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妙的新世界》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美妙的新世界》读后感精选

2020-10-10 16:1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妙的新世界》读后感精选

  《美妙的新世界》是一本由(英国)阿道斯·伦纳德·赫胥黎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50,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妙的新世界》精选点评:

  ●有机会想找原著看看,孙法理的翻译实在是#¥%,看来翻译家不是年龄够了火候就够,期待中生代的翻译版本

  ●一步步的逼近这种状态

  ●西方国家正在走向这个局面

  ●好不容易掠过了1984的阴影,却又走进的美妙的新世界,不断的“被幸福”着。其实那里的人也很好,没有欲望代表没有失望和悲伤,人生也许会更幸福。至于追求和目标,也都是欲望催生出来的产物而已。感觉伊普色龙很像在偏远山村的农民们,没有见过城市的新奇玩意儿,没有那么多的欲望,“山高草地见牛羊”仅此而已,你不能用阿尔法的高度来判断他们的是幸福还是悲惨。

  ●无奈本书版本太多,我是在挑出版社

  ●我们是会走向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还是奥威尔的一九八四?

  ●postman这个断章取义的渣啊

  ●我喜欢天马行空的感觉!但这本书太让人难以理解。

  ●神奇的世界,映射明显

  ●集權發展到底是會如《1984》,還是如《美妙的新世界》?不管何者,沒有自由的烏托邦,你會想要嗎?我寧願選擇沒有烏托邦的世界,那裡或許不美好,但是卻給予我們,可以選擇的自由。

  《美妙的新世界》读后感(一):暂无

  最妙的部分 ,新世界的构造方式,让人如此满足的方式 ,完全没有1984让人感觉压抑的。方式不同,即为:及时满足你所有的欲求,暗示安定于你得不到逃不走的,即可稳定、满足。

  尔后,与总统的对话也是经典

  《美妙的新世界》读后感(二):数量化的“范畴”

  有一种东西叫基督徒

  有一种东西叫自由主义

  几万次的重复可以造就一个真理

  有一种东西叫民主

  还有一个人叫莎士比亚

  还有个东西叫上帝

  成年人的那种隐喻

  如今是小家伙们的性游戏

  这就是《美丽新世界》里的一些数量化的范畴,读起来像诗行,可是在书里则是黑色的讽刺。

  《美妙的新世界》读后感(三):。

  比起它的哲学层面,反而更被它科幻的一面所吸引。受前段时间鼓励婚姻的时事影响专门找来看。せいじ方面可能还是受1984的影响更为剧烈。人被划分为种姓制度的确够妙。条件设置决定命运。没有苦痛是不是真的就没有思考?人是不是真的可以消除苦痛?社会稳定之后该如何再继续发展?人被排除在外的孤独感。开始渐渐理解什么叫反乌托邦了。

  《美妙的新世界》读后感(四):掩盖在阳光下的不堪

  听说《1984》,《我们》,《美妙的新世界》是三部曲。第二本还没看过,第一本是去年的这个时候看的,看了很久,里面的内容看得我毛骨悚然的。这一本,在火车上看完,相较于前一本,这本书给我的感觉表述的方式似乎更轻快一点,我看到好几个内容都挺,嗯,幽默的。所以觉得相对来说更轻松一些。这个新世界看起来多美妙,不用忍受苦难,也不用烦心世俗。但同时不可避免的被欲望和迷药麻痹着。遇到不想看的,不好看的,就像吸毒一样麻痹自己,不可避免的渴望对性欲的满足,几无的人性,道貌岸然的样子背后是对享乐的无条件屈服,打着“社会,本分,稳定”的旗号,满足那些毫无人伦的欲望。

  《美妙的新世界》读后感(五):偏题

  人都是勇敢的,愿意在这苦难的现实中浮沉。人也都是宽容的,愿意去容忍发生在自己身上最大的罪孽:生育自己。因为当初的一己私欲(多种角度的),将一个本可能不愿面对世界,不愿在之中生存的存在者孕育出来,强行命其生活。容忍这个不啻人性最大的光辉。

  然而问题在于,我们容忍,往往是木知木觉被动地,是因为世界之苦时隐时现让我们忘记它的普遍,或者,因为比我们忘记的早的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让我们接受、忘却或忽略这种苦。

  最可怕的,是在科技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将这种罪孽由世界,而非一双双父母,担负下来。这从个人身上卸下担子。作为交换,将人类永远地抛向苦难河流,无法停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