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丽姬娅-世界哥特小说选》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丽姬娅-世界哥特小说选》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0-11 20:1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丽姬娅-世界哥特小说选》经典读后感有感

  《丽姬娅-世界哥特小说选》是一本由爱伦.坡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丽姬娅-世界哥特小说选》精选点评:

  ●还真被其中几个故事给吓到了%>_<%

  ●邪恶披一袭长袍/裹挟着悲伤/侵入国王的至尊之地

  ●王爾德那篇還挺有趣

  ●四星给经典地位。丽姬娅,意识的错乱和自由流动。

  ●里面有篇翻译真的挺差,看到这篇整本都看不下去了。最后5元甩给学妹了。

  ●这本书有几本真的挺恐怖的。

  ●考试期间在旅馆就着玫瑰茄茶看了半本。还有印象的是坎特维尔城堡的鬼、厄谢府的崩塌和椭圆形画像。翻译的一般,书里的插图还不错。

  ●其实挺无聊的。

  ●原来哥特小说是这样啊hhh

  ●我的恐怖启蒙咩?

  《丽姬娅-世界哥特小说选》读后感(一):翻译很不错啊

  就连不懂翻译的人也觉得这本书真的很不错,比较起来的话

  那什么霍桑哥特小说选爱伦坡哥特小说选那一系列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大概也是短篇的缘故吧,比较很明显

  真的很值得读故在此记上一笔,好久没看到好书了

  《丽姬娅-世界哥特小说选》读后感(二):这本书的翻译质量不是很好

  我是想通过这本书来打开哥特式风格的范儿,也想了解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的风情和想法,大部分的文字描述的是古城堡,骑士,黑马,惨夜,孤寂,忧伤,冷漠,无情,琐碎.

  而凌乱的文字让我有种看不下去的感觉,也许是翻译质量真的不是很好,除了第一篇爱伦坡抒写对亡故妻子的情怀让我想起我和我上一个女朋友的事情,后面的几位作者的文字让我实在看不下去....

  哥特时代的文字正如爱伦坡所说的,一个有点邪恶的灵魂披上一些忧伤的外衣,文字中表达的是那个时代的灵魂,像欧洲中世纪的那种木讷...

  希望读这边书的人本着纯文字,了解历史,了解那个时代的情怀就可以了..

  这跟哥特式建筑,哥特式服饰,哥特式艺术来说不是很打边的...

  以上文字仅供参考~~~ggf

  《丽姬娅-世界哥特小说选》读后感(三):哥特式小说与中国鬼故事

  不读哥特式小说已经好久了,如果只把它限于国外作家所作而言,在我的记忆里,它已经等同于消遣娱乐一派,或者接近于童话这类有着城堡王子公主的故事了。上一次读,已经是两年前,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花》,只是因为不想读他的长篇《喧哗与骚动》,便捡一个短篇凑凑数吧,当时读到的是,独特的叙事方式,精美的小说语言,还有类似于“灌溉一朵枯萎的玫瑰”式的为美国南部贵族唱一曲挽歌的主题,不过,更真实一点是,我真的被这个故事这些人物打动了一下,因为这是一个我熟悉并且一度非常迷恋的故事模式,老房子,怪人物,秘密,流言,真相 …… ,并且,因此,对福克纳这个外国老头很有一点好感,虽然至今依旧没有读过他的其它作品。

  这一次读以《丽姬娅》为名的小说集,只是为了读故事,不过一边看着,一边却在用中国的鬼故事,特别是《聊斋志异》里的鬼故事,来做对比了,几乎每一篇都能找到一点相似的地方,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比如开篇的爱伦 ·坡的《丽姬娅》,借尸还魂的情节很像《莲香》,鬼魂作祟伤及后人的设置,则像《窦氏女》;而奥斯卡·王尔德的《坎特维尔城堡的鬼》,比较轻松的一篇了,爱捉弄人的鬼与不怕鬼的人之间的纠纷与和解,很像《小谢》还有《青凤》,另外这一篇简直可以称之为幽灵把戏的集中表演,什么血迹重现,骷髅复活,鬼笑,无头伯爵,很搞笑,这里的曾经战无不胜功无不刻的鬼魂简直可以称之为可怜鬼了;同样的,这里也会有画中人的故事,《椭圆形画像》背后的画家与妻子的故事,还有《法官的宅邸》里邪恶法官的画像,有一点点恐怖了,于是我转而去想中国故事里的美丽,聊斋里的《画壁》,书生可以进入画中的神奇世间,甚至娶妻生子,而画中人来到现实的故事,则是“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典型写照,美人解语,红袖添香,中国的鬼故事总是美好许多。

  哥特式小说里的鬼大多是邪恶的,故事发生的地方总是透出几分阴森,带着被诅咒的色彩,结局,要么是将邪恶进行到第,要么是以死亡作为和解的前提。中国的故事,多是人们的白日梦了,底层的老百姓们希望能有白衣素女这样的勤劳贤慧女子持家操劳,衣食无忧;书生们则要为寂寞的苦读生涯和坎坷不得志的抑郁心情找一份寄托,美丽的女鬼,聪慧的狐精,甚至天上的仙女,都可以成为现实里的慰藉。

  算作是中世纪里的华丽与诡异吧,都是很多年前的故事了,小的时候总觉得,这都是天人所作,甚至书中的场景情节人物都是存在的,读了许多年书之后,才终于相信,其实都是世间人所想所写,再动人的故事,也是编出来的,再完满的结局,也只是想象,终究是长大了理智了现实了,可是也同样怀念那些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的自然天成的年纪。不过,偶尔读一读,还是会像听到《歌剧魅影》里那一段激荡澎湃的旋律一样,沉重与轻扬,多少会有几分新鲜感。

  《丽姬娅-世界哥特小说选》读后感(四):当邪恶披上一袭悲伤的长袍

  十八世纪的英国,有一位多少被人忽略的作家华尔浦尔(Horace Walpole),但是许多读者都听说过他的名言:“对于感受的人来说,生活是一出悲剧;对于思考的人来说,生活是一出喜剧。”(Life is a tragedy to those who feel,a comedyto those who think.)

  正是此人,在1764年创作了一部充满罪恶、暴力和凶杀的小说。小说的背景是中世纪、是所谓的“哥特式”城堡,即《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小说的副标题则是“一个哥特故事”(A Gothic Story)。由此,便有了“哥特小说”之谓,便有了我们关于中世纪城堡和修道院的一切联想。与之相伴,哥特式的建筑风格也被逐渐定型于恐怖、怪诞、神秘的文学叙述。

  甚至在当代的“学者小说”中,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艾柯(Emberto Eco)的《玫瑰的名字》《福科摆》《昨日之岛》,托尔金(John Ronald Tolkien)的《指环王》等等,读到“哥特式”场景与某种特定氛围的天然联结。“哥特”本来与文学无涉,而何以标志了文学的风格、又铸就了文学的想象呢?

  以外部环境解释文学的内在风格,其实并非华尔浦尔、或者任何一位英国人之所长,最著名的例子倒是法国批评家斯塔尔夫人(Staěl)和泰纳(Taine)。有趣的是,这两位法国人都注意到欧洲“南方”与“北方”的深刻差异。其中“北方”所代表的精神气质,恰好带有某些本然的“哥特”意味。

  在他们看来,欧洲的南方人“住在可爱的风景区,站在光明愉快的海岸上,向往于航海或商业,并没有强大的胃欲”;北方人“住在寒冷潮湿的地带,深入崎岖卑湿的森林、或濒临惊涛骇浪的海岸,为忧郁或过激的感觉所缠绕,倾向于狂醉和贪食”。因此,“南方”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和拉丁传统,“倾向于……情感和气质方面的发展”,法国就是典型;“北方”则关联于基督教的骑士制度和日耳曼民族的激烈情绪,“喜欢战斗流血的生活”,英国和德国都属于此类。

  在这样的基础上,“南方”与“北方”(地域)、“希腊罗马传统”与“中世纪的骑士制度”(时代及社会体制)、“多神教”与“一神教”(文化形态和宗教观念),都被纳入了文学性质的讨论,也都可能与我们面前的这部“哥特小说”隐约相关。但是在上述讨论中付之阙如的,却正是“哥特小说”。甚至英国人自己的批评家赫兹利特(W.Hazlitt),也认为华尔浦尔的“哥特小说”只不过“使人感到惊骇,但对想象力不起作用”。乃至二十世纪又有更加刻薄的“酷评”,指称“哥特小说”是“书商和书刊经营者”对于大众趣味的“迎合”。

  以“经典”的阅读传统而论,“哥特小说”始终是不人流的。与之相对照,托尔金的《指环王》却在英国Waterstone和美国Amazon两家书店评选的“最伟大小说”中,两度获得桂冠。我们也许只能说:华尔浦尔所开启的那些“哥特小说”,实在是生不逢时。

  但是无论如何,历来的读者其实并不特别在意批评家的口味。华尔浦尔似乎已经暗示过我们:阅读小说的人多半是在感受,却未必那么认真地思考。而这“感受”同样可以是认真的。习惯于思考的批评家,往往用过于严肃的标准框范一切对象,结果有时倒使自身成了一出“喜剧”。因为在任何严肃的思考之上,可能还有“上帝在发笑”。

  总之,“哥特小说”读则读矣,不一定要去追究它们是否与基督教有关、是否真的被历史所“低估”。否则,岂不无趣?

  (杨慧林序,《丽姬娅——经典哥特小说集》,[美]爱伦坡等著,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