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纠正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纠正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0-11 19: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纠正经典读后感有感

  《纠正》是一本由[美国]乔纳森·弗兰岑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6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纠正》精选点评:

  ●之前读过觉得还好吧,读完就算了。不是很喜欢这种以家族为噱头的小说,跟拿了布克奖的那本《聚》一样,但这种小说往往很考验作者的架构能力。现在再一看新闻:瓦擦,乔纳森费兰岑都被称为美国小说新大师了!不简单~!~

  ●三颗星给错误百出语言生硬的翻译,请移步英文原版。

  ●好极了。

  ●I712.45/5821.2/2012

  ●故事很棒,是我喜欢的风格,但叙事稍嫌罗嗦了

  ●好長好長。。。。莫非下次坐飛機的時候再讀?

  ●相比于《自由》更喜欢《纠正》|好像在别人的人生里,试图让生活回到“正轨”的努力也终究会是徒劳的。

  ●很棒,此Jonathan与彼Jonathan让我对当代的美国主流以及通俗文学有了很大的改观

  ●比自由略差...

  ●书写欲望的大师

  《纠正》读后感(一):迷失在生活中,也许在这里能找到答案。

  是我人生活到现在读过的最好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是(百年孤独)。

  典型的美国西部的故事,年迈的父母和3个长大成人的孩子,生活中,你想要的,不想要的,期望的,被期望的,向往的,后悔的,痛恨的,迷失的。大量的心理的描写和琐碎的生活情节,使看书的人心理并不轻松,坚持住,读下去,在结尾处,你会突然发现,一切都豁然开朗。结尾处,你就像和书里的主人工一起经历了那时代,一起走过那几十年纠结的生活,最后你长大了,你明白了生活的真谛,一切豁然开朗。

  书中,没有说服,说教,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慢慢的细细的叙述,让你一起品味生活。 有些书读的是知识,有些书读的是情节,有些书轻松幽默,而这本书,是让你经历一种生活,让你从心里成长。

  《纠正》读后感(二):用600页小说调侃美国

  【读品】罗豫/文

  崇尚标新立异的年代,没有底气的作家恐怕还不敢老老实实写小说。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纠正》一书,如果不是这个奖那个奖拿了一大堆,商业宣传上会相当缺乏“卖点”:主角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美国家庭,随便扔块石头到大洋彼岸就能砸到这么一家子。“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故事也不过是对这一老生常谈的一次又一次印证,情节只是些家长里短、芝麻绿豆,甚至作为中国读者的笔者都常常觉得像是在写自己的老邻居。

  “但它要反映的并不仅仅是美国家庭,更是美国自身,美国的资本主义、物质主义、乐观主义、理想主义。小说从上世纪中叶的美国中西部一直写到今天的华尔街和东欧,时而滑稽,时而刻薄,时而令人辛酸,小说时间上跨越半个世纪,空间上从发达大城市到保守的西部,多侧面地描摹了美国文化,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探视美国人心灵的窗口。”社会批判的软弱无力、对心理健康的病态关注、对金钱和财产的过度敏感,都被弗兰岑拿来逐一戏谑调侃一番。形形色色的美国人恐怕都能在书里找到一两面自己的镜子。

  不过美国人终究是进取型见长的,生活再如何尴尬潦倒也要去做点什么,即便是郁郁寡欢什么都做不了的老头子,也要坚守自己的家庭领地、怪癖和所谓“原则”。景况好些的,更是希望自己从领带到皮鞋,从财产到观念都得到认同,于是各怀自己的真理入侵他人的世界,固执地想要“纠正”别人,闹剧就没完没了了。弗兰岑老老实实地选材,保守地讲故事,仍能在客厅厨房的戏谑中游刃有余,在大众和精英之间选择了一个稳定的契合点,无怪乎市场收益和业内评价都相当不错。

  其实说来,地球的大多数地方似乎都能找到这样一些人物:患老年痴呆症、固执悒郁的老头,一心想让儿孙团聚在身边的老太婆,表面志得意满、内心却为琐事抓狂的中年长子,不管结婚、离婚、结不了婚、离不了婚都要让老妈不悦的女儿,性格中颇有闪光之处却成不了器的小儿子……他们带着自己的棱角和缺陷,又被家庭关系的义务和权力捆绑在一起,摩擦碰撞自然免不了。弗兰岑把这些骨灰级的文学形象挖掘出来,浸到自己秘制的辛辣讽刺中,使得这部小说事无巨细无不似曾相识,句句读来却都新颖独特。弗兰岑在施展自己的想象力上一掷千字,细若游丝的小情绪、一闪而过的小念头都会被他捕捉过来用放大镜展示给读者。一来二去,这部小说已长达六百多页,远远超过了快餐读者的饭量。这营养丰富的一大桌,吃起来相当气派过瘾。

  《纠正》读后感(三):美国社会的复杂让他身心疲惫

  我不止一次对莉莉说,大洋彼岸的生活是平静的,国人对它的向往毋宁说对一种田园生活的渴望。它能让人安静思考一些事情,毕竟在我们这块土地上,信息量太大,制度的缺陷又如此显而易见。

  但对生活在那里的人来说,可选择的道路反而比我们要少得多。书里的人物,都像顺撇一样固执地走上中风般偏颇的路。抑郁症,同性爱人,毒品,不孝,尿意失禁,他们觉得世事艰辛,生活不是桃园,最根本的在于——他人不肯接受他们对生活的纠正。

  后半部分有点略微的失控,对于立陶宛国事大段的描述冲淡了小儿子奇普生活的悲剧性,可能除了小儿子奇普,别的兄妹的生活都是刻意堆砌的,倒是很对称。他们于圣诞节重新相聚如一盆盆独立的仙人掌,然而结局烂尾,生活步入正轨,就好像忘了当初是怎么从楼梯上滚下来的,作为严肃文学,总觉得不是严肃过了头,就是玩笑没挠到大家的笑点,注定是书店的滞销品。

  【摘抄】

  顷刻间,犹如置身于一个被疯狂抛售的潮水淹没的市场,他被推入羞耻的波涛。他无法容忍自己继续躺在床上,哪怕仅仅是短暂的一刻。

  他的麻烦在于,事情明明做了,却又心急火燎地巴不得自己没做。

  他说不出这有什么错。他说不出有关梅莉莎的任何一方面到底错在何处——她有自恋情结的父母,她的戏剧性的举止和自信,她对资本主义的醉心痴迷,她同龄好友的缺乏。他在最后一天信息解读课上心里萌生的感觉,他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有错,这个世界没有错,幸福地生活在世界上没有错,麻烦是他的,是他独自一人的,重新在他心头涌动的这些意识非常强烈,迫使他一下子坐在床上。

  奇普坐在一道冰冷的护栏上抽着烟,从耐久而平庸的美国商品、从这种朴实无华、由金属和塑料合成的路边五金制品中寻求慰藉。

  精力如此充沛,身体如此健康,却如此无所事事:既不充分利用一夜酣睡和成功避免一次感冒的时机干些事情,又没有完全进入休假的精神状态,敷衍那些陌生人,猛灌玛格丽特酒。他想,最好就在自己堕落放纵的当儿生场大病,奄奄待毙,把健康和活力保留到将来哪个日子,虽说这一天难以想象,可他再也不会自甘沉沦了。在所有他浪费的东西中——丹妮丝的钱、茱莉亚的善意、他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由美国历史上持续最久的经济繁荣期提供的各种机会——对他本人健康体魄的糟蹋以及在河边沐浴着阳光却无所事事,最令人痛心疾首。

  奇普在盥洗室门口不停地颤抖。你在某一天即将结束时遭遇灾难,需要思索片刻才能充分估计自己遭罪的程度。有些灾难你拐弯抹角才能碰到,因此可以轻而易举地躲开。有些灾难差不多跟你直接照面,你得花几个小时才能渐渐离它而去。无法想象的巨大灾难。报复之餐便是其中之一。

  《纠正》读后感(四):毋用纠正

  “她所有的纠正都是枉费心机,他依然像她初次与他见面时一样顽固。”退休铁路工程师、帕金森症晚期病人艾尔弗雷德,在几乎量不出血压的时候,依然在床上躺了一个礼拜,即便是他再也无力于逃避妻子的亲吻和抚摸,他依然会有力的摆动脑袋,来表达他的拒绝。

  不过伊妮德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她终于可以絮絮叨叨数落老公的不是,把所有的错误统统一股脑讲出来,再也不用憋在心里,通过不合作和埋怨,以及迁怒来表达。她可以一直吻他的丈夫,推着轮椅让他远离那个隔离了四十年的地下工作室,她陪着儿子和女儿离开丈夫的遗体,七十五岁的时候,她觉得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了。

  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有关老年人爱情的故事,真相是充斥其中的只有抖动的双手和直不起来的腿脚,甚至连年轻时候的埋怨式的冷战都成为过去时,只有那些老掉牙的习惯和自以为是,只有与年轻人的各种无法摆脱的摩擦…………谁都会变老,甚至有人会在退休时候买一杆猎枪放在手边,准备在老去之前给自己一下,不过大多数人的勇气都仅限于躺在病床上祈求儿子给自己个痛快,不过更多的时候他们陷入了一种神经质的幻觉中。所有的往事都一堆堆的涌过来,那些不想提及的,不愿念到的,那些藏着掖着数十年的东西,都会不停的在头顶盘旋,折磨心智,折磨肉体,折磨灵魂。

  这本书阴暗的有点可怕,或者说真实的可怕。“纠正”?妻子在不停的纠正丈夫的习惯,老公不停的纠正枕边人的原则,母亲把粗鄙的传统遗留给子孙,用令人发疯的碎语和一惊一乍来纠正他们的行为,哥哥作出一副正人君子的表象,却在洗手间里从西服外套中摸索出那颗支撑他的药丸,妹妹带着一脸不以为然努力装扮成一个贤淑摸样,可是每个人都能闻到她唇边透露出来的尼古丁和酒精的味道。

  这是一个多么惨淡的时代,每个人都努力做点什么,以期达到别人的定位,偶尔的不羁被深深埋在灵魂深处,藏着掖着,却在深夜孤身一人的时候暴露出来,像一只猛兽吞噬一切。每个人都在纠正身边的人,告诉他们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适应或者反抗这个世界,一开始用语言,然后是讥讽的表情,再然后是不合作,继而就是令人发疯的恶毒了。

  可每个人都在我行我素走着那条看不到方向的路,在埋怨中越行越远,在孤独中再也找不到回乡的方向,再也找不到曾经存在的浪漫和依恋。

  好吧,每个人都不需要纠正,需要纠正的总是自己。

  就像弗兰岑描述的那些惨淡的现实一样,顺理成章的,纠正,仅仅是一个幻觉而已,走不出的人生,走不出的幻觉,走不出的结局。

  《纠正》读后感(五):《纠正》中的生活

  近期读的书中,除了乔纳森•弗兰岑的《纠正》外,还有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阅读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但是从没想过这两位几乎分属于两代人的美国作家之间会产生神秘的联系。直到阅读《纠正》的过程中,我才偶尔发现乔纳森用他一贯略有讽刺的口吻把厄普代克幽默了一把,乔纳森把他形容为牧师一样的“世俗作家”。似乎年轻一代作家面对前辈作家的时候很少有能够心平气恭恭敬敬不抱有敌意的,这个时候,前辈作家的表现倒是颇有大度的风范。在2002年乔纳森因《纠正》获得美国的普利策奖提名的时候,厄普代克接受采访谈到这位当红小生,认为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我很嫉妒他,因为他靠部书发了财,而我依然贫穷”。这似乎就是两代作家之间的最大不同,年轻一代的作家更懂得在如何巧妙地迎合市场的情况下依然把自己的小说写的有声有色。

  乔纳森•弗兰岑,这个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美国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2001年,《纠正》获美国全国图书奖,2002年,《纠正》又获普利策奖的提名,后又被评为亚马逊网站年度最佳小说。《纠正》的成功不是偶然,它得益乔纳森对美国社会和家庭真实而精细的把握和观察,得益于乔纳森对各种文学形式的题材游刃有余的掌控能力,更加得益于乔纳森不拘于传统叙事和现代实验性小说的模式,创作出了一种既融合了传统的以故事为主的,同时又能融入更加具有现代感、形式感的文体写作。《纠正》主要讲述了一个美国典型的中产阶级的家庭中日益陷入病态并最终分崩离析的过程。老两口伊妮德•兰伯特和丈夫艾尔弗雷德生活在美国的城郊小镇上,他们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加里,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看似有个温馨的家庭,但是却患上了精神抑郁症;二儿子奇普,在大学教书,因与女学生有了不正当的关系,丢掉了教职,后又去了立陶宛,以诈骗美国同胞为生;女儿丹妮丝是一家餐厅出色的厨师,与餐厅的老板有了性关系之后,老板的妻子却爱上了她。伊妮德试图把在外生活的三个孩子齐聚到家中,过一个团圆的圣诞节,但最终却发现这个看似和谐的家庭已经陷入了分崩离析之中。书中的人物一个个都是病态——艾尔弗雷德还患有帕金森氏症,已经陷入了半痴呆或臆想状态——都是失败者,从中不难窥探出乔纳森对这个全球化的技术至上的社会的冷嘲热讽。我最喜欢的部分是,老二奇普丢掉教职后,为了维持在女友朱莉亚之前的脸面,不得不把他的藏书处理掉的段落——价格总计三千九百美元的书,最后的估价是六十五美元——无疑,这个段落也让我们见识了作者尖酸刻薄的一面,但是并不妨碍我欣赏他:“他转身背对那一排满含责备意味的书,想起他们每一本曾经怎样在书店里那样大声疾呼,发誓要激烈抨击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以及他乐滋滋地捧着它们回家的情景。但是哈贝马斯没有朱莉娅那颀长凉爽、梨树般结实的四肢,特奥多尔•阿多诺不像朱莉娅那样风骚柔媚,举手投足透出葡萄酒般的醉人气息,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不像朱莉娅那样巧舌如簧。到10月初,奇普将完稿的剧本寄给伊登•普罗丘洛之后,他实际上出卖了他的女性主义者、形式主义者、结构主义者、后结构主义者、弗洛伊德学说的信奉者,以及他的怪异者。”

  我读小说的时候判断一个作品的好坏往往会从细节之美和宏观的繁复之美两个方面。细节之美的方面乔纳森已经做足了,奇普卖书时候的那个段落已经让我折服。而繁复之美方面,乔纳森把美国社会病态的一面浓缩到了一个即将崩溃的家庭里,用这个家庭作为一个中心点,向外辐射、拓展、层层递递,让我们在伊妮德三个儿女的生活中看到了大千世界的众生相,这种出色调控能力,由点到面,画龙点睛的书写手法,颇让人叹服不已。我们一向以为生活是真实,但从乔纳森的《纠正》中看到的人情百态,似乎这种虚构比生活还要真实。其实对这部小说,我唯一的不满就是乔纳森那种有些嘲讽的口吻,尖酸无比的笔法。一部伟大的作品无论如何伟大,都不是靠这种嘲讽完成的,那种嘲讽的底面往往都是我们悲悯如蚁的人生。

  回到开篇提到的厄普代克的访谈。其实在那篇访谈中,厄普代克也提到了与乔纳森的作品相同的部分,那就是家庭。他接下来的话让我记忆犹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一直和爸爸妈妈生活在这些小鸡窝中,然后我们自己成了爸爸妈妈。生活就是这样。”对于乔纳森的《纠正》,厄普代克的话也正是我想要说的,也许你已经从中嗅出了几分宿命论的味道,但是我觉得《纠正》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我们总试图“纠正”生活,结果往往发现,是我们被生活“纠正”了。

  思郁

  2008-3-4书

  纠正,【美】乔纳森•弗兰岑著,朱健迅 李晓芳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定价:38.00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