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各种微粒,如夸克等,它们都追求自我复制(见《时间简史》),我们简单的称它们为复制子,那个时候它们当时对自己的利益没有一点的概念,而如果这些简单的复制子要存活要复制,且必要以负熵为生,它们的环境就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有助于复制的条件必须存在或至少频繁出现。换句话说,它们至少得追求满足它们环境的条件,于是很重要的开端开始了——选择,于是最初的复制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利益。这种原始的自私是生命萌芽的标准。早期的复制是精确的,但数量如此庞大的复制行动总会出现偏差,这时便带来了重大的改变,因为不再一模一样,出现改变,这种改变是意识觉醒的前奏。由于这本书省略了生命的产生,我简单的说一句,那就是最初复制子需要复制需要延续而在复制过程中产生了偶然偏差,并且它们的复制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所以它们已经有了保证自己利益的宗旨,在此基础上,略过复杂的过程,在复制子争夺地盘都想延续的战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机械的复制已经不能让自己成功了,于是出现了原始智力,应该还不能叫智力,只能说是灵活性目的性出现了,这种智力是在斗争中逼出来的,用活的斗死的当然成功率大多了,于是生物出现了,接下来是达尔文告诉我们的故事,被创造出各种各类的生命(植物动物)来维持维系初始复制子的延续,它们改名了,叫做基因。

  有了生命好像就慢慢靠近意识了,是的,生命是一个行动者,我们已经知道保护自我利益的东西已经出现并且已经出现非常久了,而此时行动者必须为自身利益着想,群体动物就会建立联盟报保证自己得到群体的保护,自己也作为群体的一员保护群体(出现了利他主义难题,在此不解释),这时就一定会遇到一个问题——现在做什么?最原始的做还不是主动的去做,而是反应,对环境的反应,对环境好与坏的反应,环境好意味着保住,环境坏意味着逃离。这时发展出感觉,最重要的感觉最有效的感官便是——视觉。我们的视觉对轴对称图案特别敏感,因为在那个时候是轴对图案的只有动物,作为动物对动物,自身就必须要知道对方对自己到底是善意、恶意还是无意。通俗来说是捕食者还是伙伴还是陌生的同类,这对它们自身的生存有重大意义。这是一种报警反应,也是一种定向反应,就像船长喊口号说全体船员紧急集合,第一次是警报反应,发展到后来次数多了便成为演练,这种常规的警惕逐渐转变为常规的探测,一个新的行为策略便开始演化,这种探测(例如演习)是为了预防,以备将来某天它有价值。于是眼睛被动注意的功能变成了扫视,因为要预防要演习,扫视的后果是信息太多太庞杂,于是对于出现意识至关重要的东西出现了——好奇

  好奇心带来了新的方向,个体表型的内部结构并不完全的硬连线的,而是可变可塑的,因此它们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能够学习。

  《意识的解释》读后感(五):重思解释空缺

  初看起来,解释空缺(The Explanatory Gap)论题只对立足于严格还原论的物理主义方案构成挑战,而对于取消物理主义而言则并无威胁,因为后者相信:在经过充分的知觉开发,或者说自然信息的概念开发(conceptual exploitation)之后,我们当前实质上立足于常识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理论的心智图象将被宣判为错误的,它最后必然会被经验科学所提供的神经-生理图象所代替。Richard Rorty 进一步指出,我们完全可以从语言角度想象这样一种替代过程:如果有朝一日我们用“C-神经纤维颤动”代替自然语言中的“疼痛”概念,用 S296、G412 等名词代替我们的某些信念与欲望,所谓心理状态与物理状态,或者说内部状态与外部状态之间的界限就消失了;进而,成功迷惑了几代哲学的所谓“一个身体正常的人宣称自己疼痛”的难题也将告解决。统而言之,在取消物理主义者看来,解释空缺式案例并不构成深刻的挑战,物理主义方案不需要,也不可能去容纳常识心理学这样的错误理论。

  然而,即使我们能够承认自己的知觉功能已经深陷于错误的理论之中,但毫无疑问,知觉本身是存在的。上述论断可能马上就会遭到取消物理主义者的质疑:“知觉存在”是什么意思?我们的确能够接收各种信息,但说我们“拥有知觉”有何意义?功能主义无比正确地指出,知觉是一种能力,其物理基础是大脑中的神经-生理活动。但是,这构成了一个充分的解释吗?

  我们对知觉概念的用法之多,已经严重干扰到了对它的深入思考。我建议将知觉视为一种第一人称的体验。体验当然是“第一人称”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它是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私人语言”。事实上,如果上文所提到的替代工作是可能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心灵状态最终转译为物理状态,甚至可以通过精密的手段达到对神经元的操控;也即,任何一种所谓私人的心理事件都可以通过其物理基础而转化为物理事件,最后传递到其他人那里,具体而言,借助对其他人大脑中神经-生理活动的研究,我们将有可能拥有别人的体验——比如体验到成为一个红绿色盲是什么感觉。知觉当然是可转移的,在这一意义上,私人语言论证与 Thomas Nagel 的蝙蝠论证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如果取消物理主义者以为这种可转移性,或者说对内外状态之区分的取消就能够解除关于心灵的最终疑惑,就大错特错了。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例子。Dannett 在书中以不屑的口气提到了著名的颠倒色觉实验。他大方地承认,某一天某人突然发现“草变成红色,天空变成黄色”,这毕竟是可能的,并且,这一情况意味着“事物在你看来的样子大不相同”了。让我们就此打住!问题出现了:这一事态究竟改变了什么,什么发生了变化?当然,我们都同意,变化的是大脑内的神经-生理状态。但是,难道取消物理主义者能够否认,这样一位不幸者的体验同时也发生了变化么?如果这样说是可行的,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怀疑,这样一种第一人称的体验的确存在。

  让我们以一个更清楚的方式描述问题。前面已经提过,痛觉由大脑内的 C-神经纤维所引起。这意味着,如果刺激某人的 C-神经纤维,他将拥有一种特殊的体验。如果我们对这一公式没有异议,那么相同的问题就又出现了:为什么刺激 C-神经纤维,人就会有痛觉?进一步,认知科学家如何可能在不借助内省报告,准确地说,在不相信受试者具有心灵的前提下确定疼痛与 C-神经纤维的关系?Dannett 相信他的异现象学(Heterophenomenology)的方法与意向性立场(The Intentional Stance)的设定能够解决这一疑问,并举出小说作为例子:我们不必相信小说与真实世界存在必然联系就能够研究其内容;同样,我们不必相信受试者有意识就能够研究其报告。在研究中,我们只需将小说与报告看成一种构成了某个异现象学世界的纯化的文本即可。但我怀疑,如果我们不预设受试者拥有心灵,那么无论异现象学探究进行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确定第一人称体验的存在。尽管 Dannett 将 David Rosenthal 的高阶意识理论视为一个对象是否拥有意识的决定性的经验证据,但我看不出,他所构想的能够进行递归的自我表征的“升级僵尸”(zimbo)如何能够被视为拥有二阶意识。事实上,关于高阶意识,Rosenthal 要么是错的,要么就是给出了一个正确却毫无用处的结论。

  二元论者 David Chalmers 正确地将心灵问题划分为 easy problems 与 hard problem。最终,同时也是最困难的疑惑只有一个:为什么在认识感觉信息的过程中伴随着知觉,简单地说,为什么存在第一人称的体验?这一问题是成立的,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要在存在论的范畴上抛弃物理主义,还值得详细讨论。这部分是因为,上述对第一人称的体验的描绘很可能引起了一个哲学上的疑问,即知觉在世界图象中的地位究竟为何。知觉是一个非物理对象,还是某个由非物理对象构成的非物理事态,还是某个由物理对象构成的非物理事态?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一经提出,就走入了错误的路口。在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某个存在论系统之前,首先值得考虑的是:知觉概念是否果真处于世界图象之内?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知觉并不属于经验范畴,而是一个先验概念。这一结论意味着,知觉可能是关于某些经验对象亦即物理对象的存在论成立的前提。下面我将尝试给出一个关于知觉的先验论证。

  A: 一个世界图象即是一组陈述。

  : 一组陈述的意义必然最终依赖于一个特定的基础概念-语义网络。

  C: 因此,处于这一网络之中的概念不可能处于该世界图象的内部,亦即,其自身不可能成为该世界图象中的对象或事态。

  实际上,上述论证适用于任何一个语言系统。对于物理主义的世界图象而言,因果概念是其基础概念-语义网络的一员,因为不可能使用物理学语言解释因果概念;相反,因果概念是物理学陈述之有意义的必要条件。知觉概念同样如此:如果没有知觉,也即,没有任何第一人称的体验,便不可能存在任何有意义的陈述,正如盲人无法理解关于颜色的陈述一样(在此我提请读者关注 Karl Popper 的一篇看起来在当代哲学中不甚重要的名为《语言与身-心问题》的论文。该文试图向我们表明,任何物理机器都不可能将语言用于描述与论证。其中一个关键的论述是,命名——将一个语词赋予一个对象——不可能是因果作用的结果,或者说,任何单纯的物理过程都不会产生命名活动的效果(注意:这只是反对了心-脑同一论,而没有危及物理主义方案的硬核,特别是非还原论的物理主义),因为后者必然伴随着知识与意向性;进而,如果命名不可能,那么对语言更复杂的运用就更不可能实现。今天看来,如果我们忽略这篇论文中想当然的二元论的意旨,那么它似乎就构成了 John Searle 中文屋实验的一个精简版本,同时又具有免于繁琐构设之干扰的优点)。因此结论便是,知觉(至少)是物理主义世界图象的基础概念-语义网络的组成部分。

  取消物理主义者 Paul Churchland 正确地指出,并没有纯粹的,或者说先天正确的感觉信息,我们的知觉总依赖于一个概念架构(conceptual framework),而常识心理学即是这样一种架构。但他没有意识到,在此意义上神经-生理科学(乃至整个经验科学)同样是一种概念架构。Hilary Putnam 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其著名的内在实在论(Internal Realism)强调,“构成世界的对象是什么这个问题,只有在某个理论或某种描述之内提出,才有意义。”尽管这一论断经常被认为是相对主义式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应该采取形而上学实在论的立场,事实上,认为一切概念都应该得到(同等程度的)“终极解释”,这正是形而上学实在论的观念。正如物理学陈述需要因果概念才有意义、道德论断需要自由概念才有意义一样,认知科学把知觉概念设定为先验的,看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显而易见的是,不可能用物理语句解释因果概念;不可能用道德语句解释自由概念;同理,也不可能用神经-生理语句(当然,物理语句同理)解释知觉概念。并不存在所谓最后的、根本的解释——对构成世界之对象的说明必然依赖于一个基本的概念系统,而这一概念系统自身不可能得到解释。在此意义上,解释空缺永远存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