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读后感精选

2020-10-18 14: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读后感精选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是一本由(美)格伦农·多伊尔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精选点评:

  ● 我十八岁,看完了这本书,咋么说,觉得自己和作者不一样,我的人生还没真正开始。但其实,又一样,格伦农十八岁怀的孕,那个时候已经不是自己了,或者她从小时候就开始了。想想自己,也总觉得瘦瘦的,皮肤好好的才是美,那只是个标准,是会变化的。美是充满美好的,对吧。印象最深刻的是格伦农妹妹给她写的:如果你审视内心,会发现一位英雄,你无需害怕,真实的自己。 给自己定个2019目标,找回自己! !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儿。

  ●素人自传。过的都不容易。人挣扎的时候,会怀疑一切。描写痛苦纠结那一段,看到了这段感情中的自己。性感——就是自信面对自己的缺陷。泪点。

  ●世间为何有那么多容易受伤的女人?是什么让女人痛苦?面对人生的困局、接踵而至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

  ●不是鸡汤

  ●这本书告诉我们,当你在经历痛苦的时候,不要去逃避,经过痛苦的淬炼才会有更大的成长。

  ●算是素人自传。作者很作,从小到大都是。但作人,往往能创造奇迹,或是得到她想要的东西。做自己,是个非常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本书就是作者如何迈向自己的手记。书里老爸问十五岁的作者的那句话很赞:你不可能做个一米八零的金发芭比娃娃,对吧?是啊,我们的生命终点一定是一堆白骨。那么,还不赶快起来做自己!

  ●一个人,尤其是女人,如果带着标签活下去会渐渐失去自己,变得不再尊重自己的感受了,如同溺水的鱼,赖以生存的一切都变得令自己窒息。作者为了活得主流一些,一直努力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自己却慢慢对生活不再有期待了。她找到自我以后,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义了性感,撕掉外界给予的标签,冲出了别人的世界。

  ●不错的自传,就是这书名和封面弄得像鸡汤。

  ●这是一个很美国的故事 抽烟喝酒烫头 高二鬼混 喝酒酗酒 奉子成婚 丈夫出轨 贪吃又吐 喜欢马桶 但这也是人生 怎样都是人生 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活出自己的人生

  ●坐在西西弗书店的咖啡馆里,花了半天看完了一本书,很难有一本书可以吸引我长坐一下午。这本书就是我一直想要看的,别人的新路历程。主要讲了主角的自我建设(心身合一)、亲密关系的修复。中间好几处我哽咽了,想起了自己的往事,想起了前任。是一本好的心理思考的书。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读后感(一):一本来自“作女”的成长和自我拯救指南

  在读这本书之前,或许你应该了解一下美国从七十年代开始发起的New Age运动。它在改变了一些人命运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给当时的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里如同红色记忆依然存留在八零后九零后的脑海里一般,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刻板印象是很难抹去的,所以,当你看着主人公格伦农试图在宗教和瑜伽中重获新生的场面,其实来源于新纪元运动对于灵性的追求,这种感觉就会像马的屁股决定铁轨宽度一样奇妙。

  这篇书评难免会有关键情节剧透,但并不影响我的推荐。与其说是一本自传性质的图书,毋宁说是一本工具书,在书里面包含了如何修复婚姻、如何享受美食、亲吻、拥抱和性、如何正确地教导孩子,甚至包括寻找自我。它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但能让你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更多的可能性。因为有些东西,是超越国别、种族而永恒存在的。

  进入青春期以后,格伦农产生了严重的body shame,她不满意自己的身材,陷入了暴食+催吐的恶性循环,这也为她之后的人生埋下了伏笔。高中时代,凭借自信开朗的假象,格伦农拿下了校草,在洗衣房、地下室里发生关系,但这并不享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时的格伦农并不懂得什么叫做爱(这是一个double entendre),她开始变得灵肉分离,这段经历直接影响了她婚后的性生活。

  这也是很多人的误区,一个习惯了自卑的人,往往希望在两性关系中找到心理平衡,只要对方比自己“价值”更高,不必在乎爱不爱,似乎只有一个光鲜亮丽的伴侣,才能彰显他们的价值。

  大学以后,格伦农开始酗酒、吸毒,和不同的人厮混,生活过得像B级片,而直到毕业以后,她依然离不开酒精和高热量的刺激。

  格伦农的“作”,来自于自身和社会规则的不协调。这种撕裂感让她觉得痛苦,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生存下来,为了“获胜”,她不得不伪装,而这种伪装更加深了她的分裂,终于,格伦农给自己构建了一个“绝对安全”的防护网,在这里她能够逃离现实生活,直到老死。。

  等等,如果故事只进行到这里,那么她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每个人的生命都会面临转折点,而对于格伦农而言,真正拯救她的那一点,究竟是什么呢?

  格伦农怀孕了,这是她第一次堕胎以后,第一次怀孕。这一段描述,让人动情:

  “我低头看着自己颤抖的双手、脏兮兮的长裤、布满污垢的地板。我是个醉鬼,有贪食症,没法去爱一个孩子,因为我只会伤害挚爱;我没法教别人怎么生活,因为我自己就像行尸走肉。”

  直到第三个孩子的到来,都并没有让生活马上改变,但是格伦农有了勇气去面对一切,甚至包括丈夫的出轨。她开始在推特上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开始把自己解剖给陌生人看。

  事实上,格伦农把一出悲剧成功地变成了喜剧,她的所有痛苦来源,都在于那个社会认知中的“完美女性”的影子,当她成功摆脱了这种意见。

  只在乎自己,不在乎世界,修复自己的基础就达成了,就像Shing02在歌里面写的那样: I feel free when the world doesn't owe it to me.世界再也不欠我什么,我自由了。

  所以,当格伦农经历高温瑜伽的考验以后,内心的坚守让她再也不会再陷入那些看上去轻松的陷阱里,暴食、酗酒和泛滥的性,都只是逃离现实的歧路。而当她开始为自己在乎,去切实了解自己的爱,自己的真实以后,就会毫不留情地舍弃那些虚像,找回缩在墙角,抱着膝盖哭泣的那个小女孩,轻轻地对她伸出手。

  “我再也不会忽略你的存在了。”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读后感(二):放弃依赖感,也放弃防备,从相信爱开始

  1、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叫《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其实他并没有那么爱你),是一个正在失恋期的妹子好友推荐给我看的,电影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如果一个男人真的喜欢你,他会动用一切力量去找到你,手机,email,msn,google…… 这已经不是石器时代了,真正喜欢你,即便经历海啸、洪水,即使你消失在人海,大海捞针他依然会找到你。”然后你以为这是一部讲述如何深爱的电影吗?恰恰相反,主人公和我那个苦逼朋友一样,在经历一切爱情里的挫折之后只得到了一句真理:如果你没那么喜欢我,如果你表现的差强人意,那么老娘也决定不再敷衍地伺候你了,一拍两散之后总能在未来得偿所爱。

  虽然《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这本书并不仅仅在说一个有关爱情的故事,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点端倪:即大多女性的归属欲望其实是大于男性的,她们在最初长成之后的潜意识里会利用外物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当然这种情况是人类的共性,我只是在阐述女性朋友们更容易在与人相处中获得满足感。

  归属感在初始阶段,会体现在依附外界这一特征上,就像我们的主角也就是作者格伦农小时候经历的那样:别人的赞许、旁人的眼光、家人的宠爱,我们会自溺于周围一切所编织的幻想当中。

  2、

  但好像到了那么一天,沉迷幻想中的人会有意识的判别,真心和敷衍的区别、夸奖和调笑的区别、善意和冷淡的区别,宽泛来说就是,他们已经开始选择一种自我适用的“美丑”判断标准。

  在这个阶段,外人的褒奖很难动摇到他们的认知,而他们的怠慢又很容易成为自我否定的佐证。不少人会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当中,即格伦农所说的“逃避”。

  把自己泡在水里、贪食症、住进精神病院、拒绝父亲表达的爱,心理建设不够完备的年轻人最容易陷入这种旋涡当中,然后理所当然的,她把希望投注在了不停更换的男友和性上,其实叛逆的原因也往往正是因为渴望关注又害怕拒绝。

  “格伦农才不会在乎这些呢”,前男友们眼中的格伦农自信、潇洒、淡然自若,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都是为了掩饰内心深处的慌乱。“就像把自己藏起来,把分身放在外面”,不成熟的少年总爱用成人的方式宣誓自己的长大,就像台风过境的时候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抓住手边的东西,不管是电线杆还是稻草。

  3、

  书的前半段,我始终在思考,人们成熟的标志是什么?是从无知无畏到有所收敛克制、还是弄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且知道自己拥有什么。

  而对格伦农这样过分早熟而敏感的少女来说,表现在外的释放浮夸远没有藏在她心底深处的恐惧来得重要,她需要一个契机来战胜恐惧,就像我的朋友看完电影之后开始明白,死赖着一个男人并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

  接着她选择了婚姻,家庭是一个人归属感最为缺乏时的第一选择,每个人都不例外。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显然帮助不了一个始终将“分身”展现在外的女人,成年女性如果加上敏感多疑和言不由心的特质,的确很难被一个固定的床上伴侣解救。

  格伦农显然并不具备任何一种成熟的表现,但偶然间踏入教堂接触到圣母玛利亚的她,放松地向着一个“非人”雕塑诉说心声,哭泣、狼狈、失魂落魄,可这种真实的表现又恰恰是她做出的第一次觉醒——接受一个真实的自己。

  生育孩子是觉醒的第一步,格伦农经历了需求——排斥的过程,进入了被需要的环节。被依赖感是让一个人获得勇气的最快方式,华生在福尔摩斯的马车上就对身边的女人说,两个胆小的人在一起,其中一个就会自然强大起来。

  然而婚姻又不是万能的东西,在一开始我就说,归属欲望的建立是依托于外物的的基础上的,无论这个主体是他人还是自己。丈夫出轨、对婚姻失去信任、在单调的生活旧病重犯,但比起之前的自己,格伦农已经学会了倾诉,并与陌生人们交换信息。

  4、

  丈夫的出轨,让她成为一个独自照顾孩子的单身母亲,这一刻也让她的第二次觉醒悄然来临,格伦农决定做自己生活的主宰者,并且为未来的生活制定规则和预期,即书名上所说的——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设定目标、开放自己的内心、接受精神治疗、听从朋友的意见去回顾自己的人生,格伦农做出的改变也是在提醒着我们,接受痛苦与接受幸福一样都是人生必经的落脚点。格伦农进入了成熟的分水岭:正视自己、正视别人,用思考的方式来辩证看待世界。

  如何去做呢?她做的是先明白自己的放肆为他人带来的多大的麻烦,又去尝试理解格雷格的出轨缘由。这场婚姻的错误并不是某一个人造成的,他们都需要为此负责,任何一方的漫不经心都会让爱情进入岔道,格伦农和丈夫开始像懵懂的孩子那样笨拙地相遇、试探、交流、互相了解、学会接纳。

  注重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对我们来说,往往是很难达成的指标,接纳与被接纳者都会经历一种考验——我们是否在表现真实的自己。

  重新交往的过程对格伦农来说,也是重新成长的过程,由此,她也总结出了“身心灵”三步计划,其目标就是以精神的契合来促进两个独立个体交融。人是社交动物,即使格伦农始终在说,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但她又从未鼓励过另一种极端,她提倡的是认识真实的自我,以独立的人格获取并回应外界的善意。

  从建立归属感到完成独立的生活,再到适应外界的介入。

  格伦农的成熟之路崎岖且漫长,但她的故事又并不只是个例,成长的一路上,有些人轻而易举,有些人则多灾多难。如何成熟?如何让自己明白我爱你和我需要你的区别?如格伦农所说的确是一生的课题,但我们又不必感到恐惧,因为成功的先例就在这里,你得认可一件事情就是,生活总会随着你的耐心和善待变得越来越好,这便是书中告诉我们的道理。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读后感(三):爱的战士之旅

  这是一口气看完的一本书。

  在我自定义的“一口气”看完的书单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推理类的,非常想知道结果如何。精彩故事类的,投入其中,难以抽身。还有一种就是一些时期中,契合了当下的情绪。《永远不要活在他别的世界里》属于第三种。

  当下是什么样的情绪呢?我作为一个刚跨过三十岁年纪关卡的已婚女性,在这一年中,经历着诸多困惑、迷茫以及说不清的焦虑。它们并不是天天出现,却总是若有若无的闪现在眼前。这本书的作者格伦农显然跟我是同路人,从书的序幕开始,就有一种心心相惜的情绪在涌动。

  老实说,虽然我提前给了这本书极高的印象分,但是在读书中的前几章里,并不那么顺畅,甚至有一些小小的排斥。作者格伦农从自己小时候讲起,小时候的她有贪食症、肥胖,逃避他人,高中和大学后沉迷酒精和药物,还进入精神病院。

在网上看到作才格伦农上奥普拉的节目分享这本书

  在书中读到格伦农的这些少年经历时,的确有许多不适和吃惊。

  她写道:我不知道该怎么跟现实世界相处,便为自己打造了这么一个世界,在这里,只有能伤害自己,在这里我与世隔绝,舒心自在。

  读到这些话的时候,心中有一些触动和小小的共鸣。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想法呀,喜欢躲在自己的小角落里,以为那就是一安全的自我世界。也许,每一个人,在成长的经历中,都会这样的时光。只不过,书中的格伦农的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色彩太浓烈了一些。

  这样的经历,在她第一次准备要当母亲时,发生了一次转折。她在洗手间发现自己要成为母亲时,她对自己说:我还想找回自己的生活,成为一位母亲。这样的勇气对格伦农来说是难得和珍贵的,因为在此之前,她已经堕胎过一次。

  也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她也顺其自然地和孩子的父亲克雷格结了婚。结婚后的改变是从曾经可以讨论理想大事、友谊、读的书,到现在的儿子蔡斯什么时候吃东西,什么时候睡觉,双方父母什么时候过来聚会的一系列的琐事之中。

  格伦农是渴望有真正的交流的,这里所说的交流,当然不是指上面的吃喝拉撒,而是心灵上的相互关注。

  令她失望的是,克雷格的交流趋向于性爱。这一点,形成婚姻生活中的第一大冲突,直到后来克雷格交待自己曾经在外面有过其它的女人。

  格伦农在书中的不同章节反复提到自己的孤独感。小时候不被关注的孤独感,成年后的不被理解的孤独感,婚姻生活中无法同频交流的孤独感。实际上,这些情况当然是有许多外部环境造成的。不过,内在的失序,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格伦农的第一次觉醒,是从理清这些混乱的孤独感开始的。她给自己列过几个清单,其中有这样几条:

  1、“危机”一词源于“筛选”。记该离开的都离开吧,等到尘埃落定,剩下的就是真正生要的东西。

  2、最重要的东西别人无法夺走。

  3、做下一件该做的事,一步一个脚印,一切都会好起来。

  说是觉醒,更确切地说,是真正开始正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格伦农开始行动了起来。

  整本书读到这里,我才开始有了一丝丝的放松。前半部的混乱、压抑让人实在想弃书而去。不过,当这种感受随之而来的时候,当我想要摔书走人时,也想到人生之中的种种处境,跟这一回的阅读体验极为相似。许多的孤独、煎熬、痛苦涌来时,我们随之而来的动作就是逃走。事实上,逃的过初一,逃不过十五。格伦农从儿童少年时期都在躲它们,却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不得不重新面对它们。

  幸好, 我在这里看了一些勇敢出现。

  “没有所谓的进展,即使有,道路也无比曲折。每天醒来,我都要攀登同样的山峰,那是由悲伤、愤怒和恐慌形成的山峰。在攀登的过程中,偶尔会有温馨的回忆悄然出现。”

  所以,我又跟着读了下去。

  这是格伦农的自我修复之路,关于正视自我、亲密关系。她开始坦诚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再伪装和否认当下的痛苦。在瑜伽和心 理咨询中学会了不从“垫子”上逃走。

  这个调动了身心都行动起来的过程,从修复到重建,格伦农在书中花了两三个章节来记录。话语间其实也有一些非常啰嗦的感觉,比如不断重复自己的过去、不断地写下一些细碎的着边际的想法。或许同样作为女性,对这样的敏感神经多多少少有一些理解。

  结局当然是可想而知地过了幸福的生活,这当然也是所有希望看到的画面。

  总体来说,这本看起来是小说的自传体故事,并没有太多的所谓的文学欣赏性,我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英文翻译到中文一些表达顺序的不同。从阅读的体验上来说,它叙述略显得冗长拖沓。

  但是,在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时,又并不在乎这些问题。转而把重点放在一个女性的自我解脱和新生的部分上,这觉得这些才是这本书的重点。特别是在说到成年女性在家庭之中和丈夫、孩子、自我追求以及性爱、真实自我这个部分,能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和启发,甚至是提供一些参考的帮助。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读后感(四):不是鸡汤,是人生

  老实说,我不是一个喜欢阅读鸡汤的人,尤其不喜欢以祈使句作书名的鸡汤,所以拿到这本《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作者格伦农被称为是“美国愈疗天后”,还上过奥普拉秀。她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三个孩子的母亲,之所以成为了畅销书作者、意见领袖,是因为她在推特(twitter)上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生活与婚姻中的黑暗与隐疾,并为之迷茫、抗争、修复的过程。

  在童年步入青少年期的过程中,格伦农像每个自我性意识初步觉醒的少女那样,她嫌弃自己体形太大、头发太卷、皮肤太油。“他们都苗条又轻巧,像水里的鱼儿一样...我不是鱼儿,我又笨重、又孤独、又封闭。”在公众场合,她为这桩身体羞耻。为了逃避这种压力,她选择逃入贪食症的洞穴中,像一头孤僻古怪的鲸鱼,一边贪得无厌地大吃特吃,一边又把刚刚狼吞虎咽下的食物通过催吐的方式吐得一干二净。

  房间里隐约的呕吐物的味道,陪伴了她整个少女时代。

  进入高中,少女格伦农穿上了可以让她看着不那么胖的服装,伪装出自信、冷静、开朗的样子,混迹于学校里的啦啦队大姐头团体,成功地与校草有了一段恋情。这段恋情让她一次又一次地在地下室、洗衣房里获得了廉价的性生活。这样的性经历让她直到成婚后也无法正常地享受性交——每一次,她都熟练地在这过程中完成人神分离,身体在经历,灵魂则在冷静地观摩、放空。

  进入大学校园,格伦农成为了更“酷”的姑娘,她学会了酗酒、吸毒,彻夜厮混在兄弟会昏暗、淫靡而又疯狂的地下室中。“要么很性感,要么很随便。”她两点都修炼到了。

  毕业后,格伦农依然沉沦在贪食症和酗酒的深渊中。当然,她有尝试过戒掉暴饮暴食和催吐,也有努力地戒酒。然而它们就像女巫手中鲜艳欲滴的红苹果,不断地诱惑着格伦农:现实生活多么痛苦啊,快来沉溺到这美味的幻觉中吧。只要大吃特吃,只要喝光一瓶威士忌,你就能让那些该死的现实和生活都见鬼去了!

  伪装和逃避,是格伦农从童年到成年这近20年时光所学会的,最“伟大”的事情。

  ——“世界向我展示了做女人必须遵守的规则——娇小、文静、纤弱、坚忍轻盈、温柔。跟放屁、流汗、流血、臃肿、疲惫、饥饿、渴望划清界限。但上天让我生来就粗鲁笨拙、吵吵嚷嚷、臭气熏天,总是饥饿,充满渴望。这些让我无法在真实的世界里生活,我坚定地认为,在这场游戏中,我的皮囊不可能获胜。”终于,她学会了伪装成一个轻松而酷的格伦农;由于伪装的分裂,她不得不在贪食和酗酒中寻找满足,又不可避免地带来更长久的空虚。

  阅读至此,我已经很佩服格伦农的勇气。生活对她并不优待,这当中或许有她自己敏感个性的原因,但无论如何,她所言的在女性身上的社会意识潜规则,是真实存在的。只要仍有一个女孩在为了自己的胖瘦而遭受霸凌,为了自己的罩杯而自卑,为了自己的皮肤而苦恼,那么格伦农的分享就有她的意义所在。

  成年人的生活也不简单。在经历了一次堕胎之后,格伦农再次怀孕,这一次,她决定开始学会当一个妈妈。这部分是我认为此书中最动人的篇章之一。她写道,“我低头看着自己颤抖的双手、脏兮兮的长裤、布满污垢的地板。我是个醉鬼,有贪食症,没法去爱一个孩子,因为我只会伤害挚爱;我没法教别人怎么生活,因为我自己就像行尸走肉。”但与此同时,她觉得她看到了上帝对他的召唤。上帝对这个醉倒在地、满身污秽、充满恐惧的人发出了邀请,用验孕棒上那条小蓝杠,对她说,格伦农,你准备好一起做一些美好的事情了吗?

  婚后的格伦农依然步履维艰。因为青少年时期的性爱经历,她无法与丈夫享有美好的、正常的性爱,每一次她都觉得麻木敷衍;她与丈夫毫无灵魂交融可言,她信赖语言、渴望交谈,而他爱用身体沟通——牛头不对马嘴;她发现抚育三个孩子是那么的艰难,每天围绕在厨房和客厅之间,无休止的脏衣篮,无休止的烂摊子;她发现没有了事业的自己是那么的灰头土脸,而为了当一个好妈妈,害怕重返贪食症的她,甚至不敢正常地吃下一个汉堡。

  当然,她也遭遇了丈夫的出轨——女性的悲剧总是绕不开这些,对吧。

  格伦农尝试自救的方式便是在推特上分享自己的经历,写下真实的自己:不,我觉得当母亲不是那么伟大,它让我灰头土脸,它让我每一天都一团糟糕;我有贪食症,还酗酒,却从来不敢把这一面告诉朋友....每天凌晨,她把自己锁进黑暗的衣柜里,蜷缩着屈起膝盖,在键盘上发泄真实的自我。

  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这并不能算是一篇荐书的书评,我好像仅仅只是把格伦农整整一本糟糕的人生浓缩进了1500字内。我还可以剧透,通过格伦农不懈的努力,她最终修复了与她丈夫的婚姻,重返亲密,她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担任教堂的讲师,分享自己关于爱与生活的心得;可以正常地享受美食,享受拥抱、亲吻与性爱;可以正确地教导孩子们如何更好地寻找自我与度过人生.....正如她想传递给此书读者的那样。

  之所以没有写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把格伦农如何修复自我、修复亲密关系、修复人生的法门一一道来,是因为这并不是一把钥匙串,每一把都对应到相应的人生问题,我们阅读、拿到钥匙、对症下药,问题迎刃而解——不,不是这样的。这本书不是这样的,人生也不是这样的。

  如果一定要找到那把万能钥匙,写在封面的文字已经说明了一切: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因为想要成为那条别人眼中正常的、轻巧而又灵活的鱼,少女格伦农把沉重的自我沉入海底,只派了一个光鲜的分身轻盈地浮上水面。瞧啊,她的分身与那些鱼群融合得多么完美,嬉戏得多么自如;只有她知道,她的真实自我永沉黑暗海底,像头孤寂的鲸,贪食、酗酒、敏感,借此逃避这世界上最沉重的水压。

  ——她的一切黑暗,都不过源自于想要成为社会潜台词眼中那个合格的女孩、合格的女人、合格的妻子与母亲。

  格伦农也尝试在宗教和瑜伽中获得修复。在高温瑜伽中,格伦农与垫子展开了一场较量。她的目标是,在高温的煎熬和痛苦的心理幻象中,坚持不逃离垫子,直到1小时40分钟。

  在瑜伽垫上,她参悟了人生这场苦旅的真谛,“在酷热的孤寂中,如果前一天只能静坐不到1秒,今天即便只坚持了1.6秒,那也是战士之旅。”

  人们总在宣传痛苦、孤独、恐惧是多么洪水猛兽,狂热地兜售着一切可以让生活变得轻松点的东西。但如果,这些其实是新生发出的邀请呢?正如很多年前,在洗手间里倏忽一现的验孕棒上的小蓝杠一样。不痛苦地战斗,就无法脱胎换骨。

  而我们都太擅长逃避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拿手的“轻松出路”,格伦农是贪食催吐,他的丈夫则沉迷于色情片和性瘾,或许你是看网络小说,他是蹦迪,我是看电影,有些人买醉,有些人疯狂购物....这些出路像是有魔力的飞毯,一秒就把我们传送到没有痛苦的地方。就像是高温瑜伽中,一次又一次地逃离垫子,冲出门外。

  找到钥匙的过程,是坐定在垫子上的过程。要坚持坐在垫子上很痛苦,痛苦源自于想要逃避的冲动与不可得,而逃避则正是因为无法正视自我与现实之间无法消除的裂痕。这一次,不要再假装成一个胜券在握的格伦农,那样若无其事地走进伪装的深渊,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一般,潇洒地说,“看这点小问题,我很快就能跟上世界的步伐。”

  ——不,格伦农们们不需要修复自我与世界的裂痕,格伦农们只需要对自我负责。

  她教我们说,“你好,我的内心,我的在努力了解你爱的东西。我保证,我已经见过真实的自己了,以后会更坚定地捍卫她。我再也不会泡起自己,忽略自己,失去自己。”

  这真是很动人、很勇敢的宣言。

  话说回来,读完这本书后,我很快向别人卖起了安利,正如我朋友当初推荐时诱惑我的那样:如果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充满了负能量和黑暗面、拥有着糟糕透顶的社交生活与亟待修复的亲密关系,不妨阅读这本格伦农的自传,它真的不是一本鸡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