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nowball》读后感摘抄
《The Snowball》是一本由Alice Schroeder著作,Bantam Book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37.00,页数:9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Snowball》精选点评:
●Buffett invested more in people than in companies
●这本书实在看得泪流满面!
●听了三分之二听不下去了,就这样吧
●Audiobook下载:百度云网盘。从8月听到10月,总算听完了第一遍,11月到12月又听了第二遍。很喜欢 Kirsten Potter的朗读。读传记的好处就是能拉近和那些看似高高在上的人的距离,到底也是个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巴菲特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值得多读几遍。
●烂书一本,我本以为翻译太差是主因,结果英文版也是不折不扣的烂书,西方人写传记好多都是又丑又长。。。。。。。。。
●消遣
●写buffett的一生,还没读完,写的很细,已经有一些启发了,未必是buffett本人,即使他身边人想法也金光闪闪的
●The Inner Scorecard
●文笔实在是很一般,读了好几年才读完
●一部近代金融史+商业百科全书
《The Snowball》读后感(一):Takeaway
1. 新技术可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变革。就像汽车,飞机,互联网。但是新技术不一定会对投资者带来回报,20世纪初有2000家汽车公司,到后来就剩3家;一开始有几百家飞机公司,最后就剩一家;互联网也是。虽然你可以看到大潮所向,但是你不一定能够选中优胜者。
2. 作为专业投资的人,如果你认为今天的100块钱就是三年后的200块钱,你就应当注意你的开销,能不花就不花,能少花就少花
3. 既然你明白自己的追求,不像大多数人随波逐流,你就更加需要勤奋努力。
5. 不要娇惯孩子,可以让他们跟你过一样的生活,度假,漂亮的衣服,但是不能随便给他们钱。从小做起。
6. Warren Buffet 21岁的时候就翻遍了每一只股票。
《The Snowball》读后感(二):一个会计写的巴菲特传记
上市第一天就买来了,到现在才看完,其实也没看完,最后几章实在没兴趣看了。
非常的失望,毕竟这是老头唯一参与的一本,巴菲特没有参与之前Roger Lowenstein写的那本《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我就一直在想怎么就把这边传记给写成这样了,结论是,因为作者Alice Schroeder是个会计(Schroeder worked as 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at Ernst & Young from 1980 to 1991),所以把传记写成了财务报表,非常地细节,没有重点。
如果想了解巴菲特的经历,推荐Lowenstein写的那本传记:
如果想了解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推荐Cunningham整理的那本《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如果你真想看这本。。。。。。那就看吧,哈哈。
《The Snowball》读后感(三):The Snowball 英文原版-纪念第一次正儿八经用英文读传记
之所以阅读这本传记,是因为做Derivatives pitch book的时候领导说了一句“巴菲特不只是在衍生品上赚了钱,他在比如说Solomon options上是输钱的”。听得一脸懵逼的我,去百度和Google,都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所以我一鼓作气想到去他的传记里面找答案。Again,里面并没有我问题一对一的答案,只提到了Solomon事件是他救场,当了他们董事会成员。当然,里面是有衍生品的,在书的最后几章。比如,他写了很多options,结果margin没留够,亏了很多钱。比如他警示人们说衍生品的问题不在于“whom you sleep with”而在于“whom you sleep with sleep with whom”。
owball写的还是很易读的,可以直接读英文版。由于巴菲特一开始就说了,如果对他评价有好的和不好的两种,则应该写不好的那面,所以作者通篇下来还是挺客观的。文中有很多巴菲特的成长经历,股票投资的过程,都很有借鉴意义。
题外话,我老觉得巴菲特的性格特征很像我爷爷,简单,专注,关注后辈(虽然,Buffet有一些家庭问题,特别是和他儿子Peter收养的继女Nicola之间的矛盾,但从他喜欢教年轻学生这点来看,他还是关心未来一代的)。
文中提到了影响他的几本书。其中,《人性的弱点》我选了中文版本的,读的比较快,已经读完了。还有《聪明的投资人》,我就懒得去挑翻译版本,直接买的英文版,在读中。
2018.03.02购买,2018.11.08读完。P.S. 以后如果是以找答案为阅读目的,我建议还是买电子书,效率比较高。不会到了最后才发现,哎哟,好像没我要的资料。
《The Snowball》读后感(四):同步一下
之所以阅读这本传记,是因为做Derivatives pitch book的时候领导说了一句“巴菲特不只是在衍生品上赚了钱,他在比如说Solomon options上是输钱的”。听得一脸懵逼的我,去百度和Google,都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所以我一鼓作气想到去他的传记里面找答案。Again,里面并没有我问题一对一的答案,只提到了Solomon事件是他救场,当了他们董事会成员。当然,里面是有衍生品的,在书的最后几章。比如,他写了很多options,结果margin没留够,亏了很多钱。比如他警示人们说衍生品的问题不在于“whom you sleep with”而在于“whom you sleep with sleep with whom”。
owball写的还是很易读的,可以直接读英文版。由于巴菲特一开始就说了,如果对他评价有好的和不好的两种,则应该写不好的那面,所以作者通篇下来还是挺客观的。文中有很多巴菲特的成长经历,股票投资的过程,都很有借鉴意义。
题外话,我老觉得巴菲特的性格特征很像我爷爷,简单,专注,关注后辈(虽然,Buffet有一些家庭问题,特别是和他儿子Peter收养的继女Nicola之间的矛盾,但从他喜欢教年轻学生这点来看,他还是关心未来一代的)。
文中提到了影响他的几本书。其中,《人性的弱点》我选了中文版本的,读的比较快,已经读完了。还有《聪明的投资人》,我就懒得去挑翻译版本,直接买的英文版,在读中。
2018.03.02购买,2018.11.08读完。P.S. 以后如果是以找答案为阅读目的,我建议还是买电子书,效率比较高。不会到了最后才发现,哎哟,好像没我要的资料。
《The Snowball》读后感(五):成为巴菲特
三岁看老。巴菲特成为股神,也绝对不是偶然的:出生在一个有储蓄和经商习惯的家族,他的父亲更是特立独行地在大萧条时期开办证券经纪公司,在小时候,巴菲特就表现出最赚钱的强烈兴趣,14岁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0美元。
名师出高徒。巴菲特很有幸在大学得到格雷厄姆的真传,成为大师门下唯一一个拿到A+的得意门生。不过即使在投资方面如此有天赋的巴菲特都读过《证券分析》四遍以上。
借力。巴菲特是一个很懂得借力的人。在投资初期,他广泛募集资金,用别人的钱为自己的企业生钱。在人生伴侣上,他选择了能够照顾他,帮他解除家庭一切后顾之忧的Susan在合作伙伴上,他选择了善于在定性方面识别企业价值的芒格。在慈善事业上,他选择了比他更有经验、理念成熟的盖茨夫妇。巴菲特最擅长的就是做自己,把不擅长的东西假手他人,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禀赋。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1.省下今天的一美元以获取未来某天的十美元。
2.投资自己熟悉的东西,对于高科技股尽量远离。
3.投资产生充裕现金流的公司,尤其是能够在支出成本前获取预付款的公司。
4.在成本上涨时能够自主提价的公司是抗通胀的良药。
5.投资资本回报率高并能持续在此比率下使用资本的公司。
6.和格雷厄姆推崇的分散化投资以降低风险不同,巴菲特相信好的股票值得集中投资,一只股票甚至可以占到所有资产价值的40%。
7.宁愿以公平价格买下好公司,也不用好价格买下平庸的公司。
巴菲特的人生哲学:
1.人生就像滚雪球,学会运用复利的力量,不管是投资,还是其他领域。
2.成功来自专注,着迷般的专注、精益求精。
3.成功离不开个人因素,更离不开命运青睐:一个出生在美国、家境殷实的人与一个出生在非洲、活在战乱和饥饿中的人相比就像在投胎的时候中了彩票。
4.要获得,就要先给予。
5.做你所爱、为你景仰的人工作、和你喜欢的人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