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读后感锦集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是一本由亞倫·強森(Allan G. Johnson)著作,群學出版社出版的488 頁图书,本书定价:NT 450元,页数:2008.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精选点评:
●注意力不太能集中,不到四百页的书天知道我读了多久。每个人都应该去读的书,几乎每句话都想抄下来。
●好书以至于忍受着满篇的繁体字读完了
●整版整版的繁体字,把我看气了,气笑了,又哭了,哭过了,天晴了❤️
●又是該人手一本的必讀書,每句話我都想抄下來,遇到個這麼瞭解父權體制的男人就娶了他吧……
●我要引用编者的话:“Allan 你真懂我要说什么”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我并没有了解过女权,但他说出了真相,说出了道路,说出了我从未思考过的疑惑和无法突破的障碍,是的,未来有光。
●寒假和欢爷一起读的书,虽然都没读完,但是想在今天标记它。
●越到后面感觉台版有种( ・᷄ὢ・᷅ )气功大师宣传的口吻,对我来说缺少了一些关于男女行为更为逻辑理性的理论知识,有些想当然的将它们罗列出,但内容还是很有裨益的。
●能在最迷茫的时刻得到最温柔也坚定的解答是一种多么可遇而不可求的幸运,谢谢,万分感谢。
●浪漫化实质上是一种权力的剥夺。就好像我的专业,浪漫得一比,自由得一比,没用得一比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读后感(一):小组讨论时准备的一些问题
可能不对,就是记录一下读这本书时的小思考
1.父权制如何作用于个人? (体系中的社会地位) 2.父权制与个人,体系之间的关系是? (像我们居住的房子,我们参与父权制,父权制是我们的,我们也是父权制的,两者经由彼此而存在,我们可以遵循,改变,维持父权制。体系形成了父权制,不能将父权制的后果归因于个人。) 3.既然围绕性别分类组成的不平等体系我们无法掌控是否要参与其中,那么如何改变这种不平等? (掌握如何参与,不会有人放弃特权跳出体系之外,所以要去改变给予特权的体制)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读后感(二):有话要说
看到一百来页了,忍不住心里想要倾吐的欲望。父权对我们的影响确实是无所不在的,拿身边事来说,男孩子不能动作细腻,否则是娘娘腔,女孩子不可以力气大或者吃得多,因为不符合阴柔特质。然而我们就是我们自己啊,为什么要受到这些无意义框架的约束?好友给弟弟买玩具,小孩子说要粉红色的,好友百般引诱想要劝导给他买蓝色的,诸如此类。从小至大,性别的条条框框时时在限制我们,影响我们的审美,我们的价值观,甚至我们自我的认同。这本书是和上野千鹤子的《厌女 日本的女性厌恶》一书前后看的,看过之后,在日常的生活中,时刻不在理论联系实际,痛苦不堪,感受到束缚却不能摆脱。不得不说社会书籍影响深远。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读后感(三):拆除父权违建
在父权社会下,阻力最小的路,作为男性,就是去维护它或者沉默;作为女性,就像波伏娃说的那样,我和所有人一样,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要想解开性别压迫之结,本书认为就要承认父权的存在,需要男性与女性负起责任,寻找替代之路以消解阻力最小之路,并且在描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时,说其认为性别压迫是阶级压迫的一部分,这本身就是对马克思的最大误解,以管窥豹,显现了作者和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偏见和错误解读。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这样写道:“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妇女何时能顶半边天,只有真正掌握了财富、权力的女性,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资本是利益至上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导致财富不断分化,对人也越来越异化,女性也慢慢被符号化,被刻板化。给女性贩卖容貌焦虑,给男性贩卖收入焦虑,给老人贩卖健康焦虑,给孩子贩卖学习焦虑,然后资本家美滋滋地躺在民众的焦虑上吸血,还让民众觉得这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这是可怕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女性只有实现了经济上的自由,改变与平权才有可能。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读后感(四):读书笔记
父权制给生活于其中的人带来许多困扰,但是人们很难看清或理清,作者首先为我们陈述了这个父权制社会所展现出来的扭结:
我们认识到性别是与感受痛苦,不公不义,烦恼困顿绑在一起,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知识或烦恼,于是恐惧、愤怒、抱怨、自我辩解、内疚、痛苦、否定、模棱两可和混乱不清形成一个纠缠不清的结(knot),我们被这结仅仅绑住。它的核心是父权制。父权制是指一种社会,而社会指的不只是一群人而已。一个社会是父权的,就是它有某种程度的男性支配(male-dominated),认同男性(male-identified)和男性中心(male-centered)接着,作者对父权制的三个特点进行了总结:
1. 男性支配(male-dominated):制造了男女之间的权力差异,有权威的角色都由男性担任2. 认同男性(male-identified):那些好的、欲求的、完美的或正常的都与我们怎么看待男人和阳刚气质有关。(1)将男性与其日常生活当做评比的标准,作为界定什么是正常的准则,比如:周工作时长制(2)文化描绘的阳刚气质,比如“领导”本身已经因认同男性和阳刚气质而被性别化,(并不贬低所有女性特质,但女性往往由于美丽等被赞美,尤其把母亲浪漫化)(3)无权力的男性仍然感觉到男性优越,也感觉到与有权男人之间的连结3. 男性中心(male-centered):人们注意的焦点是放在男人身上以及他们的作为上。男人的经验是父权文化拿来当做人类经验和受苦受难生活主题的代表。(即男人的经验成为人的经验,而女性的生活被掩盖)从这三个男性为主的特点出发,引申出:父权的核心是压迫女人。这种形式被我们所想的更加隐蔽。
作者指出,他不是要否定一百多年来妇女地位已有所改变的事实,但是这些被过渡渲染的进步让我们产生了一种有重大改变的幻觉,而忽视了那些还在困扰性别的议题
自由主义要争取和男性一样的权力,确实有部分女性获得了和男性同样的地位、权力等,但是这是父权社会的“计谋”,让少数女人占据权威掌控的地位,比质疑社会生活的制度更容易。这正是父权的力量,它能够吸收表面改变的压力,以抵御更深层的挑战。它允许一些改变发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深层结构不会被触碰到,甚至是看不见的。从父权的隐蔽性的另一面来说,父权是一个体制,为生活于其中的我们提供了阻力最小的路,以无声无息的方式,鼓励男人接受自己的性别优势以及持续对女人的压迫,它也提供阻力最小的路孤立女人接受和适应她们受压迫的地位。
Gender Knot的点:我们无法避免参与父权体制,因为我们已经生活在其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参与,如何解决其中的问题
接下来,作者为我们展示了父权体制这个深层的结构: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读后感(五):待读
Allan G Jhonson [美国] 艾伦•G•琼森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坦普尔大学(天普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 (第三版) The Gender Knot 现代性别矛盾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 父权制社会的根本矛盾 (如何揭示出家长制社会中的根本问题) 柯林斯字典:LEGACY-遗留问题,未解决的事情 an event or period of history is something which is a direct result of it and which continues to exist after it is over. 牛津字典:LEGACY-遗留问题 a situation that exists now because of events,actions,etc. that took place in the past. 韦氏字典:KNOT-棘手问题 something hard to solve, as PROBLEM. UNRAVEL-ing: (把缠在一起的)解开 松开 拆散;(系统 计划 关系等)解体 崩溃 瓦解;阐释 说明 揭开。 The Gender Knot, Allan Johnson's response to the pain and confusion that men and women experience by living with gender inequality, explains what patriarchy is and isn't, how it works, and what gets in the way of understanding and doing something about it. Johnson's simple yet powerful approach avoids the paralyzing trap of guilt, blame, anger, and defensive denial that often results from conversations about gender. 艾伦•琼森的这本书回应了:当面临性别不平等的矛盾时,男性与女性所经受的痛苦与困惑。探讨了什么是父权制,什么不是;它是如何发生作用的;以及什么阻碍了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行动。琼森简单而有力地提出了他的看法,以清除关于性别讨论的障碍,如在面临性别问题讨论时所产生的愧疚、埋怨、愤怒、与防御性否认。 (简介内容:定义-机制- 清除讨论性别问题的困阻隔,推进对性别和性别制度的理解与变化 - 现象级社科书籍) This edition features: • Updated references, data, resources, and examples,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issues of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identity (e.g., gay marriage, transgender/cisgender) • A glossary of terms • A new chapter, "What Changes and What Does Not: Manhood and Violence," that provides an extended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men's violence as a patriarchal phenomenon 这一版本的特点: • 增加了引用参考,数据,资料,和例证,尤其是在关于性取向与性别同一性的问题上。(如男同婚姻,跨性别,同性别) • 术语表 •增添章节:“什么在改变,什么不会改变:男性主义和暴力”,这一章针对男性暴力作为父权社会的一种现象而展开关于其成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