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传习录》是一本由[明] 王阳明撰著作,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习录》精选点评:
●不合逻辑
●很好的书,有译文并且译文很好玩,有句叫“夫我则不暇”,译成“借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我没那闲功夫’”,笑死了。不过说实话译文还是很流畅的(除了有个小地方肯定是译错了~),而且真心比原文有爱,对照着看很有意思。王阳明很可爱,也很实在,他的学生也很可爱,好多对话特别像我们跟H师来往邮件里的口气,还让转发什么的。道理很好,学到很多,想去买本。谢某人的书。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让傻逼蜂拥而至道貌岸然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时间最最最紧张的时候(博士论文要提交啦),我用了三天时间,仔仔细细一字一句的研读传习录,实在爱不释手,之前自修佛道二门,入之又出,走火入魔,在阳痿性冷淡和男女双修之间不停摇摆,不亦乐乎,动心忍性,功名利禄生死都可以放下了,却无法放下全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难过情字关,难过色之坎;还好,尚自有感悟,意诚从心修身完己,不自欺不骗人,心甘情愿用心用情,不负如来不负卿即可;所以这几日读传习录,真是恍若得一知己,所有不自信处,豁然开朗,终于可以不落窠臼,逃离文字、门派以及一切一切的枷锁,得到心灵的自由,也明了智慧的升华;如果之前生死边缘徘徊让我顿悟智慧开启,那么演习传习录以及日后的日日用功在事上磨练,加上西方的哲学,以及巴菲特芒格的思想,必将使我走上自我完善之路和事业奋起之途,心无挂碍,心自由,止至善
●明代那么多风流人物,最爱王阳明,知行合一影响了很多人。
●先生所言,知行合一,格物就是慎独,戒惧。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值得阅读的书籍, 思考与研读,可以与朱熹并列的人,我们叫做神, 心外无理,其实胡塞尔不过如此罢了。。。
《传习录》读后感(一):启迪心灵
处在表面昌盛而实则腐朽的时代,阳明先生用自己的主张和行动指引着后学之人,给我们以启迪。
《传习录》读后感(二):困知勉行的初学者可先看沙滩孤雁的《心学凶猛》
三十而不能立,没有一个坚定的处事信念,价值观似是而非,混乱甚至矛盾,想学习阳明学来重新梳理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给自己的行为处事一个最高的准则。但是手捧心学的经典传习录时却又不能很好的理解,后知道开谈传习录(心学凶猛)如获至宝,今后如果心学有成,沙滩孤雁必是我无名而有实的老师
《传习录》读后感(三):暂定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良知。
有人认为这四句教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致良知。
还没看懂,需要继续参考学习。
知行合一,知不是知识,是致良知
王与曾的著作,拿来修身塑性,也是太年轻,王阳明的著作还是看不太懂,似懂非懂,半懂半懵。
一年一年常读常思
《传习录》读后感(四):传道授业解惑
讲陆澄收到儿子病危家书时,心里很担忧,而此刻王阳明说现在正是用功的时候,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平时的讲学就能没用了,人就要在这个时候磨练意志“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毁不灭性出自孝经,意为孝子哀伤不能伤害性命)。
这段放现在,都独生子,没哪个父母能坐视不理了吧。。。
《传习录》读后感(五):意念一旦停息,就是死亡 ——传习录读后感
送炭哥
2017.12.7
学生问:近几年因为讨厌泛滥留学的学说,每每静坐想要屏息思考,不但不能,反而觉得心神不宁,这是为什么?
阳明先生:意念怎么可能停息,只是要正。……一旦停息,就是死亡。不是从本心发出的念头就是私念。
学生想追求绝对的静止,但是绝对的静止代表的就是死亡,而变化是一刻不停的。阳明先生强调要听从本心的意念(正念),去除私念。落脚处还是:去人欲存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