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珠穆朗玛》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珠穆朗玛》读后感精选

2022-03-14 15:16: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珠穆朗玛》读后感精选

  《珠穆朗玛》是一本由[英]桑格玛·弗朗西斯 / Lisk Feng著作,爱心树童书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2019-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珠穆朗玛》精选点评:

  ●真好,除了课本里的那个冰冷的高度数字,除了频频见诸于报的那些人征服山巅的野心。珠峰有她自己的故事要讲,有她自己的美要展开来。

  ●QuQ感谢这本小书解决了我对冰体密度的困惑!(对书中提到的“乳白天空”现象满怀兴趣,预备探索新世界

  ●冲着Lisk Feng的插图去的,顺便科普了一下珠穆朗玛峰。

  ●阅读过程就是登山,从地表之下到登顶8848,还真感到空气越来越稀薄。这个题材,明明就应该中国人来写啊!一些翻译怪怪的,但英国作者发自内心的热爱在字里行间。喜欢开篇这句话:相信愚公移山之力。

  ●虽然是科普绘本,也是以地理和历史知识为主,但读得很感动,在人类面前的大自然真是无比壮丽、残酷又脆弱。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非常美的书。

  ●宝宝送的生日礼物,很棒的一本书,充满敬畏地读完了,被不断挑战的珠峰,不断向我们诉说着故事,是生命和神话的源泉,令人尊敬和向往,插图很有意思,让阅读体验轻松又有趣。

  ●特别特别喜欢lisk的插画风格,一本很棒的科普&艺术书

  ●Lisk的画很先锋,赏心悦目的风格。

  ●敬畏大自然

  ●我也好想做一本这样的书啊

  《珠穆朗玛》读后感(一):«珠穆朗玛»绘本读后

  跟绘者Lisk feng一样,我也最喜欢那幅跨页的单人站在峰顶四顾白茫茫一片的插画。 作为科普类绘本,如何把枯燥的文字和绘画结合起来,既生动有趣又引人入胜不致半途而废,这是相当需要考验排版编辑的功力的,所幸Lisk页面布局安排的很好。我得承认,我其实是从最后一页往前一页一页看完的。 插画大部分是蜡笔完成的,色彩以天蓝色、褚红色、明黄色以及大片白色为主,任何一副都可以拿出来放大了单独框裱展示,太赞了。 值得一提的是原文英国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笔墨介绍英国登山者前赴后继最终征服珠穆朗玛的过程,然而作为珠穆朗玛所在地的北坡中国和南坡尼泊尔的登顶却一点儿没提及,仅仅出现了丹增诺盖也还没有提及国籍(不知原文英文是否有提)。幸而出版社以折叠夹页方式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登顶的经过,以及!绘者的访谈!!(这一part最喜欢了,Lisk介绍了相当多的创作背景和给绘本作者的建议)。

  以上如有任何错误,欢迎指正。

  《珠穆朗玛》读后感(二):8848

  如果你和一个中国人说八千八百四十八,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珠穆朗玛峰”。没错就是这样一座山峰在中国人心目中神圣般的存在。尽管如此,人们对于他的了解好像仅限于这组数字。无意中看到爱心树的最新科普类童书《珠穆朗玛》,精美的封面就让人眼前一亮,蔚蓝的天空浩瀚的群星,高耸入云的山峰,这就是人们心中的珠穆朗玛,孩子看到爱不释手,那一颗颗小星星竟然是特殊工艺制作凸出于纸面好像真是般存在,孩子抚摸着惊呼“神奇”。

  珠穆朗玛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许多著名的登山者都曾攀登过它。孩子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攀登的故事,通过书中的介绍孩子了解到了很多登山的知识,对珠穆朗玛也心之向往,虽然不能亲自攀登,但是攀登者的理智事迹也鼓舞这孩子,给孩子非常正能量的教育,但珠峰的故事,可不仅仅是这样。翻开这本《珠穆朗玛》,我们将认识珠峰是如何形成的,人们是什么时候发现它是世界最高峰,沿着海拔高度自下而上的顺序,了解珠穆朗玛的地质、生态、人文和历史,孩子也很喜欢动物,对珠穆朗玛峰上的神奇动物也充满好奇,在山脚下的昆布谷,有夏尔巴人在这里生活;东麓的阔叶林里,生长着能够治疗蛇毒的蛇根草;高山上,有着蓝色的巨型冰川。雄壮而温顺的牦牛在这里称王,默默地为成千上万的登山者提供帮助。对于未知孩子充满好奇。从1921年起,攀登者们花了30多年,才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坚毅挺拔的珠穆朗玛通过这本书将她的故事娓娓道来。现在,越来越多的探险家、科学家、游客来到这里,继续谱写着人类与珠穆朗玛的故事。我们给珠穆朗玛带来的变化,也写进了她的历史。

  本书以珠穆朗玛峰为主题,围绕世界高峰,全面介绍了喜马拉雅地带的地质、生态、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全书以自下而上的顺序,从山脚下的独特森林,到蓝天之上的飞鸟;从生活在昆布谷里的夏尔巴人,到攀登珠峰的探险者;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高山居民,全方位地展现了喜马拉雅地区的辽阔壮美以及珠穆朗玛峰的巍峨险峻。画风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知识含量丰富,是一本极富魅力的科普绘本。

  《珠穆朗玛》获得2019年博洛尼亚新人奖特别提名,并获国际科学教育联盟NSTA2019年度杰出科普读物。

  通过阅读,我觉得这绝对称得上是一本科普书的经典,全方面的像孩子展示了一个立体的珠穆朗玛峰,好像让人身临其境。绝对是培养孩子探索未知能力的好书。

  《珠穆朗玛》读后感(三):敬畏比征服更为重要

  多年前曾经在《读者》杂志上里看到过一篇文章。大致讲述的是一位移民国外后的父亲对自己孩子的一份担忧。歌曲《我的中国心》中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 句歌词,或许能够真切的表达这位父亲的心境。不管自身漂泊在何处,内心还是永远牵系在祖国的。不过,对于他那自幼生长在异国他乡的儿子来说,对于父辈曾经生活过的祖国,怕是感情就没有那么深厚了。

  为了能够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根始终是在中国,这位父亲可谓是绞尽脑汁的想尽了各种办法。无奈没有在祖国长期生活过的孩子,虽然知道自己祖辈是来自中国,应该拥有一颗中国心,但总是很难对祖国产生一种归属感。

  后来这件事情的转机居然来自于一本地理书籍。当儿子无意中得知原来世界第一高山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中国时,竟然立下了长大后要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誓言。他不但从此开始努力学习汉语,而且开始主动关注一切与祖国有关的事情,理由就是他认为知道了越多与自己祖国有关的知识,自己距离珠峰的顶端就越近一步。慢慢的开始从心底里对于自己的祖国有了认同感。

  如果这位父亲一早就知道珠穆朗玛峰对于儿子的影响这样大,估计会在儿子刚出生时就把所有与珠峰有关的资料全部摆在儿子面前。

  或许人生来就是有一种征服的欲望的,面对这世界第一高峰,怎能不让人想要去近距离的接近它,一窥其神秘究竟?可这世界第一高峰也并不是只要想想就能够亲身去了解的,毕竟全球几十亿人,能够登顶完成夙愿的不过是极少数的人。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够前往珠峰登顶就不能够近距离的了解珠穆朗玛峰。相比前面故事中所讲的那位“儿子”,现在的孩子们绝对是要比他幸运得多。可以通过一本专门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绘本《珠穆朗玛》来全方位的对这座世界第一高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此书的文字作者来自于英国,生活在德国,而插画作者Lisk Feng却是一位中国人。这位年轻的插画师2019年获得了博洛尼亚新人奖特别提名,并且这本《珠穆朗玛》也获得了国际科学教育联盟NSTA2019年度杰出科普读物。

  在阅读这本《珠穆朗玛》之前,可能很多人若是给孩子讲起有关于珠峰的内容,仅仅限于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绝大部分位于我国境内,但是当你与孩子一起翻开这本绘本之后,你会发现,原来有关于珠峰的知识绝不仅仅只有海拔8848米这个数字而已。

  在这本绘本中,涵盖了地理、历史、人文、环境、生物、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8米是怎样测量出来的?

  常年生活在珠峰脚下的人们又是怎样生活的?

  在终年积雪的高山上,又有些什么动物出没?

  如果你立志要登上珠峰,应该从物质和精神上去做哪些准备?

  千百年来,人类在与珠峰的交集过程中,又发生过那些故事?

  ……

  ……

  ……

  带着这一个个的问号去翻阅此书,在寻找到答案的同时,会发现原来你真的会被这座世界最高峰所深深的吸引。在多方面了解有关于珠峰知识的同时,一股精神力量也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

  有很多孩子也许会像此文开篇时所说的那个男孩一样,看完这本绘本后迫不及待的想要长大去登顶珠峰。但是作为一位家长,我更加希望孩子们能够从这本书中学到另一种东西。

  不管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有多少人能够通过登顶珠峰,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在内心深处,人类还是应该对它有一份敬畏之情的。征服是一个很强势的词语,虽然在潜意识里人们一直认为登顶了珠峰,就是对它的彻底征服,但事实上登顶其实并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征服”。 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是无穷的,想要彻底的征服它几乎是不大可能的,既然如此,我们如果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态去呵护它,不是更为合适吗?

  《珠穆朗玛》读后感(四):中国人为什么要登珠峰

  1960年8月25日4时20分,中国人才踏足珠峰顶,距离人类第一次登上珠峰已经是七年之后。

  与之前所有登顶的队伍不同的是,这是人类第一次从更为艰险的北坡登顶。5月28日,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成功登顶的第三天,《人民日报》把这次登顶刊登在了头版头条。

  喜悦,除了喜悦还是喜悦。这座山峰已经让中国人仰望了太多年了。

绘本《珠穆朗玛》内文

中国人为什么要登珠峰?

  这座山峰,从二十世纪开始,不断吸引着想挑战它的人们。

  人类为什么要登珠峰?因登珠峰遇难的乔治·马洛里有一句这样的名言:因为山就在那里。

  对许多外国登山者而言,珠峰是登山运动的顶级殿堂,能够征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每个登山者梦寐以求的事情。

  而对于中国人而言,除了要攀登它,还隐含着更浓烈的悲壮色彩。

  先来看一张时间轴。

一个简单的时间轴

  1951年,西藏迎来和平解放,1955年,中国与尼泊尔建交,边界问题一直被搁置。

  1958年6月,国家体委设立中国登山协会,正式提出在1960年攀登珠峰,同年十月,登山队160余名工作人员分批进藏,为了攀登珠峰,近百吨的物资被运送进藏、还抽调了大量人力修筑机场与公路,甚至在珠峰大本营建立起一个省级气象台。

  这场登山运动,其实最开始是由苏联提议的,然而随着1958年底西藏局势愈来愈紧张,苏联登山运动员没能返回西藏继续攀登珠峰。

  同时,中方再度邀请苏方参与登山,苏方一改之前的积极态度,对正式登山态度暧昧。事实上,此前由于苏方单方面撕毁《国防新技术协定》,两国关系已经势同水火。苏联退出了这次登山活动。

  1960年2月,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正式成立,214个队员的平均年龄仅24岁,他们来自全国各行各业,有工人、农民、军人、教师、学生、机关干部和科研人员。

  3月,中国与尼泊尔不断进行边界问题谈判,终于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为解决珠峰归属问题打下了基础。

绘本《珠穆朗玛》内页

  这群平均24岁的年轻人们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一面是国家尊严,另一面是无比严苛的自然与身心挑战。这次任务,带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悲壮色彩。

  在突击主峰之前,队员们进行了三次高山行军,牺牲两人,大量人员受伤,能够完成冲顶任务的队员只剩下十人。这次攀登有多么艰难,电影已经告诉我们答案。

  之后几年,中尼双方就边界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终于在1963年签订边界协定书。

  当我们以后人的眼光去看待它时,会发现,这场攀登已经变成当时中国人与世界的较量。

  这次攀登告诉世界:珠峰早在三百年前(1719年)就刻在了中国人的地图上,它不是西方人口中的第十五号山峰,它就叫珠穆朗玛。

绘本《珠穆朗玛》内文

你所不知道的珠峰

  ⭐她的名字

  喜马拉雅的称呼来自梵语,意为雪域,藏语意为雪的故乡。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

  珠穆朗玛峰,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名字。(或许可以配《珠穆朗玛》绘本中的图)

绘本《珠穆朗玛》内文

  尼泊尔人则把珠峰称为萨迦玛塔,意思是群峰中的王者。

  翻开中国的史书,在三百年前,中国人用经纬图法和梯形投影法测量它的高度,《皇舆全览图》中珠峰已经有了自己的名字---“朱母郎马阿林”,“阿林”是满语“山”的意思。珠穆朗玛在藏语中意为“大地之母”。

清·康熙全览图

  ⭐她的子民

  夏尔巴人和藏族人是离珠峰最近的人群,他们世代受到珠穆朗玛的庇佑。夏尔巴人是杰出的登山家,他们适应了高山上的环境,常常为登山队做向导。藏族同胞常年生活在高原地带,拥有强魄的体格,我国第一批登上珠峰的队员贡布就是知名的藏族登山运动员。

绘本《珠穆朗玛》内文

  除此之外,喜马拉雅山麓南面常年被印度洋暖湿的季风滋养,使她各种动植物的乐园许多动物也只有这里可以找到,比如金色乌叶猴、羊绒鼯鼠。特有的高原气候滋养了许多高山动植物,比如雪莲、雪豹、喜马拉雅塔尔羊、喜马拉雅鼠兔。

  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数千年。

绘本《珠穆朗玛》内文

  ⭐攀登≠驯服

  南坡和北坡都可以登上珠峰,同样的是,都要经受严苛的自然挑战。在珠峰攀登途中遍布着冰川和冰裂隙,时而肆虐的暴风雪和爆发的雪崩给登山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里气温极低,能够达到零下70摄氏度,除此之外,登山者也面临被强烈紫外线晒伤的危险。

绘本《珠穆朗玛》内文

  人类从1921年开始向珠峰发起挑战,直到1953年才登顶成功。此后,虽然死亡常常与登山者相伴,但许许多多的登山者仍不断突破自我极限。

绘本《珠穆朗玛》内文

  ⭐珠峰的警示

  近些年来,登珠峰被做成了一门生意,如果你愿意一掷千金甚至可以像巨婴一样被“抬上珠峰”,动辄上万美金的“登山许可证”在土豪玩家的眼里不值一提。

绘本《珠穆朗玛》内文

  趋之若鹜的攀登者在享受登顶的快乐时却把大量的垃圾留在珠峰上。人类的粪便、各式各样的包装袋、氧气瓶和废弃帐篷是人类给珠峰的“回报”,这些垃圾在寒冷环境下很难降解,甚至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出于对环境的担忧,中尼两国已经开始着手解决珠峰的垃圾问题。

如何更加了解珠峰?

  中国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给绘本《珠穆朗玛》写的推荐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登山是人生中最好的课堂”,的确,仰望高山既是仰望理想。

  这座最高的山峰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旅居纽约的中国插画师Lisk Feng的新作品《珠穆朗玛》将把我们带向神秘的喜玛拉山脉深处,一窥珠峰的真容。

  《珠穆朗玛》不仅全方位地介绍了珠峰的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还把人类攀登珠峰的事迹融入其中,是一本带给人勇气与思考的精巧绘本。

  我们向每个热爱自然与理想的小朋友和大人们发出真诚的邀请:欢迎来到珠穆朗玛的世界!

  *2019年国际教育联盟NSTA杰出科普读物

  *2019年博洛尼亚童书奖最佳新人特别提名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