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阳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王阳明读后感10篇

2018-08-28 05:1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阳明读后感10篇

  《王阳明》是一本由鹤阑珊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248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2-1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王阳明》读后感(一):用心修行,以心处世

  当年明月曾在其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如此评价王阳明:“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 

  王阳明是何等人物,能得到“唯此一人”的评价?我们来看看他的简历

  姓名:王阳明

  籍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生卒年:明成化八年-嘉靖六年(1472-1529)

  职业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

  最高官职:南京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

  主要作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大学问》

  主要成就:发扬“心学”、提出知行合一,利用心学剿灭江西、福建等地盗贼,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

  主要门徒:(中国)冀元亨、王龙溪、钱德洪、徐爱、黄宗羲、李贽、徐阶、蒋中正等

  (日本)会庵、中江藤树、西乡隆盛、东乡平八郎、涩泽荣一、三岛由纪夫等

  由上可以看出,王阳明不仅是个全才,更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达到极致的全才,其在学术上(著书立说)、军事上(剿匪和平叛)、教育上(广收门徒)都达到了当时的极致,并且在其去世之后,其传奇人生经典学说一直流传,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和推崇。

  这样的一个人得到多高多好的赞誉都是理所应当的。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就是一本记述王阳明生平及心学的书。与其他写王阳明的书不同的是,这本书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王阳明其人其事上,也就是说,并不是事无巨细地对他的人生历程进行全程直播,而是抓住其人生的核心——心学,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此同时,在将心学与其生平想结合阐述的过程中,加入当下社会案例,进行与现实相结合的讲解,如此一来,既能帮助读者更轻松地理解心学要义,又使心学更符合当下的需要,从而更具现实意义,更加实用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的着眼点在于“修行”二字。王阳明最初入门儒家,听其老爹之命而读书求仕,几次三番终于成功。然而其身体孱弱,经常觉得自己会不小心就一命呜呼,所以,也就于佛道两家之中遍求长生之道,于是顾此失彼,于儒家就不免有所疏落。这就是书中所提到的“非走不可的弯路”。王阳明对任何一家学说都没有虔诚信仰,他从始至终都是奉行“实用主义”,即哪个对我有用,我就学哪个。在这个过程中,他才吸收了各家各派学说的各种营养,再加上其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在险恶环境试验尝试使用这些学说,最终在龙场悟道,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学说,成为一代圣人

  可以说,王阳明从一个孱弱少年,为了生存为了有所成就而奋斗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身体上的修行,更有心灵上的修行,其最大成就就是心学的完善和发扬,并提出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切实可行的实用学说。在其学说的建立及发扬过程中,他成就了自己辉煌事业,如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剿灭江西、福建等地盗贼等。这种对心学的实际运用产生的示范效果,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极大影响,于是,他震惊朝野,名动天下,其学说更成为当时的显学,优秀门徒辈出。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即以王阳明的修行过程为范本,指点当下的人们如何利用心学这一法宝,在纠结的人生中,修出一个成功的自我,修出一个圆满生活。这才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比只介绍其生平要更具意义的意义。

  《王阳明》读后感(二):谁能真正吃透王阳明

  王阳明热持续了很久,尤其是正当提倡幸福观时,这个热度又更上了一层楼。王阳明及其心学是一把通往幸福之门的钥匙,一个幸福的人必然拥有自尊独立意志,而王阳明心学恰好就是让你拥有自尊和独立意志的顶级儒家经典。

  不过,虽然研究王阳明及其思想书籍很多,但大都是人云亦云,是一段材料用不同的口水吐出来而已。王阳明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到底有什么事我们必须学习的,恐怕大多数人都是恍恍惚惚。

  龙场悟道让王阳明一鸣惊人,“我心万能论”正是他在生死一线中体悟出来的真理。后来他又用“心即理”加以系统总结,如果只到这里,王阳明不过是个三流的心灵励志大师

  王阳明当年也碰到这种人,经常质问他的学说和佛家的禅宗有什么区别。王阳明用一句话就堵住了这些人的嘴:我尤其主张的是要去事上磨练,而不是像木鸡坐在那里总想着,道理都在我心中,积极的心态就能成就大事

  后来,王阳明又提出“知行合一”,他说,知道的事情必须要到实践检验,检验后结果是非对错证明你是真的知道了。其实,这无非是“心即理”的实践延伸

  在人们的质问和非难中,王阳明最终提出了“致良知”,也就是凭良知去做事,一个有良知的人,肯定是个能做事的人。

  但什么是良知,王阳明的解释是,人一出生就固有的,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灵明。这个灵明能知是非,分善恶,是个无所不能的法宝。按王阳明的解释,一个人如果不受外物干扰真心诚意地保存良知,或是在受到外物干扰后,能真心诚意地恢复良知,就能分清是非善恶,超越任何困难

  王阳明虽然把良知说得如此神乎其神,看我们还是不明白“良知”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鹤阑珊的《王阳明:人生即修行》给出了一个使人眼前一亮的答案:良知就是良心+智慧。二者缺一不可。他举例说,一个人看到弱者被欺负,良心就有不安,但如果他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拯救弱者,那就不能称为有良知。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这样的人,虽然看到不义的事动了心,却就是不去阻止。很简单,他们没有智慧解决!为什么没有智慧?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正如古圣人说的那句话:“智者必勇,勇者未必智。”

  他又说,如果只有智慧而没有良心,也不能说这人有良知。春秋五霸都有智慧让自己在那个龙争虎斗世代脱颖而出,但他们对别人的生命却毫无怜悯之心(良心),一心只为自己能成为霸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的良心已彻底泯灭。空有智慧而没有良心的人比比皆是,遇到这种人最好要小心,因为他们所造成的伤害远大于有良心而没有智慧的人。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并不是一本王阳明的传记,它是一个王阳明的心路历程,也许鹤阑珊也没有真正的吃透王阳明,但它绝不是像许多关于王阳明的书籍那样蜻蜓点水般地舔来舔去,而是扎扎实实地咬了一口!

  《王阳明》读后感(三):从新认识真我

  这本关于王阳明的书籍算是了解心学的敲门砖了,遇到这本书也是缘份:看到领导书桌放了这本书才逐渐去了解和认识王阳明的。对于现在浮躁社会氛围,无疑是一剂良药。刚刚看了第一遍,有不足之处请谅解

  总结几点,印象最为深刻

  1、偏执未必能成功,选择太多,弯路越走越多,面对困惑面对未来发展,自我经常陷入无限的选择的沉沦而无法自拔,而以至于无端浪费了那么多年的光阴

  2、“知行合一”知行本为一体,但真要做到想到即做到,是有很大难度的;

  3、物极必反。王阳明一生跌宕起伏,龙场悟道可谓是低谷后的一次绝处逢生。也验证了弯路尽头是绝境,绝境尽头是坦途

  4、忠于内心的选择,把自己挪移到事情之外看待事情,致良知,跟随内心践行。

  5、一句书里的原话:心智成熟的人,永远都是在外界事务干扰自己时不动心的人。

  最后分享的是:

  王阳明心学四诀: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读后感(四):写传更写心,议论很耐品

  传记文学,我所欲也,身心读物,亦我所欲也。阅读传记文学,可以通过传主的经历体味更深层的生命意义;阅读身心灵读物,可以获得更多精神层面慰藉。因此,放眼当下的图书市场,人物传记类图书和身心灵读物比比皆是。传记文学和身心灵读物二者不可得兼么?非也。一本《王阳明:人生即修行》,将传记与身心灵完美融合,堪称“以心谱传”的佳作

  有的传记擅长叙事,这类传记通常是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事件或者人物间的对话使读者了解传主的人生经历。还有一些传记在叙事中穿插大量的议论,初看会让人觉得作者“讲故事不够认真,大量的议论将传主的经历拆得零七八碎的,读着费劲。因此,许多人认为这样的传记不好看,但同时也有人对此类传记一见如故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的生活经历非常丰富,或者是异常坎坷,或者是异常离奇。我的一位挚友就经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我这哪儿是生活啊,简直是故事。”一些生活经历丰富的读者看来,传记中任何一种奇遇厄运见怪不怪,他们已经不需要从书中猎奇。因此,他们不拘泥于传主的命运,他们要的是叙事之后作者的大量议论,他们不要坎坷和离奇,他们要的是作者如何看待传主这样的坎坷和离奇。

  鹤阑珊的这部《王阳明:人生即修行》就是这种“写传更写心,议论很耐品”的传记。初读,我担心大量的议论会影响读者对王明阳人生经历和重大事件的了解;读到2/3处,仅凭作者穿插于传主经历中的议论就足以勾勒出王阳明这个人物形象了,而且这个人物形象不单有血有肉,还有情有心。于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发盼望看到作者的议论以及一些发散的案例,因为这种议论既是和读者一起进行的身心灵探讨,又像是王阳明本人的回忆、自我反省然后向你娓娓道来。不由得,我有种和王阳明触膝长谈的感觉

  读罢此书,由衷的佩服作者的思路。王阳明最被大家熟悉的主要成就是发展陆九渊心学,提出知行合一。“心学”是不可能仅仅通过事例叙述而讲明白的,讲不清心学何以讲清王阳明?所以,“以心”的写法为王阳明“谱传”是最恰当方式。如果你想了解当下“书界明星”王阳明,又想入门本土化的身心灵,《王阳明:人生即修行》会让你事半功倍。为什么说王阳明是当下的“书界明星”?因为现在图书市场上充斥了太多的王阳明传记。这些传记多是仅仅讲述王阳明的生平,或者单单阐述心学的涵义,这些书大同小异,雷同度太高。而王阳明要怎么学,怎么用,却很少有人提到。毫不夸张地说,《王阳明:人生即修行》是一本能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书。它将王阳明的传奇经历、心学思想、当下社会案例等有效地结合起来,更为有针对性地讲解心学,同时为现代人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的信息量非常大,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特点,你可以看到王阳明虎跑寺顿悟劝退和尚这种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也能了解王阳明“高考”成绩理想原来是唐伯虎连累的这种幕后花絮。通过本书,每一个读者都会明白为什么王阳明能够成为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的历史罕见全能大儒了。作者介绍王阳明求学经历时用了一个非常调皮说法——精神艳遇。那么好,就让我们一起翻开《人生即修行》,与王阳明来一场精神艳遇吧。

  《王阳明》读后感(五):鹤阑珊《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这是一本关于阳明先生生平的故事书、这是一本阳明先生现身说理的人生指南。作者寓理于事、寓教于乐,将叙事与说理巧妙结合起来,让人一边享受轻松、一边心有所悟,幽默不失严肃真诚不失睿智

  人的一生都在走许多弯路,而有的弯路是非自己走过不可。作者从这个立题出发,记载了阳明先生如何与众不同、如何出师不利、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一步步将剧情推向高潮,引出了心学的诞生记录并阐释了阳明先生命运多舛的一生。

  王阳明一生都在践行圣贤之道,探求真知追求卓绝。龙场悟道中,心学初见雏形,心即理、心外无物,再到诚意精一,王阳明为心灵无助的人探索到了一条灵明之路。知行合一,认识与实践相辅相成,良知与为善去恶相得益彰,王阳明在灵明的路上渐行渐远,将心学日臻完善。致良知,抵达灵明之巅,如好好色、恶恶臭,王阳明构建了完善的心学体系,更乘胜追击郑重推出自己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让平庸者有了着实的下手之处,动善念留存之、动恶念去除之。让出众者有了踏实的入心之处,善恶一体、知行并举。

  阳明先生克敌有道,得益于他攻心为上。所有外在的人事物,都是借助心来发挥作用的。做人只需修心,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心外无物,我心不动;做事只需谋心,干扰他人想法,使得他人心动,为我所制。

  王阳明一生都在修行,也在身体力行地告诫我们,人生无非就是修行。对于顺境逆境,保持心不为所动,顺境可能转逆境,逆境也会转顺境,只需顺势而为,不陷入空寂、不安排思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王阳明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