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破戒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破戒读后感摘抄

2020-10-07 16: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破戒读后感摘抄

  《破戒》是一本由[日] 岛崎藤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破戒》精选点评:

  ●丑松朝着学生们跪下的时候,有一种无法承受的重量。而日本文学中所能表现出的最为吸引人的,就是这种与生俱来、背负一生的重量。「家乡姬子泽周围的大自然,给了他安慰,也给了他鼓励,可就是没有教给他应该朝右走,还是朝左走。」

  ●批判

  ●没读完。。。

  ●总觉得有淡淡的不能消散的郁结,还是推荐读原文,虽然文语体有一点难懂。

  ●素 最好的结局

  ●国人真不善于反思啊

  ●疍民的类似遭遇。

  ●重看。

  ●日本人对秽多的歧视源自其自身的血统洁癖。参见词条「部落民」。

  ●生而为人对不起

  《破戒》读后感(一):破不了的戒

  很久了,才上来,有时间写这本书,在年初四苏州的旅馆里念完这书。这书我觉得看到了日本人的性格,和整个社会的态度——对不同的想法的轻蔑之情和摒弃之态。猪子先生作为“觉醒人的悲哀”,他的反抗唤不醒沉睡的人,也没有唤醒丑松“拥有秘密的人”对社会压迫的反抗。丑松最终向社会告白了他的“秘密”,但他并没有像猪子先生那样反抗的精神,而是跪着道歉,以卑微的态度向封建社会承认进步的错误。译者吴桐认为这个结局是作者观念与视野的限制,但我觉得这才是真是的日本,或者说是当进步势力面对封建社会的结果。

  《破戒》读后感(二):陈译中值得商榷的两处

  第8页,丑松“闻到饭菜的香味,丑松就感叹不已”。实际上,原词是“剩饭”,即旅店将客人吃剩的饭划拉到一起,再供给其他住客。因此才能解释为什么后边丑松草草吃了一点点,因为他已经吃够了,这也能反映他当时在经济上的窘境。

  第154页,饭山镇的普通人在言谈中也“夹杂着《圣经》里的名言和譬喻”。完全不必加书名号,加上后反而错了。原文即“圣经”这两个汉字,但指的是佛教典籍。正如你若在中国古籍中见到“东京”便以为指的是Tokyo,那就错了。

  因为某老师约稿,重读《破戒》。虽然只是本导读性质的书,实际上也就是论文集,但还是想好好做,讲点有新意的内容。以上两条是在读中译过程中发现的。

  《破戒》读后感(三):历史渊源埋下等级歧视的祸根

  笼统地说日本划分比较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来自于江户时代的“士农工商”的制度(根源上是效仿的中国),在百姓之下还有“非人”,“秽多”就属于非人的一种。中国历史中也能找出对应的存在。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接受西方的民主思想,出台了废除身份等级制度的法令,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社会的等级思想观念没有任何变化,这也是这本书的时代背景。

  虽然现代日本已经是一个非常讲究人权和平等的国家,但其实等级和歧视的观念在日本人的思想里还是存在的,只是埋得比较深也不会表露出来。比如近年来比较严重的校园欺凌、职场冷暴力之类的大概有一部分原因就在这里。不过这只是日本人的一个侧面,他们也还是有单纯积极的一面的。

  给大家推荐东野圭吾的《手紙》。不是推理小说, 讲的是一个杀人犯的弟弟在社会上受到歧视的故事。和《破戒》很相似,有点压抑,看完人的都不好了。希望这个世界还是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歧视吧。

  《破戒》读后感(四):经历了痛苦的思索 我们终于破戒 获得新生

  我很少可以看得下去日本人写的书。这一本是少有的一本书吧。

  青年人,哪怕不曾受过因种族而被社会抛弃的遭遇,恐怕也很能够理解,主人公痛苦地思索,徘徊,最后终于坦言“我是一个秽多”。

  他的内心沉重,因为这样一个身份是耻辱的,被人唾弃的。同时他破戒,获得重生,因为他知道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自己的身份,与其谨小慎微地苟延残喘,不如放开喉咙,大喊一句“我是一个秽多”。

  我想,每一个青年人或者曾经是青年人的人,都会理解他,因为我们也有过这样的时刻。隐瞒也许得到了一时的风平浪静,然在这表面的平静之下,首先不安定的就是我们的内心。

  因为出身的不同,经历的不同,也造就了作者。他为了这部作品从山里到了城市,女儿们相继死去,妻子因为营养不良而患上夜盲症。我无法断语他的牺牲值不值得,但是就我个人而言,这部作品真的不错。

  《破戒》读后感(五):未完待续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都在思考着些什么?现在这个时间,突然想起了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前些天,晚上和室友讨论“生”的话题。谈及生活中的诸多无奈以及不可选择,有的甚至一出生就依然注定的事情穷极一生却无法改变。室友说,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就出生了。

  无限慨叹。

  岛崎很聪明,在一个模棱两可的关口停笔了。我想,大多数的读者看到这里一定觉得,这个小说还没有结束,想要从最后的几页当中得到更多的情节和后续。这实际也是岛崎想要我们去思考的地方。在最后,无论是濑川的叔叔婶母,还是濑川自己,他们的未来都是无法想见的。蕴含其中的是更多的无奈和无能为力。就好比你是狂风中的一根小草,就算你拼尽权利想要从风暴的漩涡当中逃脱,然而风的力量太大,你仍旧只是一株任人摆布的杂草,仅此而已。

  在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当中,汤姆作为黑人,他选择的态度是逆来顺受。他在暗无天日的生活当中选择了一个精神解脱,恰巧在西方的社会当中就存在着一种这样的药——宗教。其实对于我这种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宗教实际上与《破戒》当中,敬之进的酒无异。有了酒,就像是到了另外的世界。那里没有痛苦,没有烦恼,只有饮酒的酣畅淋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破戒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